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王小宝、金尧舜吵醒文坛 赵为民   区区一篇三千字的《我看金庸》便惊动得从报纸杂志到互联网络这新旧传媒着 实热闹了好一阵子,而且大有继续热闹下去之势。这场论争影响之广、参与者之多、 言辞之激烈均为中国文坛多年以来所罕见。“围观”了王朔和金庸这两大高手精彩 的过招之后,隐约有些似曾相识之感:金大侠笔下曾有一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曰 “韦小宝”,王老师的代表作《顽主》中亦有一出场不多却令读者难忘的德育教授 “赵尧舜”,这两个多年以前经由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仿佛就是提前为这场世纪末 的唇枪舌剑中对方的表现准备的:一个是市井中的乱拳,一个是庙堂中的推手,各 擅所长,妙到巅毫。不知二位大师倘若早知有今日,当初会不会就给笔下人物起名 为“王小宝”和“金尧舜”。反正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 《书剑恩仇录》   王朔激起千层浪,金庸稳坐钓鱼台,一来一往、一动一静之间,文坛大乱、传 媒大哗。这一段书剑恩仇有如即将到来的流星雨,算得上世纪末最后的风景之一了。 那些提早编就世纪文坛论争史的专家学者大概要为错失了王朔这最后一枪而感到遗 憾了。若论好斗,现实的文坛与金庸笔下的武林并无分别,是以经年累月下来从观 念之争到意气用事,文坛上的恩恩怨怨也正如金大侠小说中常说的———冤冤相报 何时了。不过倘若对照近来频频曝光的极“左”年代文坛旧事,王朔对金庸的“非 议”显然要纯粹的多,毕竟他攻击的是金庸的小说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之类 文学范畴的内容。可是看热闹甚至想参与到热闹中的人们并没有以王朔之道还治王 朔之身,看看互联网上那些“言简意赅”的起哄,很少有与王朔在文学层面上探讨 创作得失的,更多的是在道德层面上对其人品的“一针见血”。看到这里,我们便 不难理解为什么健全的文学批评机制在我们身边永远是海市蜃楼,甚至不难理解为 什么文化革命常常就不知不觉地演变成其它什么革命了。在这样的群众基础之上, 文学批评只有走向“你好我好大家好”,才能让大家都很安全,文坛上下才能风平 浪静、安定团结。谁要是想像“王小宝”这样我行我素、口没遮拦,等待他的自有 冷嘲热讽、愤怒声讨。不知这算不算得上是中国文坛的悲哀。   《一点正经没有》   王朔落得今天这般下场,也在意料之中。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如果兑换成 金庸笔下的功夫,注定不会是郭靖的“降龙十八掌”,而只能是韦小宝一类的嬉笑 怒骂。正是由于这种形式上的“一点正经没有”,常常使人忽略了王朔内在的“大 道中正”。八十年代刚出道时王朔凭着这一独门文风着实倾倒了一代青年读者,却 也被社会舆论扣上了一顶无法摘下的“紧箍咒”———“痞子”。正所谓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王小宝”已年过不惑,却顽劣如初,给老前辈提意见时显得没大没小, 有失中国传统的温柔敦厚。“王小宝”混迹作协多年,只顾埋头修炼自己的嘴皮子, 而没有虚心学习老作家们的豁达修养。同样是这篇《我看金庸》的内容,倘若能像 前辈们日复一日在大大小小的研讨会上说得那样委婉动听,意见也更便于被批评者 虚心接受,如此岂不皆大欢喜?我们可以接受那种堂堂正正貌似公允实际上话里有 话、含沙射影的所谓文学评论,却总是对开门见山的实话实说耿耿于怀。文学批评 的不正之风当然愈刮愈烈。   《笑傲江湖》   在这场借助报刊和网络开打的群架中,王朔的拥趸和金庸的信徒都得到了一次 淋漓尽致的“开牙”的机会,其宣泄的快感直逼中国球迷。而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 那些对金庸和王朔搞“双重承认”的文化人。在我看来,金庸绝对是当代最出色的 武侠小说作家。这并不是说王朔文章中的批评失实,而是忽略了金庸小说的另外一 些高明之处。虽然笔者酷爱金庸作品,但亦不得不承认王朔所云的那些金庸创作手 法上的模式化之类缺点确实存在。不过金庸能够以区区十四部作品在一个赛一个高 产的武侠小说作家群体中脱颖而出、笑傲江湖,自有其过人之处。当然,金庸的 “迷人”更多地靠的是小说技法之外的功夫,如超现实的武功描写、深厚的人生哲 理、风趣的男女情致、紧张的情节悬念……都能引发强烈的阅读快感。金庸的价值 与魅力绝不是王朔或某些人所能抹杀的,但王朔的批评意见和直言不讳的坦率态度 也同样值得推崇。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虽然王朔与金庸争论的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问题,但是这场观念的冲突还是势 同水火。率先出手向金庸发难的王朔,热情似火、率真似火,连遣词用句都如烈火 般灼人。另一边的金大侠果然功力深厚,一篇短短的回复像海水一样博大深厚、意 味深长,不仅浇灭了王朔的火焰,还引爆了追随者们“大刀向王朔头上砍去”的冲 动与激情。这是一场精彩激烈的思想攻防战,因为它不是平日里我们文坛上常见的 水与水之间温柔的碰撞或是火与火之间强烈的对话,而正是恰到好处的势同水火。 “王小宝”的武功本来就不是可以以常理喻之的,这篇《我看金庸》要是让职业批 评家来挑毛病,也肯定能找出若干概念和说法不严密之处,但是与他的实话实说、 敢于向“不良现象”做斗争的文学大义相比,那通通都是些小节了。京味儿的调侃 一直是“王小宝”克敌制胜的独门武功,用在小说里每每令读者忍俊不禁,可是用 来点评别人的作品时就容易被指责为“损”———有失厚道了。不过依我看,这种 “损”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因此断定善恶。反复研读《我看金庸》一文,你会发 现其中的调侃主要是对作品而不是对金庸的人身攻击,因此,我们可以就金庸的作 品与王朔的看法展开殊死搏斗,而不必把同样的调侃用于对王朔的人身攻击。曾几 何时,我们的文坛可以容忍一些作家点名攻击另一些作家是“丧家犬”,甚至还被 当做教材示范后人,那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冲冠一怒为王朔呢?   《射雕英雄传》   王朔和金庸其实有些共同之处。十几年前,他们一个作为港台流行文化的代表, 另一个作为北京市井语言的大师,一并被排斥在冰清玉洁而且壁垒森严的文学圣殿 之外。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王朔口语的价值以其挡不住的诱惑被国内文坛权威无奈 地认可,在国际上亦产生了一定影响。辍笔多年的金庸虽无新作问世,但凭其作品 日久弥浓的醇香和王一川博士“世纪第四”的美誉,逐渐得到了畅销之外的更多光 荣与梦想。环顾当今中国文坛,要想在众多耍笔杆子的人当中挑出两位进行有感而 发的论战且能产生覆盖全社会的轰动效应的,恐怕当首推王朔与金庸了。这两位文 坛名人似乎并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炒作自己,所以,也并没有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而真正得到好处的是我们的文坛。我隐约看见被有识之士呼唤已久的健康的文学批 评精神终于有了一点复归的迹象,为此,金庸和王朔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金庸小 说在创作技法上的致命缺陷被同行高手王朔一眼看破,而且首次拿到如此范围的大 庭广众之下曝光晾晒;王朔的“毒舌”在显示了威力之后,也给自己树立了众多的 敌人,很多原本不排斥甚至有些喜欢他的小说的金庸迷大概会从此离他远去了。很 显然,金庸和王朔都不是赢家,受益的是亟待匡正批评精神的中国文坛和急于扩大 影响的互联网络。   《过把瘾就死》   这场世纪末最后的文学论战虽是从传统媒体上开始,但更多的热闹是在互联网 上,就连报纸上的很多后续报道也不过是网迷意见的辑录而已。这一方面显示了互 联网作为新兴媒体的许多优势,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展示了文学大众化的光明前景。 传统的文学理念之争通常是在发行量不过数千份的文学理论刊物上你来我往、反唇 相讥的,要想让更多的人参与并关心某种争论,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要有 王朔和金庸这样家喻户晓、影响力强的公众人物参与,二是要有发行量大、覆盖面 广的传媒为载体。眼下的这场争论能够产生如此浩大的声势,便是这两手都硬的结 果。不过值得我们提前警惕的是,互联网上的众声喧哗虽然公平、民主,但极易误 入歧途,一场本来极有意义的文学观念之争,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人身攻击和义气 之争了。或许,今天爱喝酸奶的人比爱喝鲜奶的人多,所以,大伙眼睁睁地看着这 杯探讨港台文化价值的“鲜奶”在互联网上一天天发酵为简单化地“拥金”或者 “拥王”的“酸奶”。在这场极具新闻价值的文学论争过程中,传媒的态度也极耐 人寻味,很多报上的文章和网上的观点不论怎样声明,其哗众取宠之意还是隐约可 见。严肃的文学论争,除非以王朔和金庸这样可读性极强的文笔写成,否则很难得 到大众传媒的青睐,而大众传媒对此的兴趣不过是“过把瘾就死”。当王朔和金庸 的观念之争继续深化、渐入佳境之时,大众传媒大概也要移情别恋了。这就是我们 无法乐观的现实。但是,比起日复一日在我们身边进行的那些波澜不惊的小圈子论 争,我们还是希望看到更多的金庸与王朔。今天他们可以吵醒文坛,也许明天他们 有可能改造传媒。 (北京青年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