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西瓜之争-评王朔看金庸 sz_rainman 从前,有两个种西瓜的,一个叫金庸,一个叫王朔。两人的西瓜各有特色,各自吸引了 一批顾客。金庸虽说不再生产新的品种,但由于他的十四个老品种“武侠牌”西瓜质量 优良,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而王朔的“痞子牌”隔段时间就出一个新品种,一开始 在市场上也颇为令人瞩目。本来呢,两人各不搭界,各卖各的,倒也相安无事。 然而时过境迁,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金庸的西瓜仍然那么抢手,仍然好评如潮,有如 酒中茅台,人们甚至对假冒产品也照买不误,让那些生产销售盗版西瓜的不法商贩狠赚 了一笔。而王朔经过那么多年后,感觉要继续研制新品种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到米国隐 居了一段时间,回来后炮制出了一个新品种,并大做广告,宣称这个西瓜“看上去很美” ,并就叫作“看上去很美牌”,还说要使用防伪技术,制止盗版(其实就是提醒盗版商: 快来盗版),企图力挽狂澜。但西瓜评论专家认为这个吹得很厉害“看上去很美”的西 瓜“吃上去一点也不美”,于是在市场上遭到惨重失败。 经此当头一棒,王朔顿时傻了眼,再也没招了。而此时金庸名声越来越大,还被浙江大 学聘为西瓜研究院的院长。两下一对比,王朔的心理顿时不平衡了。憋在密室中冥思苦 想,终于想出了既可打击对手、又可使自己名称大振的一招。 在王朔的故乡北京有一家报纸叫《中国青年报》,这家报纸长于发表哗众取宠的文章, 以耸人听闻。就在八月份,全国人民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反法轮功斗争之时,这家报纸 却发表了一篇实质上为法轮功翻案的文章《历史学大地震就要来临》,里面不乏无中生 有、混淆视听的内容。这次,王朔找上门来,令他们大喜过望,立刻摩拳擦掌,立志要 制造出一个大大的轰动效应。于是,一篇名为《王朔:我看金庸》的文章出台了,并在 编者按中说这是一篇西瓜批评,强调说不是“哗众取宠”(此地无银三百两),只是为 了西瓜批评的繁荣。 在文中,王朔说他向来不喜欢金庸的西瓜,而且吃这种西瓜的人都太俗。他说买了一份 《天龙八部》西瓜套餐,一共七个西瓜(肯定是盗版,正版的《天龙八部》套餐应该是 五个西瓜),捏着鼻子吃完了第一个,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还说金庸的西瓜是在江浙种 的,比不上他北京的好。而且这些西瓜中含有罂粟壳,吃了要上瘾。 王朔文章一出,立刻犹如往公厕中扔了颗炸弹--激起民愤,遭到了金庸拥护者的大举 反攻。西瓜论坛顿时热闹非凡。这一下,至少王朔的一个目的达到了:他果然名声大振。 而《中国青年报》也果然又哗众取宠了一次。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