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答那家伙 陈村 这篇浑身是道理的文章早早就读到了(李大卫:《卫慧棉棉之争中的恶俗批 评》),没有回他是因为这场讨论竟演变成如此的异趣,是我先前未曾想到的, 搅在里面趟这浑水很没意思。更因为谁的胡说都要回上一回,人就做不成了。现 在既然已经贴到我的论坛上来,不把它打发回去看来是不行了。说到谁谁来答吧, 我答说我的那部分。 作者说: 之后是一个叫作陈村的沪籍作家发言。他对卫慧进行了两项揭发。首先是她 对海洛因抱有欣赏态度(相比之下,陈氏赏识的棉棉则对此“是彻底否定的”)。 这叫什么?这叫"嗅出匪类" 。以如此方式对待年轻人,至少有失忠厚。此人还 说卫慧曾在通信中对其表达过某种追求进步的愿望,为的是争取奖学金--格调多 低俗呀。作为同业中的长者,以这种方式公开一个年轻后进的私人书信,是一种 极不得体的行为。大家都是过来人,不妨回想一下自己从小到大写过的思想汇报。 陈村说:“再看她现在,她像一个从没吃过肉的小孩突然吃到了肉,就到处 嚷嚷:‘我吃肉了,我吃肉了。’”请问一个孩子因为初知肉味而欢天喜地,哪 怕失态,这对他人有何妨害,需要大人先生们指手画脚地齿冷一番吗? 我那天发言说的是,卫慧不该拿那些东西来吓唬读者。有天整理信,看到一 封她在大学时写给我的信,信后面说到最近忙,打了入党报告,因要争取奖学金。 这样的细节只有我们国家才有,内涵丰富,写一写多好,谁都一读就懂。我真是 笨掉了,实在不知道床上的事情可算是半自传卖钱,政治信仰倒变作隐私。当天 中午的另一餐桌上,有人指出这是文革遗风:抛档案。这么说来,人是不必对自 己的行为负责的,只要写到信里,就是锁进了深渊?如果不是这些细节和其他的 种种有趣的细节,弄出来的作家形象岂不又都是“艺术照”了?难怪今天纸上或 网上的“美女”实在太多了! 另一项指控,为的是毒品。一个作者沾沾自喜地谈论“飞”,他人读了,略 有不同意见就是“嗅出匪类”?以如此方式来对待读者,尤其是少不更事的那些 年轻的读者,先生于心何安?我实在想不出该文的作者为何怜香惜玉到此种地步。 其他的年轻人就不是人吗,就不该忠厚地对待? 再就说“吃肉”了。一个人,生活上吃肉是他自己的事情,由不肉到肉,他 高兴,他由此发出很多感慨非常正常非常有理由。但这是文学的理由吗?我至今 未见到任何名著甘于把自己的笔墨停留在吃到肉的窃喜上,当然更看不到为之辩 护的振振有词。是以为今天的文学不够浅薄吗,是因为害怕人家读那浅薄的文章 还不够齿冷非要饶上一篇更浅薄的评论吗?另外,有一点是传错了,我说的不是 什么“小孩”。我从来不相信一个人年近三十还应该以小孩来对待。既然没有小 孩,也就没有什么大人先生了吧。 那天我说了,一个老男人和小女人打起来总是很难看的。我在搜狐聊天室说: 我读有些小说感觉是走在街上,看见有人西裤的门襟没拉好,我要是不指出来我 会难过;我指出来,人家说我十三点。你们说我该如何? 我认识周卫慧时,她是大学生,眼神灵活,语调稍夸张,对文学有兴趣。这 样的年轻人有许多,不是什么毛病。她那时候写的《纸戒指》和《艾夏》等小说, 虽然有待深入,却是正经的做文学的样子。我原先百思不得其解,人怎么越写越 不像了。现在恍然大悟,有那些竟然下巴不托住就敢于说“好作品都是青春期写 出来的”(鲁迅呢,托尔斯泰呢),“写上海的好小说都是写上海的晚上的” (张爱玲呢,王安忆呢)的伟大年轻的评论家,有稍有不同文见便“嗅出匪类” 的忠厚的大人先生,她能不像卫慧一样疯狂么? 我看够了。我庆幸自己老多了,谢天谢地,可以少看许多年。 2000.5.11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