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我眼中的朱苏力其人 作者:落叶长安    “甘朱事件”热闹一个多月了,眼瞅着高潮已去,逐渐冷场,但事情却没 有实质性的进展,原本想坐看云起的我也沉不住气了。考虑到大家已经把事实和 观点讲得差不多了,我就不在主题上多罗嗦,来点儿花絮吧,一来为大家提提神, 二来也是为此事件的分析争论提供些素材和背景资料。好在这不是法庭,法庭上 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和证据为基础做出判断,而不能依据当事人的品格、性 情、偏好以及处事风格等臆断。本文所谈到的,只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得理解这 一事件,至于如何判断,那是您自己的事儿了。此外,还需说明,本人与朱先生 并不熟悉,更没有“零距离”接触,当然也不至于没见过面,只是作为一个圈子 内的旁观者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有些话是亲耳聆听,有些则是通过“转载”, 但不会有大的出入。   一、 朱先生热爱毛主席、热爱祖国拥护党。   朱对毛的热爱崇敬几乎是路人皆知,在他的文章和演讲中不时会有真情流露, 而且对毛的语录和思想的引用在朱的论文中也是俯拾皆是,但这样的引用却与文 章的观点和论证经常毫无关联,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文革出版的小人书的扉页。试 举一例:《送法下乡》第一章“为什么送法下乡?”标题下的题记引用了两句毛 的话“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 血的战争”。本人愚钝,实在不理解这两句话与文章有何关联,只能理解为一个 毛的FANS的真情流露。说朱是毛泽东的FANS,想必朱先生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 会心一笑,反之,如果有人当面说毛的不是,那朱则会勃然大怒,毫不客气地与 之争辩到底。这一点朱门弟子许志永先生的文章“吾爱吾师”中已有披露。更有 传闻可佐证,朱的一位朋友曾言,有两个话题不可以与朱交流,一为毛泽东,一 为美国,否则会争得面红耳赤,几欲割袍。   对于美国话题,朱会持何观点,我想大家不猜也知道。关于朱先生对党和国 家的忠诚,在他就任北大法学院院长之时,我就有这样的判断,这样的位置不是 谁都可以坐的,起码是我党放心的人,学问高下倒在其次。后来的见闻确实印证 了我的猜测。他同时还是一个信奉“存在即合理” 的黑格尔式的国家主义者。 他在课堂上对那些质疑“三个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嗤之以鼻,称他们“不懂政 治”,言外之意可想而知。还有在一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的文章中将毛泽 东建国以后的一些权力运做解释为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宪政安排。真是语不惊人死 不休啊!   二、 朱先生出身革干,际遇通达,志向远大。   网上有人喟叹:“朱苏力本人当年也是穿着草鞋从黄山脚下来北京读书的. 他应该懂得一个底层的人在中国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向上攀登的困苦”。这位老兄 的确不了解实情,朱先生是来自安徽,却不是穿着草鞋进京的。朱总是以其当过 军人和工人而自豪,其相貌也确实有些“苦大愁深”的样子,可是据此以为他出 身贫寒可就错了。据没有完全核实的消息,朱先生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不过可 以大致推论为真实,因为文革时期的军人和工人可不是现在的概念,那是多少人 梦寐以求的职业,没有一个好出身是不可能的。革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被认为是 党的事业的接班人,自然抱负远大,以天下为己任,以党的事业为终极价值(使 我想起王小波文章中身穿蓝大褂,手持红蓝铅笔站在世界地图前的那位仁兄), 区区升斗小民的个人利益和命运算的了什么?特别是那些出身平民又没有上过北 大的人。顺便提一下,朱先生有着很深的北大情结,这一点他毫不讳言。他在课 堂上经常对北大的本科生讲,你们才是中国的精英,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位子是你 们的,那些二三流学校的学生只配跑龙套而已(大意如此)。他甚至将这种区分 严格限制在北大本科生的范围里,这一点从他对北大法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 博士生的不同的告别演讲辞中看到明显而有趣的不同。当然,朱先生也不是每个 阶段都顺风顺水、意气风发的。我个人揣度,在美国的几年求学生涯可能是朱先 生的人生低谷,因为朱的英语口语实在太差(本人亲耳聆听),可以想见其难以 融入美国社会,更不要说什么主流不主流了。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位美国归来 的博士对西方没有多少好感(就像民工之于城市),却对中国的“本土资源”和 各类“潜规则”深表同情了。   关于其志向远大,还要再说明一下。在朱的心目中,真正的英雄还是那些像 毛泽东一样能够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家,退而求其次也要做一个高参和幕僚,当然 能为帝王师更好些,区区学者应该不是朱先生的本来志向。所以在他的文章和言 论中,“学”与“仕”的紧张与冲突显得十分突出,这一点,在强世功的书评 “暗夜的穿行者”中有着精彩的分析。这种所谓学者在中国可谓盛产,因为我们 没有独立知识分子的传统和现实条件。此种人的共性在于,学术上秉持实用主义 和目的论的方法(当然最好加上“庸俗的”前缀),在现实中,则往往罔顾原则、 道义和良心,只要目的是正确的或只要现状是这样的,那么我的所作所为就是理 直气壮的,就像朱先生在此次事件中的名言“制度给了我权力”,只不过他漏掉 了“不公”两个字。其实,这句话完全可以推而广之,让全中国的贪官们齐喊 “制度给了我们腐败的权力!”不是吗?   三、 朱先生不贪财、不好色,工作勤奋。   前面讲了许多朱的坏话,显得不太厚道。平心而论,他确实有自己的优点和 过人之处,否则也不会出人头地。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听到任何有关朱苏力贪财 好色的传闻,而某些博导或收受学生钱财或与女学生或财色兼守已经是公开的秘 密(起码法学界如此)。因此,网上刻意渲染那两名女考生并往男女关系方面暗 示,我认为对朱先生太不公平了,并有些使该事件的讨论失于轻薄。这也是事件 发生后,朱敢于出来回应的部分原因,他认为自己是干净的。另一方面,值得学 界同仁和后生们学习的是朱先生在学术方面的勤奋,甚至到了工作狂的程度,前 面提到的许志永的文章里也写到,朱一天可以翻译一万字(翻译质量令人怀疑), 甚至春节也在办公室里写作,这两年其译作和文章不断问世,绝对是法学界的 “高产作家”。这些是我们在评价一个公众人物是必须予以承认和尊重的。   最后来个总结吧,我个人认为,总体而言,朱苏力先生不是一个坏人,不过 是碰巧(或许也有些必然性)让他把这个黑锅给背起来了,那些在招生当中真正 贪赃枉法、胡作非为的人真是可以在被窝里偷笑了。但朱无疑是一个俗人,他的 个性和处世风格上的许多特点又使得此事发生在他身上十分正常。此人冷漠、傲 慢,却又有很强的功利心;热衷于仕途,这意味着他要屈服于现实中错综复杂的 利益关系和人情压力,却对人情世故不是很通,换一个老练的人绝对使得阿甘既 落榜又无话可讲。在其精神深处,有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裂与纠缠。对 “存在即合理”的信奉和目的论的历史观(他曾说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历史唯物 主义者),使得他缺乏对现实世界中个体命运的关怀,漠视那些在残酷的历史洪 流中遭遇不公和付出代价的人。   种种原因,使这次事件发生了。以上分析只针对原因,并没有预测结果,无 论如何,朱苏力必须对他在此次事件中的过错承担责任,虽然他的名誉在这场风 波中几乎损失殆尽,但他至今还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更不要说具体的补救行动, 我们在期待中…… (XYS200408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