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笔名谈屑 □何满子 (摘自《秋风秋雨愁煞人》,萧夏林 梁建华 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ISBN 7505935879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霜冷长河》在读者中产生 了强烈的反响,使其卓立于繁华竞逐风流辈出的九十年代中国文坛。在赞誉声传来 的同时,对余秋雨其人其文的批评与非议也接踵而至,可谓毁誉参半,形成了今日 文坛独特的景象。本书把一个时期以来对“余秋雨文化现象”争论的文章集合成 书,以利读者们的全面了解,思考。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活了这一把子年纪,多少学到了一点世故,何况现在中国人又爱打官司,动不动就是 诽谤罪,侵害名誉罪什么的要人去对簿公堂。人生几何,犯得上去惹麻烦么?所以下笔 时格外火烛小心,遇到要提名字的,就用某、某某、某某某代替。本来还不如用××省 笔划,可是不久前又因一部小说××用得太多而引起了议论;虽然不曾涉讼,但仍以不 ×为干净。麻烦的是,偏偏我这篇短文,恰巧是专在名字上做文章的,也真是哪壶不开 提哪壶似地不凑趣,所以更得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免得捅漏子。 写此文的动机,或高攀一下曰灵感,是这样来的:承某出版社不弃,寄赠了一本《现 代作家笔名索引》。其实,我并非现代文学史家或文坛掌故家之类,这书于我用处不 大,本来就想插架归档了。但心想,既蒙盛情寄来,也该翻一翻以酬雅意。于是就翻到 后面的姓名笔划索引,这一翻就翻出了点要说说话的冲动,即前面所说的灵感模样的东 西。检阅二笔中“丁”字部分,没有发现“丁学雷”的名字;再看下去,石一歌、罗思 鼎、梁效这些在现代文坛上或至少在现代报刊上曾经鼎鼎大名的闻人都未曾列入。心 想,这是一本工具书,工具书是既要供现代人考查也要供后代人应用的。丁、石、罗、 梁之辈的威名,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大概都还记得;年纪更大点的提起他们,联想起此 事当年横扫千军如席卷的大文来还不免心惊胆战,毛骨悚然。可是下一代人,恐怕就得 这类工具书来立此存照,让此事流芳百世了。 这些笔名比知道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茅盾是沈雁冰的笔名更为重要。鲁即周、茅即 沈不过是鲁即周、茅即沈罢了,并无多少历史内容;而丁、石、罗、梁之流却是标志着 一个时代的符码,或者说是某些历史好汉的隐身帽。惟其是隐身帽之故,所以本文也无 须胆小,以某某某代之。这些某某某们本来就是借丁、石、罗、梁之名隐掉的。即使目 下还在招摇人间,有的可能还以某某某之名混很得法,很阔气,属于权威之列。大概没 胆或没脸来提出要求维护名誉的诉讼,此点大抵可以放心。 话一提就得提到令人腻味的六七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造反才子是讲究起笔名的,那 最早推出的是丁学雷。那时,丁学雷的鸿文是我辈牛鬼奉命必须学习的,故而一上来就 情知此鸟来头大,虽然从不见经传。经知情人透露,才知道是“丁家花园学雷锋小组” 的缩写。这小组的头头(这个名字说出来大概无碍)就是一年后擢升造反怀念部要员的 姚文元。丁学雷就是以姚文元为首的一批文革舆论的炮制者的公名,其中的那些某某或 某某某,后来当然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住在上海市平头百姓无缘跨入的高贵府邸丁家 花园里面学雷锋,本身就是笑料,或一点小幽默。和二十年代末被鲁迅讽刺过的坐在无 产阶级咖啡馆里高谈革命的雪花膏才子堪称绝妙的对仗。 接着是沿着雷锋这条思路上化出来的罗思鼎,即螺丝钉的谐音。天晓得,这群好汉都 胸怀大志,想当发动机还来不及,哪个甘愿当螺丝钉?此风一开,南北效尤,各种不帮 派、小山头竞起笔名、化名,与当时红卫兵小将们的大起改名之风,如卫东、要武之类 的力趋时髦相映成趣。后起的那些笔名大抵声名不甚彰著,因只见于地方报刊,或只在 自办的造反小报上逞雄,兔起鹘落,不很惹人注意。只有北京的梁效和上海的石一歌较 为显赫。梁效原是北大、清华两校造反笔杆子的公名,后被造反司令部看中,成为全国 范围的造反喉舌,大红大紫了多年,随四人帮的垮台才销声匿迹,这是众所周知的,是 些某某某们咱们远处南方的人无从知道,只好按下不表。 石一歌的声名只在上海颇红,外地人恭聆其名的大概只限于文艺界。知情人说,这笔 名代表十一个才子,以人数而谐音命名。石一歌,即隐身在这个笔名下的十一位某某某 们,是四人帮卵冀下的鲁迅研究专业户。所谓鲁迅研究,就是把鲁迅改造成四人帮的守 护神。这部舆论机器由于起动得较晚,且因分工所限,不像丁、罗、梁几位之为全民所 注目。事败之后,这些机灵的才子就泥鳅似地滑掉,混入人海了。反正这些某某某不是 行不改姓坐不改名的汉子,以中国之大,人头之密,世变之迅疾,到处可以藏龙卧虎。 一次,我偶而撞进一个座谈会,听一位声名显赫的权威大谈美学,旁座有一位偷偷附耳 见告,说这位某某某就是当年石一歌一伙中的骁将云。我便问旁座,这位某某某先生现 在对鲁迅的看法如何?--这时我脑子里立即闪过茅盾四十年代在一本苏联游记中所说 的,他遇到一位俄罗斯汉学家,向他问起胡适的近况,这位汉学家说的是满口文言,问 茅盾的话是“胡适之博士近无恙乎?彼之思想近有改变乎?”我面前的这位某某某红光 满面,显然无恙;我想问的正是“彼之思想近有改变乎?” 但旁座说,某某某先生从来不提“当年勇”,他根本就讳言石一歌那码子事,“人家 聪明!提那码子事干什么?” 并非说为四人帮效过劳、卖过力的人就不该做学问,发高论,当权威了。有名的特务 头子,过去杀人不眨眼的某某,不是痛改前非,立功赎罪,还活跃在台面上,著名立说 么?只是这位某某却不讳言他的往昔。愈能拍胸担承,自陈本人当年如何如何的人,大 概愈能博得众人的尊重和信服。因此,对那位讳言自己当年曾隐身于石一歌名下的某某 某权威,在以往事为讳的这点上我很不恭维。立即想到了“摇身一变”或“眼睛一霎, 老母鸡变鸭”之类的谚语。如果在当年少不更事的时候,我便会冲动起来,现开销一 下,当场提出请这位某某某先生谈谈对石一歌那码子事的感想。然而,正如本文开头所 说,我毕竟略谙点世故了。 这回翻这本《现代作家笔名索引》,不见丁、石之辈的名字,觉得是个大缺憾。写现 代文学史理应有文革时期那一章,微观现象里应该提石一歌一笔,免不得要附带考索一 下石一歌名下的人物,任其湮没,岂非缺典? 有些笔名是很能反映文坛风习的,比如说五四时期,刘半农化名王敬轩搞了一场双簧 戏的笔战,虽只是文人故作狡狯,而且这化名也只用了一次,文坛掌故家和文学史家尚 且不曾忘记,谈到新旧文学之争时还要提一笔。丁、石、罗、梁的笔名则是认认真真用 以进行“革命”并一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的。他们的大量文献正可在图书馆资料库中 找到,编这类工具书似乎不能疏漏掉。因为环绕着这些风云一时的笔名,还包藏着历史 风俗的色相;也许从这个角度切入,还可以淘出点历史隐秘的信息来。至于这些笔名遮 盖下的人物的变幻升沉,也未必不能使后来者有教训可以吸取,绝不仅限于给好奇的人 们曝一点光。 话虽如此,但中国的事情是很复杂的。焉知不是编这本索引的作者考虑再三,终于觉 得还是不将这些某某某编进去为上策,为保险。那么,像我似地大惊小怪,就很不够修 养,或曰很不明智了。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