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批《王朔:我看金庸》的二十一条 吉婷 第一条 这些年来,琼瑶电视剧、新四大天王、无厘头电影,王朔小说可 谓四大恶俗。依照排名王朔小说只在最末,不过是“俗得可以” 罢了。其它则是俗不可耐,俗里俗气,俗言俗语。 第二条 一位没看过金庸小说的人,轻易就把其归入不入流,这种主观武 断恐不是王朔之风,信口开河可能会更合适些。 第三条 看金庸小说与前卫不前卫,只怕不搭界的。难道阅读小说还和服 饰一样有前卫的定义,如要前卫这种通俗小说只怕也够不上格, 前卫大可去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第四条 金庸作为一位著名的政论家,文笔清晰简约,亦被公认为武侠小 说上泰山北斗,难道居然是行文上罗嗦,情节重复?几千万或几 亿金庸小说读者几十年居然都没发现这些缺点,王朔仅凭一本未 读完的小说便下断言不是太简单了? 第五条 说到行文罗嗦,只怕谁也比不上王朔,一段话三、四百字连个标 点符号都没有,全靠读者句读,这要不是在炫耀自己的文笔,要 不就是拿读者开涮。就凭这点儿微末行道来妄评文学前辈,不免 带有薄人厚己之赚? 第六条 武侠小说自然重在打斗,金庸的小说正是超脱了为打斗而写打斗 的传统风格,从情、义、理阐明的人生哲学是非旧武侠所能比拟 的。现代金庸的冒牌小说挺多,但署名或全庸或金小庸或金拥, 一见面就打斗不是金庸的风格。想必王朔是看错书了。 第七条 金庸武侠小说已远离了旧小说的因果报应,从人伦之理来讲也 好,从事事有因果来讲也好,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是中华民 族传统信条之一,宣扬一下未必有什么不好。比起王朔小说里尽 是斗嘴皮,玩世不恭强多了。 第八条 小说是生活平常条件的集中体现,本身就带着极强的戏剧性。作 为小说家的王朔难道不知道这一点,难道他的小说一开文就让主 人公死了,倘若如此这样的小说倒称得上前卫了。 第九条 金庸武侠小说行文缜密,可以说得上事事有铺垫、场场有照应基 本上没有多余的情节和文字,这是令其它武侠小说家古龙、萧 逸、温瑞安等忘尘莫及的。那些深仇大恨并不胡乱,甚至说得条 理清楚,不知王朔先生是如何理解的? 第十条 金庸近来也公开声明,无论他在大陆、香港、台湾出版任何一套 小说均无七本一套的。王朔捏着鼻子读的不知道是什么盗版货。 以防假打假而闻名的“王大侠”怎么也看盗版书?如果这条不成 立,只能说王朔又看了一套全庸著作,所以才会在《中国青年 报》上信口开河,搬弄是非。 第十一条 金庸文学的速度感只怕王朔又理解错了。我当年读《倚天屠龙 记》四大护法出场时,心情激动而又紧张,既想迅速知道结局, 又不想快快看完。这种体验我想“金庸迷”们应是大有同感。 第十二条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别说段誉和贾宝玉千差万别,就算二人类似 又何不可,文学借鉴上古便有此风。王朔小说里人物雷同的那个 又少了,李东宝和于观又能读出什么不同。这不是“只准官放 火,不许百姓点灯”又是什么? 第十二条 金庸小说的语言为了适应古代人的普通话带点儿旧白话何尝不 可。鲁迅的小说也带着浙江人的白话文言味,王朔是不是也来批 判一下。说到文字水平,码字儿的王朔谁也评论不起,谁的小说 都不像他的那样彻头彻尾一口京腔,就怕别人不知他是北京人似 的。 第十四条 金庸的武侠,华罗庚先生称之为“成人的童话”,意思也就是存 在在虚无境界里的故事,反映的不过是大众的、传统的和优秀的 、民族道德观、世界观。儿童童话也充斥着坏蛋要被好人消灭的 情节,王朔要不要发一个呼吁禁止出版《安徒生童话》、《格林 童话》。 第十五条 金庸小说里的确有些怪人如周颠、四大恶人、东方不败,但他们 的出现是为着小说情节的需要。如果小说人物个个死死板板,那 不如去看纪实文学。或者干脆取缔了小说。 第十七条 金庸小说里的主人翁个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乃大家所认同, 我想不必赘述。王朔认为金庸人物不高明,只能说他自己的认识 方式不高明罢了。 第十八条 看金庸小说的人群构成极为复杂,并不是像王朔说得那么单纯的 人种:活得累的那些人。王朔如此以偏概全,太过于简单。金庸 小说的确给开了一个休闲的新文学世界,他的小说能不能入大雅 之堂自有历史评述。但他的小说往往给人以人生哲学的启迪,教 给了现代新新人类并不多的古代历史知识(特别是宋、元、明清 史),或许他说的历史只是野史罢了。但他往往提醒现存中的新 生代中国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还有十分炫丽而又灿烂的历 史。这历史之门里还有待我们去了解,去探索。中国并不是个现 代俗人。 第十九条 金庸小说能在十六亿华人中广为流传,至今不衰,早就确立了在 通俗文学中的地位,并不是或没有简单的中国资产阶级所产生的 腐朽艺术。他的小说远远超出出了一般通俗小说带来的品味和思 想。流行的趣味并非是俗气的。金庸小说并不俗。 第二十条 王朔先生批判金庸的作风,并非他的独创更非首创。前些年也有 人全盘否定鲁迅,全面批驳钱钟书。艺术大家和文学后生并不是 天然的隔离,今天的后生可能就明日的大家。我们提倡客观全面 的评论,学术上的探讨不要成为漫骂与詈言。以别人的鲜血染红 自己的顶子是不道德更是可耻的。武断,以偏概全的文学评论不 应再在中国文学论坛上漫延下去。 第二十一条 这不是灭亡王朔的二十一条。王朔是新生京派的小说代表,带给 人的是一种似俗而又遂深的境界。我既是金庸迷,也是王朔小说 的爱好者,二位的全集在书柜里各有一套,并常在饭时复习。近 年王朔小说产量锐减,好文学不怕少,希望王朔在文学量上大力 批判金庸的“见好就收”实用主义,多产、多创好的小说。 欢迎各位大家的指证,E-mail:sumarta@sina.com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