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提杀没杀 (zt)兵民合一的城堡青州旗城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catfish 于 2011-10-28, 16:18:06:

回答: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由 catfish 于 2011-10-28, 16:02:22:

  山东青州市城区北约五华里,有一座著名的满族旗城,小城南北略长,大体呈长方形。满族旗城,顾名思义就是满族人聚居的地方;这座小城建于清代雍正年间,是满洲八旗驻防城。
  清朝雍正年间,社会相对稳定,当时对外无大规模的战争,国内亦无大的内乱。在此之前,山东德州已有满兵驻防,青州一带隶属登州防务范围,为什么还要在青州建这么一座重兵驻扎的旗城呢?这正是因为,雍正皇帝考虑到对八旗兵驻防的全面安排,巩固朝廷对海边防和全国的统治,也考虑到满族人口日益繁衍和保持其独立性。在这里重兵设防,可解决登州防务上孤立无援的后顾之忧。最后雍正皇帝钦定在山东青州修建八旗驻防城。有当时的河东总督(即河南、山东两省总督)田文镜的奏折为证:河东总督田文镜遵旨议奏,山东青州府为适中要地,内与陆路各营声势联络,外与沿海营讯呼吸相通,设立满州兵驻防,可以资弹压,而重保障。查青州府北城外,有古废东阳旧城基址,请建造城垣衙署营房,可以驻兵数千,应如所请。青州外建造新城后,自派拔八旗满州兵二千,永远设防。设将军一员,副都统一员管辖,并设协领四员,佐领十六员,防御十六员,骁骑校十六员。再设理事同知一员,随印笔帖式三员。铸给印信关防。其俸禄粮饷等项,俱照各省之例支给。
  从地理位置上看,青州城北的东阳旧城址是一片沃土,南边群山环抱,北面是一望无边的平原,向西通济南府,向东通莱州和登州。当时城内按八旗布局,全部建筑都是具有满族风格的官房和兵民住房。这座旗城的八旗方位是:镶黄、正黄二旗居中,并列北方,取土胜水之意;正白、镶白二旗列东方,取金胜木之意;正红、镶红二旗并列西方取火胜金之意;正蓝、镶蓝并列南方,取水火之意(可见于青州驻防旗城图)。城内设官衙58座,另有宫殿、庙宇、演武厅、官学堂和兵民住房四千余间。八旗兵当年偕家眷进驻共一万五千余人。这座满族八旗驻防城与青州城南北遥遥相对,所以,人们常常把旗城称为北城。
  青州旗城的建成,对当时雍正王朝的政治统治和军事防务及对于满族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青州居山东中部,物产富饶,交通便利,不仅是一座历史名城,而且自明代以来海疆多事,青州遂为要地。如果在这里驻扎一支精锐部队,无事则壁垒森严,收猛虎在山之势,有事则整师出击,可及时驰援。旗城驻军,一开始就规定 “永远设防”。按当时清实行的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军队是偕家眷定居,兵、民总计一万多人。所以,它不是个一般的兵营,而是要既利于军事训练,又要便于八旗兵民生活的兵民合一的城堡。作为一支八方驰援的部队,要求战斗力和机动能力都要很强。城内建筑按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八旗分布,每旗又分前后两佐,统称八旗十六佐。全城按编制设官署即衙门58座,公务衙门一座,兵丁住房2016套,共计房间为4899间,占地总面积为746640平方米。旗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南为宁齐门;北为拱辰门;东为海晏门;西为泰安门。四门均有重檐转角城楼,巍巍壮观。每座城门又分为内外两门,有月城。四座城楼各配置炮一门,架于月城之上。四门外的护城河上,各有石桥一座。城墙高4米多,底宽4米,顶宽2米多。
  旗城的统帅机关是将军府,坐落于城内十字路口东路北,占有房间85间。将军府正门飞檐斗拱,气势雄伟。宁齐门(南门)内西有理事同知府,是旗城的司法机关,占房29间;东有副都统衙门,占房26间。以下各级衙门,按品级大小其建筑规模与房间多少各异。普通旗兵住房不论家眷多少,每户均为官房两间,独门、独院。房子为砖木结构,四梁八柱,青砖灰瓦,前后出厦,大花格木雕窗棂,房后有便门,屋内盘火炕。现在,青州北城内200多年前修建的房子已所剩不多,已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属官衙房尚有两处,一处在满族小学院内,三间,原为骁骑校衙门。一处在十字口北,由一户满族人家居住。普通兵民住房现存有六七处,保存较完好的有一两处。
  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青州旗兵曾几度由清政府调动驰援各地参战,反击帝国主义的侵略。1842年在反抗英军侵略的镇江战役中,“青州兵”英勇顽强,前仆后继,与敌人血战到底,表现出中国人民的勇敢与不屈不挠的精神。此次战斗中,青州兵阵亡65人,受重伤者七八十人。
  青州旗城的建设和管理的费用以及官俸军饷,一直由清政府直接拨给。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旗兵和八旗组织在断绝粮饷后已无法存在,几经改编,旗兵团于1929年彻底解体,青州满族人只能各自谋生。青州旗城的败落,始于旗兵团的解体。至1948年全国解放前夕,城池及城内主要建筑物大部分被拆除,留下的只是部分官房和个别庙宇。新中国建立后,青州满族人才获得了新生。
  青州满族人的姓氏有50多个,他们的姓大都由原来的满族姓氏的读音拼成。如“瓜尔加氏”便改为姓关;“完颜氏”便改姓汪或颜;“钮祜禄氏”改姓钮;“那拉氏”改为姓那……
  青州旗城建成和满族人迁入已270余年,但满族人迄今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即北城满洲话。它近似普通话,好听、易懂、流畅。当时青州旗兵大部分是从北京、通州等各旗抽调集合而来的。所以,北城满洲话是东北话、北京话、通州话混合而成的。200多年来,青州满族处于汉族的包围之中,至今仍保持自己的语言、腔调,而没有被当地汉语同化,这真是个奇特的现象。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