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方孝孺与布鲁诺论 资中筠   这一题目有点像关公战秦琼。方孝孺和布鲁诺,相隔千万里,时 差二百年,风马牛不相及。无端在脑子里把他们联起来的纽带是他们 二人的事迹在我中学时代就留下深刻印象,在我心目中都是威武不屈 的殉道者,死得英勇、惨烈。但是现在细想他们各自所殉的“道”是 什么,引起对中国和西方历史轨迹巨大差异的深思。   方孝孺是明朝初年最德高望重的儒生,为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为皇 太孙允火文的老师,其“名垂青史”的事迹是保朱允火文(建文帝) 的皇位,坚拒为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永乐帝)起草登基诏书而慷慨 赴死,不但被“磔于市”,而且“灭十族”———连没有血缘关系的 学生也受株连,其“扩大化”可谓空前。我至今记得当年老师在课堂 上讲到这一段时激昂慷慨的神情,使我们都对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由 衷敬佩,这也是传统气节教育的一部分。   方孝孺死难的年代是1402年。其后近二百年,意大利人布鲁诺以 传播异端于1600年被罗马教廷处以欧洲当时的极刑———烙刑。他在 狱中七年,援引教义为自己辩护,只是坚决不肯接受他可以获得赦免 的唯一条件———否定“日心说”。其捍卫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永 为后世所称道。在向他宣读判决书时,布鲁诺有一句名言:“也许你 们判决我时比我收到判决时更感到恐惧”。临刑前他的舌头被夹住, 足见他的言论有多大的威慑力。不过好像古代欧洲没有株连之律,他 只一人遇难。   从方孝孺到布鲁诺殉难的二百年中,在欧洲,正好是文艺复兴驱 赶了中世纪的蒙昧、发生了马丁·路德的宗教革命、基本上结束了神 权统治,树立了人本主义,民族国家成型,为17世纪的理性主义和启 蒙运动、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扫清障碍。思想、人文、科学、艺术大放 光彩,以科学和民主推动人类文明,独领风骚五百年。在天体物理领 域,哥白尼开始的宇宙观的革命经伽里略到开普勒基本完成,最后到 17世纪中叶由牛顿集大成,并开启了现代物理的新时代。布鲁诺是这 场持续的科学创新和思想革命过程中的一位烈士。实际上在他生前宗 教裁判制度已是强弩之末。当时的欧洲并非铁板一块,布鲁诺虽然被 逼离开祖国,但周游欧洲大陆和英国十年间还是能得到开明君主或贵 族的支持,到处讲学,到处与人辩论,同时找机会出版他的著作,还 可以自己选择职业。他是为谋取一个教职自愿回到意大利,不幸为人 告发其传播异端,才遇害的。在他以后,科学受到教会以及社会保守 势力的非难和压制还时有发生,但不论是教会还是君主再也不拥有对 思想信仰的生杀之权了。   就抽象的个人道德而言,方孝孺和布鲁诺都是铮铮铁汉,为捍卫 自己认定的“理”宁死不屈。但是他们各自捍卫的“道”和“理”却 有天壤之别。对哥白尼、布鲁诺、伽里略来说,地球就是围着太阳转, 这是他们已经发现而坚信不疑的事实,国王、教皇都无法改变,除非 再有更高明的科学家以令人信服的论证推翻这一结论。这就是科学。 个人在压力面前可能表现不一,例如哥白尼慑于可以预料的反对,迟 迟不敢公开其发现,直到死前不久才正式发表;伽里略有坚持,有妥 协,在教会的淫威下也说过“违心”的话;而布鲁诺则刚直不屈,卒 至以身殉。但是不论怎样,他们还是公开说出了、论证了自己的科学 发现,并且载诸书册。布鲁诺还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先驱。他们的历 史贡献是与先进的科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本人是人类进步的历史长 河中的灿烂群星之一。方孝孺维护的是什么呢?是朱元璋的孙子还是 弟弟应该当皇帝,这里面有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吗?于国于民究竟有 什么区别?何况这甚至不是改朝换代,明朝就是朱家天下。朱棣说得 坦率:“此本朕家事”,就是说你姓方的管不着。可是至少从秦统一 中国的两千年中,一代一代的中国士大夫为帝王的“家事”操心,耗 尽聪明才智,献出理想、忠诚,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努 力推动历史前进了么?   方死后的二百多年中,中国在生产技术上并非没有创新和进步, 但是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上层建筑还是人的观念都没有本质的变化。 明朝在内部杀戮、争斗中,在宦官、权臣、昏君专政中,在百姓不堪 横征暴敛民变蜂起,外部边患频仍,统治面积日益缩小中,在一批批 直言敢谏之士人头落地中走向衰亡。1600年是万历二十八年,这一年 的大事,一是发动几路大军镇压西南少数民族叛乱;一是宫廷之内宠 妃专权,威胁太子的地位,又有一位“忠贞之士”关心帝王家事,为 维护太子而上书直谏,触怒皇帝,遭到“下狱”、“廷杖”、“除名”。 此人名叫王德完,官职给事中,如果没有这件事大约是根本名不见经 传的。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满清入关,士大夫或殉旧主或投新主, 又一轮生灵涂炭加道德危机。清朝尽管是另外一个民族,还是延续着 大同小异的君主专制政体,凭据的还是大同小异的道统,重复着大同 小异的皇朝历史:“明主”继以“昏君”,由盛而衰,士大夫的追求 和价值观依然如故,大臣或“忠”或“奸”,端看从哪个皇帝或潜在 的皇位继承人的角度出发。说来也巧,清顺治元年(1644年)正好与 英国克伦威尔议会革命成功同年。五年后,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这件事与明建文帝的“不知所终”和崇祯自缢意义大不相同,因为它 导致了君主制度的结束,英国宪政民主的确立,对18世纪的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的政治变革都有深远影响。而且,欧洲 文明加炮舰从此一路扩张开去,直到轰开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发生 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自从与西方邂逅吃了大亏之后,中国人一直在思考中国为什么落 后,以及从何时开始落后的。许多人不甘心承认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 中缺乏科学精神这一事实,总是举出四大发明,还有古代诸多精湛技 术的创造为证。事实上早已有人指出,技术不等于科学,因为没有理 论,不能举一反三,无法普及。技术只是手段。印刷术和纸的发明确 实伟大,但更重要的是用它印出来的书传播什么思想。古代欧洲哲人 着迷于探索自然和宇宙的奥秘,不惜为与人间利害无关的真知而献身; 中国人缺的就是这种求真知,即探索超越于功利的客观存在的“傻劲”。 春秋诸子中也不乏“究天人之际”的胸怀和对宇宙奥秘的深邃的思考, 但是传世的、早熟的是政治文化,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到战国时 代“谋士”们论纵横捭阖所表现的智慧之高妙,心计之复杂,足以令 今人惊叹。不过惟其早熟,政治文化本身也受传统之累。正当近代西 方人争取到了思想言论自由,建立了保护这种自由的制度,再不必因 “异端”而获罪,从而进一步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时,中国明清两代 的专制君主们一方面以八股文章使天下读书人皓首穷经,尽入彀中, 一方面发明文字狱收紧文网,禁锢思想。其结果的差异是可想而知的。 而且,在那种长期威逼加利诱的氛围之中,像方孝孺那样愚不可及的 气节在士林中也销蚀得差不多了。当然,涉及政治斗争,不论是一国 之内还是国家之间,都有许多功利主义的勾心斗角的“谋略”,也出 现形形色色的“谋士”,古今中外皆然。所不同者,西方历史上学而 仕者只是少数,有大批超越于政治的独立知识分子,而中国的“士” 的唯一出路是“仕”,只能把才智贡献给政治,而政治又等同于君王。 “熟读圣贤书,售与帝王家”,如果帝王不买,“经世致用”就完全 落空。   布鲁诺和方孝孺的差别是他们所植根的土壤的差别。谁也不能否 认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华夏民族智慧高度发达,中国人的科学头 脑也决不亚于西方人,只是一代又一代高智商的精英的心智所归决定 了不同的历史轨迹。这一历史轨迹到了晚清终于给打乱了,中国近代 史于焉开始。 中华读书报2001年04月18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