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高行健和左宗棠鸡 钟凝 美国的中餐馆都有一道菜叫左宗棠鸡,有些古老肉的味道,甜的发腻。我的许多美国朋友都 喜欢吃左宗棠鸡,并且认为那是中国菜里最好的,我想,如果让美国人来给中国菜评奖的话 ,左宗棠鸡一定是榜上有名。 但是,许多中餐馆的老板都对我说,这个左宗棠鸡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中餐,是中国厨师专门 为美国人创造的一道菜,中国人很少吃。 在欧洲,我有许多开餐馆的朋友,有的已经是两、三代人了,据他们说,这个左宗棠鸡其实 是欧洲中餐馆的创造,后来传到美国。 左宗棠鸡的渊源恐怕已难考证。但是,它既然是中国人创造并且在中国餐馆出售的,当然就 是中餐。这正证明了中餐的包融和创新。不过,也应该承认,左宗棠鸡是为迎合欧美人口味 的一项创新,至少在目前,它还算不上真正正宗的中国菜。 文学艺术创作也面对不同“口味”的市场。如果用经济学的方法对这个市场进行细分,我们 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矩阵:它的底边是“文化趣味”,分为“本土型”和“外来型”两段;它 的立边是“审美趣味”,分为“创新型”和“完美型”两段。于是我们得到了4块不同的“ 口味”市场,从中国人习惯的价值取向看,“本土-完美”型占有最大的份额;“外来-完 美”型次之;“本土-创新”型又次之;而“外来-创新”型占有最小的市场。 作家艺术家就象企业一样,面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还要考虑自己的“核心能力”,才能确定 自己的市场定位或曰创作方向。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作家艺术家既不能“知彼”也不能“知己 ”,创作跟著潮流走,结果不是昙花一现就是一文事无成。 高行健,学法语出身,喜好外来的现代派学艺术,决心在“外来-创新”型这块最小的市场 上闯一闯,而且坚持下来,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80年代,我看过“车站”和“绝对信号 ”这两个剧,感觉受英国荒诞派戏剧和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是翻板。 记得有一年我和当时的建设部顾问郑孝燮老先生一起考察历史文化名城,郑老提起这两个剧 很不以为然。我对郑老说,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我同样不喜欢这两个剧,但是在评价上就要 小心。我举了“等待戈多”和“秃头歌女”这两个剧的例子。这两个剧初次上演,剧场中只 剩下两个观众,而30年后却成了著名的“老维克”剧团的保留节目,每次上演都场场暴满。 可见观众的“口味”是可以改变的。更重要的是,不能以我们自己的“口味”为标准去贬低 甚至打击创新,那怕这个创新带有明显的模仿或者只有一个人欣赏。 80年代有一批人力图从国外的现代派艺术中吸取营养,这个现代派潮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 献是明显的。一方面,它形成了一些流派,丰富了文化界面;另一方面,一些具体的手法、 角度渗入到传统型创作中去,滋养了其他流派的创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今天,我们经常 可以在各种文体中看到一些“意识流”式的长句子,它和汉语中“汉赋”式排比句的结合, 能产生独特的语感和气势,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汉语的一部分。 80年代创新的另一个成果就是培育了一个细分化“口味”市场。有些人,象巴金和金庸,占 有“本土-完美”型这个最大的市场;有些人,象王朔,占有“本土-创新”型这个中间市 场,而王蒙、北岛、高行健占有的是“外来-创新”型这块最小的市场。遗憾的是,就市场 反映来看,“外来-完美”型这个第二大市场还被外国作品占有,中国观众还没有认可哪位 使用外来方法进行创作的中国创作者能达到“完美”的地步。 显然,诺贝尔文学奖有助于把高行健提升到这个位置。它就象一个市场广告,广告词是这样 写的:连我们外国人都认为这家伙是最好的,你们这些不识货的中国老土快买吧快买吧! 诺贝尔文学奖注定不会颁给中国本土型作品,无论它是创新的还是完美的,对此马悦然早有 解释。中国的许多人之所以总是心存侥幸,最终产生了这么大的完全不必要的失落感,一个 重要原因是他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错觉。 诺贝尔文学奖假科学奖之科学和声誉给世人一个错觉,以为它也是客观和科学的。但是,不 。世界上从来没有客观和科学的文学艺术评奖。对此,心理学家早有研究。他们认为外界新 的剌激、新的信息必然经过个人已有知识、经验、趣味的折射,使他们认为是客现的东西实 际上并不客观。正是基于这些研究,近年来企业战略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艺术奖不是 科学奖,它没有客观标准,只能反映评奖者个人的口味。说某人不应该获奖,实际上是说评 奖者不应该有那样的口味,这真是再荒谬不过了。 在外来型作品中,高行健被选中,只能说明他更合评奖者的口味。高行健的作品就象一盘左 宗棠鸡,它是中国人按外国口味创作的,它得到外国人的欣赏和颁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中国在国外获奖的作品大多都有这个因素在里面。关键在于,中国的知识分子太没有出息 ,他们太在乎别人怎样看他们。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左宗棠鸡会不会成为真正正宗的中国口味的中国菜呢?将来的事情我 们不好预测,而过去的事情却实实在在。《诗经》上大约写有25种菜,是当时中国人的主菜 ,到了唐代,这25种菜都成了野菜,而唐代中国人的主菜,绝大多数都是西域引进的。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就会发现,在宗教、思想文化和艺术领域,外来的东西对我们中国人的 影响实在太大了,并且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所以,当我们谈“传统”时真应该好好想想 ,有多少东西是黄帝他老人家创造了至今没有改变的呢? 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特征就是“包融”。“包”就是兼收并蓄,“融”就是经过创新消 化吸收。中国文化不间断地从境外和民间这两个主要营养源吸取营养,发展自己,这是她在 世界上唯一能做到五千余年一气呵成而没有发生文化毁灭和文化断裂的主要原因。 从这个角度说,把一项大奖颁给一个市场最小、最没有能力自我生存的创作也末尝不可,它 可以防止垄断,扶植竞争,从而鼓励了创新。而这正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做的事情。虽然 它离评奖初衷已相去甚远。 至于评奖的政治因素,诺贝奖公报已经明确地说有政治考虑,毫无疑问这违背了诺贝尔设奖 的初衷。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的政治现状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身上的沉重包袱,使他 们无法直起腰杆来做人,使他们在国际竞争中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就高行健获奖这件事,竟 演成一场政治表态,赞成者多出于政治因素,不赞成者又忌于政治而欲说无言。只有卸下这 个包袱,双方才能无所忌讳地痛快交锋。所以,与其讨论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因素,不如讨 论一下怎样才能低成本地去掉这个政治因素的来源,卸掉中国人民身上的包袱,让中国能挺 起腰杆来讨论、做事、参与国际竞争。就象人们可以没有任何顾忌地讨论左宗棠鸡一样。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