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鲁迅的“世界人” 作者:atman_cao   马克思曾经宣称:我是世界公民。鲁迅在《热风》中也提出过一个重要概念: “世界人”。他这样说:“许多人所怕的,是‘中国人’这个名目要消灭;我所 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我以为‘中国人’这名目,决不会消灭; 只要人种还在,总是中国人。但是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 须有相当的进步的知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够站得住脚。这事极须劳力费 心,而 ‘国粹’多的国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粹太多,便 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有人说:‘我们要特别生 长,不然何以为中国人?’于是乎要从‘世界人’中挤出。”   鲁迅和马克思虽然用语不同,但都表达了一种超越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意识 之上的更伟大、更深刻的人文精神: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   马克思是欧洲人。欧洲由于历史上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征战、予夺、交流和渗 透,精神上的国界早已打破,所以在欧洲文化中没有单质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 的文化都是多种外来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化合物。即以马克思的祖国德国为例,哲 学源头是希腊的,而宗教源头是希伯来的;歌德服膺法国的卢梭,而莱布尼茨又 深受中国老子和宋儒理学的影响。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哲学是德国 的,社会主义学说是法国的,而政治经济学是英国的。欧洲文化的这种开放性与 兼容性在欧洲各国的语言中积淀下来,成为孕育欧洲人世界主义精神的温床。所 以马克思那句自称世界公民的话其实并非什么豪言壮语,乃是一个普通的、受过 良好教育的欧洲人所必然达到的精神境界。   反观中国,从古到今,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人文教育里的天经地义,像藤缠树 一样死死缠绕着学子们的记忆。尽管朝代更替,江山易手,“国”之所指究为何 物早成疑问,但爱国主义本身却仿佛是可以独善其身的不变真理。而“王土王 臣”,爱国与忠君演成一义,统治者就更不遗余力地强行灌输爱国思想。于是中 国历朝,树起了一个个爱国典范:屈原、申包胥、李广、苏武、岳飞、文天祥、 陆秀夫、史可法、阎应元、戚继光、张煌言、郑成功......。在欧洲历史上,除 了那位神经兮兮的圣女贞德,我几乎想不到有第二个“爱国典范”。长期的教育 灌输,加上长期的积弱,“爱国”云云乃成中国人的情意结,更是那些抱残守缺、 感情用事的民族主义者一触即跳的痛处。于是自洋务运动以来,对勇于接受西学、 抨击国粹的先知先觉者的冷嘲热讽便不绝于耳。当年鲁迅提出他的“世界人”及 其相关观点(如提倡欧化句法,少看中国书等)时,即被诋为“卖国”、“洋 奴”,而且时至今日,对鲁迅的研究巨细靡遗,独对他的“世界人”观点置若罔 闻。   鲁迅的眼光是锐利的。中国一直在宣扬爱国主义,中国也一直不缺少爱国者, 而偏偏他那个时代的中国一直在贫弱下去,可见由衰败的政府和同样衰败的国民 组成的国家就如一个患了疟疾的病人,而“爱国主义”恰像一帖补药,越吃只能 越糟。因此他指出“将华夏传统的所有小巧的玩艺儿全部放掉,倒去屈尊学学枪 击我们的洋鬼子,这才可望有新的希望的萌芽。”鲁迅被尊为“国骂”,但我以 为他更伟大的意义在于他的“骂国”,他比柏杨早六十年就骂丑陋的中国人,骂 丑陋的中国。但他并非为骂国而骂国,他的苦心是要通过振聋发聩的咒骂来促使 中国人摆脱狭隘的爱国情意结,敢于“自承无力”,不带偏见地向更优秀的别国 文化学习吸收,增强自身,使中国渐渐融入现代国际社会,使“中国人”脱胎换 骨而成为“世界人”。鲁迅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在从事这种充满“世界主义”精神 的启蒙工作。   鲁迅是伟大的世界主义者,他同时也就成了伟大的爱国者。只有具备“世界 主义”精神,具备被多种文化砥砺过的思考力和判断力的人,才真正了解自己国 家的真实国情,才分辨得出哪些东西有利于国家的强大,哪些不利。中国近代如 果没有一大批知识分子走出国门向西方寻求真理,就请不来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 位能够治愈中国病体的“西医”,中国的“爱国主义者”们就会发现他们死死抱 住的不过是一具唤不回生命的尸体。历史昭示我们,中国什么时候打开国门,就 什么时候由弱变强,而中国人的现代化过程,乃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世界 主义”化过程。   人生而爱国。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一种写进了我们的基因,和我们的 身体发肤一起生长着的天然习性。借用语言学术语,它是先天“习得” (acquired)的,而不是后天“学来”(learnt)的。需要后天学会,需要慢慢 培养的是“世界主义”的精神素质。一个人做个爱国主义者并不难,因为血本来 就浓于水;做个世界主义者或精神上的“世界公民”,像鲁迅,像马克思,才是 真正困难的,才需要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世界主义者是理想流浪汉,国粹的 叛徒。林语堂说:中国的理想流浪汉是最有尊严的人。鲁迅则说:我曾叹息中国 没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确实,中国不缺少爱国主义教育,也不缺少爱国主义者, 中国真正缺少的是精神领域的流浪汉,正统思想的叛徒,视野开阔有容乃大的世 界主义者。   现在看来,鲁迅的“世界人”概念对爱国主义教育所造成的狭隘心态确是一 种解毒剂。不问“国”之何所指而必称“爱”之,非盲目而何?非自欺欺人而何? 屈原的“爱国”是对昏君的愚忠,宋、元、明、清的“爱国”者大多致力于恢复 衰败王朝,逆历史潮流而动,都非那么可取。逮至当今,世界大势已是朝着一体 化发展,“国”的概念也趋向多元化,故爱“国”主义也应该有多个层面的意思。 具体论之,既可以爱政治的“国”(如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可以 爱经济的“国”(如颇有一些人爱祖国只是爱它庞大的市场),可以爱历史文化 的“国”(如有一位著名的海外华人就宣称她只爱中华文化,不爱中国),当然 也可以所有这些意义上的“国”都爱。另一方面,爱国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 有人喜欢将祖国看作母亲,始终在她的怀抱里不肯断奶;有人喜欢将祖国看作儿 子,负有使它强大起来的权利和义务;有人喜欢将祖国看作夫或妻,相守多年, 现在是好则合不好则离,因为到底只是契约关系;甚至,也有人喜欢将祖国看作 妓女,只想占尽便宜,然后一走了之。在国民真正爱国的国家里,不需要官方的 爱国主义教育,相反,人们将对社稷的关怀寄托于对官方无日无之的种种批评和 监察当中,此种“爱国”,乃是爱一种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已。   世界正在日益变小,楚河汉界、严防彼此的世界版图已渐渐变为鸡犬相闻、 熙来攘往的“地球村”。只有强调宽容,强调求同存异的“世界主义”才能促进 世界和平。相反,狭隘的民族主义只会导致无休止的民族冲突,为世界不断制造 新的战争热点。 (XYS200402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