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科研考核与学术能力   ——评一个几近绝望的讲师“呼吁关注国内高校学术生态”   张志成   一个时期以来,有关高校教学科研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今天,在 “新语丝”网站看到一个几近绝望的讲师(下称讲师)“呼吁关注国内高校学术 生态一文”,觉得有些问题值得国内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的青年教师们关注,特别 是值得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的青年教师关注。   第一个问题是:高校对于教师——无论是教授还是讲师,要不要考核指标? 这个问题恐怕大家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也许会有很多人举出若干例证说某杰出科 学家曾经只写过几篇文章,或者好多年不写文章,最后却在学术上做出了重大贡 献。诚然,这样的话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一个正式的组织而言,这样的事件只 能是小概率事件,是偶然性。从管理角度而言,任何一个组织,包括高校在内, 其设立都是有目的的,都要发挥一定的功能。因此,必须要有对组织成员的考核 指标,以奖励或惩罚的方式,结合文化建设和层级制度,实现组织目标。我想, 高校对于教师设置考核制度既是合乎规律的,也是得到多数人认同的。   第二个问题是:高校设置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否合理?这个问题是当前争论最 为激烈的,是个焦点。而焦点的焦点就集中在论文考核指标上。到底要不要若干 年内发表若干某种“级别”(水平)的论文?对于一个从事科研的人来说,我们 的常识是,说某人的研究成果多就意味着某人的论文专著多,而且,某人的论文 专著给后来者(学术圈子、学术同行、社会公众)提供了思维的阶梯,提供了思 维的素材,或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不是所有的重大成果都能立即得到学术界 认可)。因此,从根本上讲,把论文和专著的发表当作考核指标没有错误。当然,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历史,可能就需要积累,不能要求一个没读过《明 史》的人马上就能对明朝的历史给出自己有独创性的看法。因此,学科不同,发 表论文以及发表高水平论文所需要的积累的时间就不同。所以,按照论文、专著 数量和时间三个变量,以学科为坐标,综合考虑学科的发展规律,参考国内学科 发展规律和国外经验,来设计一个以论文发表数量为核心指标的考核体系是正确 的。   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大家都急功近利?考核指标的科学并不代表执行起来 没有问题。原因在于,一方面,任何制度都需要相关制度体系的支持,另一方面, 任何制度都是有漏洞的,还有就是制度的执行还需要相关的文化理念支撑。从这 三方面看,我国学术考核制度都存在很多不足,造成了制度的不合理,同时,由 于存在“短板”效应,不合理的问题的影响又有放大。例如,对于学术期刊的评 价问题。由于没有合理的同行评议制度,中文学术期刊水平往往由级别决定,造 成学术水平高的也不一定能发表在高“级别”刊物上。再例如,高校教师——从 我的感觉而言,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对学术的信仰和敬重,以学术为饭碗,而不 是事业,道统尽失,不尊重自己写下的文字,把自己百年之后的声名视为粪土, 导致了诚信缺失。而诚信缺失使高校教师不是去尊重考核制度,而是去利用考核 制度的弊端和漏洞来为自己获利。这种搭便车的行为使遵守学术规范者、老老实 实排队的人在学术层级的竞争中失去的更多,诚实者心态就会失衡,必然导致诚 信进一步缺失,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由于考核制度执行不力,导致了高校的发 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这一“短板”。   第四个问题是:能力问题和考核问题。无庸讳言,只要有考核制度,就会有 不合格与淘汰。就好象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博士学位一样,获得博士的人也不 都适合做学问,或者说不一定能做出好学问。从现象上讲,就是不能满足考核指 标的要求。一般而言,对于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来讲,都有着很强的自信 心。但是,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地反思一下,就会发现,在中国,完不成考核指标 更应该是自己的能力问题。因为,就中国的高校而言,考核指标能执行的前提是: 多数人能够完成。除非特殊情况必须采取精英制度和残酷的淘汰制度(例如一些 试点班,淘汰率超过50%),一般而言,在中国,对于高校这样的机构,制定的 考核指标即便是高,但也决不会是多数人完成不了的,否则,在中国这样的体制 下,高校就运转不下去了。这样说,并不是说完不成指标的博士讲师就一定笨。 只是说,可能不适应于这一职业当前的要求。找到自己喜欢而又能胜任的工作, 恐怕比企图改变考核指标要来的容易。   前面拉拉杂杂讲那么多,主要的目的是想说明,尽管中国高校考核指标还不 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也不完善,但是,任何高校对于教师都必须有考核指标, 而从科研评价角度看,尽管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对一定时期的论文数量和专著数 量的考核仍然是最合理的、最可行的制度。我们对于考核指标体系的讨论必须建 立在这个基础上。不可能轻易否定考核,轻易否定论文对于展示科研能力的重要 作用。企图推翻这个制度目前看来仍不现实。如果能达成这样的共识,我想,接 下来,就可以对包括学术期刊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科研教学关系等等与国内高 校发展有重要关系的问题进行讨论。不能因为达不到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就动 辄以颠覆性的态度来对待考核。   回到讲师的文章上。从文中看出讲师的专业大概是历史或者其他文科类。讲 师发表这一文章的原因恐怕是华东师大关于博士后培养的规定:五篇文章。同为 文科学友,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进博士后站应该是有明确研究目标的。从某种 角度讲,应该是确定了一个考虑周密的大题目才能进站的。如果准备充分,就这 个大题目写出数篇达到发表水平的文章应该是不难做到的。按照明确的研究方向, 几篇文章应该是大题目的高质量的组成部分,出站时,只要在这几篇文章的基础 上形成一个总报告,应该是能顺利完成博士后进修的。当然,如果东一榔头,西 一棒子,没有体系化思考,没有总目标,自然是五篇文章水平不高,总报告出台 也困难。   讲师描写的发表文章的现象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除了推荐稿件这样的事情 外,其他的现象起码我本人没有亲眼见过。就本人目前从事的学科而言(法学), 我认识的一些编辑往往发愁没有好的稿件,而不是高质量的稿件太多,无法发表 (因为同样,他们也有考核指标,要按年度、季度进行考核)。编辑也许会有个 别出轨的行为,但是,从我经常阅读的比较好的期刊来看,以我个人的水平,实 在难以发现哪种下三滥的稿子逃过了编辑、主编的法眼而发表在上面的。部分公 认的一流刊物编辑对于北大教授的稿件也是照退不误,决不是“挂导师名字”就 能在这样的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例如,我所知道的,历史学科的《近代史研究》 就退过北大历史系教授的稿件。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讲师恐怕并不一定完全具 备学者的素质。这话很刺耳,但确实是我们每个人不能回避的问题。毕竟,冷静 地思考一下,就会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每件工作、每个事业。我读硕士时 候的一个导师(历史学)每天均是夜里近两点休息,早上六点必起,中午休息片 刻,除了处理杂务的时间,一直都在读书,做卡片,找资料。多年连续如此。他 对于学术的严肃认真态度让我辈后生敬佩不已。如此用功的他,每年却基本上只 写一篇万字左右的文章。结果当然可以想见:每篇都发表在一流杂志上。我的一 位同门34岁就做了正教授。他用功的程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象驴子一样”。 尽管我没亲眼所见他如何用功,但一篇篇高质量的文章却是亲眼所见。当然,用 功只能是做学问的素质之一,做学问可能确实也需要一定的特殊素质。如果24小 时用功,还写不出文章,不能发表,那么,是不是需要另作他图呢?套句话说,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吗?对于已经走上了学术道路的人来讲,仍然需要考 虑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进步问题,要考虑自己的职业设计。回避这个问题,抱怨 考核制度,有没有用处呢?毕竟,学术要的是成果,不是工作时间,学术是要用 成果说话的,而不是用劳动时间计价的。   讲师说,为了多活几年,要他爱人一定不要做科研。而事实上,可能他忽视 了一条消息: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是比其他人群的平均寿命要长7—8岁的, 而且,据我所知,历史学的泰山北斗们的寿命就更长。健在者如任继愈,何兹全, 高寿者如启功、王玉哲等等。这并不是不努力做科研的理由。   之所以对讲师的文章发表评论,最根本的用意是希望文科的同行们对于考核 制度的批判要客观合理。在批判制度之前,也要想想自己是否适合做学问,想想 自己是否足够用功,想想前辈们的足迹,想想自己对于学问是否有足够的信仰、 足够的尊重。如果没有,还是离开学术这一行,找一个可以长命百岁的轻松行业 来安身立命吧。中国30年来的社会的进步之一就是在全社会树立了竞争制度,尽 管还不规范。而竞争制度必然要反映到高校中,那么,淘汰就是必然的。吉林大 学淘汰45个博士导师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淘汰了并不可怕,要么,重整河山, 要么,审时度势,另投明主。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意识,有了这样的学术文化,建 立新的学术道统,我们的考核制度才能更有效、更健全。明明不能完成任务,却 以欺骗的方式抄袭、走后门、打通关系,钻制度空子;明明不能完成任务,每天 点灯熬油,无法做出成果,只能抱怨连连,却仍然不愿意被淘汰或者自我淘汰, 到底苦了谁?   当然,这里说的都是正规的学术研究机构。我们不否认有民间研究机构这样 的非正式组织。出于兴趣爱好,这样的机构或许可以搜罗人才,不吝惜金钱和时 间,不介意成果之丰薄,专著于学术研究。但是,这样的机构在可见的未来恐怕 不会成为主流。期盼当代齐桓公或者孟尝君的出现来解脱大家还只能是个梦想。 (XYS2005121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