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
个人精神中的历史--读《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国事风云》

丁宗皓

《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国事风云》


  辽宁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的《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国事风云》一
书一经面世,就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红镜头》以大量的照片将历史直观地呈示出来,以不可辩驳的真实性给人们
讲述了中南海里的国事风云,它使广大的阅读者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真实。关于领袖
人物形象阐释空间再一次被拓宽、被推进或者说是被披露。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等
人物的一些珍贵的生活细节第一次呈现,历史人物身上的迷雾在一个亲历者的眼中
不复存在,剩下的是历史人物精神的龙骨。这本书成功之处还在于话语叙述主体不
再是生活的旁观者或评说者,而且这个叙述者既非作家又非领袖的亲人,他是一个
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他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他的职业就是呈现真实。

  这部书中五百三十多幅珍贵的照片绝大部分是杜修贤的作品,绝大部分是第一
次拿出来发表的,其史料性可想而知。杜修贤的个人陈述由女作家顾保孜组织撰写
,文字洗炼、简洁,将杜修贤的个性、心境与历史事件冶于一炉,血肉交融,使文
字和图片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

  杜修贤1940年参加革命。1960年起任新华社中南海摄影组副组长、代
理组长,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组组长,1971年任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兼中央
新闻组组长。在中南海里,杜修贤亲历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这种身份使他有可能
进入这些历史事件的核心,成为一个最有直接感受的亲历者。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
那个时代一些矛盾漩涡中的当事者,他的人格在多种变换的事件中感受着激荡,同
时天生的耿介使他作为一个亲历者显示了正直的力量。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埋藏在海面以下的事实,是充满无限偶然和必然的人
际关系,历史就由这样的人际关系衍生而成,因为亲历者的参与,人的因素就不会
无根,更不会被时间遗漏。而这里有着历史最为鲜活的成分。

  《人民日报》  〔19980626№J〕

回到“书评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