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就业难”与“高教大跃进”   Maslow   昨天在新语丝看到杨曾宪先生的文章《“上学难”、“就业难”关键原因是 高教大跃进》,在文章中作者深入地分析了“就业难”的现象,并给出了造成这 种问题的原因——高教大跃进,但就我个人的经历和观察并不是很认同作者的结 论。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高等院校毕业生暨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的大量增加对 于社会的进步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甚至在今天,这一点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 关键因素,无论怎样,对于这一点应该给予肯定。至于由于高教的大量扩招,造 成了高等院校教学水平的下降,或者说造成了学位的“贬值”,这是由于在高教 扩招过程中政策制定与实施水平的不足造成的,在充分的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 上,应该是可以改进的,所以这也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个人以为, “就业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在没有扩招之前,或者 咱们再向前推十几年,大学毕业生寥寥无几,正可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所 以那个时候也就没有“就业难”的问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的 现象,或者说不是一个良性的现象。而且我也不认为那个时候的大学毕业生的水 平真的有多么的高,能力有多么的强。给人那时候大学生的水平较高的印象的原 因个人以为主要是那时候上大学的门槛太高了。以入学率为5%计算,那时候任何 一个普通大学生在同龄受过高中教育的人中就是top 5%的人,这样的人和现在 top 20%甚至30%的普通学生相比无论在智力水平还是综合素质等方面无疑具有很 大的优势,但如果和现在同样是top 5%的学生相比,我想那个结果就非常有趣了。 那个时候之所以没有就业难的问题,是因为大学生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用人单 位需要降低标准才能招到人。事实上,那个时候的大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或者 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或者其他能力应付工作岗位的需求的例子并不是个别现象。 而在今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那么用人单位就要寻找更加适合的人才, 用人的门槛也自然提高,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招聘他们所需人才的代 价也越来越小。所以纵向比较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找到 工作的人的待遇也没有过去的好,也就是所谓的“就业难”的问题罢。   其实杨曾宪先生也指出了一个事实:“必须看到,就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 严峻的同时,近年的人才市场上,却同时出现了日趋严重的招聘难现象。”就我 个人的观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实际上是远远大于高等院校 所培养的人才(个人感觉而已,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但是从经验上看,这一 点是站得住脚的)。就高级人才来看,只要看看外企有多少职位要由外国人或者 港台的人来做,从成本上来看,这绝对没有采用本地人才来的合算,但确实是没 有这样的本地人才具有足够的技能和素质担当这样的职位,这说明了什么?对于 中初级人才来看,比方说对于熟练技工,在广东、在江浙,一个熟练技工的薪资 很可能高于博士的,还招不到人才,这又说明了什么?正如杨曾宪先生所说,这 是“供求错位的结构性失业”,而且我个人认为这才是造成所谓“就业难”的真 正原因。社会对于各种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所培养出来的 人虽然不能说太少,但问题是我们的毕业生并不是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人才!正因 为这样,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所以问 题的核心还是那个老问题,我们教育制度本身的问题。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甚 至包括中初等教育到底培养的什么样的人才?说到这里,我想起前些日子和同事 聊天时感慨,我们中国的教育体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教育,实际 上就是为了培养博士。无论从教学设置,教学模式来看,就是这样,而培养博士 的代价,是通过不断的考试,淘汰掉绝大部分的人,而更遗憾的是我们培养出的 博士的水平却并不尽如人意。问题在于,博士与其他大部分的劳动者所需要的素 质和技能,甚至思维模式是不同的,所受到的训练也就不同(这里并不是说博士 就高人一等,而是各有所长而已),在培养博士的过程中“淘汰”下来的人,实 际上更大的可能是并没有受到应付其他工作岗位的技能的培训,那么怎么能期望 他们能够成为具有用人单位所需要技能的人才呢?难道要靠用人单位的职业训练, 还是靠自学?这样看来,需要调整的不是招生人数,而是我们教育体系的目标。 毕竟社会的进步不是光靠博士们,甚至并不主要靠博士们,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普 遍具有较高水平的劳动者,而不是即代价昂贵又专业局限较大的博士。   说到教育的问题,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有一天听同事说起他在英国读 中学的女儿的作业,有一道关于电桥的问题,他让我算一下,算是“考考”我对 中学的东西还能记得多少。说实话,除了欧姆定律,别的解题技巧我是全都忘光 了,于是从欧姆定律出发,一步步把电流的改变算了出来,整整写了半篇儿纸。 拿给同事,谁知同事说,他一想就知道我是这样算的,或者说我们中国教育体系 培养出来的人都是这样算的,但是英国这边的学校不是这样。他们告诉学生的是, 电阻的改变导致的电流的变化,在改变量较小的情况下,中间通过电流表的电流 的改变和电阻的改变“就是”线性关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也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中外教育的一点不同罢。我们的教育讲究“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但是问题是,这是博士所要求的能力,对于其他大部分劳动者,在工作中只需要 知道如何应用就可以。因为“从知其所以然”反推回“知其然”,也就是我们要 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需要很高的能力与技巧,也不能期望 每一个劳动者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这部分的工作交给博士们去做好了,其他 劳动者根据博士们的结论来实际的完成工作,就可以了。所以这样看来,我们的 教育体系教给学生那样多的理论知识,对于将来作为其他劳动者的大多数,到底 有多大的价值就值得怀疑了,换句话说我们的教育体系所提供的训练和实际是相 脱节的。   有些跑题,勿怪。总的来说,个人以为,杨曾宪先生关于造成“就业难”的 原因是高教大跃进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高教大跃进不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本 原因,甚至这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培养的 并不是社会所必需的人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多层次的,而我们的教 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却都是一个样子的,当然那样的人才社会也是需要的,当毕 业生少的时候,毕业生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就业形势就较好。当我们有了大量的 高校毕业生的时候,超过了社会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的时候,那么“就业难”的 矛盾就爆发出来了。正如同杨曾宪先生文章中提供的数据:“据国家发改委4月 底发布的报告称,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而当年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 万人”中,这413万人中大部分人需要的不是现在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素质或者 技能,而我相信,如果高等教育能够真正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供学生社会所 需要的技能培训,那么后边的这个需求数字,也就不会是仅仅166.5万。 (XYS2007012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