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中国法学考博一般黑——读朱苏力《关于甘怀德同学面试情况的说明》有感   guayfz   北大毕竟是北大,出点事情就有那么多的反响。想2003年我在新语丝上披露 《关于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博士生录取大肆营私舞弊的控告信》,虽然也有网友 来议论中国博士录取问题,但直接来讨论这个问题的人很少,中国政法大学也没 有人出来辩驳。可见,大学不同,影响也有别,但违法乱纪,营私舞弊的现象却 是惊人地相似!   据本人调查了解,以下几点在我们考生中似乎是共识:   1.考中国的博士中,法学是比较黑的,算不算最黑不知道,但中国司法界之 黑大家都不会否认。其实中国司法界与法学界是属于一个共同体的,司法机关人 员要通过学位来升官发财,法学博导要兼职当律师赚钱,或是弄点兼职社会职务, 哪点都离不开司法界的高官。说得最简单一点,你要提高知名度,要评职称,需 要发表论文,没有关系绝对发不了,这些评审权已经被法学的学霸们垄断了。   2.中国法学的博导,很少能找出不黑的。堂堂北大法学院都出此问题,其他 法学院也是彼此彼此。为什么如此说,在中国,法学研究是一种贵族玩的游戏。 没有关系,你绝对成不了所谓的法学家。所以甘德怀先生认为北大教授偏袒自己 的学生确实不很准确。其实北大自己的法学院的硕士们也在骂自己的导师,我听 了你那么多课,为你干了那么多活,为什么别人有关系就把我一脚蹬了?!其实, 在北大,没有权势或其他资源的硕士考本校的法学博士也一样:没戏。至于除北 大以外,别的学校的法学考博黑成什么样子,有兴趣去试一下就知道了。不过还 是奉劝诸位别试,有人已为你试过了,都黑,要么与北大一样,要么更黑。   3.说到黑,首先是道德问题,也就是法学博导的人品问题。其实,法学博导 还有学术问题,因为,法学博导们基本上都是法盲。理由很简单:一是在司法界 这样一个“劣币驱逐优币”的游戏规则中诞生的所谓法学家肯定是法学研究得很 差的一些人。二是这些博导自己在违法犯罪的情况下,竟然连掩盖的水平都没有, 一而再,再而三地露马脚。三是这些博导连基本的法律常识都没有,这样做违法 乱纪的事情是要受法律追究的,普通老百姓都懂的事情,他们不懂,他们只懂得 权力,不懂得法律。你看朱苏力教授,本次招生明显在程序和实体上违法,却还 要狡辩;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招生违反教育部规定,招收没参加过博士考试的学 生,为了给这些人补一下手续,竟然采用让这些人“补考”的做法,欺世盗名。 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招生干了些什么呢?改成绩,……   4.其实法学的学生对博导的黑是知道的,他们能够象容忍中国的司法腐败一 样来容忍你们。你们大可以挺起胸脯说:我就是黑,我就敢犯罪。你们这么说了, 我们没有人稀罕你们的所谓名气。但是,有些博导却天真地认为自己的法学水平 真的很不错,这样就不对了嘛。因为从小你的父母肯定告诉过你,做人一定要诚 实,即使你是一名罪犯,你也要诚实,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人。这方面中国政法大 学就比北大好多了,人家至少不狡辩,闷着头一鼓劲儿地做坏事,你们要告上哪 儿告都行,我就是违法犯罪了又怎么样?但我们的朱苏力教授就不这么认为了, 他认为凭他的“法学水平”能把假的说成是真的,错的说成是对的,这有点高估 了自己的能力。从朱教授的各种“大作”中可以明显看出,朱老师别的都懂,就 是法律不太懂。不过也可以原谅,人无完人嘛。   5.那么总而言之,中国法学的考博黑到什么程度了呢?下面这句格言早已成 为法学界公开的秘密,即要求考生“女的献身,男的献精(金)”,说得最明白 不过了,法学博导女的很少,但现在博士里女的很多,大多即使不是国色天香, 也是楚楚动人。有的博导一生不招或很少招男学生,这在法学界早已是家喻户晓。 这样下去,以后中国的法学界必将要经过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   下面谈谈对朱苏力博导《关于甘怀德同学面试情况的说明》一文的一些看法:   1.文首讲此文目的,“觉得这涉及到北大,北大法学院和我本人以及其他老 师的声誉”。这个观点立不住脚,北大法学院的诸位博导在博士招生中从来就没 有什么声誉,又空谈什么维护?而且北大声誉跟法学的几位大博导中有何干系? 什么时候换掉这些教授,北大的名声将会蒸蒸日上。   2.第一部分逻辑混乱:(1)学生来源中并不全是北大学生并不说明这就公 正,因为北大学生中有好多穷学生,没有什么背景,(或者没什么姿色)自然不 能上你的复试名单。(2)“依据研究生院的规定,对面试者的最低成绩作了调 整”不符合正常逻辑,研究生院不会主动来插手来管你朱教授的招生复试问题, 应该改成,“依据朱苏力教授出于某种目的考虑的需要,研究生院同意对面试者 的最低成绩作调整”。(3)“我从原则上最多可以录取三名学生”的说法与事 实不符,根据招生简章及近年来北大招生的规定来看,朱苏力教授原则上只能招 一名学生。   3.第二、第三部分强词夺理。(1)“强世功因为临时有事,迟来了约20分 钟”,这一程序上的瑕疵,难以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弥补,不知朱苏力教 授因何得出这一结论,即“由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并不影响面试成绩的确 定”。(2)“这种面试看起来问题很简单,但其实很不简单,不善于或不习惯 于学术思考和观察的人很难通过。”   朱苏力教授有点托大了,按照常理认为是很滑稽地用以刁难人的题,他非要 认为是高深的,莫非天下的真理掌握在他一个人手里?他还举了一个清华国学系 对对子“孙悟空”的题,并称,“这道题看起来很简单,甚至与学术无关,但是 我的理解是,这考察的是学生的思维反映能力和对中国古典文字能力的灵活把握, 一般人很难过关。”我们认为这道题与法律不是一个领域,不具有可比性。而且 朱教授对这道题的理解,最好征询一下文学方面的人士。常理认为,这是一道好 题;而朱教授的题,常理则认为是从人格和学说上看都很差的题。(3)“鉴于 甘怀德同学对面试问题均没有给出与问题相关的学术性回答”成为甘怀德不及格 的理由,看来别人对什么是“学术性”都不了解,只有朱教授了解了。但我们看 出,在朱教授眼里,“学术性”就是他认为是就是,不是也是;他认为不是就是 不是,是也不是,好一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口气。但奇怪的是,在笔试 中,对甘怀德不是什么学术性的答题,朱教授却给了高分。更为奇怪的是,对什 么是“学术性”都不了解的甘怀德,朱教授在文末却鼓励他“继续报考”。   4.第四部分有诬陷之嫌。(1)“在未离开面试考场的时候,甘怀德同学自 己就对自己的回答感到不满意”。水平高的考生往往是谦虚的考生,总说自己做 得不够好。而这谦虚之词,竟成了朱教授证明其不合格的借口了。(2)“甘怀 德同学回到江苏后曾多次直接打电话到我的办公室,有时还很长,要求我帮忙”。 其实甘怀德的意思非常明白:我终于知道了考博是要关系的,求求你院长大人帮 忙一下,这一次公正一点,我一定后来会有报答的。比如我们有困难找警察也谦 虚一下说“请帮忙”,难道非要说“你是人民公仆,必须要这么做”吗?如果这 样说朱教授你接受得了吗?   5.此文充满了讹诈和威胁的口气。(1)“事实上,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博士 生录取都不采取考试方式,而普遍采取选拔方式。鉴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目前社会的信任度不高,可以说采取选拔制的相关制度条件还不具备,目前采取 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不得已”。事实上如此吗,各发达国家的 博士生录取都不采取考试方式了吗?各国录取都有标准,那么你朱教授的标准又 是什么呢,是钱多,权大,还是美女呢?“目前(中国)社会的信任度不高”, 正是由于朱教授、王教授之流的太多了才造成的,您知道吗?正因为如此,国家 实行了考试制度来制约你们,你们却偏偏要违反它!(2)朱教授要求甘怀德不 要向社会公开,“如果他认为法学院的做法不妥,可以向学校报告或向法院起 诉。”谁都知道,朱教授既然能坐到北大法学院院长的宝座上,难道害怕你区区 一个甘怀德向学校报告或向法院起诉吗?当然,老百姓心里有杆称,朱教授怕的 倒是舆论将其公开吧。(3)“也欢迎甘怀德同学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继 续报考,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好一副学霸嘴脸!他已经预测到甘怀 德由于本次“叛逆”行为,将会遭受封杀,只能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了。 (4)“我希望大家都本着积极理性的态度力求逐步完善这一制度,这一天下之 公器,共同维护中国学术的尊严。”请朱教授不要贼喊捉贼了,由于你们在,中 国法学界的学术难道还有尊严在吗?!(5)“北大历来坚持兼容并包,学术自 由的传统,我们一贯欢迎外校和外系的优秀学生报考。”呵呵,讲得好啊。但是 北大这些传统什么在你们朱教授之类的人上体现过了。朱苏力先生,如果你要滥 用北大的名声,请你离开北大,北大不需要你,也不需要跟你一样品行的博导! (XYS200407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