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白色漩涡──对现代医学的人文透视 □王开岭 (摘自《激动的舌头》中国电影出版社,ISBN 7106015849 30岁的王开岭曾就读于曲阜师大,现为普通中学教师。他生活于社会底层,之 所以在苦苦支撑生存的隙间,挤出一点灵魂的胆汁,是因为他认为生命再卑微也 要有尊严,再贫贱也要自由地表达意志,再伶弱也要拒绝那些强加于己的东西。深 刻的痛苦,不屈的尊严,浩翰的激情,一个血性而又高贵的生命的呐喊构成了本 书。 本书是“新青年”文丛之一种。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医学的身份   根据体会,凡特别尊重生命与自我的人,在开始一项长期劳动前,是需要匹配一 个强大理由的。它须坚实、饱满,须有不俗的精神魅力和荣誉性,符合主体独特的审 美心理和价值需求——惟此方能于事业产生牢固而悠久的支撑和推动力。一个人的劳 作质量,取决于他对这项劳动之信仰程度。比如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在写作成为 “生存”之前,他先要面对“为何写作”这样一个重大的价值悬疑,甚至一生都陷于 与之难解难分的纠葛中——他须不断地调整、校准,不断地充实与巩固,并越来越成 为此信仰的使徒。否则,他根本无法将这一淡泊的方式写作运行下去。尤其现代社 会,繁缤的世俗诱惑和种种生计利益随时都会将这一平衡打破,消解并予以取缔。   不知现时的医学教育有没有正式向学员发出类似的设问:“何为医生?何以为 医?……”如果仅仅把“红十字”作最平庸最无能的理解——比方说只为了“糊口” “谋生”,而不是基于人文理性的考虑,亦无任何高尚的心理打算和精神准备,那他 的身份就极可疑。由于人格的“不自主”——他根本不对生命提出正式的价值申求, 于其行为即很难从正常意义上去确认、检验和评估了——姑且称之为“混”罢。现实 中,那些粗鄙的医职人员就是循着这样的流程从“医学院”的轧模机上被复制出来 的。说到底,他取得的只是一张不及格的“上岗证”,绝非什么“生命身份证”。   说到医学的人文立场,不能不追溯鲁迅。鲁迅巨大的爱与恨盖源于骨髓里对“ 人”的体恤与悲悯、期冀和希求。在散文《藤野先生》里,先生回忆了青年时代的从 医经历,虽然时短,虽然最终易辙了——但我们不难看出,先生之于“医”和“文” 的理解有着多么紧密的精神衔连:医学不单是物质和技术意义上的,她披覆着强烈的 人文色彩;而“文”亦即别样的“医”,倡举麻木之治。二者分属“自然人道”与 “社会人道”,皆谋求生存之本、生命之“活”意——依如先生之所见:“革命是教 人活而非教人死的。”这无疑亦可为医学添作注脚:“医”便是教人活而非教人死的。 医文互动,圆出同心,皆乃最大限度地关怀生命之所为。操作上的殊异掩盖不住本质 上的理想同根:救人!立人!树人!……对“人”的声声苦唤浸透了先生咯血的一 生。可以说,先生是现代以来第一个为“医”做了“人文”注解的。   事实上亦不难发现,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医学腐败和文学腐败恰恰乃“人”之腐 败最醒目的凸征。而所有的腐败又都是从“人”遭贬低开始的,人蔑视人的结果只能 是“人”吃“人”!(官吃民,医院吃病人,学校吃学生,商家吃顾客,作家吃读 者,老板吃工人,经济吃文化,权力吃红包……放纵“吃”的时代必是“宰”“欺” “压”“诈”“榨”泛滥的时代。)   “人”啊人!(你什么不吃呢?想起了“饕餮”——汉语中两个最丑的字。)   做一名白衣人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忧郁的日子里来见您。他走了那么远的路,捱了那么久的煎 拷,探了那么多门牌和号码,费尽周折,终于站在了您———一个有力量的人面前。 他强打精神,满怀歉意和预支的感激,献上殷勤,指着自己的心脏、胸口或某个沉重 的部位:这儿,这儿……   他选中了您,也就把身体的支配权给了您,亦把巨大的荣誉和信赖给了您。称之 “巨大”,因为一个人的性命押在里面呢———仰仗您能挽救他,留住其未来的时日 和幸福。总之,他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见您的。无论一个平素多么轩昂和自恃有 力的人,此刻,其眼眸深处都跳跃着一粒颤抖的火苗:“请……救救我”。   可,尊敬的白衣人,您准备好了吗? 一帧获奖照片   医治——尤其那些紧急情势下的急救,本身即一场战斗,一场惊心动魄、艰苦卓 绝的生死拼夺。它千钧一发、凶险四伏,任何一丝懈怠和闪失都可致不应有的“杀 人”,使医学蒙受耻辱。不仅在技术上向白衣人发起挑战,更是对意志、韧力、品 性、人格素质的考验。摄影记者詹姆斯曾拍下一帧享誉全球的纪实照:《20小时手 术后的医生》,讲述的是——   在波兰一家医院,大夫们实施了一例心脏移植手术,自早上8时至次日凌晨4 时。手术结束了,工作人员皆疲惫至极有一位累倒在地板上,但并未立即转入休息, 尤其那位主治医生,他紧护在病榻前,全神贯注凝视着监测仪——从照片上看,其身 体已明显露出松弛虚脱之相,仿佛一炷香灰僵却在那儿,但面罩之上的那双眸子却活 力未减——照片将体态之消顿与目光的警惕及高度紧张淋漓地表现出来,构成悬殊峙 差。画面明明是静止的,却弥漫着一股激烈无声的“战场”氛围,有一种神圣悲壮的 献身意味,可谓震撼人心。詹姆斯忆道:“我一直观察着他的眼睛……他是如此专 心,以至根本不知我在哪儿。”很显然,白衣人的每一根神经都在“那边”,与患者 的安危浸合在一起,他已彻底“忘我”,成了专为对方而配置的一种“存在”。   多么令人难忘的眼睛。它的凛然、忠诚,它的温情、善意,它布满血丝的忧虑和 深深牵挂。它告诉你:生命是最宝贵的。一个生命必须对另一个生命说——是的,我爱 你!   此照片终膺普利策新闻奖,在全世界广为传颂。人们从中读到了什么叫诚实的劳 动,什么叫公正的医学。其实,真正获奖的是那位白衣人,是其通体辐射的深澈的 “十字架”光芒和对生命虔诚的人道关怀。使之获奖,是为了向那远未普及的精神致 敬,向包括“红十字”在内的所有正直的人类劳动致敬!   哥伦比亚作家何·查拉尔卡在《别了,博尔赫斯》中曾这样描述一个人的使命:   “为了从事文学,博尔赫斯于1899年8月24日来到了世间。”   这无疑堪称对“生命角色”所能做出的最精彩的注脚。也是对其美好生涯故事的 巨大赞誉和称颂。   我想,至于那些献身伟大“红十字”的白衣圣徒,在未来的某个庄严时刻,我们 亦会以同样噙满热泪与感激的语气回忆他——   “为了保卫生命,他于×年×月×日来到了世间。”    “白色恐怖”与“常识沦陷”   尽管当代亦不乏值得骄傲的白衣人形象,尽管现时医学已取得了物质与技术的空 前繁荣,但须承认,从心灵和人文角度看,我们曾一度清洁的医学传统实际上正披覆 着深重可怕的“蒙昧”;我们的医职人员并未很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红十字”的 尊严与荣誉正屡屡遭受来自内部的诋毁和玷污。仅近几年的“3·15”活动中,对医 疗事故的控诉就占了绝大份额,那些无意中泄露的“家丑”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少 女被误摘了卵巢;×妇女腹遗纱布旷达数年;×儿童被推错了手术室;×男士被“性 病”咬定不放……无不骇人听闻。   况且这尚非技术原因造成的,仅由粗鄙的医疗态度所致。至于那些误诊漏治而酿 就的“隐性事故”就更无从指认了。由于病理本身的复杂性和专业隔膜,患者或家属 很难对医治质量作有效的判断、跟踪和鉴别,治好了乃医方之功德,治坏了是患者自 个儿倒霉……说到底,这是一份没有合同保证的经济契约,医方永远是赢家,是受益 者。所以,在医疗官司的诉讼中,患者一方总处于劣势,除了乞求与悲愤,除了眼泪 和苦诉,实难为自己找到有力的证据支持。而面对受害者的惨痛及一点点补偿奢望, 我们那些整日标榜“崇高”的医院一个个全成了敝帚自珍的“自恋狂”,百般抵赖, 死不认账。这种不公正的游戏让人想起童话里的狡猾猎人是如何捉弄、侮辱可怜的小 动物的。   由于天然的德能地位,医院本质上有异于任何一项服务行业。然而奇怪的是,现 如今几乎所有服务业都“痛改前非”恪尽仆职之际,而人命关天的“红十字”工程并 无太多的质量擢升,甚有滑坡之势:与病人的交谈少了,开方子的速度快了,药品价 格涨了,巡视次数减了……即便出笼了新的管理规约(比如内部制度、条例的出 台),那也是缘于对损失货币的恐惧,并非重视“人”的结果。实际亦不见哪家医院 在员工的人道素质和精神塑造上真正倾力过——那个最致命的“人本”问题仍被尘封 着,悬而未决。   经验证实,医务质量与经济效益是难成正比的。单靠功利欲望作“兴奋剂”激弹 起的往往只是世俗的阴暗心理,削弱的却是真正的医学精神和心灵尺度。如果不是把 患者当作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生命——而仅仅视为一间小小的“银行”(暗中做着 “洗劫”打算),并据此确立自己的服务标准,那医院就不再是本质意义的人道场 所,竟与大街上的宾馆酒肆商厦无异。不久前媒体披露了一桩丑闻:一发高烧的孩子 因家长一时拿不出治疗押金被拒之门外,终致夭折。这不是“图财害命”是什么?不 是“医疗恐怖”又是什么?我们一贯自诩“救死扶伤”的天使们何以堕落得连基本的 人性立场都丧失了?在肇事者眼里,“生命”被蔑视到了何等卑贱渺屑之地步?   我感到眼前的世界正在变黯、变秃、变冷,感到“常识”遭践踏的疼痛。一些发 光的“常识”正缓缓退出我们浮躁的地平线。   从古老之时起,所有踏上海洋的船只皆被告知一条不成文的规训:一旦发现求救 讯号,必须不顾一切,迅速赶往出事地点……这是大海对她的子民呼出的最原始最神 圣的吁请。正由于不成文,它才纯洁,才愈发弥贵可敬,因为它已是常识了,用不着 商量,用不着犹豫,更不用劳什子“开会研究”——必须不假思索去兑践。   同样道理,地球上的每一个“红十字”机构都应树立这样的常识:救人!不遗余 力保卫生命!(而非“惟钱是治”)。常识的本质意义即于此:她发乎本能而非选 择,其天然的合理性无须任何假设与证明,就像吃饭睡觉那样简单、醒目、无异议。 反之,一旦常识不再是常识——其神圣的逻辑结构遭曲解和篡异,须依法令或制度来 维系,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文明真的衰没了。常识之美是巨大的,是值得骄傲和令人 鼓舞的。她源于人类最清洁的精神根柢和最基础的人性立场,能否保障她的纯粹而不 受龃染,能否维持其源远流长的历史脉息而不断涸——此乃于人类社会的极大考验。   辱没了她,人类该感到羞愧才是。尤可恨的是,即使常识的尊严和天然形象被冰 冷的“制度”硬壳覆护上之后(犹如古碑上罩了水泥亭顶)——仍不能阻止有人朝她 掷污和啐痰。 在那时   应承认,工具理性的蕤盛并没带来人文世界的新觉,人类常被自个儿制造出的 “产品文明”所灼伤和拘囿。有时,我们不免伤感地忆起一些古老的逝物,那些被时 间荒遗的岁月里发生的事情。比如,我们曾有过多么清洁的医道传统和医学理解,那 无私的美德,那童话般清澈的行为,那使徒式的虔敬与慷慨……就像其时的光风霁 月、幽兰修竹一样,资质纯正。   在古代,医学是以一种优美的神性姿态游弋于民间的。她荫惠天下,布济苍生, 承纳受众的膜拜和无数感激,而荣誉的犒赏又滋养了其角色力量,继续丰富着她对自 身的想像与设计……直至近代,此优美属性尚未遭到“质”的损蚀。那期间,行医者 多乃高洁之士,德才资质均过硬,职业理由较今要纯正可爱得多——大都发轫于关 爱、尚义、求仁、从善修为……等生存理想,或直接秉承家学遗风受任于此。总之, 极少有冲经济靶心去的,借今话讲,即“信仰”大于“生计”(不能说货币因素完全 退出了其视野,但至少被删减至最低限度)。鉴于此,医学行为的发生也基本维护了 她朴素的人道内涵和神圣要求:救死扶伤,济危解患。医者的德能意识是很强的,较 之经济利益,他们更注重自身的信誉、尊严、修养等人格向度——如我国古时的扁 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乃至近代“同仁堂”的传人……他们沉淀于民 间(若游鱼之于水草),接受底层的景仰和期冀,有着不菲的侠义色彩及人文亮度, 其特立独行、携善卓仁的生涯故事无不为当世所颂,并成为了那个时代最璀璨的文明 辙迹之一。以现代人的算术心理,若依“高技能高收费”的知识经济公式,这些贤者 该田亩万顷、富可抵侯才是,但事实上,他们大多家境窘困,一清如水,其智识财产 间竟毫无姻媒瓜葛。   从身份意义上讲,他们比现代白衣人更纯粹、更本真,精神更丰盈健正,行为亦 更诚实可靠、自觉坦荡。现代以降,医学理解渐已萎失了其与生俱来的鲜活灵性和人 文氤氲,她不再生动,不再优美,愈发的物质化数字化工具化,一如金属械具、橡胶 手套:涩硬、冰冷、僵凝、缄默——与体温隔绝。真是,人心不古,复闻道乎?医学 彻底坠入市场化的货币操作确属人类文明的大悲哀,大疼痛。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