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读李黑戈《告诉甘德怀,你不是网络时代的德雷福斯》文有感   云飞扬0514:   (首发于正来学堂)   临睡前来一趟学堂看看,发现有一位名叫李黑戈的先生写了一篇《告诉甘德 怀,你不是网络时代的德雷福斯》(下简称李文),且是“首发”。匆匆浏览之 后,发现整个儿似是而非。该文最主要的毛病就是在于:对整个事件的事实视而 不见、对问题焦点避而不谈;却非常乐于给别人扣帽子。   1、首先,李先生将其定性为“这是一场多数人非理性话语对少数人理性话 语的言论大战”。这首先就是对事实的歪曲。在网络上,拥朱派的确是少数,倒 朱派(姑且如此称谓)占了绝大多数,不过人数多未必都是非理性(网络的特点 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发言都是系统、理性,但绝不是说都是非理性,李文以偏概 全),恰恰相反,很多批判性的文章有理有据,有逻辑有深度,这一点只要看看 新语丝、关天、世纪沙龙、学术批评网等站点的发言便可知晓。如果李先生坚持 认为倒朱派的言论仅仅是非理性的垃圾,那么我要说李先生对别人智商和水平的 侮辱。   李文的第一段的中心思想是:阿甘“缺乏宏观的理论思维,同时又不具备面 对具体现实的学术敏感”,所以不录取属“罪有应得”。这种辩解其实已经老调 重弹了,没什么新意。简单说几点:相对于初试,每个人二三十分钟的面试是否 更能够或足以考察出一个人相对于另一个人的研究能力优劣?面试其他两个人回 答的水平又有多高?(且不说在一起面试,问同样的问题有多么的匪夷所思了) 这两个问题,如果李先生回答不了也没关系。我一直就不认为不录取阿甘有多么 的大不了(虽然不够厚道,不过并不违规),我感冒的是为什么会录取另外几个 人。   “在互联网提供的盲动空间中,人们不可能实事求是,也不可能给北大法学 院和朱苏力先生留情面。”这一点为作者津津乐道,不过其中的逻辑性很可笑。 不管是倒朱还是挺朱,包括李先生的发言不都是在“互联网提供的盲动空间中” 么?你虽然给北大法学院和朱苏力留情面(贴金),但你凭什么认为你自己的就 理性、就实事求是了?看来互联网也会有偏好。   2、李文第二部分的要点在于:北大精神并未蜕变;并非学术腐败。对于第 一点作者的根据是北大精神是从逻辑上无法规定无法概念化的“未定型之物”, 因此阿甘引用不当。关于北大精神,新语丝上面有几篇文章谈得很具体,在此不 一一引用了。简单的总结: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传统;‘学术民主’和 ‘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敬业精神。甘朱事件中北大的表现如何呢?有一个网友 总结了这么几点:1,管理的傲慢(踢皮球); 2,学术的放荡(方舟子称为学 术乱伦);3,人格的无耻(表现为一连串的谎言与顾左右而言他的胡言);4, 学术官僚狼狈为奸(校长、书记的精彩表现以及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管理部门就此 事给出正式意见)。如果从正面阐述北大精神有难度,那么从反面看,北大精神 如果还在,那么上述四类现象断断不会发生!   至于学术腐败就不多说了,其实,违规、徇私、不公,这几样一个不少,至 于是否获得私利,则只有当事人知道了。想一想龚文东如何读上朱苏力的博士就 明白这里面到底有没有腐败!   3、李文第三部分第一段要点在于:网站误导网民。根据是“著名学者许纪 霖从严谨的制度分析和发展角度予以反思的作品《“甘朱事件”的制度性反 思》”,未受重视。嗬嗬,如果李先生是法律专业出身,那么如此对待“程序公 正”,就让人大跌眼镜了。制度性反思固然要有,但毕竟是第二步,首要的问题 则在于解决个案纠纷。“另外邓正来、陈永苗的文章也因为‘不合甘见’,贴上 了否定性的标签”,作者此言不实,据我所知,邓先生的文章从未被贴上什么否 定性的标签,邓先生关于“消声之幕”的见解很有深度也很有启发性;而且邓先 生在第一时间作为法理学界的“名家”对甘朱事件表态,以实名表达想法,诚属 难能可贵,并在阿甘的考博前景普遍受到悲观预计时,表示愿意招收其为学生, 显示了一名学者应有的独立品格(作为同行,承担一定的‘风险’),也让广大 网民深受安慰和鼓舞。   “朱苏力还还明确表示:“如果对国家、学校利益重大的事情,比方说港台 学生、外国学生、高校师资培养、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等,我也会按照学校的规定 “开恩”。但这实际上都得按正常的程序进行,完全不是我个人能够决定的问 题。”『11』足见朱苏力的为人是讲原则而又平和的。”   ————这一段的证明逻辑很可笑,错误很低级,我不用多说大家应该能明 白。面对这样的文字,我不得不开始猜测李先生的身份和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不 过没必要说出来了。   “另一方面,在对北大和朱苏力大加批驳的同时,论辩者对甘德怀的个人行 为却未作应有的检视。首先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甘德怀网上发表《考博经历》是 一种典型的报复行为,是一种“你不让我读博,你的日子也休想过好”心理造成 的。”   ————稍微一个正常的人在经历的阿甘的遭遇之后,肯定会委屈、愤怒, 你说他是“报复”,也未尝不可。但是这样的报复,现在不是多了,而是很少。 为权利而斗争,这种思想远远未能深入人心,原因多方面,这一点邓正来先生的 文章已经有较详细说明。在此仅表明一点,此语境下的报复,于个人、社会均有 利,李先生何必依此指责别人的道德品质呢?你这样难道不是上纲上线么?!   “这里笔者不妨猜测,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都不过如此,因此 自觉“书生气重”,重新回到学校,以为找到了温床,却发现只能教授一些电大 生的法理学课程之类(参见网上可查的甘德怀的任课表及教案)。从这些“猜测 中的甘德怀”来看,尤其是结合甘德怀考博后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属于物质和 精神上都处于困窘状态的人,因而不时暴露出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当然这里只是 猜测,而且仅仅是根据有限资料的猜测,不足为确信。”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这个李黑戈业不过尔尔,装出一幅中立的样子, 在极力指责广大网友喜欢道德批判的同时,文字里却时不时憋不住要来一段人身 攻击,这样的确有宣泄的快感,不过前面的指责就显得荒诞不经了。这样的卑劣 文字也可以骗得在正来学堂首页上首发,赫赫。   4、李文的结语:“今天有个小人甘德怀梦想博取知识分子的同情,但他本 身确是一系列卑劣行径的执行者。历史如果有两次重演之所以变得滑稽,是因为 第二次出场的主角是一个小丑。”   ————我看出来了,李黑戈有说阿甘是小丑、一系列卑劣行径执行者的权 利和自由,广大网民则应该“理性发言”,要对北大法学院和北大宽容。赫赫。   整篇文字根本不谈事件的事实(程序违规、谎言、龚文东奇闻、校长书记的 混淆视听、推诿塞责的言论),却充满了对阿甘个人极为阴暗险恶的揣测和攻击! 起初试图伪装认真说理,却很快暴露出真实面孔,也不过是意气用事、满纸胡言 罢了。   附录:   [正来学堂首发]告诉甘德怀,你不是网络时代的德雷福斯   李黑戈   2004年7月9日,河海大学法律系讲师甘德怀将一篇题为《我的北大考博经历》 (下文简称《考博经历》)的文章贴到了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新语丝”网站 上,质疑此次北大博士招生的公正性。由此引起了轩然大波。 [1] 针对此事的 讨论一浪高过一浪。虽然发言角度不一,发言心态各异,但笔者认为这里有一个 特点十分明显:这是一场多数人非理性话语对少数人理性话语的言论大战。   (一)   按照常例,甘德怀的考博程序为:初试分数合格,复试及格,然后录取,甘 复试不及格,故不录取。但甘抓住一条:此间操作的程序不公正。有关程序公正 的问题,朱苏力在7月12日发表于新语丝的《关于甘怀德同学面试情况的说明》 (以下简称《说明》)已经作了回应。笔者认为这一回应是足以说服人的。结合 甘德怀的《考博经历》和朱苏力的《说明》来看,双方都重点提到了复试的内容 及其回答。正是在复试的问题上决定了“甘德怀不予录取”的合理性,而且对双 方也应该是都可接受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博 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 力。”[5]博士研究生考试强调综合素质,把希望仅仅放在“热情向往”上是不 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视野、逻辑思维能力等,这些未来研究型人才的潜力 素质(或称学术研究人才的“可塑性”)的硬指标,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主要考 察项目。由于甘怀德面试时暴露了逻辑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欠缺而被北大拒绝 录取。换言之,在复试中他没有表现出具备足够的学术潜力的倾向,甘的面试应 答既缺乏宏观的理论思维,同时又不具备面对具体现实的学术敏感,这是研究性 人员的大忌。例如,甘德怀说对他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 济》,可是老师问及这本书好在什么地方,给他什么学术上的启发时,甘德怀只 能说出“翻开书感到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感觉非常亲切,非常好”等等大而 化之的感想性话语,东拉西扯没有说出任何关于这本书的内容,以及对他有什么 启发之类有实质性的内容。对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书都才回答出如此效果,那就只 能是他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的问题了。但就是这些基本问题,那些为甘德怀摇旗 呐喊的人们是没有多加考量的。   事实展露主导事件进程这一点还是十分明显的。网络上的发生的其他一些热 点事件也说明事实之重要性,甚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比如赵燕被打事件、赵 饶事件,黄静事件等等,如何评判都与事实如何有关。问题的麻烦就在于,很多 网络发言人对于弄清事实确是极度的缺乏耐心,这一点就是号称“打假英雄”的 方舟子也无法例外,在没有弄清参加复试的3名考生具体个人材料就匆忙发言, 也因此遭到网友诟病。在大量的回帖中,很多网民不注意查清事实甚至回避事实 是本次讨论非理性行为的主要表现。很少有人从学生素质与大学学术地位的关系、 朱苏力本人的学术成就和法律社会学的学术发展情况等基本方面进行讨论。   《21世纪经济报道》发文认为,复杂的社会大背景导致了广大网民对朱苏力 的不留情面。学术腐败问题、领导干部的文凭问题、博士生考试中的灰色交易行 为等问题在近期的舆论中不断被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众对整个高校和学术 界还能保持着美好的印象吗?在互联网提供的盲动空间中,人们不可能实事求是, 也不可能给北大法学院和朱苏力先生留情面。[7]这两个“不可能”决定了人们 不愿回到事实本身。笔者认为该报的分析是比较客观的。   (二)   在这次网络讨论中,不少人玩弄概念游戏是十分明显的。讨论的始作俑者甘 德怀提出的“北大精神”就是其中之一。   在甘德怀那篇战斗檄文式的“要说法”的文章里,充满了对北大法学院教师 漫画式的描写,比如“(面试)进行过程中进来一位男青年,对他没有作任何介 绍,后来我才知道他叫强世功。”这里人们不仅会产生疑问:作为法律界的专业 选手,法学界知名度较大的强世功不甚了解,那说明你对北大法学院了解多少? 对中国法学界又了解多少?可是凭着这些肤浅的了解,在被北大拒绝读博以后, 他得出了一个“招集眼球”和“引发共振”的结论:北大精神的蜕变!   在某种意义上,北大确实是中国学术的圣地,北大精神是中国大学精神的一 个象征。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个北大精神,而且发生了蜕变,那无疑是中国学人 和大学的悲哀。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所谓“北大精神”无非也是中国大学和学 人一个心底的号召,如果硬要找出这所谓的北大精神,或许会陷入科拉科夫斯基 所说的“形而上学的恐怖”。从先验批判的角度来看,“北大精神”作为一个能 指,本身是一个过于宏达的叙事,他本身就属于那种“道不可言”的东西,也就 是从逻辑上无法规定无法概念化的“未定型之物”。由于他可以适应于北大的任 何事,所以在逻辑上它也就可以不适合任何北大的事。以这样一种内涵上十分模 糊的概念作批评标准,只能导致批评本身的泛化和内在矛盾,也不可能解决任何 现实问题。其实“北大精神”和“传统文化”“人文精神”这些概念一样,本身 是不可实证的,而不可实证的东西本身是不可证伪的,因为“伪”本身也是一种 “证”出来的结果,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也就是逻辑意义上的“实”,因为 “北大精神”的既不可证实也不可以证伪,往往被很多人利用进行非法的“独断 论”论证。甘德怀当年曾是响当当的硕士研究生,又精习法律,这点语言哲学和 逻辑分析对他应是小玩意儿了。可是他似乎并不在意概念内涵的周延,而是用自 己的一次“考博经历”就实证出了“北大精神的蜕变”,也真有足够的资格领受 某些网民授予他的“勇士”称号了。   在分析了“北大精神蜕变”在逻辑上的不成立后。再来看本次讨论中的“学 术腐败”。我们认为分析问题应该首先分析前提。不能说当前存在着学术腐败现 象就一定可以在“甘德怀的考博事件”中找得出学术腐败来。很多参加讨论者对 此是没有清醒认识的。   判断是否学术腐败,当以北大法学院(对北大校方而言)或北大(对国家的 高教法规而言)是否违背或践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传统,并相互包庇遮掩捞取私 利。就已经明了的事实而言,我们很难说北大法学院及相关部门在制度方面那一 点有腐败的迹象。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北大目前录取博士的方式,也是建国以来, 至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以来通行的制度。学法律的人士动辄引证柏克的《自由与 传统》,怎么此时就忘记了呢。从部分网民的概念使用来看,由于他们所强烈希 望的是揭露“北大方面的种种负面的东西(比如学术腐败、垃圾学校及其它贬斥 性定论)”,同时急于将甘德怀立为“一个不屈服的勇士”,因此他们不可能也 不愿意采用那种知识化的、可以用来把握对象的客观陈述。由于已经在话语中消 解了语言的客观属性,因此它也就特别容易把主题再生产为一种情绪化的、欲望 化的话语机器。[10](P55)他们急于把自己的主观好恶和私人意见再现出来,却 不可能使他们焦虑的主观情绪和欲望结构得到任何有效的遏制。这种非理性情形 在很多网络讨论中出现,也必然使很多讨论最终走向无果而终的必然归宿。   这里有必要看一下新浪网和博客网的网上调查。据新浪网民意调查显示,截 至7月29日18时,在参与回答“你认为北大是否应该录取甘德怀?”这一问题的 2547人中,认为应该录取的有1623人,占总人数的63.72%;而认为不应该录取 的只有591人,占23.20%。而博客网站的投票调查显示为:在2423人中,共有 1210人认为存在典型的学术腐败,认为“北大精神”不再的有573人,只有138人 认为甘德怀应该提高学术修养。   图:博客网站对甘德怀考博事件的网民意见调查(来自博客网站)   您对甘德怀北大考博事件如何看   [ 目前共有 2556 人参与本次调查 ] ( 2004年8月12日12;10)   典型的学术腐败 1266人 占:49.53%   甘德怀海得努力提高学术素养 143人 占:5.59%   北大对外校学生的严重歧视 344人 占:13.46%   说不清楚,需司法介入 182人 占:7.12%   北大精神不在,让人痛心 621人 占:24.3%   博客网民的意见也集中于三点:“北大精神”不在,学术腐败,两者推出一 个逻辑的必然:甘德怀应该录取。其中“北大精神不在”和“学术腐败”是同一 问题的两个方面,所占百分比之和保持在80%左右。如果排除网上调查“恶意点 击”的情况,网络调查的结果可以分析为:因为事情的起因源于甘德怀对考博的 结果不满意,出离愤怒到网上寻求支持和网络舆论对北大的审判,加上甘德怀的 “过程描述”和已经定性了“北大精神”的蜕变,所以大战中间充满了对“原告” 的同情性支援。只是,概念的混乱使用虽然可能制造讨论的热闹,但同时也内在 地包含了讨论结果的无效。   (三)   在 “博客中国”网站上,“甘德怀考博事件”连续六周成为首页的重要要闻。 该网站近两个月来为“考博事件”造势,已经引起普通公众对网站的客观、公正 立场加以质疑,当然也引起了媒体研究者的注意。著名IT界人士沈阳认为有必要 关注该网站的信息误导问题。网站缺乏对公众负责任的媒体态度,并出现对此事 件的明显信息不公:1、偏向性强, 2、用稿比例, 3、缺少中性评论。在这样的 非理性争论中,并没有出现问题越辨越明的良好迹象。凡有较为客观的言论,往 往被跟贴者界定为“和稀泥”、“同流合污”、“无内容”等等否定行词语。例 如我国现代化研究和知识分子研究的著名学者许纪霖发表在中国《新闻周刊》上 的《“甘朱事件”的制度性反思》,提出了“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所谓的‘程序 不公正’,而是目前的博士招生和培养制度的内在错位所致。”[13]但就是这样 从严谨的制度分析和发展角度予以反思的作品出现在“世纪沙龙”上,因为不符 合甘德怀的“程序公正”,就被贴上“和稀泥”的标签。另外邓正来、陈永苗的 文章也因为“不合甘见”,贴上了否定性的标签。在博客网站、新语丝都可以看 到大量“一棍子”打死的内容。为避免“越争越乱”,在网民四面“非理性”的 楚歌声中,北大方面已经决定不再作过多解释。   著名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提出了网络中的协同过滤现象(collaborative filtering)。即网站通过信息的同类搜集和网址链接,在提供方便的同时导致 了信息“窄化”。她进而指出这样的结果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从而产生仇恨。 [8](P16-17)由于本次讨论涉及多方“资本”的争夺,因此争论的结果,恐怕就 不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以为将促进“制度建设”,隔阂和积怨的相伴而生倒是难 以避免的了。从“甘德怀北大考博事”的网上讨论来看,目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 阵营划分。[9]   本次讨论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阵营:拥朱派和护甘派。拥朱派发言不多,且多 从学理和制度上讨论问题。护甘派则人数众多,而且发言时明显采取了双重标准, 对朱苏力尽力打击,而对甘德怀则任意拔高。大部分网民,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 道德问题,认为朱苏力是小人,甘德怀是勇士。在讨论中很多网民采用了“道德 理想主义”的标准要求朱苏力。道德理想主义的道德是一种高度超越的、理想化 的道德,不是日常生活的伦理准则或人机交往准则。他不是建构一种切实可行的, 用以规范普通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世俗性道德,而是把目标指向一种高标准的、 超越的、准宗教化的道德,一种所谓的终极关怀、终极价值。[8](P206) 平心而 论,朱苏力无论是作为法学院长、博导还是普通人,在对待甘德怀都是颇富“人 情味”的。在甘德怀网上发表《考博经历》之前,朱苏力并没有摆出“拒人于千 里之外”的架子,对甘也是一视同仁的。而且朱苏力还还明确表示:“如果对国 家、学校利益重大的事情,比方说港台学生、外国学生、高校师资培养、西部地 区人才培养等,我也会按照学校的规定“开恩”。但这实际上都得按正常的程序 进行,完全不是我个人能够决定的问题。”『11』足见朱苏力的为人是讲原则而 又平和的。   但是很多站在甘德怀一边的网民只是在谩骂,盛气凌人的谩骂,毫无教养的 谩骂,北大教师、法学院、研究生院和整个学校是挨骂的主要对象。比如骂朱苏 力“猪角兽脸皮真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不配混在教育战线上”等语言,以及 许多难以在此复述的污言秽语,既说明发言者的出发点本身是意气用事的发泄而 非建设性的思考,同时也暴露出发言者自身的人格缺失。美国网络专家埃瑟·戴 森认为,网络并没有改变人性。[4](P302)网民的行为在生活中是有一定现实基 础的,网络生活还是一面镜子。没有现实的人,就没有网络中的“镜像”。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这次网民的非理性行为,实为很多公民的自身修养较差、缺乏冷 静周密的思考所致。现象所反映的问题,也就不仅仅是在一个考博事件才会有这 种表现的问题。朱苏力们在程序上如果有问题当然是应该被批评的,岂不知这样 无端的人身攻击行为同样是对公正的践踏。正如一位网民所说,“当我看到一些 严肃深刻的文章和肮脏的口水文章并列在一起时,总觉得正剧有了喜剧的味道, 一场神圣的正义之战弥漫着乌烟瘴气。”[9]   另一方面,在对北大和朱苏力大加批驳的同时,论辩者对甘德怀的个人行为 却未作应有的检视。首先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甘德怀网上发表《考博经历》是一 种典型的报复行为,是一种“你不让我读博,你的日子也休想过好”心理造成的。 从甘德怀的自述我们知道,复试后他曾多次找朱苏力“帮忙”,假如他被录取了, 很可能他所谓的“程序问题”,包括复试通知、主考教师迟到等甘一直纠缠的细 节就都没有问题了。如果甘德怀发现程序不公就表示抗议而不在乎录取,大家可 以无保留地支持他。事实是,甘德怀的抗议是他自己想尽办法而没有被录取以后 才爆发的。他真正敏感的是他自己会不会被录取。而且还去纪委告状,说明他的 眼界和抱负是狭小的。甘要求朱苏力更改复试成绩。“因为朱老师本身是北大法 学院院长,又是学术权威,这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障碍。”他的程序原则又体现再 哪里呢?只要对自己有利,程序就是好的,对自己不利,还可以打出程序不公的 旗号博取同情。所以有人不无讽刺的说法倒不无道理:“在网民中有一些人,就 是考硕士、考博士一旦考不上,就来“揭发导师”。”[3]可是甘德怀却将朱苏 力在考博过程中对他的一些关心(比如电话上的多次联系,甚至据甘《考博经历》 说“朱答应找学校改复试成绩”。)理解为朱苏力的“示弱”和心虚。通观甘德 怀的《考博经历》,总给人一种“抓辫子”的印象。一味将昔日的私人交往上升 为他日讨说法的证据,难道这就是学习法律出身的甘德怀的专长吗?如果甘德怀 这次被录取了,他会不会向有些考研考博成功的网民一样,同样要“控诉”一番 考研的“种种腐败”呢?想必这也是有可能的。   甘德怀在接受《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说:“考博士确实能够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但这些问题我并不是很关注。如果我特别关心世俗的东西,那么当年我就 不会从法院调到高校来。”“我到法院工作以后,的确有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我书生气重。”如果我们要反驳甘德怀,我们不妨反问:法院就一定世俗了?学 校(河海大学)就不世俗了,调到不世俗的学校你就不世俗了?如果不是他的自 辩和自欺,那么从他这个30岁的人对学校和社会的“世俗观念”的认识来看,他 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也真的有些问题。   据《南京日报》的报道,查甘德怀在淮阴市中级法院担任书记员工作为1年 后,其它媒体一般说是两年,在这1年(两年)里他就可以摆脱书生气过得很好 了?就可以底气十足的说“后来我在工作中发现,只要一个案件进入司法程序, 那么它与理论的结合也不是很难,甚至可以说很容易,那么我的思考就回到司法 程序和制度本身的问题,相对来说,实体的法律和案例本身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这里笔者不妨猜测,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都不过如此,因此自觉 “书生气重”,重新回到学校,以为找到了温床,却发现只能教授一些电大生的 法理学课程之类(参见网上可查的甘德怀的任课表及教案)。从这些“猜测中的 甘德怀”来看,尤其是结合甘德怀考博后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属于物质和精神 上都处于困窘状态的人,因而不时暴露出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当然这里只是猜测, 而且仅仅是根据有限资料的猜测,不足为确信。   毫无疑问,就讨论问题的公证性而言,朱苏力、甘德怀的个人行为时一回事, 网民在论辨中抬高一人贬低一人又是一回事。无论朱苏力作为北大法学院长还是 甘德怀仅仅是河海大学的一个电大讲师,都不构成我们抬高或贬低他们的理由。 不顾事实,采取“为我所用”的双重原则,无疑是庸俗实用主义的恶劣表现,这 是在网络讨论中应该注意的。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可以在心理上 丢下“责任的包袱”,痛快发言。借用卡内题的说法,作为匿名的“开放群众”, 他它听任自己的天赋的自然冲动。[12](P6) 因此网络讨论也使许多网民失去理 性的控制,情绪化倾向严重。其意见很多停留在社会心理的层面。二、比起报纸 等普通大众媒体,网络讨论的“事实根据性”相对较差。为什么大众媒体没兴趣 参与的题材会在互联网上炒翻了天?究其原因,就在于大众媒体做报道是需要深 入调查的,必须掌握全面的事实才能说话。但在互联网上,凭借一个难以核对的 ID帐号就可以随意说话,基本不需要为自己的发言承担责任,可以极尽口舌之娱。 其实很多人参与讨论的人对朱苏力和甘德怀本人,以及博士生招考特点都不是很 了解,在“事实与价值”的问题上难免有失偏颇。三、对网罗讨论的作用我们不 应过分忽视亦不应过分夸大。网络讨论的非理性决定了讨论价值的有限性。尽管 网络的空间向度区别于广场的活动场域,但是“为了群众的继续存在,导向不可 缺少”这一点依然没变。[12](P13) “意见领袖”的参与和引导显得极其重要。 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在网罗上有自己的声音,从而澄清事实以正视 听。   多年以前的一个法国军官的的误入冤狱,引起了众多知识分子的抗议。因为 他们相信德雷福斯无罪。今天有个小人甘德怀梦想博取知识分子的同情,但他本 身确是一系列卑劣行径的执行者。历史如果有两次重演之所以变得滑稽,是因为 第二次出场的主角是一个小丑。   李黑戈2004年8月14日夜写于成都九烟桥。   参考文献:   1.  规则扭曲与“道德泛滥”--也评甘德怀考博事件【N】中国青年 报.2004-08-10 .   2.  李斌·“公平”争议叫板博导招生扩权:现行博士招考制度为权力寻 租留有空间【N】中国青年报.2004-08-1 .   3.  甘德怀:我的北大考博经历——北大精神的蜕变【N】。博客网站: http://forum.blogchina.com/viewtopic.php。新语丝网站: (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4.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   6. 网民00218053:关于规则和人情[N] 博客论坛2004年7月13日 2:09。   7. 童天一·为朱苏力辩护:朱苏力的困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07 月29日。   8.【美】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3。   9.阿Q将军·从甘朱事件看网络交战特点[N]·世纪中国网 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   10.刘士林·先验批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1.朱苏力:这次面试我问心无愧 [N]·新京报2004年7月27日。   12.【德】埃利亚斯·卡内提著,刘文光等译·群众与权力[M]·北京: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3。 (XYS2004081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