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点评李其纲的“N个回答”的微博不够谨慎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OldMountains 于 2012-02-16, 13:40:45:

东拉西扯写了这么多,各个疑点、矛盾之处一个都没回答,除了强调“纸”和“布”没有差异,没差异为什么要把“纸”写成“布”?不是你现场灵机一动瞬间出的题嘛,怎么还有“命题者的思路”?韩寒又如何知道“命题者的思路”?你这不是承认了韩寒预先知道考题吗?

◆◆@上海李其纲 : 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N个问号的N个回答 by李其纲

以上引文。

这里,两个质问,我认为都欠妥。

关于“纸”改成“布”。质问为什么要改,是成立的。韩寒在其博客回答过。回答得怎么样,是否自圆其说,可以继续质问。但这里用来针对李其纲的“N个回答”文章质问,就没有什么道理了。

李其纲文章,是从大赛组织者和出题者角度解释,他为什么认为“纸”改成“布”没有差异。他认为,无论是用纸还是布为道具,都不妨碍揭示命题者所想要的思路结构。所以他作为命题者,接受这个“小改动”,认为作文切题。至于韩寒到底为什么要改,作为出题者,李其纲可以不关心,不怀疑。

要想根据那篇“N个回答”文章本身质问李其纲,为什么会出现“纸”改成“布”,只能是就李其纲文章中有漏洞、逻辑不成立来质问。否则就只能是先假定他是同谋了,但这就不是针对文章本身了。

关于“命题者的思路”的质问,我没有看出其逻辑来。感觉似乎是阅读李文比较匆忙,没有抓住其表达思路。我没有去查考“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初赛,据李其纲该文,似乎初赛题目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但李文后面又说该题目被讨论否定,我不太明白)。李文前面引用其自己1999年的作文点评,其中说,“我命题的思路得与‘一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保持某种一致”。这不是说得很清楚吗?李的现场出题,一团道林纸杯塞进半杯水中,即使是“灵机一动瞬间出的题”,也仍然是在其初赛出题的思路限制框架中的。这并不矛盾。李就是命题者,当然有命题者的思路,其思路是临时有所发挥,发挥在框架之内。

至于“韩寒如何知道‘命题者的思路’”,按照李其纲的解释,也并没有逻辑漏洞。他显然是说,韩寒应试当场的思路正好扣住命题者的思路,是猜中,是正好相合。李所谓思路,就是“浸泡”、“沉降”这两个关键词。它们出现在韩寒的作文中,而为李所认可,说正是我出题时候所想的两个关键词。他那个考试题目不是落于文字形式的,是一个行为艺术,李事后说韩寒猜中了,旁人有什么办法?

所以,李文这个解释谈不到等于“承认了韩寒预先知道考题”。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