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开发出事的列车控制系统的“专家”了。 -
专家张苑简介
发布日期:2011-3-9 9:19:27 阅读次数:1583
--------------------------------------------------------------------------------
张苑1982年1月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同年2月进入通号集团研究设计院,长期从事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设计、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以其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和突出的技术管理能力,为取得中国高速铁路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开发研制等重大成果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走在中国轨道交通安全控制技术前沿的人。
九十年代末,张苑出任国家计委立项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国产化开发”项目负责人。该项目是国内第一套以数字轨道电路为基础的地铁ATP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2002年11月,该系统通过国家计委委托铁道部进行的技术审查,并于2007年底在长春轻轨二号线开通运行。
在通号院参与的铁路第五次、第六次大提速中,张苑一直处在“技术总监”的地位,负责主持信号系统技术总体方案的制订、工程的组织实施等工作。铁路提速是一个涉及全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张苑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在第六次提速中,周密部署,使通号院开发的CTCS-2列控中心/应答器系统、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计算机联锁系统、成都北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成功应用于各条主要提速线路,实现了列车运行200km/h以上的历史性跨越。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全面铺开,张苑作为铁道信号领域知名专家,主持开展中国高铁通信信号系统集成方案、集成接口标准的研究、确定及实施,负责并参与铁道部对国外客专系统集成技术的引进等工作,在客运专线的列车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向铁道部提供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
在他的主持和参与下,通号集团承担了京津城际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工程项目。该项目是我国首条300Km/h以上客运专线,于2008年8月奥运会前夕成功投入运营,为奥运期间的交通运输作出了重要贡献。除京津客专外,通号集团及研究设计院相继完成了合武、武广、温福、甬台温等一系列客运专线通信信号系统集成建设任务。
为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速列车关键技术,满足中国铁路时速350km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需要,铁道部决定对CTCS-3(简称C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进行攻关,并组织成立了C3攻关组。张苑勇挑重担,再次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列,受命出任通号集团客运专线C3攻关实施组组长,并担任科技部和铁道部立项课题——“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及装备研制”负责人,具体负责武广高铁C3系统方案及系统集成的技术和质量管理等工作。同时,为建立中国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CTCS技术制式,全力加强CTCS-3实验室建设,以“清华—通号轨道交通自动化研究所”为研发平台,全面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创新的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仿真测试系统,为武广客专工程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为C3系统实现国产化目标提供保障,为后续客运专线建设的测试验证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