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www.xys3.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 再说《别拿哈佛跟孩子过不去》 田晔 杨绛在《将饮茶》的序里面说:“得有观众欣赏呀!除了你自己,还得有 别人爱看啊!”我又想起来新语丝上好象不太有直接争论的文章。所以可能 我本不该写那篇文章。 首先,我从没有说过《别拿哈佛跟孩子过不去》是“和哈佛子弟过不去” ,即使认为了也不会为此而“过于情绪化”。我唯一的论点就是那篇文章的 逻辑欠通。《哈佛女孩刘亦婷》和《哈佛男孩张肇牧》那两本书的好坏我从未置 评,只是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别拿哈佛跟孩子过不去》的第一段,再加上说《说〈别拿哈佛跟孩子过不 去〉》的第二段加在一起,才让我读明白了。原来就一起写上,多好。 《哈佛女孩刘亦婷》和《哈佛男孩张肇牧》那两本书都不是刘亦婷和张肇牧 自己写的。所以说本没有《哈佛女孩某某某》或者《哈佛男孩某某某》的作者“ 夸耀自己踏进高等学府门槛”而写书。因此我有理由认为《别拿哈佛跟孩子过 不去》所说的“之类”连泛指都不对。 《别拿哈佛跟孩子过不去》的第四段,再加上说《说〈别拿哈佛跟孩子过不 去〉》的第四段加在一起,也不算明白。我认为关键是责任不在“油”,而在 “火”。好比邻居家的小孩读书好,她的家长又喜欢以此夸耀,给不明智的 自家的家长拿来做“油”,总不是那读书好的邻居小孩或者那喜欢夸耀的邻 居家长的责任吧。那是她们的自由权力啊。 《别拿哈佛跟孩子过不去》的第七段说家长怎么培养孩子进哈佛,我认为 离事实远矣。《说〈说《别拿哈佛跟孩子过不去》〉》解释说那是专门为了要 “把盲从的家长吓退”。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求助于没有根据的猜测。 《别拿哈佛跟孩子过不去》的第八段用“也许有很多孩子已经恨透了哈佛 和那些哈佛男孩女孩们”做理由。我说理由怎么能用“也许”开始?至于那 个“也许”是不是事实,我没有评论。 我没有说我要写文章或书证明“这类书有可取之处”。我最多只会说一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最后,我想说自从我读了金庸关于“语言的暴力”的观点以后,一直深 以为然。除非有理有据,决不数落别人。观点的争论,或者说讨论有时候只 能使讨论的双方更加确信自己的是正确的。而逻辑是不是清楚则不应该那么 模棱两可。《别拿哈佛跟孩子过不去》一文中的观点如果用清晰的逻辑表达出 来,我其实可能是赞同的。 再说一些题外话,这四年来,我和爸爸妈妈都没有,也没打算写书夸耀 怎么把我送进哈佛,没有赚那许多钱,我刚才也还在图书馆愉快的搬书,擦 灰尘打临工。我喜欢写随笔,那是中学时候留下来的习惯。我有一本随笔集 即将出版。当然里面决没有任何夸耀自己的文字,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夸耀 的。不过总的说来,我认为作者是不能选择读者的,所以没有理由让作者负 责无法选择的事情。我不喜欢写争论的文章,因为本来世界就是复杂的,只 要符合基本逻辑,怎么说都行。哪有什么对与不对之分了。以前我写文章也 是自己想到什么,就认为是对的,一一写下来。真的是在哈佛学了一点点写 作,才觉得今是而昨非。下笔写一个论点,总要有事实,论据支持,否则就 是“unsupported claim”。而我这个人看到自己的缺点出现在别人身上总是 特别敏感,所以才在新语丝上发言。不过确实是我不应该好为人师的,我这 就闭嘴。新语丝的读者本多方家,恕小子冒昧了。 ◇◇新语丝(www.xys.org)(www.xys3.org)(groups.yahoo.com/group/x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