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对《异类》一文批评的回应   唐朝   感谢“一个同样忧心忡忡的法学老师”的指正,由于那几本书都是很久之前 看的了,写的时候也没有查证,因此出现了错误。错误还有“地出文化沙漠广东” 的“地出”应该是“地处”。   感谢AP先生的建议;不过我应该不是您所说的某篇文章的作者。我以前比较 喜欢玩电脑,所以以前在那些消费类电脑杂志上发的文章和您所说的东西毫无关 系。   也感谢“和光同尘”师兄的批评,但有一些问题还是要说明一下,若有不敬 之处,望海涵:   1、 说这些话的基础,是我所处的是“一所很普通的地方院校”,因此, 所有的结论都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我不排除某些学校存在例外,但这种情况, 至少在本地,是大量存在的。因为我交往的范围有限,所说的可能只能在本地区 (例如广东范围内)得到印证。   2、 每一样东西皆有其存在的作用与目的;课本的存在作用是给刚入门的 学生以基本的指导,因此,我不能也不会要求课本像一本学术专著那样,对某个 问题进行详细深刻的剖析,或者有某种鲜明的观点。所以,一本课本如果能做到 体例合理,要点清晰,而且反映了通说,那么,它可以说成功了一半。另外的一 半能否成功,应该在于课本能否将学生引向更深层的理解。一个基本的事实是, 现代大学生接触的可用书籍太少了。问题出在那里呢?我以为,变形的激励制度 否定了读书本身。即使是大学阶段,许多同学还存在“课外书”这种概念,因为 激励制度本来是基于课本而不是基于知识的,那么激励制度能否在你身上起作用, 关键在于你对课本而不是知识的熟悉程度。这种激励体制本身就否定了那些不属 于课本范围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变形的激励体制导致了课本的编排或者在实 际的使用中(尽管还有老师的因素),它无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或者这种 功能很弱,所以,如果说课本是这种激励体制的替罪羔羊,那也可以;但我更愿 将课本看作是变形的激励体制下的一种表现。   3、 我本人并非您所说或者所暗示的那样,对课本不熟悉,对法律条文也 不熟悉。现实是现实,理想是理想。即使我不愿意,我还是得熟悉课本与法条。 但我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在于,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得不花费很多的时间去 背诵课本上的知识点。我相信,在中国,很多大学生都有一个拿奖学金的秘诀, 就是背诵。只要把知识点背下来,那考试的分数肯定不低。我痛苦的原因,是我 必须背诵那些即使是背下来也是毫无用处的知识点。我当然知道应该理解这些知 识点,但我觉得没有背诵的必要,把知识点背诵下来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正如 我考试后就把它忘掉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毫无意义的背诵才是我的痛苦 进而悲哀的原因。   4、 我当然不会认为读了几本最基本的入门书籍就理解了法律。我想,即 使是现在中国所谓的学术界泰斗,敢不敢说自己理解了法律的精髓呢?但读书, 尤其是读相对较好的书,是理解法律精髓的一个途径。我也不会认为我的同学都 是考试机器,但现在大学生(包括我)读书很少是一个普遍现象,原因上面已经 说过了。读几本最基本的入门书籍当然不能理解法律,但不读这些或这类入门书 籍,那就更不可能理解法律。   5、 霍姆斯的原文大概是这样吧:“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 验”。我决不否认法律经验之于法律本身的重要。但是,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 非法律的生命就是经验。法律条文当然应该熟悉,但是不是对法律条文倒背如流 就能理解因而灵活地应用呢?显然不是!读一些理论的书来加强理解法律,是法 学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我想您这方面比我的体会多。当然,“眼高手低”是 我等入门者应该避免的。   6、 我也不认为发表一些论文就是“搞学术”的;学术,在我看来,是一 种对学问的研究之术;假如说“有学术气氛”,那就是对学问的追求(尽管这样 的定义是十分不严谨的)。当然,可能真的会存在你所说的那种情况:大多数人 以法律实践为职业。但我不认为以法律实践为职业的人不需要理解法律。能创造 一种法律学说或制度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人还是以法律实践为业。但学术并 不必然等于创造学说或者创造制度,学术的范围还很广阔。   7、 至于广东是不是文化沙漠,我想没有人可以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广东 是不是文化沙漠和中山大学法学院很好没有必然的关系。按照您的逻辑,是不是 可以说中山大学院的法学院很好所以广东不是文化沙漠呢?学校摆脱不了自己周 边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广东的社会的浮躁风气影响到了学校,这个是很正常的 影响;但中山大学一个学校能不能以自己的精神影响到广东这个社会呢?显然, 这种力量对比太悬殊了。况且,据我有限的见识和老师的一些说法,中大法学院 名气一般,也没什么著名的学者(国际私法的有一个谢石松先生吧),远不能和 人大、北大、武大和西南这些学校的法学院相比较,唯一已经申请到的法理学博 士点也是2007年才招生(资料可能有误,但法学院网站上面时候没有提到这个 事)。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其学生和老师,如果老师本来就一般,那么学校再好也 是有限的。 (XYS2006011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