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无法苟同的权威性及对精英幻觉的责疑 黄卓越 由于"长江《读书》奖"工作室及《读书》杂志总编辑、主编最近在各媒体的 出面辩说,使不久前发生、并为大家议论的重大"违规"事件再次成为公众注目的 中心。我作为一名关注此事件的局外人,在过去未曾出来表态,是因为一直对工 作室、尤其是几位主编寄有很高的期望,尽管各种议论均有,但仍希望在对待评 奖一事时能跳出当事者的角色,重新认真清理一下思路,看看一件有如此多异议 的评奖活动,究竟问题出在那里,以便总结两方面的经验,有利于将来工作的开 展。不管怎么说,我总认为,知识界所代表的那种价值,应当能够以理性的尺度 来衡量一切是否与己相关的事件,尤其是在从事一项较重大的公共性事务时。然 而,最近工作室与诸主编相继发表的声明则多少使我感到有些意外与吃惊,其中 最不能令人满意的还是个别评奖主持人对待批评与诸多事实证据所取的那种态度, 事实上许多事在外围稍有头脑的人那里都已看得十分清楚,那么不真诚性就很有 可能流为一种"表演",并会进一步地失去更多的支持者。 关于评奖的"规则"问题,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异议,本来讨论仍然可以主要 围绕此而展开。但是由于《读书》总编辑董秀玉近日在《中国青年报》上所发的 与评委班子、奖项水准等有关的一些论断,使我觉得有必要就其提出的这些问题 再作一些评论,以正视听,这一问题浅则关系到评奖的权威性、客观性等问题, 深则与我们未来的整个学术取向的严正性有关。 一 董秀玉女士在以上报纸上说:"我们组织了100多位第一流的学者去评第一流 的作品"。那么,我首先要问的是确认这些"第一流学者"的又是哪一位超人?是 召集人黄平呢,还是工作室的几位年轻人?是经过学界公推的吗?如果没有,那 还只能代表个人意见而已,即便是以你三联出版社的名义推出的,也只代表全国 几百家出版社中的一家的意见,怎么可以如此自信地来谈论这么严肃的问题,将 其搞成了全国一流。依董女士所见推理,最后评委班子中的15人当是第一流中的 超一流了,但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关于这一议题,朋友们之间近日也多有议论, 本来对于一个单位的评奖活动,没有必要多计较这些,但通过董女士等的渲染, 俨然已成了中国最权威的奖项,似乎能对中国学术做盖棺定论式的结论,那么就 有了分辨的必要。就这15位评委而言,一专业中的杰出者当然也有,但也多少有 一些只能算是好的或较好的或有发展前途的学者,甚至连以学术上的"成熟性"来 称呼他们也似有显过分,更勿用说是"第一流"的或具有权威性的。具我的了解, 其中的一些评委拿到自己本单位去排队,连前5名都无法进入(有必要可具体考 证),更奢谈什么全国一流,这样的夸张有何意义?也正因此,有人会提出你这 个学术委员会的权威性是凭什么理由确定的,是否可以逐个陈述一下这些理由, 包括出示一下这些人的学术成就等。 先撇开这些不论,我们再来看看奖项的权威程度如何?即董女士所说的"第 一流作品"是如何评出的。这依然跟对评委班子的情况分析有关,可先从评奖结 果与评审者的知识构成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入手。以著作奖为例,评选结果所得著 作五部,其中有四部(季、赵、阎、葛)明显属于广义的古代史(或云属古代方 面的专门史)范围,但再查之于十五名评委的专业履历,则专门研究古代史(包 括专门史)的人几乎没有。在本文中先不谈被选著作的实际质量,那么至少有一 问题仍是无法回避的,即评论与评论对象之间于知识内容上的贯连又是如何体现 的呢?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像是研究地质的专家去评判研究钢铁的成果似的。虽然 可以辩解说评委中对此均有业余爱好,但那么严肃的专业性问题及如此"重大"的 奖项,是难以这种借口推诿的。我也说了,评委中也有某专业中的杰出者,或许 评论其自己一专业的著作没问题,但要跨专业,尤其是至广度与深度均最难把握 的国史领域去作评选工作,恐怕还是力难胜任的,即便如本人在这一领域混迹多 年,并较注意该范围内发生的多方面情况,也只能说是了解到一小撮而已。更何 况除了一般的知识性问题以外,还有诸多专业技术上的困难无法跨越,如这一国 史大领域各分支在技术上的投入程度如何、哪些问题的研究已可处于学科的前沿 状态、各学科中难题的分布情况如何等等,非对一学科至为精深者对这些很难道 明,而对这些方面的了解程度则决定着评审所能达到的科学性。当然,也可以以 "原创性"(如评奖《章程》语)一词来掩盖非专业化的问题,但如连基本的了解 也没有,又怎能知道没有其他原创性的著作呢。而且,不同类型如历史的、思辨 的、审美的等之间的原创性是不一样的。历史的原创性是受到规范与史实的严格 限制的,我们知道,在史学领域,脱离了规范或史实限制的原创性便是一种谬误, 那么,至少还应根据相关史实来考订一部史学著作的包括原创性等在内的价值吧, 然而跨学科的评判则连这点也是很难达到的,又何论更深入的方面,其判断之可 信性又在何处,其权威性又由何确立呢?或许,也可以退一步说,即不必对专业 化问题作如此显明的强调,随之削弱一些学术性要素,但至少在评委中也得有一 批这方面的专家,才能在评该类著述时有更广泛一些的说服力。这种知识构成上 错出的效应或许不一定是主持者的初衷,但究竟在操作的哪些环节出了问题,又 与那些更潜在的支配意识有关(必然会有)?至少,人们会因之而进一步怀疑, 评出的作品真得能在学术水准上有所保证吗? 二 董女士在以上所引那段话下又说:"……除非让第一流的学者评第三流的作 品,或让三四流的学者评第一流的作品,才有可能没有交叉。"有人已在网上文 章中指出了这一论调在逻辑上的荒唐,同样在事实上看也是过于离奇的。那么其 借此推理的根据又是什么呢?虽然没有明说出来,但董女士的言下之意还是较为 清楚的:因为属于《读书》或该杂志确认的作者,便是一流的学者,否则也不可 能进入董女士的视野,属于三四流学者,《读书》与"《读书》奖"已基本上将天 下的一流学者囊括殆尽。看到这样的话,我真的要为天下那些孜孜学业、学绩卓 著的学者悲哀了,也为整个中国学术界而感到悲哀,尽管做得最好,若不进入 《读书》的圈子,或不被《读书》奖点名,也只能落得一个三四流学者的份儿。 需要对之稍有辩解。我本人虽也多年订有《读书》一书,并以为是一本办得 不错的杂志,甚至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由其体式、风格决定了,还不属于一种 正式的学术刊物,也没法登载正式的学术文章,它有开拓思想的作用,但与学术 的推进无关。我想,即便有些在读书上常发文章的"一流学者",他们得以立身的 学术成果也肯定不是在《读书》上发表的,靠那么单薄的几篇文章甚至连评职称 也会成问题。即便将层次概念推广到整个三联书店出版社,这些年其出版的国内 学术著作毕竟也是十分有限的。中国学术范围之大,学科本身的种类之多,几有 令人不可摸测之感,藏龙卧虎者比浮出水面者数目应当更大,怎么可能为你一家 刊物或出版社一网打尽呢? 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出于一位非正式学术界人士之口,可以不必过于计 较。但问题是这样的言论绝非出于偶然,这难道是董女士的一时失言吗?恐怕还 不那么简单,究竟什么幻觉引出了这样一种思路?从从更深的意义上看,"长江 《读书》奖"作为一次带有偶发性的事件,却暴露了中国知识界长期累积的不少 问题,概而述之,一是理念危机的问题。最近一些年来,我们的学者尤其是精英 (包括评奖者中也有人)多谈"公正"、"正义",或"规则"、"民主监督"等,《读 书》刊物本身也有许多文章介入这些讨论,然而在这次评奖活动中我们却看到了, 这不仅仅是针对社会的,也实际上于知识界有一怎样落实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 一问题,那么以后再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又有谁会相信?我们有的学者以责询、 检审他人或社会的灵魂著称,那么一旦当自己也面临灵魂的磨砺时,他是否还能 有自省精神?二是精英模式的危机。如果透彻地分析董女士所说的"第一流"学者, 可知其实际上指的是那些具有无形化"精英"身份的人,精英中有兼擅学术的,但 仅专于学术者却不能称为精英,由此也可知精英的标准不是学术上的深厚,而是 以新观念议论时政、评论时潮者,比如近些年来的《读书》就以他的体式容纳一 群这样的精英,随后又有一大批同类刊物随之诞生,精英模式于是成为一种标准 的时尚。更深层地看,这种精英观念也渗入了学术制作中,即以某种精英思维来 做学问,而视其他学术为低一级的。精英无疑是需要的,也是重要的,问题出在 精英的可能性越位,即超出自己的功能而评判学术、甚至替代学术,覆盖学术, 包括消解严正学术的价值,以为这种模式无所不能,在感觉上可以无限膨胀。在 这样的风气之下,有一些年轻学者便驱之如骛,期望借此顷刻成名,似乎做几篇 清议式的文章就能超出一切学术价值以上。或许,更进一步,再附加一些别的什 么,或在《读书》什么上多露几次靓面,也可跻身董女士所理解的"第一流学者" 行列,傲视一切读书人了。 "长江《读书》奖"事件可能引发的深思太多了,这决不简单地是哪一派与哪 一派的问题,但有一点今天似乎是可以肯定的了,它只有可能在《读书》而非其 他刊物身上爆发,这究竟是为什么?也希望《读书》主持人一起来思索一下这样 的问题。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