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同学金丹华很好玩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flyfreely 于 2012-02-01, 22:07:46:

呵呵,神坛。一个开赛车,出书、写博客,很少上电视,很少接受采访的人,莫名其妙就被推上了神坛。难道神坛要成为祭坛?真是一语成谶啊。“呜呼,众人皆谈韩寒,而竟以流俗所捧,倡优所蓄,真有辱韩寒斯文,而尽现时代之不给力也。”.......

标签:
转发(25)| 收藏| 评论(55)2月1日12:14 来自新浪微博

散了吧,大家。喜欢和我交流的,多来玩啊那个,曼联又赢了一场;阿森纳总算买了个人。很好。

标签:
转发(7)| 收藏| 评论(45)2月1日11:57 来自新浪微博

前面我夸过他才华横溢。他高一时有一回下半夜才回校,害得门卫老师从热被窝里爬出来,牢骚满腹。第二天,学校要求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检讨,他当时写的检讨书,幽默水平都不下于《书店》、《求医》,全班笑翻了。你觉得他参加新概念有必要找代笔吗?(判断请自己做。)

标签:
转发(53)| 收藏| 评论(143)2月1日11:42 来自新浪微博

索性爆料了,唉,再举个爱信不信的例子:

标签:
转发(2)| 收藏| 评论(17)2月1日11:38 来自新浪微博

又是一爱信不信的描述:读高一的时候,我很佩服韩寒的一点,就是他写东西真得很少有改动,字漂亮,纸面清晰干净。他跟我说过,这是因为他打腹稿的时间很长,写《三重门》那会,脑子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想段子。

标签:
转发(48)| 收藏| 评论(48)2月1日11:20 来自新浪微博

比如说《书店》和《求医》,我没看见韩寒的亲笔字迹,所以我不能撒谎说我亲眼看到过,谁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个谎话可能要用十个谎话去遮掩,那倒是帮韩寒倒忙了。我发前面的微博描述对韩寒的印象时,我心里想:爱信不信,哪怕你们当微小说看也行。判断是要自己做的!

标签:
转发(7)| 收藏| 评论(29)2月1日11:12 来自新浪微博

我们说的正义就是正义吗?就算法院判下来的,也有可能只是程序正义而非实体正义。。。

标签:
转发(10)| 收藏| 评论(20)2月1日11:05 来自新浪微博

关于《三重门》,我10多年前的旧文章里就写得清清楚楚,我看过几章手稿,绝对韩寒的字迹(不要问我是原迹还是复印件了,忘了),而且,我向好奇的大家保证,当时也没有一个叫马日拉的授意我这么写,为的是十多年后留证;《书店》和《求医》,我看到的就是发表的印刷件了,无法证明是不是韩寒写的。

标签:
转发(13)| 收藏| 评论(33)2月1日10:58 来自新浪微博

有些朋友把我看成一个极重要的证人,我扔一句话出来,就能终结整个纷争。但这也要预设一个立场,就是所有人得相信我说的话呀,否则这件事只是多了一个说法而已。你们太抬举我了,而我在我自己的微博上,只是想像很多网友一样,用常理去分析一些东西。而我的分析,也是带有我自己的主观的,仅供参考。

标签:
转发(11)| 收藏| 评论(51)2月1日10:31 来自新浪微博

对于这一条,我觉得真是大实话,读得令人感慨。这是典型的我们的父辈的想法。我认为,韩父作为一个上海远郊小城镇的农村文化工作者,他也就只能想到这里了,这也就很够了,更大的计划安在他的脑子里我认为不可信。所以对于韩父的这种陈述,我个人选择相信。

标签:
转发(6)| 收藏| 评论(20)2月1日09:55 来自新浪微博

第二个:“因为自己没什么社会背景,还有觉得当时县城朱泾的罗星中学教学质量什么的在全县算是比较好的,全县比较好的学生大都在这所学校里读书,......,我想等韩寒长大工作后,他的大部分同学将会是我们这个县里方方面面管事的头面人物,有这么一个人际关系基础,那对他的工作和发展会有所帮助。”

标签:
转发(2)| 收藏| 评论(6)2月1日09:48 来自新浪微博

而且,就算他父亲代写,他还要教会韩寒如何用这些作品的“性格”和我们日常相处,韩寒平时和我们聊天的时候还要准备好足够的幽默段子以备随时“灵光一现”,或有当着我们面写东西的时候,也要时刻有背诵,已避免文笔不能和他父亲差距太大......我感觉我的高中时代的真实感已经完全被方舟子颠覆了

标签:
转发(36)| 收藏| 评论(47)2月1日09:45 来自新浪微博

事实上我也不认为他父亲真有为其代笔的能力。方舟子说的没错,童话都是由大人写的,但是,像《三重门》这种小孩要装大人腔,处处世故老练却总体而言还是颇有些幼稚和做作,你让一个大人去拿捏这种“萌”,还是很有难度的,这比写纯幼稚的童话要难得多。

标签:
转发(22)| 收藏| 评论(41)2月1日09:34 来自新浪微博

第一条,在我看来,我接触的韩寒本人,其性格、学识、思想,和《三重门》、书店和求医之类作品所流露出来的风格和特点,是完全吻合的,就这么个人,其文如其人。后来我也看过他很多博文和书籍,风格太熟悉了,我很难相信这竟会有代笔的可能。

标签:
转发(52)| 收藏| 评论(42)2月1日09:27 来自新浪微博

韩寒的父亲有没有可能是代笔,说说我自己的观点。前几天看韩父的《说说我自己》,里头有两个地方,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我要写得出《三重门》,我早不是现在的我了。”

标签:
转发(5)| 收藏| 评论(14)2月1日09:05 来自新浪微博

话说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年龄,多有质疑。我不是考据派,出于对王勃才华的赞叹,我相信是他14岁时写的。话说天妒英才,王勃命不好,有一阵他父亲在交趾做县令,王勃过去问他要最新的手稿,结果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时年27岁。还有人说阎伯屿与其父同朝为官,难保不泄题只为成就王勃一世文名。不予置评

标签:
转发(26)| 收藏| 评论(82)2月1日05:31 来自新浪微博

久而久之,对他的水平也就觉得合情合理了。其实,神童是存在的,古今皆然。你想,骆宾王七岁咏鹅,王勃十四岁写《滕王阁序》,放在今天,还不是照样得被方舟子往祖坟上刨?

标签:
转发(31)| 收藏| 评论(72)2月1日05:24 来自新浪微博

很多人都在质疑韩寒少年时代不可能写出那些作品。其实是因为我们整个民族的语文水平退化得太厉害了,有个把出挑的,不是惊为天人崇拜得厉害,就是视为怪物百般质疑。作为同学,我就比你们有更淡定的可能,想我当初在韩寒那个单肩背蓝色帆布包里翻出过不知多少本我闻所未闻、有些直到现在都还没读过的书

标签:
转发(69)| 收藏| 评论(83)2月1日05:20 来自新浪微博

有朋友说我酸,我这么夸韩寒,说明我一点都不酸。我考80分,你考100分,我酸。但这是何等的差距?这是作文和文章的差距,是拍皮球和踢足球的差距,是我考大学你退学的差距

标签:
转发(15)| 收藏| 评论(61)2月1日05:10 来自新浪微博

不是进了松江二中了嘛,于是就碰到了韩寒。一段时间接触下来,心里越来越堵:尼玛,这是同龄人啊?跟苏轼同龄的吧?...从此我不再提语文好,唉,整整十二年了,直到今天那时不知怎么形容韩寒的才高八斗,直到大学时学到一个英文词:overwhelming,对了,就是那种让人hold不住的有才。

标签:
转发(92)| 收藏| 评论(109)2月1日05:03 来自新浪微博

插一句,我拒绝使用长微博,因我不愿特意作出回应某些事情的姿态。再说了,微博就是个简餐,好比出去吃个蛋炒饭,往脖子上正儿八经套个围兜,然后抬头说:“老板,我的餐前汤准备好了没有?”想必老板的勺子都要飞过来了。另外,我有个朋友微博已经发了1000多条,我不服气,要赶超他,纯粹私人恩怨。

标签:
转发(14)| 收藏| 评论(76)2月1日04:53 来自新浪微博

不知准不准,我记得韩寒的中考数学分数也有118分。我拒绝承认这个是爆料只是想提醒大家一下,韩寒的所谓文重理轻,和我们以前常会碰到的那些理科学习完全不能自理、脑子一片浆糊的同学,是有本质区别的。简单点说,先天和后天的区别。

标签:
转发(33)| 收藏| 评论(73)2月1日04:41 来自新浪微博

先说说我自己。我从小读书语文较好。我们中考时语数外三门主课都是120分制,数学我得了110,外语109,熟悉我们那时中考行情的上海朋友,肯定看得出这两门分数都不咋地,但我语文考了114分,算很不错的。基本上可以说,能上松江二中,全靠语文分数。

标签:
转发(3)| 收藏| 评论(29)2月1日04:34 来自新浪微博

继续更新我,自己的,微博。考虑到关注过7000的客观现实,以及这几日很多很好的网友对我的错爱和谬赞,我想做人也不能太不厚道,所以打算英超西甲放两旁,匀出些时间,暂把娱乐事件摆中间。接下来,会有回忆,会有观点,会谈及韩寒,但不会有爆料。很多人会不感兴趣,那请散了吧,有空来玩

标签:
转发(9)| 收藏| 评论(36)2月1日04:28 来自新浪微博

我很同意石老师的说法。

◆◆@石述思 : 新浪围脖正在被一部分网友带向文字狱。重申一遍:在真相木有证实之前,韩方之争木有结论,但方胜算不大,但韩打官司胜算不大。这件事意思远大于意义。
转发(201) | 评论(258) 1月31日 21:08 来自iPhone客户端
标签:
转发(32)| 收藏| 评论(25)2月1日03:18 来自新浪微博

其实我心里倒希望这条微博就是方舟子发的,不是要看他的笑话,而是觉得,方先生有时候太较真,缺得就是幽默感,如果他发这样的微博,至少,给我的感觉是他其实不是完全古板固执到不可理喻的,语文课上怎么说来着——“有血有肉,人物就鲜活起来了”。在我眼里,这应该是加分的举动

标签:
转发(29)| 收藏| 评论(120)1月31日03:08 来自新浪微博

我昨天和朋友们讨论过这个问题,觉得多半就是这种情况:某个网友模仿方舟子最近的语气恶搞了一下,说了一大段***能证明吗,喜感地是,这位网友真的是不知道肯德基没有香芋派。结果其他眼尖的网友一眼看穿其中漏洞,笑点由此而生。

标签:
转发(8)| 收藏| 评论(62)1月31日03:03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方舟子 : 韩仁均和宁财神传播盗用我的名义捏造的假微博,请@微博辟谣 处理。

转发(14254) | 评论(7026) 1月31日 10:37 来自新浪微博
标签:
转发(112)| 收藏| 评论(68)1月31日02:53 来自新浪微博

回答一网友问题:“不在中国,在世界有些地方,结社是不可以的。劫舍和劫色,......,其实是不可以的!”

标签:
转发(15)| 收藏| 评论(113)1月30日05:07 来自新浪微博

有网友求入派,冷笑(不好意思,没找到对应表情...):“荒唐,就想陷我于不仁不义,结社啊你?我还打家了呢!”

标签:
转发(4)| 收藏| 评论(24)1月30日04:55 来自新浪微博

昨晚上做梦,梦见背了把刀进一客栈,茶博士过来上茶,我说:“香芋派”。于是茶博士回头高喊:“给这位客官来一个香芋派嘞!”我突的站起,拔出刀“刷”地一下把桌子劈成两半,教训道:“瞎了你的狗眼,爷是香芋派的!”混江湖,要得就是这种爽!

标签:
转发(155)| 收藏| 评论(79)1月30日04:43 来自新浪微博

你们揪住这点开涮方舟子,我不赞同但也不反对,但是你们考虑过活生生的香芋派的感受吗?你们让香芋派今后在巨无霸面前怎么做派?逢年过节走亲戚串个门,让它在原味鸡土豆泥面前怎么抬得起头?今后怎么在快餐界混?!你们把香芋派卷进来,将心比心,过意的去吗?毕竟,香芋派是无罪的。。。

标签:
转发(1906)| 收藏| 评论(456)1月30日04:38 来自新浪微博

再用常理推断,这个错误,发生在韩寒身上,我信,文科生嘛,我个人以为多少可以原谅的;但是发生在思维缜密的方舟子身上,我不太敢信,而且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严肃的网络跟外交一样无小事,十多年前的事,尚且不能随便说记不清了,何况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香芋派?

标签:
转发(25)| 收藏| 评论(21)1月30日04:32 来自新浪微博

听说方舟子是美国回来的,我用常理推断,一个美国回来的人,对于肯德基麦当劳香芋派还没你们熟悉?你们去过美国吗,懂不懂美国?你们以为,中国的肯德基里没有香芋派,美国的肯德基就一定没有?主观主义要不得啊。

标签:
转发(138)| 收藏| 评论(66)1月30日04:28 来自新浪微博

看着大家龙飞凤舞花枝乱颤地演绎香芋派的故事,我又忍不住又要参与下了...凭什么赶集不带上我?...你们说肯德基没有香芋派,我昨晚上没去调查,没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对你们的说法,我不敢轻易苟同。

标签:
转发(17)| 收藏| 评论(26)1月30日04:26 来自新浪微博

有很多网友在质疑我和韩寒文章中就会不会用“de”,说法不一致。来者都是客,诚心实意地推荐您听一回刘宝瑞的相声《蛤蟆鼓》,地址都准备好了,在这:http://t.cn/zOvXH7p 哥,别再纠结这问题了行不?你纠结,弄得我也很纠结。咱别太方舟子行不?

标签:
转发(29)| 收藏| 评论(77)1月29日11:36 来自新浪微博

网友们太热心了,使劲给我发方舟子的介绍文章,谢谢大家了,我基本上有点了解了,现在的了解情况,我就不说了,搞得自己很客观,其实很重要春节刚过,给大家拜个晚年,节日里又重看了好些春晚小品。比如说,陈佩斯啊,“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朱时茂浓眉大眼,也叛变革命了。算我看错了你,唉!”

标签:
转发(7)| 收藏| 评论(25)1月29日11:04 来自新浪微博

发前面两条微博,是因为有朋友发我短信,说你是出来替韩寒作证的,不可以这么带有倾向性,还声援嘞,搞什么。说得我有点汗颜,收住,所以像写作文一样,做个中庸的回笔,嘿嘿。对于方舟子不太了解,我只是说说我以前的主观印象。现在正在细看他的博客,和网友对他的评价,学习了解中。。。

标签:
转发(2)| 收藏| 评论(34)1月29日10:19 来自新浪微博

我甚至至今都觉得方舟子这回质疑韩寒,有可能出发点并不坏。只是在韩寒文章作假这件事上,我觉得自己对真相的了解比较有把握,所以才旗帜鲜明地支持韩寒,但是对于方舟子,我也顶多调侃几句,叫几声“方脑袋”而已,如果过了,那就真的过了。

标签:
转发(13)| 收藏| 评论(35)1月29日09:58 来自新浪微博

再说说我对方舟子的印象,以前他的打假,老实说我也就大概听说怎么回事。也许很多人说,一个假文凭算得了什么啊,但是,总觉得这个社会有这种较真的人,很好,也许他甚至和韩寒某种程度上是一类人,牛虻的那种。

标签:
转发(9)| 收藏| 评论(21)1月29日09:54 来自新浪微博

那么继续说点正经的,一本正经地那种。韩、方这次的骂战,我一开始就看双方博客,知道不热衷。有网友问你怎么到春节后才出来作证,作为同学太不厚道了。呵呵,要知道,这种口水战是很难作是非判断的,比方说我看韩寒微博时,就觉得骂麦田家里人那段有点过了(也许当事人的情绪激烈程度不是我们能揣度的

标签:
转发(6)| 收藏| 评论(24)1月29日09:49 来自新浪微博

昨天我还在微博上一本正经地概叹世人只用娱乐眼光看韩寒,结果,刚才一网友提醒我,我的微博开始有娱乐化倾向了,这不是昨天人少吗。。。靠,你们都去赶集了,还不带我。。。

标签:
转发(3)| 收藏| 评论(16)1月29日09:45 来自新浪微博

有网友建议我可以到法庭上去说,这边说没用。谢谢你们的提醒。不过,韩寒个人的民事案子,输赢不关我们的事。我和大家一样,都比较欣赏韩寒,可能因为以前和他同学,相信他更彻底一点而已。我也是被大家激起兴致,不,“基情”,所以索性和大家一起来声援他。方脑袋,你赢了官司,输了世界又如何?!

标签:
转发(37)| 收藏| 评论(53)1月29日09:01 来自新浪微博

所以,我认为,如果真相是这样,那么当时他父亲肯定就在附近,很了解我们的住校生活。韩寒,我想通了!那个管宿舍的老师,肯定是你父亲假扮的吧?潜伏啊,太给力了,怪不得他老盯着我们寝室不放,卫生还老扣分。方舟子,加我吧,我倒戈了,不需要原味鸡土豆泥们证明了,我们的宿舍老师姓钟啊!!!!

标签:
转发(86)| 收藏| 评论(83)1月29日08:45 来自新浪微博

前面说到韩寒当时有可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在肯德基从父亲手里接过了手稿。但是,疑点来了,足球啊足球等文章里头,关于我们几位室友的描写,他父亲是如何得知的?要不就是韩寒打电话告诉他的,但韩寒整礼拜的不回家,也没见他打电话呀,要是双休日回去讲的,好歹他老爸时不时来个电话确认确认呀

标签:
转发(30)| 收藏| 评论(30)1月29日08:40 来自新浪微博

再更正一下,之前的微博里“1996-97年”应该是“1999-2000”差不多,我老是把上初中和上高中的年份给搞混。发觉我昨天的推理里有一环还不够有力,补上:

标签:
转发| 收藏| 评论(6)1月29日08:36 来自新浪微博

方舟子们这次让韩寒自证没有代写,让我想到了那个列车上列车员和老人关于“残疾证”、“人证”的苦涩段子,没看过的朋友们网上自己搜一下。说起来,方舟子就是讨人喜欢,他如果做列车员,也挺有意思的应该,总比做目前这类打假的营生有意义吧。

标签:
转发(22)| 收藏| 评论(19)1月29日08:32 来自新浪微博

“饶有兴致的看了好几十页评论,对于基情的说法,我想,都是年轻人,想自己平时生活中善意无意恶意开别人的性玩笑还少吗?所以,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绝不要求别人做到。事实上,很多网友的评论忒有意"——比如,一被子的段子我也听过转过,并至今奉为经典,大家都懂的

标签:
转发(3)| 收藏| 评论(34)1月29日08:14 来自新浪微博

“再正面回应一下这儿那么多基情四射的网友,你们好吗?鲁迅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所以看我的文章而生基情,也是常理,角度不同嘛,现实中不乏有些人,可是看见个老鼠夹子都要扳开来勃起一试的”(请原谅我的粗鲁。)

标签:
转发(27)| 收藏| 评论(42)1月29日08:09 来自新浪微博

澄清一下,是因为心里想别人改的,凭什么我背黑锅呀。早上我跟朋友说,韩寒这家伙也真是的,还要打官司了,就算方说他文章都是代写的,不理他不就得了嘛,自己不还说先是个车手,等等等等,最后才轮到作家身份嘛。但是不想背黑锅是人之常情,我也是这样,韩寒也是这样,大家都一样。

标签:
转发(1)| 收藏| 评论(11)1月29日08:07 来自新浪微博

"74度那个,嘿嘿,否认不了了,当时写的时候特意卖弄了一下,自以为很幽默,呵呵,但是如网友们所言,那可是很CJ的少年时代啊,天知道十五年后还会引发其他理解?"

标签:
转发(33)| 收藏| 评论(34)1月29日08:07 来自新浪微博

忍不住再参与一下。首先,澄清一个事:我这篇文章原名应该叫《我眼中的韩寒》,到发表时,就成了《为了无言的期待》了,当然也多了结尾那个“道一声珍重,为了无言的期待”,也不知是当时文学社老师送稿前改的还是中文自修编辑们改的,想必也基情得厉害

标签:
转发(41)| 收藏| 评论(49)1月29日08:06 来自新浪微博

接下去,为自己说几句话。都是中午在马日拉那条围脖里的留言,看到话题烧到这边了,就原样拷过来吧

标签:
转发(1)| 收藏| 评论(2)1月29日08:05 来自新浪微博

其实做这个更正太无聊了,说十多年前的事,爱怎么说怎么说,那怕我谈性一高,添油加醋了说,又怎么着啊?本来就是想写点东西让身边朋友们了解下真实的韩寒,后来看到有很多网友加我关注,脑子里一下冒出一个方形的脑袋,心想坏了,那可是恐怖的方舟子啊,发微博得谨慎,给韩寒帮了倒忙,倒过意不去了。

标签:
转发(14)| 收藏| 评论(35)1月29日07:48 来自新浪微博

没办法,我们晚自习后在寝室集体看的韩寒的文章太多了,有时候是手稿,有时候是本《少年文艺》或者其他啥杂志上发表的,他带给我们的搞笑和快乐也太多了,哪记得那么仔细啊。我要是太仔细了,那不显得我做过功课了吗,我就不成方舟子了嘛,别人更可猜测我其实和韩寒是串通好的了嘛。

标签:
转发(26)| 收藏| 评论(35)1月29日07:40 来自新浪微博

这里先做个更正:昨天我在微博里说“...这便是《零下一度》大多数文章的由来。”中午看了韩寒最新的博文《我写下的这些都可以成为呈堂证供》,发现记忆不准确。网上找了该书的目录,发现有好几篇是他到我们班前写的或发表的。足球啊足球、文学啊文学、那些人那些事,基本能肯定是我昨天说的那么回事。

标签:
转发(8)| 收藏| 评论(18)1月29日07:36 来自新浪微博

潜水艇里发微博,很体现全民微博的精神,呵呵。新浪这个赞助不错。


标签:
转发(8)| 收藏| 评论(7)1月29日02:59 来自新浪体育

以前读到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心甚向往之。还是韩寒给我的书。韩寒于此的躬行,进而对时代的示范意义,远比他的文字更有力。呜呼,众人皆谈韩寒,而竟以流俗所捧,倡优所蓄,真有辱韩寒斯文,而尽现时代之不给力也。再不复多言矣!

标签:
转发(36)| 收藏| 评论(49)1月28日13:10 来自新浪微博

我以前对韩寒说你其实不咋地,既没有时代精神又没有反时代精神(看悲剧的诞生后的活学活用,呵呵)。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年前他还在“近乎变节地鼓吹”渐进改革引来网友一片痛骂,可见没有“反时代精神”;在如今众人昏昏,以名利权势为荣之时,唯其昭昭,远离体制,独立不迁,显然没有时代精神。

标签:
转发(18)| 收藏| 评论(18)1月28日12:55 来自新浪微博

总结:韩寒的文章很好,但说实话,比他写得好的,真的多了去了;韩寒的车开得挺好,你想都能得全国冠军了,那应该总比文章达到的高度要高吧。但是,大家都在讨论韩寒的文章和车技,他的笑和外套,乃至他的白色袜子和他身上的味道。但是这些,都是次要的,文章和车技等的讨论是专业领域和相关fans的事。

标签:
转发(44)| 收藏| 评论(30)1月28日12:38 来自新浪微博

其实今天上微博,看到很到以前的同学已在为韩寒作证,本不想再多说什么了,看到评论和短信里朋友们说“侬迭记红了”,心想,发这么写个微博,这,不是赤果果的炒作,敢问,还是什么? 但还是那句话,“韩寒是全中国人民的韩寒”,我可以说说我同学,也可以说说全中国人民的韩寒。

标签:
转发(8)| 收藏| 评论(14)1月28日12:28 来自新浪微博

但是理性告诉我不是的,但是不管我怎么想,反正方舟子们是这么想所以说,我喜欢方舟子,不仅是因为他的方脑袋,还有他那种冷峻外表下想象狂放到不羁的气质,太让我折服了

标签:
转发(14)| 收藏| 评论(18)1月28日12:22 来自新浪微博

就算当时油价便宜,但每晚这么金山松江来回地赶,也算不计成本啊。如果真是这样,不得不说韩父和韩寒也太高瞻远瞩了,十年磨一剑,今天终于笑傲中国,怪我们当时太幼稚,完全识不穿韩寒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像很多我看过的杰出的电影小说一样,我很希望后一种才是真相,如此韩寒才够传奇。

标签:
转发(40)| 收藏| 评论(35)1月28日12:18 来自新浪微博

韩寒骗我们说晚上出去写东西了,其实,这一晚他是去肯德基和他父亲回合,接过了前一晚他父亲最新的创作,并认真做好誊写,于是回寝室就是洋洋数千言了。试想一下,在1996-97年,韩寒只是初有文名而未成为什么“意见领袖”的时候,他们父子俩的这般行径是很冒风险的

标签:
转发(28)| 收藏| 评论(27)1月28日12:10 来自新浪微博

当然,被方舟子之类“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他人”的人这么一说,况且年深日久,记忆难免不确,或真相另有其他,因此,对于韩寒的文章真实性,我也不能轻易断言。按照网络上的一些逻辑,还有可能是这样的情况:

标签:
转发(5)| 收藏| 评论(6)1月28日12:02 来自新浪微博

接下来切入正题,说说我所知的韩寒的倚马千言的文字功夫。上高一那会,韩寒一般不上晚自习,除去和我们偷偷出去吃锅贴啥的,很多时候他都去松江中山东路?上的肯德基写东西,等晚上大家都回寝室,我们的一大必修课就是读他当晚写的手稿,往往笑倒一片,这便是《零下一度》大多数文章的由来。

标签:
转发(132965)| 收藏| 评论(13684)1月28日11:54 来自新浪微博

但是,这回骂战的焦点,竟然说他的文章不是自个写的,这就有点扯了。也许出来混是要还的,韩寒写出来的文稿,这回人家是要他自个吃回去了。韩寒同学,文稿可以吃回去,不就倒杯水,稿纸往里一扔,轻轻化开的事嘛,过程中还可以顺带窥见世情浇薄,不过,迸出去的才气,可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的

标签:
转发(16)| 收藏| 评论(13)1月28日11:41 来自新浪微博

不是说韩寒不能骂,每次有人跟我讲对韩寒多么崇拜,想叫我想法弄个签名啥的,我都很无奈的回答:你们正常点,他也是个人,凡夫俗子,高中时不还钱,上厕所不冲水,我们也会要破口骂“韩寒你这头猪”的。

标签:
转发(94)| 收藏| 评论(60)1月28日11:35 来自新浪微博

说这个,其实是想引出下文,发泄下对方舟子的不满。其实本质上我还挺喜欢方舟子这样方脑袋的人,因为往往一根筋的人都比较实诚,不太坏。但是这回,骂的是韩寒,我对方老夫子就有点微辞了。

标签:
转发(3)| 收藏| 评论(4)1月28日11:32 来自新浪微博

期间遍见广大网友们的左右之斗门户之争,于是心想,别说是我的评论会被大伙的狂热回帖淹没,连韩寒自个讲的内容,也早被淹没了,其实还没几个认真听的。

标签:
转发(4)| 收藏| 评论(5)1月28日11:27 来自新浪微博

韩寒现在是全国人民的韩寒,也许不是鼓舞全国人民争自由求民主的韩寒,但肯定是全国人民娱乐身心丰富生活的韩寒。去年底韩寒博客上讲了一大通,我才疏学浅,还网上到处搜学理解说性的评论文章,以增进理解。

标签:
转发(6)| 收藏| 评论(12)1月28日11:26 来自新浪微博

“黑车事件”那一年的年底,记得我和一哥们吃饭,酒过三巡,我说:“韩寒今年做的,就是改变中国的事情,佩服!”后来差不多把他的博文都看了,很多观点上都有共鸣,就禁不住想发个评论和他互动下,但是看到每一篇博文数十页下面“沙发啊”、“第一页狂喜”、“韩哥我喜欢你”之类的评论,每每苦笑作罢

标签:
转发(14)| 收藏| 评论(21)1月28日11:18 来自新浪微博

韩寒后来开赛车,这方面我一点不感兴趣,所以也没关注过,要是他踢足球去了,想必我肯定会死乞白赖的拨通电话本里的那个号码,和他套套同学旧谊啥的(也不知他换没换号)。再一次认真关注他的消息,是他转发博文引爆上海黑车整治行政执法乱象的时候,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上他的新浪博客。

标签:
转发(1)| 收藏| 评论(5)1月28日11:09 来自新浪微博

随便扯扯吧。韩寒高中退学后,我和他从无联系,同学聚会见过两次。10多年来,但凡有人知道我是松江二中毕业的,多半会跟问一句认不认识韩寒。这让我很苦恼,本质上我不是个喜欢沽他人之名而钓自己之誉的人,尽管我知道很有一些同学以能爆韩寒的料而为荣,并在人际上左右逢源。

标签:
转发(64)| 收藏| 评论(45)1月28日10:59 来自新浪微博

刚才逗女儿时收到同事发来的短信:你是10年前的文章突然爆红。于是开电脑上微博,可恨还想不起密码,有必要抱怨一下新浪微博重置密码忒烦。众说韩寒,要不就随大流说说韩寒。案木一拍,众位且听:

标签:
转发(8)| 收藏| 评论(25)1月28日10:45 来自新浪微博

竟还可以看到我10多年前的幼稚作品,喜不自禁,呵呵。2000年的中文自修啊,太穿越了,我说马日拉,那50块要不我来出吧,怪对不住的。。。 //@史提芬zhou:十多年前就读过韩寒写过关于蚊子的几段文字以及蚊子后续的这篇文章,留下深刻印象,没想到......嘿嘿 @狂澜孤岛

◆◆@马日拉 : 韩寒中学时代同宿舍好友金丹华,发表在2000年第12期《中文自修》上的文章——《为了无言的期待》。这篇感情真挚的文章可以让大家真正了解到一些一个17岁文艺少年的生活。为了得到这个古老的珍贵的PDF,我花了50块钱充值啊…… 所以大家帮转,让更多看到。

转发(26375) | 评论(4622) 1月28日 14:36 来自新浪微博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