江晓原 本来定在6月7日到我校演讲,后来不知何故取消了演讲,最近得知他又要来演讲,题目照旧:
【思索讲坛第128讲】从科学史的角度谈对科学的误读
信息来源: 思索讲坛 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主讲人:江晓原
时间:10月17日(周一)18:00
地点:教育会堂第二报告厅
引言:
当祷告可以用青霉素代替;
当阅读可以用看电视代替;
当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用受欢迎的魅力代替;
甚至弗洛伊德所谓痛苦的死亡之谜也可以找到技术来代替……
科学≠科学主义,把“科学”当作膜拜的对象不也是一种迷信?
今天,就让我们温柔地清算那些关于科学的的误读。
主讲人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科学史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性教育协会副会长)
“文革”中失去上高中的权利,初中毕业后在纺织厂当了六年电工。自幼好古成癖,特别迷恋于古代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恢复高考后以第一志愿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因为感到理科的知识自学起来不像文科那样容易),1982年毕业后又考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读了六年科学史研究生,1988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自此一直在文科和理科的交界处行走。
已在海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50种,迄今为止的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一、古代中西方天文学交流
二、运用古代天文学资料解决当代天文学课题
三、对古代中国天学之性质与功能研究
四、利用天文学方法解决历史年代学问题
五、中国性文化史研究
-------------------------------
思索讲坛第126讲
题目:从科学史的角度谈对科学的误读
主讲人: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科学史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性教育协会副会长)
时间:6月7日(周二)晚6:00
地点:教育会堂第二报告厅
引言:
当祷告可以用青霉素代替;
当阅读可以用看电视代替;
当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用受欢迎的魅力代替;
甚至弗洛伊德所谓痛苦的死亡之谜也可以找到技术来代替……
科学≠科学主义,把“科学”当作膜拜的对象不也是一种迷信?今天,就让我们温柔地清算那些关于科学的的误读。
主讲人简介:
“文革”中失去上高中的权利,初中毕业后在纺织厂当了六年电工。自幼好古成癖,特别迷恋于古代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恢复高考后以第一志愿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因为感到理科的知识自学起来不像文科那样容易),1982年毕业后又考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读了六年科学史研究生,1988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自此一直在文科和理科的交界处行走。
已在海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50种,迄今为止的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一、古代中西方天文学交流
二、运用古代天文学资料解决当代天文学课题
三、对古代中国天学之性质与功能研究
四、利用天文学方法解决历史年代学问题
五、中国性文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