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鲁迅和他的小说 张柠   第一次读鲁迅小说的时候,我比咸亨酒店里的小伙计也大不了多少。那 是70年代“文革”快结束的时候。《狂人日记》中有这样的话:“那赵家 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 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我没有认为这 是疯子的话,只觉得这些话跟我很亲近,最能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我心里 在问,这位作家难道也过着跟我一样的日子吗?我将这些话抄在自己的小日 记本上,藏在枕头底下。我的父亲尽管被造反派整得够呛,但他自己身上也 有一股浓烈的造反派脾气。他根本不尊重我的隐私,擅自将我的小日记本从 枕头底下翻出来,还嘲弄地对我说:赵家的狗是谁?谁想害你?你还读鲁迅 ?不要不懂装懂了!“赵家的狗”当然是影射父亲单位上那些穷凶极恶的造 反派和他们的儿子们了;但在我的潜意识里,父亲大概也应该算上。这能跟 他说吗?   尽管遭到嘲笑之后我再也不抄那些话了,但我还是偷偷地将那本名为《 呐喊》的短篇小说集拿来读。那是一本土黄色封皮的书。封面上有一幅鲁迅 的浮雕像,肿眼泡,突出的嘴巴,很严肃似的。那里面的大多数(如《药》 、《阿Q正传》、《风波》等)我都读不懂,但《孔乙已》、《故乡》、《 狂人日记》等篇,自以为还是懂了。我羡慕咸亨酒店的小伙计,他能在孔乙 已来喝酒的时候大声地笑。我很少有笑的机会。父母回到家里,脸上挂着从 社会上带来的怨气,在饭桌上“斗争”我,我已羡慕那小伙计能遇上孔乙已 那样的善良人,竟将为数不多的 香豆分给孩子们吃。我遇到的都是“乌眼 鸡”、“赵家的狗”,恨不得将你吃了。当然,我也被鲁迅的描写所感染, 也知道为孔乙已最后的遭遇而感伤,没有完全铁石心肠。   此前,我经常能读到的是《大刀记》、《东平湖的鸟声》、《艳阳天》 之类的玩艺儿。鲁迅的小说在我面前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天地。更令人倍感亲 切的是,他好像专门是写给那些身处逆境、无助无援的弱小者读的。《狂人 日记》那种对现实感受的敏感性、《孔乙已》中那种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关注 ,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于鲁迅那种犀利的讽刺文风,我当时并不能 理解,因而印象不深,直到自己长大成人了,才开始欣赏他这一点。也就是 说,鲁迅在我脑海里所留下的更长久的印象,还是他小说中的那种敏感的、 善良的、极富同情心的要素。说到“思想家”、“战斗家”这些东西,这跟 一位十三四岁的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又是乌鸦炸酱面,又是乌鸦炸酱面!……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 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的炸酱面!”这是鲁迅的历史小说《奔月》 里嫦娥埋怨丈夫羿的话。我本来不想谈鲁迅,也是怕那些“嫦娥”们的埋怨 :“又是鲁迅,又是鲁迅!我们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竟生在这样一个国 家,整天只有一个鲁迅可说!”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谈到20世纪对中国 人有影响的书这个话题时,鲁迅就像你面前一棵绕不开的大树。敬仰他的, 利用他的,研究他的,糟蹋他的,什么角色没有!他不但影响了喜欢他的人 ,也影响了不喜欢他的人;不但影响了教授、博士,也影响了普通的中学生 ;不但影响了当官的,也影响了老百姓。有人喜欢他那不奴颜卑膝的硬骨头 精神,有人喜欢他善骂的绍兴师爷脾气,有人喜欢他的艺术气质,有人喜欢 他的反艺术精神。有位青年作家说,鲁迅是一块“老石头”。的确,他成了 一块通灵的“石头”,一块20世纪中国的标志性“石头”,一块让人难忘 的“石头”。   我很喜欢鲁迅这个人和他的作品。但究竟喜欢他的什么呢?如果是从前 ,我便可以脱口而出,夸夸其谈,说自己喜欢鲁迅的犀利、敏感、善良等等 。现在,我却不知道说什么了,原因是自己后来接受了一种所谓正规的文学 训练,知道了“深浅”,结果是“小曲好唱口难开”,“你说便是你的错” 。那些人将鲁迅变成了一门“学问”,弄出了一大批学术权威。“鲁迅学” 从一种迷雾落入了另一种迷雾。那些张口闭口都是鲁迅的人,俨然一副鲁迅 的派头,而真正的鲁迅精神却荡然无存。我们日常所见的,常常是些卑琐而 功利的软蛋,阴毒而好斗的小人。倘若鲁迅在世的话,这些家伙免不了又要 挨骂了。说到“骂”,即使那些学鲁迅骂人的人也显得等而下之,相比而言 ,不过是像阿凡提所说的“兔子的汤的汤”罢了。 南方都市报1999年01月31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