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尹健庭与郑家栋   作者:刘工昌   尹健庭是谁?大概没几个人知道,却有不少人知道那位因说了“挣大钱娶美 女”而被学校除名,进而被湖南省教委负责人勒令不得在湖南全境任教年已48岁 的语文教师。尹老师究竟犯了什么罪竟至沦落至此,还是听他自己道来:   “我……那篇闯祸的《入学教育课》,其实是个备课教案,我也从未把它当 作什么论文选评。这个教案是1993年成文的。去年下学期开学学校检查各教师备 课情况时被教务长发现,他还称赞说好极妙极。后来书记校长看了也说通俗形象, 学生爱听。校方一致肯定了这个教案。”   “去年年底的一天,株洲市教科所负责人突然问我要20元钱,说要给我论文 评奖交评审费,我马上知道这下要闯祸了,开始时坚决拒绝,后来想了我是敢说 敢当的男人,就豁出去了,结果这事被国内一家大报驻湖南电视台的记者发现了 新闻价值,他的报道见了报,我也就一夜之间成了全国性新闻人物。”   “我那篇所谓的论文有2000多字,被媒体关注的是其中的200字。原文是这 样的:那么我问你:读书干什么?考大学干什么?总之你为了什么?你也许会说,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社会主义精神。而我要明确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 了自己不是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 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 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所以我强调 读书是为了自己。”   这是尹老师在浙江金华理工学院某分院接受浙江青年报记者的专访。见《扬 子晚报》2001年9月24A8版。我之所以抄得这么详细,主要是基于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老师的文章究竟是不是在说读书就是为了“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 二是老师是不是有把这种“不好而哗众取宠”的言论对学生讲或公布于众的故意, 三是老师的这些话说的究竟是不是实情如若错了错在那里,四是老师因为这一席 话而被剥夺在全省范围内的任教权有没有法律依据。   我们再看看郑家栋先生的“事迹”。   本报(京华时报)讯(记者王一波)6月10日下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 哲学研究室主任郑家栋在前往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出国手续时被警方 刑拘,在被拘留7天后又被移交北京市公安局相关部门拘留。在此拘留期间,公 安部门将对郑家栋进行侦查。昨天,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葛良志向记者证实了这 一消息。   昨天,已经离开中国哲学研究室现在清华大学工作的彭国翔研究员告诉记者, 一个朋友通知他有媒体报道了郑家栋被拘留的消息。该媒体报道称,郑家栋涉嫌 利用访问美国的机会,几乎每次都同时申请一个“妻子”同往,然后“妻子”滞 留美国不归,先后有6个“妻子”之多。   如果我们把尹健庭的整个事件串联起来,不由人不想起多年前那似曾相似的 一幕。单位领导鼓励你大胆发言,由新闻单位把本应内部处理的文字公开暴光, 再由嗅觉灵敏的记者加以扭捏然后放大交由全国人民讨论,最后是义愤填膺的领 导拍案而起,敲掉他的饭碗不准他在湖南境内教书。一片喊打喊杀声中,看客门 过足了嘴瘾,报纸赢得了收视率,学校清除了隐患,领导主持了正义,真正可怜 的就是我们的当事人,“只是说出了大家心里的通俗想法,就象《皇帝的新装》 的那个孩子。”可他没那孩子那么幸运,48岁的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漂泊以求 生路。   我不想指责那家报纸,这是一家在我心中至今仍享有崇高地位的报纸,说句 良心话,在中国,关于教育的一些很实际的问题常常是由它率先揭示出来引起广 泛关注的,就它炒作“挣大钱娶美女”的初衷也许并无恶意,无非是想增加一点 眼球而已。我也不想指责那些非常愤怒的批评者,这个由居高临下的大学教师、 满腔正气的新闻记者、道德人品堪称楷模的名校名师以及极有上进心且政治前途 一片光明的人民公仆组成的精英阶层,他们的话常常代表我们社会的方向。每个 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除了极少数可能不了解真相断章取义外,大多数人毕竟有 自己的苦衷,人要吃饭也属正常。我只是搞不懂那些学校领导,当初是他们称赞 说“好极妙极”的“一致肯定”怎么那么快就立场坚定地“一致否定”同仇敌忾 了呢?我同样搞不懂的是解除劳动关系应该由学校来决定怎么株洲市教委发“解 聘文件”呢?我更搞不懂的是,省教委领导怎么能够一句话说剥夺就剥夺一个老 师在全省范围工作的权力?这与封建社会皇帝下谕旨有什么区别?尹老师不要说 没说这话,就是真的说了也至于此吗?   我们再看看舆论对郑家栋的态度。   “我刚听到郑家栋出事的消息时,怎么都不愿意相信,后来情况似乎难于否 认,我感到十分遗憾和痛心。郑是优秀的儒学研究者和倡导者,------如果他因 为触犯刑律而前功尽弃,对他自然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对学术界、对中国的文化 建设也是一种损失。   -------   我同意陈明等学者的看法,郑家栋事件纯粹是个人事件,既与他所在的单位、 团体无关,也与他从事的学科、事业无关。我甚至觉得这个道理是如此简单,连 声明的必要都没有。他们发表声明,是因为有错误的联想和批评在前,徐来先生 把他们的声明说成是“此地无银”之举,有违事实,有失公允。”   (2005/07/01 10:09 新京报)   这里有一个基本词必须弄清——“失足”。我的理解是一个人在不知情或无 意识或没怎么注意的情况下偶尔把脚伸进了河里。对于一个有着大师头衔的学问 家你说连这点法律常识不懂谁也不信,而对于一个一而再再而三甚至达到了令人 咋舌的“六”次这样做的的人,还能叫偶尔吗?还称得上失足吗?更令人不解的 是,对于这样一个一而再再而三公然挑衅法律的人,其触犯刑律的事可以说是事 实清楚证据确凿的犯罪嫌疑人,我们的舆论的感叹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对学术 界、对中国的文化建设也是一种损失”。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的问题。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里,一个 人所享受的权利与他所承担的义务应该基本上是对等的。而我们做的刚好是相反。 尹健庭是一个老师,也仅仅因为他是一个老师,为人师表的老师讲这样的话,那 还是人吗?正是基于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而引起的民愤,才最终导致了“社会影 响极坏”,理由看上去也天经地义,老师面对的是祖国的花朵,未成年的孩子, 他们只有呵护的义务哪有教唆的权力。在此逻辑下,我们看到的是基于老师职业 的特殊性,而相应的他们也就必须承担更高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感,所以老师作出 这样的事就必须从严处罚,所以尹健庭不具备老师资格被迫流走四方也是理所当 然。   而郑家栋呢?首先因为他是大师,所以我们必须更多的仰视他的高大。所以 他一次两次把脚伸进水里我们可以不管,只当没看见,谁叫人家是大师呢。直到 他一次次肆无忌惮到哪个叫法律的旁观者都看不下去了,把他抓了起来,我们还 得在无限的惋惜之余给他装一个很好的套子——失足。   这就是我们目前的舆论现状。我们以最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一个普通的中学教 师,而以最低的法律标准去要求一个名声显赫的学术大师。   这里还有一句话值得玩味。“郑家栋事件纯粹是个人事件,既与他所在的单 位、团体无关,也与他从事的学科、事业无关”,从理论上讲,这么说当然是有 的道理,但有一个问题却不容回避。那就是今天讲儒学的人不少,但在真正愿学 的人并不多,人们似乎都沉湎于一些庸俗肤浅的东西,并且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这才有了郑家栋这样的儒学大师们痛心疾首,痛斥如今人们受西方享乐思想影响, 道德沦丧,要从伟大的儒家文化那里获取养分,纯洁心灵,以求自救。可是现在 他自己所做的无疑是给了他所鼓吹的儒家学说一记响亮的耳光。你想,一个精通 儒家学说的人道德败坏到这等地步,你凭什么号召人家来学这东西呢? (XYS200508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