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大学生就业难彰显了什么?   作者:x8b8x8   杨曾宪先生将近年越来越明显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归咎于高教大跃进,这个 结论似乎有点草率。   首先,从历史上看,知识青年失业问题并不是个新问题。不用列举数据,只 看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就能有所了解。比如郁达夫的《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 状》,这位“文学青年”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沈从文,我们且看郁达夫当时是怎 么规劝沈从文的:   “现在不要说中国全国,就是在北京的一区里头,你且去站在十字街头,看 见穿长袍黑马褂或哗叽旧洋服的人,你且试对他们行一个礼,问他们一个人要一 个名片来看看,我恐怕你不上半天,就可以积起一大堆的什么学士,什么博士来, 你若再行一个礼,问一问他们的职业,我恐怕他们都要红红脸说,‘兄弟是在这 里找事情的。’他们是什么?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吓,你能和他们一样的有钱读 书么?你能和他们一样的有钱买长袍黑马褂哗叽洋服么?即使你也和他们一样的 有了读书买衣服的钱,你能保得住你毕业的时候,事情会来找你么?”   这说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状况,那时中国还是个文盲大国,离什么“高教 大跃进”还远得很吧,但我们看那情形,与今天的“博士满街走,硕士不如狗” 的现实何其相似乃尔!再如大家可能更为熟悉的鲁迅名文《伤逝》,也是同一时 代的作品,其中的悲剧结局同样离不开失业问题的推波助澜。   好了,旧中国的事情先说到此,咱们再看看外国的情况,看看美国是怎样从 30年代大萧条中走出来的。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美国失业率达四分之一左右, 即使后来由罗斯福力挽狂澜,使尽浑身解数也仅仅使失业率下降了不到10个百分 点。那么,最后是什么因素把美国真正拉出大萧条的呢?说起来有点吊诡,这因 素既不是现在主流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市场经济,也不是提出宏观调控理论的凯 恩斯所推崇的罗斯福新政,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4年,由于要供应自 己的军队和盟国的军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翻了一番。尤为奇妙的是,在 这期间并没有发生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大炮挤走黄油”效应,而是美国的个 人消费普遍增加,失业率从17.2%下降到了1.2%――注意,这是美国有史以来 失业率的最低点!   这段历史,我至今没有看见有什么经济学家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倒是读过 历史学家的一段有趣的评论: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重组堪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的新政 相类比。两者都是对带来创伤的危机--胡佛的大萧条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停滞 --的反应。两者都是由民族精英的领导者自上而下指导进行的。罗斯福和戈尔 巴乔夫都对推翻社会制度的革命不感兴趣,而对能保留和重新焕发这些制度活力 的改革情有独钟。尽管其改革目的都是保守的,这两个领导人都既遭到了害怕不 确定未来的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也遭到了要求施行社会外科手术而不仅仅是一时 急救的激进派的反对。因此罗斯福被右派批判为本阶级的背叛者,并遭到了诸如 主张‘分享我们的财富’计划的路易斯安那州长休伊·朗一样的左派激进主义者 的批判。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 作机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但对戈尔巴乔夫来说不幸的是,没有第三次 世界大战来将他解救出困境。当然,这对于世界来说则可能是幸运的。”(《全 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8页)   如果我们能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高教大跃进,那么就更可以说美国当年 大萧条的原因是缺乏战争。这样粗糙的结论显然很难让人满意。事实上,现在的 经济学虽然学派林立,但对于失业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至今仍处于公说公有 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根本没有定论,当然也就拿不出根治的办法--再说下去, 经济学可能就成了这里人人喊打的中医理论了,呵呵。   所谓大学生失业,仅仅是把本来就存在的问题表面化而已,因为“大学生” 毕竟算是一个耀眼的符号。突出的例子是:过去不合理的收容制度一直存在,可 是直到有一个大学生被收容致死才引起公愤。类似的事情还有:拐卖人口不算新 闻,但拐卖了女大学生就是新闻;卖淫不算新闻,但女大学生卖淫就是新闻-- 咦,这一条如今好像已不算新闻了吧?有道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呵呵。   最后回应本文题目--大学生就业难彰显了什么?要我说,其实只彰显了一 个事实:经济学的无能。 (XYS2007012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