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鲁迅与梅兰芳和京剧改革 杜浙 我在《书城杂志》1994年第11期上发表《鲁迅与梅兰芳和柯灵》一文,对柯 灵先生在《想起梅兰芳》等文中有关鲁迅的某些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柯灵说: “伟大正直如鲁迅,也不免对梅怀有极深的偏见,曾因傅东华把他和梅‘并为一 谈’,看作是极大的侮辱,忿满异常,为文坛所熟知。”如果事情真是这样,那 不但表明鲁迅对梅兰芳怀有极深的偏见,而且对梅怀有人格的歧视,同时也说明 鲁迅的心胸太狭窄。但据查核,所说的事是无中生有的。骨鲠在喉,一吐为快, 我才写了那篇文章。最近,袁良骏先生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再谈鲁迅与 梅兰芳——兼向杜浙先生请教》一文,对我的说法很不以为然。他在大作中采用 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法: 1.任何伟大正直的人,难免会对某人某事怀有极深的偏 见;2.鲁迅是伟大正直的人,当然也会对某人某事怀有极深的偏见;3.既然鲁 迅也会对某人某事怀有极深的偏见,那柯灵说“鲁迅对梅怀有极深的偏见”何错 之有?可见“并非柯灵先生的无中生有”!至于作为柯灵立论基础的那件事有也 没有,他不置一词。因为按照他的逻辑推理,事情真相都无关紧要。这种三段论 法可能在某些人中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否合乎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的原则,在严肃的学术讨论中有多少价值,多数读者是会明白的。 大概为了进一步证实鲁迅确实存在偏见,袁良骏特地从鲁迅的《略论梅兰芳 及其他》(以下简称《略论》)中找出三点可议之处。但袁良骏在论证这三处鲁迅 的偏见时,大都采用了篡改鲁迅原文和曲解鲁迅原意的手法。例如,鲁迅说:梅 兰芳早期演的戏,“自然是俗的,甚至于猥下,肮脏,但是泼刺,有生气”。到 了袁良骏的笔下,认为这是鲁迅“忽略了‘雅’对‘俗’的净化和提高”,“那 些‘猥下,肮脏’的成份,正是必须汰除的京剧艺术的杂质”。鲁迅的着眼点明 明是在肯定“泼刺,有生气”,袁良骏却不顾,倒好像鲁迅是要保存“猥下,肮 脏”,成了鲁迅的“偏见”。又如,鲁迅说:“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林妹妹, 我想,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活动的村女的,她和我们相近。”文艺要创 作“和我们相近”的生气勃勃的艺术形象,是鲁迅一贯坚持的美学思想。他在别 的地方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到了袁良骏笔下,竟成了鲁迅要梅兰芳把天女演得 像“村姑一样刚健活泼,让林黛玉和梁红玉一样飒爽英姿”。好像鲁迅根本不懂 文艺创作,甚至不知道文艺创作的普通常识。这样歪曲了鲁迅原意后,袁良骏就 回过头来责问鲁迅:“那还有什么天女和黛玉?”这样就又成了鲁迅的一个“偏 见”。 对于以上的两点,即袁文中的三段沦法和他认为《略论》中的偏见,我已写 了《鲁迅与梅兰芳和有关评论》一文寄给了读书周报。我写那篇文章很轻松,只 要把鲁迅的原文抄下,略加说明,就真相大白了,不像学术讨论或史事考证那 么吃力。但是袁良骏的文章还涉及鲁迅的《略论梅兰芳及其他》是一篇什么性质 的文章的问题。这是我在本文中要和他商讨的。 袁良骏说:“《略论》的核心是梅兰芳乃至整个京剧艺术的雅、俗问题,亦 即京剧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认为这样的概括并不准确。士大夫和人民大 众争夺京剧和梅兰芳,是不能用“雅”、“俗”之争来概括的。不同的人群,对 “雅”、“俗”有不同的标准。士大夫有他们心目中的“雅”和“俗”,人民大 众也有自己的“雅”、“俗”观。都谈“提高”,也有个向什么方向“提高”的 问题。因此,当年京剧面临的问题,用雅俗之争的说法是说不清楚的。袁良骏说 鲁迅在《略论》中“强调了‘雅’对‘俗’的篡改和侵害,但他却忽略了‘雅’ 对‘俗’的净化和提高”,并不合乎鲁迅的实际情况,而且这种说法本身也不是 科学的命题。 我认为,《略论》的核心问题是京剧为谁服务的方向问题,是为少数人服务 还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问题。鲁迅指出:京剧和梅兰芳本是民间文艺,“是俗人 的宠儿”,但“士大夫是常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的”,他们把京剧夺了去,按照他 们的“雅”的标准进行改造,结果“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 得自己不配看”。京剧就这样脱离了人民大众。鲁迅希望京剧能回到人民大众中 来,就必须改变剧目。他认为:梅兰芳早期演的戏,“自然俗的,甚至于猥下, 肮脏,但是泼刺,有生气。特别化为‘天女’,高贵了,然而从此死板板,矜持 得可怜。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林妹妹,我想,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 活动的村女的,她和我们相近”。鲁迅在这里明确提出:京剧要演新剧目,这种 新剧目应塑造“和我们相近”的生气勃勃的像村女一类的艺术形象。鲁迅提出剧 目要改革,而且剧本中的语言,演员的表演艺术,也都应改变。他认为,“用多 数人听不懂的话,缓缓的《天女散花》,扭扭的《黛玉葬花》”,只能是“士大 夫心目中的梅兰芳”。鲁迅认为京剧必须从剧目题材、剧本语言、演员表演等等 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京剧才能回到人民大众的怀抱。 因此,鲁迅的这短短的一二千字的杂文,实际上是京剧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鲁迅对梅兰芳的表演和他的著名剧目有看法,认为应予改变,这在京剧界 的不少人和不少京剧爱好者所不能接受的。他们认为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和他所演 的《黛玉葬花》、《天女散花》已是“京剧艺术的精品和瑰宝”,是不允许有半 个不字的。有些人认为鲁迅对京剧和梅兰芳“偏激”,可能也是从这里产生的。 但是,如果我们承认,京剧确实存在“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己不配 看”的状况,那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京剧是怎样脱离多数人的呢?还不是那些剧 目、那些唱词、那些表演,使“多数人看不懂”吗?京剧的这些方面不改革,怎 么回到人民大众中去呢?至于改革后的京剧怎样吸取梅兰芳精湛的表演艺术的精 华和他的那些传统剧目的精华,这应该是另一个问题。 面对京剧“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的至今仍然存在的现状,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人民群众的素质太低,应该提高他们的素质,他们就看得懂京剧。 这是要改变人民群众向原封不动的京剧靠拢。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现实的。从晚清 到民国时期,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人民群众的文化 素质是提高了呢还是降低了?过去有多少中学生、大学生、博士生,现在呢,多 了还是少了?过去的初中、高中有像现在这样的普及吗?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我 们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大大提高了,可是爱看京剧的人增加 了多少呢!另一种意见认为:必须改变京剧的现状,必须改革京剧,去向人民群 众靠拢。无疑这后一种意见是完全正确的。就在梅兰芳周信芳诞辰一百周年庆祝 活动期间,许多有识之士包括文化部门的领导人,都大声疾呼:京剧的出路在于 改革,改革的方向是靠拢人民大众。显然,这种意见与鲁迅的见解是一脉相承 的。 我想起了昆剧(又叫昆曲)。据记载,它出现于元末明初,到明代中叶,吸取 了过去舞台艺术的经验,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表现体系,流传各地,对许多地方戏 曲剧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京剧在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过程中,吸取 了昆剧的许多有用的东西:甚至可以说,先有昆剧才可能产生京剧。袁良骏称京 剧是传统文化,是国粹,那昆剧恐怕是更传统更国粹吧。但由于昆剧从内容到表 演形式走上了只有少数人看得懂的道路,从清末以后,逐渐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五十年代,江苏昆剧团演出《十五贯》,轰动京沪等地,有“一出戏救活了一个 剧种”的说法。但由于没有根本性的改革,它并没有进一步的振兴,“文革”前 上海有家昆剧实验剧场,我有时经过,常见门可罗雀,1964或1965年的一天,有 位朋友送我一张票,演的《牡丹亭》中的一出折子戏,是著名的传统剧目,演员 是全国著名的大师。可是我这位大学中文系出来当时正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的 青年,硬坐了二小时,真正尝到了“看不懂,不要看”的滋味,而且确也产生了 “觉得自己不配看”的心态。打听了一下,现在上海仍有昆剧团,有时演出,演 员约五六十人,年龄都已较大,有后继乏人之虑。据说,在全国,只北京、南京、 杭州三地还各有一个规模不大的昆剧团。过去有些老先生,像赵景深、胡山源等 教授,常邀集三五亲朋,在家里唱昆曲自娱。这些老人相继去世,这种“家庭堂 会”,也很少听说了。与昆剧相比,越剧、沪剧、黄梅戏等就显得生气勃勃,为 人民大众所喜爱。真希望京剧能引昆剧为前车之鉴,进行改革,能成为全国各地 人民所喜爱的真正的“国剧”。 任何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发展中得到继承的;墨守成规,只能成为 死水一潭。京剧也必然是这样的规律。写到这里,我更感到鲁迅在1934年写的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至今仍然放射着可贵的思想光芒。 1995年4月2日于沪西 (肖毛扫校自《书城》杂志1995年第3期) (XYS200301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