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致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的公开信   我无法尊敬的顾校长:   本人1995年到清华大学参加工作。当时王大中院士刚任校长不久,全校上下 那种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精神我和我的同事们至今都怀念不已。在 2007年一 群热血校友撰写的“致清华全体校友的公开信:吁请顾秉林不寻求连任清华校长” (附件一)中,已经非常深刻地总结了您上任以来种种不称职的表现。而我们校 内的教师们谈起此事,无不叹息清华大学的历任校长,从未有过如顾校长一般彻 底向各级官僚全面服软的软蛋校长。   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的校长,本应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要带领全校上 下发挥清华大学在传承文化、创新知识以及维护社会价值准则方面的模范与带头 作用。然而您上任以来,清华大学掀起从未有过的大学官僚化浪潮,在所谓提拔 又红又专人才的口号下(美名其曰“学术与行政双肩挑”的人才),推行官本位 的大学体系。那什么样的人才是清华大学的双肩挑人才呢?象现任房管处处长邓 丽曼一样的人才!“邓丽曼人才”在担任教务处副处长职位上晋升了教授,然后 又在担任房管处处长前夕经校领导特批,搬入她本无资格居住的荷清苑小区。而 比她早晋升的教学与科研一线教授,还有很多人至今没有解决住房问题。这就是 清华大学推行的“双肩挑”政策:意味着争权夺利,意味着不钻研业务,意味着 以权压人。在如今的清华大学,这些行政人员带着处级、局级的威风,带着教授、 研究员的头衔,想的是升官发财,再也不操心教书育人。   如此官僚化运作的大学体系,直接导致清华大学学术水平的全面滑坡。清华 大学在2002-2004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有13个一级学科全国第一(当时还 在王大中校长任上)。然而在国家“211”“985”工程投入了几十亿的资金以后, 清华大学反而在2007-2009年的第二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只有12个全国第一。要知 道清华北大在“211”“985”工程拿到的国家拨款要比其它学校多50%、一倍甚 至数倍。如果其它学校花少得多的钱就可以实现全国第一,为什么不重点支持它 们?   我们回头看看1998年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 工程),清华和北大的目标定位是“世界一流大学”,而其余985 大学的目标定 位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实际情况呢?以2008年12月的《美国 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数据为例:在最能说明学校学术素质的教师论文引用率得分 上:亚洲的京都大学91分,东京大学 78分,新加坡国立大学75分,香港科技大 学72分,大阪大学70,香港大学59分,香港中文大学57分,首尔国立大学54分, 北京大学34分,清华大学只有区区31分。亚洲都还三流,谈什么世界一流!   清华大学在2011年就要迎来百年校庆,学校领导忙于争权夺利的同时,不是 不清楚清华大学离国际一流其实是越来越远。于是就大搞形象和政绩工程,在学 校的各级会议上强调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质就是老掉牙的“杀鸡取卵”和 “借鸡下蛋”。一方面是提拔所谓的“重点人才”,给特殊资源、特殊津贴、限 期出成果(给入选的年轻人的标准是5年达到杰青,否则走人)。一方面是给特 殊人才特殊待遇,以前是租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则是借了一个普林斯顿 的美籍华人。   如果校领导们只满足于互相争权夺利和大搞形象工程,也许我等逆来顺受惯 了,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算了。可气的是学校的官僚们最近又对我们680多名以副 教授和讲师为主体的青年教师在住房问题上进行强制性处置!我们大家虽经多次 抗争(分别在2008年6月和12月向校长和党委书记递交了105名教师和 224名教师 亲笔签名的抗议书(附件二和附件三),还有许多教师害怕学校将来报复,不敢 签名),却未见任何曙光。现在离校方的最后通牒期限2009年3月 31日已经不足 一周,一些教师精神极度焦虑,甚至表示不排除采取极端手段。在清华大学每年 皆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因不堪压力而轻生的情况下,校方仍一意孤行地要把大批青 年教师赶出现住房,试问还有道德和良知吗?   在3月14日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改善民生才能凝心聚力”中,特别强 调“改善民生,关键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利 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无论是参加第一批还是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地方 和单位,都要按照总书记讲话要求,把改善民生贯穿活动始终。对涉及教育、就 业、就医、分配、社保、稳定等群众基本生活的民生问题,要高度重视,千方百 计加以解决。因为这些问题,事事关乎百姓冷暖,件件连着党心民心。对每一项 工作,都要尽最大努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 落。”至于清华大学的官僚们为什么可以置中央精神于不顾?则是我这个十几年 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的普通教师所不能理解的!好一个“事事有回音”!我们上 百名教师两次具名上书,回音何在?   大家从附件二和附件三中可以了解事件的经过(其中105名和224名教师的亲 笔签名未经全体教师的同意,我无法公布在新语丝网站上,但我会同时向方舟子 先生提供信件和原始签名的扫描文件,以证明事件的真实性)。我还想补充的是:   〔1〕学校目前的中上层干部和资深教授全数搬进了2001年落成的蓝旗营小 区和2003年落成的荷清苑小区。这批住户以市场价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价格购 得住房后仍意犹未尽,由于国家住房改革条例明文规定:“对已购买了中央国家 机关经济适用住房(含单位自建住房、集资建房)的,不再予以补发住房补贴; 各单位自行发放的职工住房补贴一律停止发放,已经领取的住房补贴要给予扣除” (见国家"关于完善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住房制度的若干意见”2005年 4月26日)。 他们就以经全校教代会讨论通过为由,公然违反国家政策,每月发放住房补贴至 今。   〔2〕由于现任官僚们的住房无忧且超越国家标准享受补贴,剩余教工的住 房问题已全面让位于百年校庆的形象工程,学校规划建设新的“百年讲堂”,新 的附属医院,再建500套豪华周转公寓,却同时用强制手段〔扣工资〕把没有解 决住房问题的中青年教师完全推给市场。其中就包括了我们680多名目前住在学 校周转房中的中青年教师。   〔3〕在百名教师联名上书的前提下,校领导担心新提出的周转房处理办法 无法在全校教代会上通过。又罔顾有关规定,以校务委员会通过的方式强制执行。 试想在广大职工的住房问题上教代会代表都没有发言权,这个学校还有什么民主 可言?   〔4〕清华大学的住房分配大量存在暗箱操作的情况。尽管广大教师多年来 一直呼吁学校向教代会公布房源和住房分配情况,学校一直装聋作哑至今。   顾校长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一直消极回避公众、回避媒体。 从“致清华全体校友的公开信:吁请顾秉林不寻求连任清华校长”在网络上广为 流传至今,我们未见您向社会和公众发表任何看法和声明。希望您这次能拿点勇 气出来面对大家的质疑!质疑清华大学为什么对百名教师两次联名上书“无回音、 无着落”。   最后,我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作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普 通教师,校方有很多办法可以打击报复我。在本人的基本人权无法得到保障的情 况下〔看看山东泰安的例子,谁能保证我不会被投入精神病院关押?〕,我只能 通过新语丝网站公布事件的真相,并且向方舟子先生提供一切证明材料,以保证 真实性。   清华大学一名住周转房的普通教师   2009年3月24日   --------------------------------- ----   附件一:致清华全体校友的公开信:吁请顾秉林不寻求连任清华校长   诸位清华校友,师生,校领导以及教育部领导:   我们是一群关心母校清华发展大业的热心校友,鉴于母校近年来面临的形势 和严峻局面以及顾秉林校长的以往表现,吁请顾秉林不要继续担任清华校长。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的排头兵,在不远的未来将迎来她的百年 诞辰。对于我们这些接受过母校的哺育,曾经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的一员来说, 没有什么比听到学校在教育,科研,社会声誉等方面蒸蒸日上的消息更加兴奋的 事情了。而这些进步与发展,作为一校之代表与主要管理者的校长,其所起的核 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是多么希望既有战略眼光、又有出色的管理能力的人 担任清华的校长,最大程度地推动清华的发展,早日实现国家对于母校实现世界 一流大学的期望。不可否认,顾秉林院士在本专业研究领域中有杰出的表现,但 遗憾的是,自从他2003年出任清华校长以来,清华在前校长王大中领导下突飞猛 进的势头骤然减缓下来,校内外涌现出众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清华未来的持续发 展。而在同时,很多兄弟学校在中国高教改革重组的大环境下,获得了前所未有 的发展契机。在这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代,清华的发展在过去四年中已经 严重滞后;而在这个表象后面,凸显的是更深层次的危机,那就是清华在未来一, 二十年中的发展潜力跟远景。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清华的学术地位,社 会影响力,公众认同程度必将持续下滑,导致长期处于落后地位的情况发生。这 种可能性绝对不应该是有着近百年光辉历史,代表着中国学术现代化过程的清华 的未来,更不是清华十几万校友能够接受和容许的。   众所周知,母校今日的辉煌和荣誉,建立在众多学长多年来切实奉献的基础 上,而历任校长在学校建设方面的历史功绩尤其不可忽视。在清华的历史上,有 两位校长对清华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是解放前的梅贻琦,在他的领导下,清华从 一个刚刚设立的国立大学转变成为当时最出色的综合性大学。另一位是解放后的 蒋南翔,他成功地扭转了清华因为院系调整师资几乎沦为二流学校的颓势,把清 华建设成最适应当时那个时代的多科性工业大学,进而奠定了今天清华重新崛起 的基础。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一位合格的校长,应该具有以下素质。第一位的 是要具有教育家的战略眼光,能够洞悉社会的需要,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与时 俱进,最大程度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第二位的是要有政治家的谋略与手段,能 够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诉诸实践。现代大学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无论是在校内协 调不同群体的意见跟利益,还是在校外寻求政府与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仅仅有自 己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要有所作为,必须有决心,魄力,跟政治手腕,不能畏 手畏脚,一团和气。最后,校长必须能够面对公众推销和提升大学的公共形象。 在现在社会,大学通常被期待为时代风范的载体,而校长则是大学风范的代表。 面对媒体的时候,校长不但应该传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更应该时刻塑造和宣传大 学的形象,让公众从他的身上,看出一所学校的精神与风范所在。进而言之,作 为清华的校长,更应该表现出学校深厚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积淀。   令人遗憾的是,自2003年担任清华校长以来,顾秉林没有表现出他具有上述 能力中的任何一项。清华的发展陷于停滞,各种问题屡屡发生,学校在社会上的 地位跟声誉江河日下,其他学校的崛起在各个方面挑战清华的优势。在母校面临 着最严峻的局面的时候,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熟视无睹。因此,基于下文对清华危 机的全方面分析,我们郑重呼吁顾秉林不要再留任清华校长一职:   第一, 缺乏教育家的眼光,对于未来清华的整体定位含混不清,对清华各 学科应该如何发展,毫无作为。   清华经过文革后几任校长的不懈努力,虽然名义上恢复了综合大学的学科布 局,但是总体上仍然是工科独大,其他学科处于从属地位。更加严峻的是,即使 这样的形势也受到了国内其他学校重组学科后的严峻挑战。传统工科优势减弱, 学科老化,理科发展严重跛足,人文学科长期停滞于二流地位毫无进展,医学更 是在跟协和的谈判中长期反复不前。在顾秉林担任校长的四,五年间,我们看不 到他有任何调整,发展清华各学科的政策,只是在前任开创的学科格局上面停步 不前。这种形势,只能让人质疑,他对于清华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到底有没有自 己的想法,他是否看得到清华所面临的困境,是否有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与能 力。   1.工科是解放后清华立校的根本,但是由于近年中央跟地方政府对教育投 资的加大,过去一些工科为主的学校得以集中资源专门发展几个工程科学,无论 在教学科研规模,还是参与国家大工程的方面,都远远超过清华的传统工科系所, 不断接近甚至超越清华工科的水平。在最近的国家一级学科评比中,机械,仪器 等传统强项丢掉第一,土木,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更被其他学校远远抛在后面。 在工程项目上,同济大学在中国大兴土木的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主动,在区域规划 和城市规划、高难度桥梁工程、复杂超高层大跨度建筑工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世 界一流的学术成就和工程业绩;北航、哈工大等高校积极参与大型飞机和军用飞 机研发、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大型项目,为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北方交大、西南交大等高校积极参与高速铁路研发,在铁路机车现代化、隧道工 程、桥梁工程方面做出成就卓越,为国家铁路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面 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清华的工科院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模式,引入更 加灵活的学生培养跟用人机制,那么这种趋势只会更加明显。众所周知,工程科 学包括工程理论研究跟实践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理论研究是保持学术领先的基 础,而参与具体实践工程则是维持社会影响力跟经费来源的必要途径。清华工科 系无法跟其他学校在规模上进行竞争,那么必须注重走理论跟实践两个环节。一 方面吸引国际国内领先的理论学者,例如计算机系引进的姚期智教授,另一方面 应该全力支持院系去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并且给予这些项目的领导人必要的 引用人才的自由度,保证研究团队的规模。近年来国家领导意识到了中国在技术 方面的落后,提出在十一五计划中重点发展制造业十大领域,面对中国工业现代 化迅猛发展的大好局面,清华校方理应组织科研力量,积极参与这些大型项目, 但是清华校方却一再贻误良机,主动放弃了大好机遇。我们认为,工科系应该早 日引入教授跟研究员双轨制,研究人员作为non-tenure track faculty,而给予 领导大项目的教授自主雇用研究人员的自由。这样,清华工科才能够在不无限扩 大tenure-track的教授编制的前提下,既保持从事工程理论研究的教授的质量, 又能保证工程实践开发团队的规模跟竞争力,从而永远维持清华工科的领先地位。 可是恰恰相反,近几年清华人事制度的改革基本上停滞了,原来的教师分“科研 教学”、“教学”、“科研”3个序列名存实亡。   2. 如果说传统工科的优势在不断削弱,那么在新兴的工程学科领域,顾 秉林更是没有任何积极进取的作为。近年来,国际上工程科学演化出了一些新领 域,例如纳米微机械,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等等。这些领域,正是中国作为发展中 国家具有后发优势的地方。尤其是生物医学工程,跟公共医疗体系紧密相关,有 极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国内一些传统文理科大学在设立工科的时候,就看准了这 些新兴的领域,并且直接从国外招聘到出色的留学生学者,例如北大就选定了纳 米等领域作为他们工科的突破口,上海交大跟Johns Hopkins联合培养生医硕士, 学生在美国完成硕士课程。相反,清华在这些领域要么是没有发展目标,要么是 象生医工程这样长期被学校忽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生物医学工程系近5年来 没有引进过一名算得上是优秀的教授),停留在国内低水平的层次。   3. 在工科岌岌可危的同时,清华理科同样也处于复建二十余年后的发展 瓶颈。数学跟化学系长期处于国内二流学校的水准,找不到任何突破口。这种局 面不是引进一两个特聘教授或者院士就能够改变的,而需要有魄力的系主任跟学 校的全面支持。数学是物理教育的重要组分,而化学则是跟生物,以及近年来新 兴的纳米领域息息相关,在这两个学科上面跛足,清华的理科就永远不能说是国 内一流。同数学系和化学系遇到非常多的困难相比,清华物理系跟生物系还算相 对幸运,在复建的过程中有很多能力出众的系主任,以及得到了外界的很多学术 上的支持,得以较快地进入国内一流梯队,并在国家重点学科,科研成果,院士 等上面表现不凡。但是,他们的发展同样面临很多挑战,尤其是生物系,因为生 物跟医学研究的紧密相关性,清华长期无法跟协和理顺关系,严重影响了生物医 学研究的发展。清华生物系虽然得到了学校985经费的大力度支持,但是无论是 规模,还是经费,根本无法跟那些合并了医学院的大学相比。纵观国内最好的几 所大学,北大,复旦,交大,浙大,都通过合并得到了完整的医学科研体系,在 生物医学研究成果,经费,重点学科评比,国家各项奖励项目,院士人数等方面 立刻上了一个台阶。跟这些学校相比,清华生物系则成了校内资源经费的黑洞, 无论学校如何特别重视支持,仍然不可能跟其他学校处于同等层次竞争。需要特 别注意的是,生物系也从饶子和,孟安明等取得重要突破的乐观中掉落下来,目 前面临着发展上的重要问题。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饶子和、孟安明等是10多年 前引进的教授,而最近5年来生物系新引进的教授基本上还没有出重要成果的迹 象。   4.对比理科的发展不均衡,那么清华人文社科学科就只能用不及格来形容。 不要说在全国学科排名中10,20名以后的尴尬地位,学校似乎从来就没有认识到 人文社科学科对于清华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性,看不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科 重新占据了社会最显著的地位,人文社科出身的人不但成为政府高级官员,公务 员的主要组成来源,而且广泛占据了新闻,媒体等舆论渠道,成为和人民大众生 活直接相关的显学。面对这种社会发展趋势,清华仍然是把人文社科当作理工科 的点缀,限制文科规模发展,把文科教师的主要工作定位于讲授全校公共课程, 在教师数量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每个老师为大量全校性人文选修课疲于奔命,可 以用在培养本学科学生跟学术研究的时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样严重的是,从来 没有人文学院出身的教师担任校一级领导来维护文科发展的权益,复建文科二十 余年,学校里面仍然没有一种可以让文科自由发展的人文气氛,人文学院当年下 礼聘来的专家学者要么是象葛兆光一样成名后就被传统文科强校挖走,要么是在 学校里面无声无息,更有甚者,还有象陈丹青一样拂袖而去,把清华僵化的体制 暴露在全国人民的视野之中。在这些著名学者纷纷去职的同时,从顾校长上任的 2003至今,除了经管学院引进钱颖一、李稻葵、白重恩等以外,清华6个文科学 院的其他5个(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美术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都没有引进过在国内外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学者。我们所熟悉的如李强、景军、李 希光、薛澜、张明楷、崔建远等知名教授,几乎全部是王大中校长在任期间引进 的人才。   面对以上诸多挑战跟各个学科困境,我们看不到顾秉林有任何明确的,一贯 的教育思想,有解决哪怕是任何一方面问题的想法跟决心。工科广大院系抱怨学 校把 985经费过多投给理科文科,失去工科传统优势;文科系抱怨学校限制招生 跟发展规模,无法形成内部的良性循环;理科系发展受到外在跟内部因素的限制。 更加严重的是,学科发展的停步不前,更直接影响到了清华的社会声誉跟高考招 生。在当今社会价值迅速转型的大环境下,人民群众对于综合大学空前认同。近 几年的高考招生中,在最发达的地区,例如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考生偏好北 大,复旦等传统综合大学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清华过去那种单一的工科形象 极大地损害了考生的信任。某些学校在招生的时候更是公然宣传理想主义的学生 应该选择文理科,想早日挣钱养家糊口的去学工科,或者是拿自己的‘新兴工科’ 来对比清华的‘夕阳学科’。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大学在 北京等地的优势必然会不断扩大并发展到到更多经济发达省份,如果到那时候清 华仍然不能改变在社会上单一,僵化的形象,那么现在这种招生的优势必将荡然 无存。设想一下,没有领先的学科,再失去了领先的招生,清华还能够依靠甚么 来维持今日的优势?   第二, 缺乏政治手腕与,处理校内外事务严重无能   在现代社会,一个合格的校长,就象大公司的CEO一样,需要有出色的管理 能力跟政治手腕,来协调各个方面的诉求,为学校发展创造最合适的空间。但是, 在面对以下种种问题的时候,顾秉林没有表现出任何处理复杂事件,为清华发展 谋取权益的能力。   1.医学领域的反复不前。随着上一轮高校合并的结束,国内高校发展的形 势已经很明朗了,北大,复旦,交大跟浙大这四所最可能在未来跟清华处于长期 竞争地位的高校,都获得了完整的医学院跟大量附属医院,从而奠定了他们在生 物医学研究,公共健康服务中的优势地位,唯独清华被抛在后面,并在跟协和的 关系不明中错过大量发展机遇。清华既然从王大中时代开始就决意发展医学,那 么就应该全力以赴,争取一切资源,想尽所有手段来解决跟协和长期纠缠的局面, 从而将医学发展的关系理顺,进入快车道。一日跟协和的关系不明确,就一日无 法整合研究资源,协调学科发展方向,从而远远落后在其他四所大学后面。事实 上,现在北医的发展已经全面接近甚至超过协和的现实,最好地说明了医学院跟 综合大学的合并,对于医学发展能够起到多么大的推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 要领导者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例如饶子和院士担任南开校长期间,与301医院开 展合作,也为解决南开医学面临的高水平医院的瓶颈问题打开了重要的资源。   2.学校教学,科研,教工住房用地开发长期停顿。学校的发展,缺少不了 建筑规模的扩大跟保持一支能够安家乐业全心投入教学科研的教师队伍。但是, 清华在2003年得到海淀区给予的朱房跟八家保留发展用地之后,至今没有任何开 发的计划,处于永久搁置状态。在过去5年清华周围的房价上涨超过 200-300% 的情况下,广大青年教工现在根本无法负担学校附近的住房。如果说高搁的拆迁 费用是阻碍开发这两块地方的主要阻力,那么现在负担不起的拆迁费用,学校未 来更加不可能负担得起。相反,在2003,4年的时候,当时几个商业银行给了清 华北大等学校几十亿的贷款额度。如果校方有王大中校长当年贷款十几个亿开发 紫荆学生公寓区的魄力,在当时拆迁费用比现在低得多的情况下,能够一举解决 这两处的征地问题,那么不但能够解决大量青年教工的长期住房问题,同时也能 为筹建中的综合医院获得土地。而校方没有魄力,拖拖拉拉到今天的结果,就是 本来5年前可以在房价低的多的时候购买校外商品房的教师,却因为对顾这一届 领导的能力抱有希望而没有购买,现在再也不可能负担起学校周围的住房。同样, 台湾长庚集团投资的国际医院,虽然医院本身的建设经费有了保证,却因为学校 迟迟无法征地,而无限期拖延下去。跟顾的无能相比,比清华更接近闹市地区的 北大,却得益于许智宏闵维方的出色领导能力。不但巧妙地校外的科技园转化成 为科研用地,极大改善了教学科研空间以学生住宿条件。而且他们战略明确,很 早就明白学校的财力不能够确保开发教师住房,因此在几年前的时候就组织教师 在五道口等地大量团购,从而解决了很多老师的后顾之忧。同样,北大方正集团 投资的北大国际医院,已经正式动工。顾秉林在这方面的表现,完全不及格。   3.缺乏校内危机处理能力,严重丧失学生信任。一个合格的校长,要能够 得到学生的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爱戴,能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敢于面对学生。 2003年以来,校内出现过几次严重的学生与学校的对立。一次是无法兑现研究生 4,2,1的住宿条件,导致学生去工字厅要求见校领导。顾秉林自己不出面,反 而打发几个态度恶劣的中级工作人员,对学生说出‘你们对清华没有贡献,凭甚 么要求改善住宿条件’的丧心之语,极大地伤害了几千在校研究生对母校的感情。 设想一下,如果顾能够以校长的名义,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亲自向学生解释学校暂 时的困难,将是如何一个不同的结果。第二次是水木清华bbs站事件。在 2005年, 教育部要求学校加强管理bbs论坛的政策出台。作为多少届清华学生的日常生活 的重要部分,bbs的任何变动都对学生意味重大,如果学校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能 够以人为本,向学生充分解释国家政策,并说明自己的苦衷,相信是能够获得广 大同学的谅解。但是学校粗暴地采取干涉措施,造成水木清华bbs四分五裂,从 而彻底离心了一代学生。跟广泛受到学生爱戴的前校长王大中,张孝文等相对比, 顾秉林是清华解放后声望跌到最低点,最不受学生尊重的校长,是完完全全的失 败。   第三, 回避媒体,缺乏社会活动能力   九十余年以来,清华大学一直在广大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因为这些社 会的赞誉跟认同,清华有幸得了到很多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公司和个人的无私赞助 支持。但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学校的形象是时刻处于媒体跟人民的监督 之下,这种荣誉需要每一个校友精心维护,更需要学校有组织地,系统地去经营, 才能够维持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对学校的认同长盛不衰。但是,在顾秉林任上,清 华负面新闻不断,正面宣传空洞乏味,极大地损害了清华各方面的利益。   1.缺乏清晰的宣传战略,对外舆论宣传毫无章法。一所大学在大众心目中 的地位,不仅仅是由她的学术水平决定的,毕竟那些高深的科研成果普通百姓难 以理解跟比较。人民群众对一所大学的先入为主的印象,是她是否有丰满的文化 形象,是否对年青的考生有感染力。我相信很多学子在报考清华的时候,都是被 荷塘月色的清华,人文日新的历史所吸引,而不仅仅是学科排名高低或者就业是 否理想这些因素。考生,特别是高中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对自己心目中理想 主义的认同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清华能够面对社会全面展现出自己 各方面的魅力所在。这种综合形象,不但影响考生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社会捐 助等方方面面。遗憾的是,顾秉林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性,在他的任 期上,清华的声誉从九十周年校庆时的顶峰一路下滑,某些任由媒体摸黑的行为, 已经到了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   2.消极回避媒体。今日之大学,早就不是往日的象牙塔,从教师到学生, 一言一行,各种政策,都暴露在社会媒体之下,接受公众的舆论评判。一个有能 力的校长,应该能够领导学校新闻机构,主动接触媒体来树立自己正面积极的形 象,同时巧妙地化解危机跟负面新闻。但是,在顾秉林领导下,清华新闻机构一 味回避媒体,在今年重庆文科招生危机事件中,完全暴露了领导层的无能,任由 某些媒体抹黑诬蔑清华,把清华求贤若渴破格招收几个省市的文科状元说成是破 坏分科规则,把清华的新生奖学金说成是用金钱收买考生。由于校方拒不回应媒 体澄清实事,随着事态的发展严重到全社会的主流媒体都指责清华破坏招生规则 的情况下,清华仍然禁止参与招生的老师跟招办接受媒体采访,说明真相,从而 在大众眼中坐实了媒体的指责。面对这种荒唐到极点的做法,我们想质问一句, 他们有甚么权力,把清华多少代人建立起来的声誉跟地位,任由媒体来践踏?这 种掩耳盗铃,装聋作哑的方式,难道真的就能期望社会广大群众很快淡忘掉负面 消息?在我国各级政府都设立发言人,主动应对媒体的大形势下,清华有了成绩 不去联系媒体主动宣传,受到摸黑唾面自干,这就是顾秉林理解的‘行胜于言’ 么?更有甚者,清华明明有一流的新闻传播学院,经常为国家危机处理出谋划策。 到了清华自己危机重重的时候,学校为什么不能够组织人文,传播学院的老师, 来帮助清华渡过难关?事实上,清华近年来消极应对媒体完全是顾秉林领导无方 的结果。在王大中时代的清华跟媒体的互动就积极正面得多。在刘海洋事件中, 清华校办,新闻处面对媒体的多方轰炸,坚定立场,保护学生,出色地缓解了这 一突发事件对清华的负面影响,并且维护了清华治病救人的人文关怀形象。   3.缺乏社会活动能力,无法代表清华形象。对于顾秉林这种逃避媒体的校 长,在一些会议场合接受记者访谈也许是最后一个体现学校气质,推销学校形象 的机会了。北大的许智宏上任后,持之不懈地用各种机会宣传北大的理科是全国 第一,一改北大长期在大众眼中的文科强,理科(高考分科的理科,而不是学科) 弱的形象,高调在宣传北大文理法医都是第一。相反,顾秉林没有能力向公众推 介清华综合大学的形象。在两会,校长论坛这些最好的面对媒体的机会的时候, 顾每一次的发言都是空洞无味,无关痛痒,毫无真知灼见,很难想象考生的家长 或者学生本人听了顾的发言,会对清华增加半点仰慕之心。   4.缺乏筹款能力。大学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北大单是2007一年,就收 到了美国,新加坡等国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捐款支持;更屡屡通过政治关系,获 得国家的专项支持,例如价值上亿的国际数学中心,以及通过艺术学院获得温家 宝总理特批的数亿元的歌剧院。在同一时期,浙大也依靠浙江无数企业家以及校 友资源,获得海内外数亿元的巨款,单是今年成立法学院,就获得了光华基金会 一亿元的捐助。跟这些充分利用政治,经济资源的学校比,清华长期就靠着香港 几个财团的有限捐款,在其他地区都没有甚么收获。更令人疑惑不解的是,清华 高等研究中心有杨振宁,姚期智这些大师,却不去从国家争取一分钱的特殊经费, 还要依靠杨先生老迈之身,在香港,美国各地奔波筹款。这种可悲局面,唯一说 明的就是顾的无能。   第四, 学生培养素质下降,学生培养目的不明   建设一流大学,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人才,以期成为日后社会发 展的中坚与核心力量。清华在九十余年的历史上出色地承担着这种使命,在她的 学生中,涌现出无数杰出学者,工程师,政治家等精英人物。但是,中国社会的 急速发展与转型,对于清华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与挑 战。对此,顾秉林仍然是没有表现出他对于这个严峻的问题有任何真知灼见,或 是处理解决的方式。   1.本科教育的失败。清华的声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毕业生在社会各行各 业的成就。在90年代末学制缩短跟本科生扩招之后,对本科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 问题。在顾的任上,学生培养毫无起色,缩短学制后注重基础的优秀传统被抛弃, 学风更是受到社会浮躁气氛的影响日益败坏,本科教育整体敷衍,学生两级分化 日益严重。优秀的学生因为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进步,有了更好的学习机会,因 此取得了很多令人欣慰的成绩;但是另一方面,那些不喜欢自己专业,或者是自 觉性不强的学生,学习越发没有目标与动力。很多课程的要求跟考试难度不断下 降,可是不及格的学生比例仍是不断增加。在这种整个社会大风气影响下,清华 如何维持学生培养质量,是极为严峻的挑战。我们认为,学生日后的成就,最主 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对从事的事业是否足够的激情跟自我认同。因此,理想的大学 教育,应该能提供给学生尽量多的机会来认识自己最愿意从事的职业领域;简单 地说,也就是淡化专业界限,力求提供通才教育。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学校对此 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例如复旦本科入学第一年不分专业。我们有理由相信,考 上清华的考生,在智力才能上都是足够优秀的;在他们当中一些人毕业的时候成 就远远比不上那些当时高考成绩低于他们,去了教学科研条件不如清华的学校却 在里面脱颖而出的人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清华没有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道路, 无法从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中获得足够的正面鼓励支持。作为校长,应该尽最大可 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遗憾的是,在本科教育改革的方面,顾在这五年 中仍然交不出合格的成绩单。   2.不敢喊出精英论的口号。作为国内一流大学,清华到底要培养甚么样的 人才?社会上流传“半国英才进清华”的说法,这样多学生跟家长的信任,背后 是国家给予巨额经费支持,唯一的目的这就是希望能够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各行 各业的精英,成为引领社会潮流的人才,而不是一部机器上没有个性的螺丝钉。 蒋南翔校长当年提出红色工程师的口号,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工程师就是社会的 主流精英,是决定社会经济走向的人物,这也是清华在文革后20多年来在政界独 领风骚的原因。清华应该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时时刻刻给他们灌输社会责任 感跟使命感,要他们明白,一个清华学生应该对社会发展,对大众承担的责任跟 义务;而只有成为精英人才,才能够实践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的理念。但是我们遗 憾地看到,现在学校仍然在宣传空洞的双肩挑制度。它作为现在清华的培养目标, 已经彻底脱离于时代。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从事政治的越来越多的是人文社 科出身,而工科唯一的上升路线是大型企业技术管理的道路而已,即使这个途径 也受到了管理学科出身的人的强烈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的辅导员经历,对 于日后的事业或仕途发展,帮助是微不足道的,反倒不如扩大文科,尤其是社科 专业的培养规模,才是增加在未来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力的正确方式。总之,不论 时代如何变化,作为一个学校,一个校长,最重要的就是与时俱进。蒋南翔校长 有独特的眼光,看到当时社会最需要的人才,给那时的清华学生设计了最合适的 发展道路。现在的校长,如果没有半点眼界,沿用40年前的方法,去套今天的社 会,那真是刻舟求剑,怡笑大方。   3.学校文化的日益沦丧。清华历史上是一个文化重镇,自从清华建校以来, 清华一直是在时代文化风潮的最前列。但是近年以来,随着工科社会影响力的日 益削弱,清华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逐渐演向刻板,平庸,乏味演变。而那些传统 综合大学,则借助自己强大的文科底蕴,不遗余力地向社会推销自己的文化形象。 例如北大跟凤凰卫视合作的大讲堂系列,已经俨然成为了国内高等教育文化的主 要舆论平台。清华很多人不承认或者不敢面对这种变化,口口声声用‘行胜于言’ 为自己辩解。一方面,‘行胜于言’被谬解成为‘行而不言’,而‘厚德载物’ 则被庸俗化成毫无立场原则,一味包容社会既成现实的不公正,而不是象清华无 数前辈那样,所‘言’者,是心中坚持的的理想主义,而‘行’则是去实践这些 理想的方式。现在这种‘言’‘行’割裂的校园文化,唯一的结果,就是把入学 时候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高中生培养成没有立场跟独立思想的庸才。这样的模式 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能够指望他们能够承担未来社会的各行业领袖的角色?   清华能够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长久不衰,在千千万万自强不息的校友们的奋 斗跟奉献之外,也是因为曾经幸运地拥有几位具有杰出品质的校长,在清华屡次 面临重大动荡的时候把握住时机,成功地带领清华渡过危机。而现在,清华的发 展已经再次面临最危急的时刻。顾秉林在台上的五年,毫无进取之心,只求保守 无过,决不尝试任何对学校有益的改革。在其他学校飞速进步的时候,清华发展 的任何一点缓慢甚至停顿,就是相对位置的大倒退。事实上,在当今高校拥有的 资源相对均衡的情势下,学校发展的好坏,最关键的就是有没有一个有能力的校 长。以上海的两所学校做例子,在90年代中期之前,复旦无论是在学科组成,科 研成果,还是社会声望上面,一直远远超过同城工科为主体的交大。但是在985 计划两所学校受到同等支持力度的情势下,交大当时的校长大刀阔斧组建学科, 在社会上全面宣传塑造交大新形象,在短短的不到10年的时间里,交大已经有隐 隐超越复旦的势头,这就是一个有能力的校长对学校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的最好 的例证。在这个高教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成功的校长,一定要有霸气,敢于把 自己的先进教育理念在自己学校实践,并积极推广给全国人民,敢于开风气之先。 为了实现这些变革,则要求现代大学校长具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有谋略,有胆 识,有过人的智慧。在这个前提下,校长本人是否是院士则无关紧要,事实证明, 清华过去几位最杰出的校长,本身并不是著名学者。同样,清华校长也不应该拘 泥于本科出身清华。一个有理想抱负的校长,是把这个职位当作实践自己教育理 念,以图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进步的舞台,正如同最近上任的南开校长饶子和对南 开的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清华现任校长顾秉林,缺乏上面列举的任何一条成功校长必不可缺的品质。 在明年即将结束的第一个任期中,我们已经看到他在各方面的失败与不称职之处。 如果他继续连任校长,那么清华将错过 2003-2013整整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那 将会是不可挽回的灾难。我们绝对不怀疑顾秉林作为校友的一员,对清华的感情 以及对清华发展的良好愿望。正因为有这个共同的目标,所以我们呼吁他能够清 醒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不追求连任,而是抱着对母校负责的原则,主动让贤, 让更加合适清华发展的人选来担任校长一职。我们从不否认顾本人是一名优秀的 科学家,他早日回到自己的教学科研岗位上,对清华,对他自己,都更加合适的 一个选择。那样的话,在清华的校史记载他的时候,他至少还会有一个亮点,那 就是他以清华为重,及时辞去了这个他不能够胜任的职位,从而为清华重新走上 发展路线,铺平了道路。清华的发展,不是顾秉林一个人的荣辱问题,而事关国 家建设社会主义世界一流大学的成败大业,因此顾的不称职,不但是对清华的极 大不负责任,也辜负了国家为了建设清华而投入的大量投资,辜负了党和政府对 清华的殷切希望。   我们吁请顾早日请辞,这就是他个人能够为清华发展所做的最大贡献,同时 吁请相关部门在世界范围内甄选更加适合清华发展的校长,以实现早日把清华大 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   ------------------------   附件二:致校领导的一封信   尊敬的陈书记、顾校长并全体校领导:   我们是2006年前迁入周转房的部分教师,近日我们中部分教师接到学校房管 处通知需要签订新的周转房租住协议。新协议规定将大幅度提高租金(从每月每 平方米3.05元涨到每月每平米45元),并要求住户在三年后无条件搬出现住周转 房。我们对此感到震惊,并一致认为房管处制定的这个新协议违背国家相关政策 和学校领导多次公开讲话的相关精神。   一、当时签订周转房租住协议有特殊的背景   2003年-2005年学校在推动朱房和后八家住房建设中做出了巨大努力,各位 教师当时完全相信学校三年后能让大家如期迁入新建的住宅楼,因此为暂时改善 住房条件,以利工作和家庭生活,我们签订了由房管处单方面制定的周转房租住 协议。尽管我们认为协议的部分条款不尽合理,但是因为信赖学校必将如期完成 八家住房建设,为了配合学校的工作,各位教师还是签订了这个不合理的租住协 议。   五、六年来,由于坚信学校决策而执着地期待朱房和后八家住房,我们完全 错失了能够负担购买商品房的最佳时机。同时我们深感困苦的是,由于各种原因 学校朱房和后八家住房建设未见进展,周边甚至近郊房价却已经增长3倍以上, 身为在清华服务多年的中年教师,我们只能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夹缝中望房悲叹。 我们并无责难学校的意思,但我们确实是因为信赖学校决策、执着期待朱房和后 八家住房而导致了这个我们个人不能承受的严重后果。   二、推动周转房周转的对象、时机都不合适   我们现租住的是学校的周转房,让周转房周转起来,给新调入教工提供过渡 房屋,这样的管理理念我们表示理解和赞同。但是,根据2008年 6月13日座谈会 上学校房管处公布的房源,除2005年底以前的周转房以外,目前至少有400多套 周转房按06年新政策在周转,同时还有许多空置房源,应该完全能满足06年后新 人新政策的周转需要,因此没有必要强制我们这批为学校工作多年的骨干教师搬 出现有周转房。同时以我们这批教师为对象,在目前这个时候推动完全不合理。   我们大多是有一二十年教龄、并且在福利分房制度下进校的中年教师,比我 们稍高龄甚至不少同龄教师已经享受到了国家、学校双补贴的“折价房””,或 者以“成本价”购房并增发了房补;比我们年轻的新进校的教师拥有比我们多10 年甚至20年的未来更高收入的工作年限。由于信赖学校、至今期待“ 八家”教 工住宅,又由于我们长期工作在福利分房的低薪金时代,面对现在的巨额房价, 我们不仅根本无力利用原有积蓄购房,而且也无力如新进校的年轻教师一样依靠 长期贷款买房。   恳切地说,我们人到中年,一方面我们在事业上处于向鼎盛时期爬坡的过程 中;另一方面上有老、下有小,正处在人生负担最艰难的时期,我们需要双倍的 艰苦和努力,才能顺利度过这个难关。因此,如果学校在没有能够提供有效房源 为我们解决住房出口的前提下对我们强行实施新周转房政策,强行将我们推向巨 额房价市场,只能是将我们置于“无居可安,有业难乐”的困境。也必然造成我 们的人心混乱和教师中的群体恐慌,其后果与学校求稳定谋发展的意图必然是适 得其反的!   三、学校的相关政策应当是关爱和保护教师的   我们这部分教师目前是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骨干力量,处在事业的爬坡 期和生活的负重期,业务十分繁重,十分需要学校的关心、支持。我们人到中年, 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国家高教事业,奉献给了清华的发展,现在两手空 空,还要被逼陷入“无居可安,有业难乐”的困境,实在令人感到悲哀、无助和 绝望!   身为清华人,我们无疑应当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称职的工作业绩,同时也期望 学校能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应有的保障,维护我们应当享有的权益,而住房 无疑是最重要的生活保障和权益。   我们全体教师十分感谢和理解学校领导为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所做出的种种 努力,陈希书记和顾秉林校长在多个场合一再表示要重点解决中青年教师的住房 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张凤昌副校长和韩景阳副书记也专门召开会议,听 取教师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也呼吁学校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学校领导的 相关精神,为切实有效解决本校教工住宅问题开拓思路、为校领导正确决策提供 合理建议。我们呼吁学校帮助我们解决住房问题,就是希望解决后顾之忧,使我 们能够安居乐业,为学校的建设与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一致建议如下:   第一,维持目前周转房住房现状,原有协议自动延期,直至现住户可入住新 建的八家教工住宅小区;在新建小区可入住后,现周转房住户必须无条件搬出现 住房,否则按违约处理。对少数情况特殊的教师,在其与学校协商并取得同意的 情况下,允许其选择学校提出的其他方案。   第二,此次凸现的本校教工住宅问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接过程中的 遗留问题,是一个隐患严重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数 百户无房教工的生计和工作,而且也严重影响学校大局的稳定,成为严重制约学 校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强烈呼吁学校领导下大决心,举全校之力建设新教工住 宅,并力争尽快竣工,从根本上解决清华教工住宅的遗留问题,使学校周转房政 策进入良性循环,促进学校稳定、和谐发展。   此致   敬礼!   2008年6月18日 (105人签名)   --------------------------------- ----   附件三:争取清华教师的生存权   尊敬的顾秉林校长和胡和平书记:   今年 6月,学校房管处试图单方面推行意在胁迫我们搬出现住房的“新周转 房规定”。我们曾联名致信学校领导,吁求中止此规定,至今未得到任何答复。   近日学校房管处又强行推行“新周转房规定”,并以学校名义限令我们在三 月内签定无生存保障的新协议,否则将直接以逐月递增方式扣除我们的工资。房 管处此举极大地增加了我们的生存压力,严重干扰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日常生 活。   房管处此举是对数百名在岗教师的严重折腾,它不仅与学校领导多次公开讲 话精神相违背,而且直接违背新一届党中央以民生为本、“不折腾”的国策。我 们坚决反对房管处推行“新周转房规定” !   我们是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骨干力量,值青年或中年时期,工作和生活 压力均相当沉重,我们非常需要学校的关心、支持!我们一致向学校呼吁如下:   第一、我们争取一个清华教师的生存权利!争取我们正常有效的在清华大学 行使一位在岗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权利;争取我们和我们的家人能够获得国家 规定的相应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第二、我们是在当时学校先后推进朱房、八家教工住宅建设背景下与房管处 签订住周转房协议的。因此我们要求:在学校新建教工住宅建成并可入住之前 (或提供其他适当出口),维持周转房住房现状,原有协议自动延期,同时无条 件保留住周转房教师按国家政策享受已购房和承租房的福利。   第三、出于学校发展和教职工长远安居的需要,我们强烈呼吁学校领导下大 决心,举全校之力建设新的教工住宅,或以其他适当方式切实解决教工住宅问题。   第四、教工住房是事关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学校任何决策须征 求广大教师特别是当事人的意见,由教代会全体代表表决通过,不能只是由房管 部门单方制定规定和强制执行。   第五、我们要求与顾秉林校长和胡和平书记直接对话,反映我们的意见!   此致   敬礼!   清华大学住周转房教师(224人签名) (XYS20090326)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