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原载《书屋》一九九九年第三期) 话说“江湖味儿” 赵无眠   A.“江湖味儿”是什么味儿?三下两下很难说清楚。但只要你找两个“跑江湖的”打 几次交道,也就大致能闻出一些什么来。它似乎带一点儿豪气,又不全是豪气;夹一点 儿义气,又不全是义气;掺一点儿匪气,又不全是匪气;杂一点儿流气,又不全是流 气;透一点儿行帮气,又不全是行帮气;散发一点儿书卷气,又不全是书卷气。此外还 蒙那么薄薄的一层神秘色彩,好让我们虽能意会,却接近不可言传。   其实做人做到一定份上,总不免生出某些“味儿”给别人闻。做官的有官味儿,经 商的有商人味儿,务农的有乡下人味儿,教书的有先生味儿,行医的有股药味儿,当乞 丐的有股不洗澡的味儿……其余还有妓女味儿、和尚味儿、匠人味儿、文人味儿、艺术 味儿、乳臭味儿、老朽味儿、男人味儿、女人味儿、黄毛丫头味儿等等。所谓“味 儿”,大约是一种由特质发布出来的信息。人们根据这信息,调节各自的势利眼。两只 蚂蚁狭路相逢,首先得互相闻闻对方身上的味儿。对味儿,彼此打个拱手,各忙各的 去;不对味儿马上撕咬到一块,非斗个你死我活不肯甘休。人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是撕 咬方式稍嫌文雅含蓄,以至于有时看上去还以为是拥抱和亲吻。   B.人世间的险恶,不在如蚂蚁一般的争斗,而在于人味儿并不真像蚂蚁那样单纯显 露。我们花在辨识味道上的工夫,只好比想象的要多得多。何况味儿还要依不同场合进 行变化。同一个人,鼻孔同耳孔,口腔和肛腔,胳肢与鼠蹊(即腹股沟),发出的气味就不 尽相同。早上刚洗过的香皂味儿,到傍晚极有可能酿成呛鼻的汗馊气。就是同一种味 儿,闻惯之后,也常常香的不香,臭的不臭;甚至臭的反觉得它香,香的倒以为它臭。 人还有一个毛病,在某种味道的环境中呆久了,身上会生发出“同味素”。贾宝玉久住 大观园,住出一身的脂粉气。豪门官府里的奴婢杂役,说话亦不免吊两句官腔。夫妻、 兄弟、父子、母女、情人、朋友乃至敌手,也都可能互相感染对方的味儿,乍一闻雌雄 莫辨,彼此难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互相感染和模仿,正是“江湖味儿”的一大特色。江湖上人,一招一式都俨如做 戏,原因即在于此。这种程式化的招式,要在摆给别人看的时候才使出来。比方打一个 拱手,念一句京剧道白,扬一扬浓眉(没浓眉的只好扬“蛾眉”),拼一副丁字步……都是 为了让别人看上去舒服,忍不住叫一声英雄好汉。如果按性别分类,则男人常被称为 “是一条汉子”,女人多被叫做“巾帼英雄”。一概地气宇轩昂,仿佛真理在胸正义在 手,过的桥比别人走的路都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C.可知“江湖味儿”,也就是“好汉味儿”。本来一个男人,只要他生理机能正 常,能吃能睡,规规矩矩安分守法自食其力,都可以算作好汉。但在中国人眼里还远远 不够,顶多只能叫他庸人,凡夫,俗子,孬种。而要做一条好汉,他必须想常人所不及 想,道常人所未能道,为常人所不敢为。他必须在以下至少一个项目上真有实迹或徒具 名声: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刀架在颈子上不眨眼,泰山压顶不弯腰,宁 为玉碎不做瓦全,大义灭亲,仗义疏财,劫富济贫,除暴安良,不勾引朋友的老婆,不 被朋友的老婆勾引,有仇必报,不贪不义之财,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等等。   因喝酒吃肉而获得好汉称号,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范例。沛人樊哙,原是卖狗肉的, 跟刘邦南征北战,虽屡建军功,不过当个随车保镖(参乘)。后来参加鸿门宴,一口气往肚 子里灌下去两公升庄啤酒和一只猪肘子,脸不变色心不跳,被项羽脱口赞为“壮士”(即 超级好汉),从此脱颖而出,青史留名。本来要杀的刘邦也放走了——这全是看了樊哙能 吃的面子。夫哙,咽也。取这样的名字,总让人觉得怪怪的。他很可能原本叫“快”(快 人快语),或“侩”(卖过狗肉),乃至“脍”(把肉切得很细)。而“快、侩、脍”,显然都 不足以扭转历史的车轮,所以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故意替他改了芳名,以凸现他 吞功的雄壮。   D.中国对于能吃的欣赏与崇拜,至今古风犹存。一般人都认为,男人天生就应该饭 量大、酒量也大。常听人在餐桌上发出质疑:“吃这么少,哪像个男子汉!”或者:“怎 么跟女人一样,酒都不喝?”吃得不多、没酒量,是“没出息”的表现之一。为了显得 “有出息”、“像好汉”,中国人养成了在酒会筵席上大吃大喝、乃至互相竞赛赌狠的 习惯,兴到头上,还要划拳行令,吆喝喧天,十分热闹。   与食欲的放纵相反,性欲却推崇节制。按照中医理论与东方哲学,吃得多和吃得 好,能直接进补,使体格强壮像个好汉;而性交则会“淘虚”身体。梁山泊好汉武松, 虽然“拳不如周桐,力不及蒋神”,但比周桐会吃,比蒋神能喝。别人“三碗不过 冈”,他一连灌了三十碗,再过冈打老虎。所以周桐的远不及武松出名。而蒋门神更因 为性交过多,“淘虚”了身子骨,被武松借醉打个半死。   酒是江湖上第一件好东西,无论是歃血为盟、设坛祭祀、桃园结义、举事庆功、还 是谢罪赔礼、洗尘饯行、临赴刑场、霸王别姬,没有酒是绝对不像话的。杨子荣“智取 威虎山”,如果只学一口溜溜的黑话却不能大碗喝酒,那就完全不像江湖好汉而只像小 丑,非但骗不到座山雕委任当上校团副,肯定一枪早就给崩掉。   E.司马迁以专写好汉著称。他笔下够得上“壮士”级别的好汉却并不多,好像另外 只有一位荆轲。荆壮士本事不大,酒量不小,“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 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相乐也”。这种人,老实的百姓当街撞见,都得自 认晦气,忙不迭绕开躲着走。司马迁却十分欣赏(反正他俩永远不会当街撞见),夸“其为 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实也就是巴结豪强,自认为 救世精英,使命感十足。后来不知怎么攀上了京城的太子党,好肉好酒地消受了一向, 越发显得性情豪爽起来,酒气熏天要去为燕太子丹报仇,说是“士为知己者死”。于是 带一把匕首、一颗逃亡将军的人头和一张地图去刺杀秦王。不料反而被秦王在大殿上剁 成八块。   作为一名国际杀手,荆轲徒有其勇,战略战术一塌糊涂。既事先张扬、“风萧水 寒”于前,又手忙脚乱、“图穷匕见”于后。燕太子丹居然寄复仇兴国的厚望于这样一 个草包,兴师动众送了一程又一程,鼻子酸溜溜地边哭边唱,结果连自己的小命也一并 赔上,还加速了燕国的灭亡,也是一个草包。司马迁无疑出于对秦王朝的憎恶,感情因 素起了主要作用,这才不以成败论英雄,放出太史公的手段,把荆轲塑造成古往今来的 “首席刺客”。   F.樊哙和荆轲,是中国式江湖好汉的两位鼻祖和两大模式。樊哙大概可算作“技艺 型”。凭着某种一技之长,最好是绝招、怪招,祖传秘方加上中国特色,便能驰骋江 湖。荆轲应该是“性格型”。虽然本事不大,但架式很足,行为放浪,俨然“性情中 人”,有时还故意玩玩深沉,装做颇有内涵的样子,照样可以名传千里,不可一世。   集江湖好汉之大成的一部书,则是《水浒》。水泊梁山英雄壮士一百单八人,听起 来好像一个个武功盖世,力举九鼎,上山打得老虎。其实那当中,真正因“壮”而“ 士”的并没有几个。“鼓上蚤”时迁惯偷,“神行太保”戴宗擅走,“浪里白条”张顺 悉水性,“圣手书生”萧让写得一手好文章,“玉臂匠”金大坚工金石,“神算子”蒋 敬算盘粒拨得快,“玉幡竿”孟康会造船,“铁叫子”乐和专精民歌加美声唱法,“操 刀鬼”曹正能像庖丁那样解牛,“菜园子”张青及太太“母夜叉”孙二娘善于加工人肉 从事多种经营,……这都属于武艺不怎么出色,惟本职工作搞得好,“一招鲜,吃遍 天”,所以都当上了好汉。   同样在梁山泊落草,还有既打不过人家,也写不过人家,既不会偷,又走不快的好 汉,只凭着一张长得富于特征的嘴脸,或干过几件莽撞勾当,或穿著打扮领先时代潮 流,使人顿时觉得有气质,横生一种“额外的味道”。如外号“青眼虎”的李云、“矮 脚虎”王英、“笑面虎”朱富、“花项虎”龚旺、“美髯公”朱仝、“紫髯伯”皇甫 端、“鬼脸儿”杜兴、“没面目”焦挺、“九纹龙”史进、“赤发鬼”刘唐等等。   G.最没来头的,要数梁山泊坐首把交椅的宋江。貌不惊人,面黑身矮,号称“爱学 使枪棒”,却一无长进,没见他打翻过什么对手。一生最引人注目的战果,只是一时性 起,成功地杀掉过一个妓女。又一惯不务正业,文不像相公,武不像长工,性格优柔中 庸倒和西游记里的唐三藏差不了多少。做公的时候与贼通,做贼的时候与官通,似公似 贼,亦贼亦官,两面卖乖讨好,从中浑水摸鱼,收取名利。   宋江的魅力,在于身上有股“仗义疏财、济困扶危”的味儿,人称“及时雨”。早 在县衙门里当差的时候,这味儿就已酝酿得十分浓厚和纯正,教人老远一闻,立刻觉得 过瘾。不但江湖上的人交口称誉,一听他的名字纳头便拜,即连官厅的同事,也一个个 迷得如痴如醉,因而在他犯了一级谋杀罪遭到缉捕的当口,主动承担风险,弄虚作假将 他“义释”。既上得梁山,其位置又仅在晁盖之下。好容易晁盖一死,众人马上公推他 为大头领,还编了一则神话,证明这“正合天意”。   好汉们最看重“义”。如果说中国的江湖文化以“义”为核心,一点不为过。但 “义”的概念很模糊。它似乎并不是“正义”。梁山好汉杀人越货、强娶民女、打家劫 舍,哪有什么正义可言。也不是“仁义”,他们杀贪官豪强,往往株连无辜,连丫环仆 役都不放过。更不是什么“道义”,虽然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目的却为了等朝廷 来招安,然后边关立功,封妻荫子。与之相近的只剩下“情义”,不过也仅仅相近而 已。“情”和“义”毕竟两回事。俗话说“戏子无情,婊子无义”,可见彼此是分得很 清楚的。   H.在中国,“戏子”和“婊子”都属于典型的江湖职业。他们的“味儿”主要是脂 粉味儿。“戏子”要粉墨登场,“婊子”要胭脂上床,都是职业的需要。至于是否真的 无情无义,平心而论,还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也就是“未见得”。明末名妓李湘 君、陈圆圆、柳如是都很有“义”,至少,比她们托付终生的侯公子、吴三桂、钱谦益 之流要有“义”得多。民初的小凤仙,也是一个颇重“义”的妓女。这才能够在侦探四 伏的险恶环境中,一边和蔡锷将军缠绵悱恻于床第,一边商讨反袁的大计。   旧小说中,也不乏脍炙人口的义妓。杜十娘忿于负心公子李甲的出卖,怒沉百宝箱 之后投河自尽;名满临安城的美娘,为卖油郎秦重的情义感动,倾其所有从良好让他独 占花魁。诸多事实证明,中国的妓女是全世界最重情义的妓女,她们当中不少人的才识 胆略,亦绝不在能吃善饮的好汉们之下。   “戏子无情”更是无稽之谈。不能因为演员扮什么像什么,演的跟真的一样,说的 比唱的还好听,便武断人家缺乏真情实意。   I.江湖职业多而且杂。游方郎中,算命先生,化缘和尚,保镖,刺客,打手,叫花 子,贼,驾船赶车的,跑单帮的,街头卖打兼卖膏药的,流浪艺术家,绿林强盗,秘密 会社,革命党……都同属江湖职业。还有警察,侦探,牢头,巡捕,戏院子及茶楼、酒 馆、旅店的老板……也常常被划为江湖人士。   江湖的涵盖之广,与民间所说的“社会”相当。“江湖”一词既含褒义,又带贬 义。它代表非正式、非官方、鱼龙混杂、规矩极严又往往不按牌理出牌、以大量互相矛 盾的俗话和格言作为处世哲学等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事实上,人在江湖,才 能无法无天。“身不由己”只是要干这干那,或不愿干这干那的一句托词。   因为这一特点,江湖味儿常出现在正式的、官方的场合,为政治人物们借用。刘邦 “人在广舞”,救不了即将被炖成排骨汤的老爸,只好“身不由己”地要求分一碗汤 喝。李世民“人在玄武门”,经不起手下谋士的多番怂恿,“身不由己”地杀死两个同 胞兄弟。赵匡胤“人在陈桥”,阻挡不了部下兵变,也“身不由己”地披上了黄袍。   (J.K两段略去)   L.说来说去说了老半天,这江湖味儿仍说不甚清楚,才晓得无意之中,自己给自己 出了一个难题。大凡“味儿”,最好还是用嘴巴去尝,用鼻子去闻,却不宜拿笔来“ 说”。谁能把甜味儿说清楚?谁能把苦味儿说清楚?左派诗人臧克家,一连写过几十篇谈 他本人诗歌成就的系列文章,名为《甘苦寸心知》。到后来“甘苦”依然是“寸心 知”,别人只觉得那味儿发酸。   “好厨师,一把盐”。说明调味儿最难。为文也是如此。曹雪芹写《红楼梦》,洋 洋大观百余万字,也只好自叹:“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 味?”   顺便一提,这位曹大师身上,也带着点江湖味儿。不知红学家们有没有闻到?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