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送交者按:柳建伟此文,原发表于《华西都市报》,被许多刊物与网刊摘登个 别字句,作消息报道。5月15日新语丝"新到资料"栏,有蓝领笑笑生对此文进行严 厉抨击,认为是"泼妇骂街","出于嫉妒",而且以虹影的书作对比,是"托儿", 而虹影则是"类人猿"。但是蓝领笑笑生所有这些批评,所据的是5月4日《生活时 报》的四百字消息报道。如此严重的批评,根据却是一条短消息,如此写作法, 恐怕对网络文化没有多少好处。柳建伟文如下。) 另类写作者重归古典--虹影《饥饿的女儿》的独特性 柳建伟   虹影女士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出口转内销,在欧美各国收获 了两年多如潮好评后,最近由四川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了大陆横排中文版。因其 自传性且是女性的自传,因其先被西方洋人叫了好,因其被近十年漂泊异国它乡 的刘再复认为成功地写出了一个少女在苦难年代食与性的双重饥饿,肯定要成为 二○○○年中国大陆文坛的一个重要话题。   作出这种判断,并不是把当下的中国读者都看成了他人特别是女人隐私的好 奇者,并不是觉得当今大多数中国人还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崇洋媚外情结, 也并不是认为刘再复的声音在中国大陆还可以产生此起彼伏的热闹的回应,而是 因为《饥饿的女儿》所呈现出的独特性。它的独特在于一个男类写作者重归古典 之后,笔下所绽放出的平常性的、平民性的。坚实而周正的、带有永恒观赏性的 风景。还有它可能引发的,对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文学如何重读的思考。   世纪末的今天,像刘再复这样的,越来越不喜欢刻意玩语言、玩技巧、玩诗 意、玩寓言的小说的专家和读者,竟是越来越多了。耐人寻味的是,正是当年刘 再复们这样的文学革命运动的倡导者,开启了玩这玩那这一创作流向的。在二十 一世将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文学是该反省一下过去十五年我们的文学工作者共同 写下的当下文学史了。在新的世纪,中国的文学难道仍然要做一个在西方文学看 来一点也不显得聪明的小学生吗?我们的作家们难道真的认为创新的比守旧的有 价值,和二十世纪的文学之光相比,前人的作品都是萤光之光吗?虹影的《饥饿 的女儿》,因为它的自传性,恰好可以作为一个较为全面的个案,用来证明文学 的历史实际上是有波峰波谷的。   《饥饿的女儿》的成书时间,大约和开启私人写作风气之先的陈染的《私人 生活》同一时期。《私人生活》和比它早两年出现的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 创造了大陆私语写作或叫日记写作的流派。后来,这个流派又派生出了以《绝对 隐私》为代表的假纪实作品。这个流派的作品,遭人讥道很多,最难听的恐怕要 数:这是靠勇敢加不要脸引人注目的。批评界对女性作家靠展示私生活这种创作 路径,有过批评,但收效不大。千年之交,上海和北京突然间冒出一批少女作家, 把私语写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出自于她们之手的《上海宝贝》和《糖》, 暴露隐私之大胆,让很多批评家都有了无法置评之感。有人私下说:里面的咖啡 屋和床出现得太多了,每页都散发着《存在的不能忍受之轻》中有一阶段托马斯 头发上的味道。不久,聪明的批评家给这一批女作者送了一顶封号:另类。拜读 完这些新著后,我们并没收获比当年读《一个人的战争》更多的喜说。然而,读 《饥饿的女儿》,感觉完全两样了。尽管这也是一部女作家的自传小说,尽管这 本书里面也大量涉及到了少女青春期的生活,尽管这里面也有偷情、性描写、甚 至还直接了当对性器官指名道姓,但我们却丝毫没有从中嗅到什么下体的气息, 只是感到一种我们民族,我们个体曾经经验过的一段充满苦难的历史,如歌般地 重现了。   旅英女作者的《饥饿的女儿》和大陆私语或另类女作者的作品,为什么会出 现这样大的差异呢?虹影此前的作品,也基本属于玩技巧类的私语写作套路的产 物,和前些年的陈染、林白、海男和今日的卫慧棉棉们的作品,在精神气质上, 没有本质的区别,她本人也当属于私语写作一派或叫另类。如果硬要找出虹影与 大陆现在的另类的差别,恐怕只有虹影作品里能写一些伦敦夜暗里的灯红酒绿。 她的诸如(伦敦.危险的幽会》之类的涉外题材作品,充其量也只能像严歌玲的 同类作品一样,满足一下中国读者对西方世界的好奇心,绝对不会被一向傲慢的 英国人称作是令人着迷的中国史诗。差别存在于另外的地方。《饥饿的女儿》比 大陆私语写作者的作品,多了公众的生存背景,多了一种纯洁的古典精神,多了 一些面对自我和面对苦难的冷静的审视,也多了一点作者与描述生活的时间和空 间上的距离。正因为这些成份,《饥饿的女儿》有了直抵他人内心深处的力量, 真实地再现和表现了中国最核心处的一些生活境况。   赛珍珠的《大地》和非新小说家时期的杜拉斯的《情人》,和虹影《饥饿的 女儿》在血脉上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虹影的这部小说,显然受到了上述两部作 品的良性影响,又因为虹影所记录的是自己母语地区的生活,使得《饥饿的女儿》 比上两部;作品又多了几分凝重和厚实。天凉好个秋之叹替代了传奇性又使《饥 饿的女儿》显示出了一些史诗性。虹影《饥饿的女儿》在重问古典方面的成功, 无疑会引起大陆文坛对另类女作家当下作品的更为理性的审视,因此,这部书在 大陆出版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关注这本书。   摘自《新书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