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一个教育偶像的还原? ——哈佛光环下的“刘亦婷神话”再遭质疑 2004年12月07日外滩画报   外滩记者许凯 杨林成(特约)/报道   1998年,十八岁的成都女孩刘亦婷,同时收到美国四所名校——哈佛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全 额奖学金。2000年,其父母张欣武、刘卫华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哈佛女孩刘亦婷 ——素质培养纪实》(以下简称“《哈佛女孩》”)。该书甫一出版,即引起社会 广泛关注,目前已发行200万册。2004 年初,他们又出版了堪称续集的《哈佛女 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刘亦婷,已成为许多中国家长心目中的偶像,教育的偶像。   2004年11月,一本意图打破“哈佛女孩”神话的图书——《教育孩子需要大 智慧——“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以下简称“《真相》”)——闯入书市,对 “刘亦婷模式”进行全面质疑。该书的面市,让“哈佛女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 的焦点。   屡遭质疑的《哈佛女孩》   “如果都用类似的‘铁人计划’培养,会酿成很多悲剧。”《真相》作者萧 愚说。   据萧愚介绍,两年前,他开始关注《哈佛女孩》这本书。他结合自己的实际, 渐渐发现,用一个模板来教育孩子是件很糟糕的事情。“试卷考不到的,社会一 定会考到。急功近利的学习者固然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长久看来,他们终会受 到社会的惩罚。”他说。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觉得,时隔多年之后,对于‘刘亦婷’这个现象进行 反思还是颇有现实意义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当她的家长还在不断炮制“刘亦婷 的培养细节”这类操作手册性质的东西的时候,我觉得更加有必要把这个问题提 出来。 ”   《哈佛女孩》遭受质疑,已不是第一次。   早在2001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 事长赵忠心就曾撰文指出,尽管该书提到的家长有一些成功经验。但经验毕竟不 是规律,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指望把某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做法和经验作为 “万应灵药”或“绝招”,生搬硬套到每个家庭,“照着葫芦画瓢”,大多数家 长是要失望的。   2003年2月23日,本报也曾以《卡尔·威特的假戏该收场了——〈哈佛女孩 刘亦婷〉涉嫌造假》为题对该书进行质疑。   该文从对被《哈佛女孩》奉为《圣经》的著作《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的 质疑着手,认为《哈佛女孩》并不可信,只是一种商业炒作,“哈佛女孩式”教 育不是主流。   2004年5月份,一封名为《致奉〈哈佛女孩〉为圣经的父母的一封公开信》 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这个署名houzhenchun 的作者认为《哈佛女孩刘亦婷》只 是另一种“造神运动”的产物,“连毛主席都走下了神坛,连温总理都要让大家 看见他斑白的双鬓了,我不知道我们这些所谓的天才,所谓的成功人士还有什么 必要继续不停地给自己脸上贴金。”   记者了解,《真相》一书出版前,关于刘亦婷的争议,在报端和网络上也并 不罕见。   “哈佛女孩”靠关系走进哈佛?   在《真相》中,萧愚对刘亦婷进入哈佛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书中认为, 刘亦婷充分利用哈佛大学招收中国学生时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缺陷进入哈佛,根本 不是综合素质教育的结果。   萧愚告诉记者,刘亦婷当年一共申请了11所大学,被其中4所大学录取,被7 所大学拒绝。录取她的这四所大学中恰恰有两所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威尔斯利 学院)是其推荐人拉瑞建议刘亦婷申请的。拉瑞曾明确告诉过刘亦婷,他以前曾 推荐过两名学生,都成功了,并称他的推荐在学校方面应该有点信用。   拉瑞,据萧愚介绍,是专门从事中美教育交流的美国人,在刘亦婷还在读中 学时曾带刘亦婷去美国参加交流活动。拉瑞对刘亦婷表现出格外的欣赏,建议刘 亦婷申请美国大学。   “为什么拉瑞介绍刘亦婷申请的大学成功率如此之高呢?而没有拉瑞介绍的 成功率却如此之低呢?更何况,拉瑞亲自为刘亦婷找到了哈佛大学面试她的人, 这种面试能否做到公正?难道不值得质疑吗?一个很简单的常识是,面试人作为 申请者的考官,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要尽量回避一些可能发生的主观因素。在 这个问题上,哈佛大学录取委员会违反了程序上的公正。”萧愚表示。   “事实完全相反。”对此,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辩解说,哈佛本科招生是由 招生委员会集体投票决定,没有任何人( 包括本校教授或校方官员)在招生委员 会中享有特权;谁有私人关系都没用,因为谁都不可能买通所有的招生委员。何 况作为刘亦婷推荐人的拉瑞在哈佛也不存在所谓的“人脉关系”和“很高的声 望”。   “《真相》作者把拉瑞给哈佛‘提供面谈人线索’编造为‘审查确定面谈 人’,以此暗示哈佛招生委员会徇私舞弊。这同样是用想象编造谎言。事实上, 哈佛多年来一直允许申请者提供面谈人线索,但审查大权却是在招生委员会手里, 不合格根本不会批准。”刘卫华强调。   “刘亦婷在哈佛大学各方面的表现,说明哈佛招生委员会的选择是公正和正 确的。”刘亦婷父母在最近的一个声明中说。   “我书中一个章节的题目就是‘蜀中无大将,亦婷当先锋’。”   对刘亦婷父母的以上说法,萧愚回应称:“刘亦婷申请留学的1998年,当时 中国还很少有人知道高中生申请美国奖学金这回事。刘亦婷因为身处大城市,又 有拉瑞这个熟知留学申请内情的人帮助,自然占据了先机。而此后,本科生申请 美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有“奥赛”金牌的学生被哈佛录取都很困难,更别 说类似刘亦婷这个乏善可陈的学生了。”   就美国大学招收留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记者专门采访了著名“文化打假斗 士”、《新语丝》网站负责人方舟子。   方舟子对《外滩画报》说:“美国大学在录取时非常重视推荐信,推荐信和 平时学习成绩、入学考试分数、面试表现一样,都被视为能够反映申请者的能力 和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如果能够得到有名望的或与校方关系好的人的推荐,虽然不能保证 就会被录取,但在竞争中会有一定的优势,不过这不应该简单地视为中国式的靠 关系、走后门。另外,申请者被录取也有一定的偶然性,特别是国外的申请者更 是如此。所以,如果有许多人同时申请哈佛而最终只有一人被录取,并不足以说 明被录取者就一定各个方面都非常突出,他或她可能是在某个方面刚好被录取者 看中,或者不过是运气比较好而已。以一两个人为例是说明不了问题的。”   素质教育,还是“伪素质教育”?   在《哈佛女孩》第一部,有这样一个副标题:素质教育纪实。   那么,刘亦婷的成才之路,是素质教育吗?在《真相》中,萧愚对此表示否 定:刘亦婷的学习方法不仅根本谈不上先进,而且是完完全全落后和过时的。在 其家长于今年推出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也 充满了以偏概全、自我表扬、牵强附会、按图索骥、堆砌神坛等诸多问题。   “我分明看到,‘刘亦婷培养模式’根本就不是什么素质教育,而是典型的 应试教育。”萧愚告诉《外滩画报》说, “刘亦婷的培养模式完全是反素质教 育的,或者可以说是一种‘伪素质教育’。”   对萧愚的说法,刘卫华并不认可:“我们在书里多次明确指出:我们的培养 目标并不是考名校,而是培养‘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幸福生活’的 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从十个方面‘从无到有’地培养孩子的优秀素质体 系,即:‘身体好、头脑灵、性格优、兴趣多、情感美、知识广、品德正、能力 强、后劲足、发挥佳’。在刘亦婷成长过程中,我们坚持用‘顺应天性、积极引 导、个性化培养、自主发展’的方法去激励孩子,形成了‘亲情互动+理性导航 =顺利施教+健康成长’的培养模式,刘亦婷也成长为一个社会公认品学兼优、 好学上进的出色青年……你说,世上有这样的‘应试教育’吗? ”   而萧愚则在给本报记者的邮件中否定了刘卫华上述说法:“刘亦婷从小有舞 蹈的兴趣,其家长却认为从事舞蹈成功概率太低,便扼杀了这个爱好。同时,她 的家长又不断给她施加压力,让她读重点、考大学、考名牌甚至要求她争取当高 考状元,为了这个目标,刘亦婷跟同学聊天都被限制,每天抽出半小时打乒乓球 的时间都没有。”在萧愚看来,“刘亦婷培养模式” 这种包裹着素质教育外衣 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和家长的误导尤其严重。   “刘亦婷在哈佛的表现恰恰很平庸”?   “我们写《哈佛女孩》的动机,是盼望中国人一代更比一代强。古人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刘卫华对记者说,由于知识结构和个人兴趣的原因, 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国民竞争实力始终很关心。这促使他们把培养孩子当做业余科 研项目来做。   “对有些人来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民族传统可能是既不时尚,也不流 行了,以至于猜测我们写书原因时,他们总是习惯于从‘名利’二字去找动机。 其实,在《哈佛女孩刘亦婷》出版之前,我们并没有料到它会这么畅销,那时写 这种书还得准备自费出版呢。”   刘卫华认为,《真相》作者以臆想代替事实,根本不采访当事人,就凭空捏 造刘亦婷是靠推荐人拉瑞的“人脉关系” 进的哈佛。再在此基础上扣上“刘亦 婷平庸,是应试教育典型”的吓人帽子,对刘亦婷在哈佛大学各方面的出色表现, 《真相》作者更是故意避而不谈。”   “刘亦婷在哈佛的表现我认为恰恰很平庸,这从她在新书的自述里就能看出 来。”萧愚对记者说,实际上他有机会采访刘亦婷在哈佛和成都的同学,甚至她 的老师,但是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我不想扒粪。我写这本书不是想论证刘亦婷是个素质多么差的女孩,这些 跟我写作的初衷无关。相反,我在书中不断提到她是个聪明、懂事、听话、勤奋 的女孩。但是,不管她有多少优点,她不过是个平凡普通的女孩,也有许多缺点 和不足。而刘亦婷的家长在书中则在反复告诉我们她的女儿如何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如何漂亮,三岁时测智商便‘五万人里挑一’,刻意打造一个完美的女孩, 完美的家庭教育过程。所以在本书中,我想尽力为读者还原出一个平凡普通的女 孩形象。”萧愚说。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一个认为自己是素质教育,一个坚决予以否认。那么,《哈佛女孩》一书的 教育方法到底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哈佛女孩刘亦婷》《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我看了,基本上是应试教 育的东西,看不出来是素质教育。是用‘素质教育’这个名称,来美化自己而已。 现在升学难,许多家长想为自己孩子寻找终南捷径。《哈佛女孩》、《学习方法 和培养细节》,正是迎合了家长们对‘哈佛’两个字的迷信。”北师大教授、中 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说, “我以为,萧愚的《真相》 一书说的是有道理的,虽然他对素质的理解也有一些不够成熟的地方。他完全有 权利质疑‘哈佛女孩’。谈谈自己的看法嘛!这不是什么‘诬陷和诽谤’。”   “目前市面上对子女教育的书籍,起误导作用的非常多。”中国教育协会家 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杂志社社长赵刚教授表达了类似观点, “都是找到一个成功经验,就忙着推而广之。而家庭教育,一般都是‘一把钥匙 开一把锁’。萧愚出的这本书,无可厚非。”   “我一向反对炒作刘亦婷。即使刘亦婷是天才,也还是不可复制的。炒作该 事件没有意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杨东平说。   “中国家长中有一种不正常的‘哈佛情结’、‘名校情结’,以为能上哈佛 这样的名校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人生大事,甚至视为成功的标志。”方舟子对 《外滩画报》说,“我也反对对小孩进行所谓天才教育,小小年纪就为了实现父 母的天才梦被迫放弃儿童的天性,而去应付种种超常的教育训练(不管是‘应试 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小时了了,大未必 佳。’” 独家专访《“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作者   "刘亦婷模式就是应试教育那一套"   小聪明易,大智慧难   外滩:刘亦婷家长指责你《真相》一书是“诬陷和诽谤”,你对此怎么看?   萧愚:我刚刚参加了中国记协和中国教育协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题 为“中国家庭教育与大众传媒使命”的研讨会。这次会议明确传达出一个信息, 就是刘亦婷家长传播了非科学的教育理念,我的揭露“引人深思”。   刘亦婷家长把合理的质疑说成诽谤,把对神化成天才的刘亦婷进行“还原” 当成贬低。我对他们的此番表现并不惊讶。同时,我希望克制自己,希望他们将 这一问题引向正常的学术讨论范畴,要有胸怀让更多的家长听到不同的声音。   小聪明易,大智慧难,这是我给诸位家长的忠告。   外滩:这个研讨会上有人支持你的观点吗?   萧愚:在这次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教授向 我表示,他曾当面向刘亦婷家长指出,他们把刘亦婷写得太完美了,把自己的教 育过程写得太理性了,这让人不得不怀疑里面有虚假的成分。   外滩:刘亦婷父母在声明中对你写作《假相》的动机表示怀疑,称可能是借 诽谤刘亦婷为你《真相》一书促销。对此你怎么看?   萧愚:在有些人看来,名人好像不能批评了,批评了就是嫉妒,就是想借你 出名。刘亦婷顶多算个过气名人,中国比她有名的人多了去了,我为什么不写刘 德华真相,成龙真相,刘翔真相,写他们不更容易出名,书的销量不更大?   而且,这种说法已属恶劣的人身攻击,属于诋毁我名誉的行为,我不排除采 用法律手段维护我的名誉。   这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   外滩:你的《真相》出来后,据说你碰到了一些麻烦?   萧愚:我的书在某网站连载当天,便有人打电话给这家网站,让他们撤下这 个连载。网站编辑顶住压力继续连载时,他们办公室的电话几乎被打爆,要求撤 下连载。同时,北京一家媒体的记者在发表关于我这本书的消息后,也遭到了某 些人的关照,责令他对此做出解释。   此外,在新浪网的论坛上,有人对我威胁道:“这位没事闲的作者,也不怕 死,在下对你们的这种英雄行径佩服!!!!!!!!!!!!!”   这位留言者一连用了13个惊叹号,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对我如此仇恨!?   外滩:《哈佛女孩刘亦婷》能够畅销,而且销售量惊人,你认为根本原因是 什么?   萧愚:首先利用了“哈佛”这个卖点,其次利用了“素质教育”这个热门话 题,第三是该书有很多的“培养细节”,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很有“操作性”和 “学习价值”。   还有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国热达到了顶点,素质教育这个话题刚刚兴起, 而众多家长对如何培养孩子失去方向。   外滩:其实,对《哈佛女孩》一书真实性的质疑,你的《真相》并非“先 锋”。2001 年《人民日报》就发表过题为《害怕“哈佛女孩”》的文章,旨在 “唤醒那些痴迷地做着天才梦的父母”。本报去年也曾做过报道,对“刘亦婷是 按照卡尔·威特模式培养出来的天才”的说法进行质疑。但似乎一直等到在你的 这本书出来之后,许许多多对“哈佛女孩”的怀疑、不满的声音才一下子都冒了 出来。对此你怎么想?   萧愚:读过《哈佛女孩刘亦婷》书的人疑虑肯定是有的。因为很多读者都是 有理性的人,也能读出书中的夸大其词、制造完美、牵强附会等问题,也能感觉 到刘亦婷的培养模式也就是应试教育那一套。   但是,这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不少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哈佛” 这两个字在国人心中的分量太重了。能进哈佛的人不是“天才”是什么?怎能不 具有“超乎寻常的综合素质”?   直到有人大声说破这个事实——由于美国大学录取制度存在诸多漏洞,进美 国名校的未必都杰出得不得了——大家才恍然大悟,将压抑多年的疑虑释放出来 了。   所有的神话都是这样的下场。(文/杨林成) “哈佛女孩”之海外印象   最近问世的一本新书《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 直接质疑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下 称《哈佛女孩》)中所创造的家教神话,岁末略显平淡的书市为此再掀热潮。   引人注目的是,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反驳了前书作者 萧愚对哈佛录取刘亦婷的渠道有问题的怀疑,并称萧此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实 际企图是想借《素质培养纪实》一书炒作自己,博人眼球。那么《哈佛女孩》一 书中所描绘的培养方法,究竟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普遍意义?海外媒体或身在哈 佛的中国学子和老师们,对刘亦婷的看法又是如何?   哈佛同人:哈佛招生只看个人   哈佛一位在读博士表示,刘亦婷只是哈佛的一个本科生,而且已经毕业离开 哈佛。作为研究生,他很少和本科生接触,对他们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但他对 国内大肆炒作所谓“哈佛女孩”的做法非常不解,认为能读哈佛不是什么值得大 书特书的荣誉,而且哈佛的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大,“什么人都有”。   这位在读博士表示,哈佛的中国学生对这个话题很少提起,大家平时学习都 很忙,彼此间的私事并不关心,听说刘亦婷在国内红遍大江南北,都觉得很吃惊。   曾获哈佛文学博士学位的著名学者张隆溪教授表示自己离开哈佛十多年了, 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哈佛女孩”,只是1998年到香港后,才偶尔听说国内流行 这样一本书。   张教授说:“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从别人那里知道,似乎是一个对父母亲 宣扬自己教育有方、使女儿成功进入哈佛的故事。在我看来,这很像是利用一般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写这样一本畅销书牟利。我觉得这样的书没有什么道理, 就算真有一个中国女孩进了哈佛,也没有什么典范意义。因为,哈佛和美国其他 大学招生都是看个人的情形,摹仿不一定有用。”   复旦中文系副教授、哈佛访问学者严锋刚结束研究回国。他在电话中告诉记 者,和国内只看考试分数的做法不同,哈佛对本科生的录取需要经过各方面如文 艺修养等的综合考察,相对来说还比较全面和科学,因此质疑刘亦婷入学的条件 和资格似乎大可不必。   但对于国内把《哈佛女孩》一书当成子女教育的圣经来读,甚至把培养刘亦 婷的细节当作具有普遍意义的榜样加以展示,严锋很不以为然。“这恰恰是违背 哈佛精神的。哈佛在美国更多地代表着一种象征,‘美国精神’的象征。就是崇 尚个人奋斗,注重具有个性的价值创造。” 他说。   严锋表示,哈佛学生不是通过标准化的手段和过程就可以“制造”出来的。 这点,《哈佛女孩》一书的炒作确实是过头了。   海外媒体解读“哈佛女孩”现象   无独有偶,随着《哈佛女孩》一书在国内走俏,海外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一现 象,并纷纷进行报道。   《时代》周刊亚洲版和由哈佛大学主办的《哈佛》杂志都曾著文对《哈佛女 孩》一书在中国的走红予以关注和分析。这些文章回顾了刘亦婷从小到大具有军 事化意味(martial overtones)的培养过程,如从婴儿时期就不断地接受语言训 练、3岁开始做家务、和大人顶嘴后需要在日记里详细解释理由、记忆力不好就 压迫她背电话号码本等。刘亦婷父母认为,要让自己孩子成长为一个“杰出 (exceptional)人才”,就需要经受各种生理和心理的锻炼,因此,刘从小就经 常进行长距离游泳或握冰的训练。   《时代周刊》亚洲版的文章称《哈佛女孩》一书的主题是:“只要培养得法, 任何孩子都能成材,就算不是神童,上一流大学是不成问题的。”该文最后引用 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并认为,这才是《哈 佛女孩》一书在中国畅销长达一年多,累计销量上百万册,并引发不下15种跟风 图书的关键原因。   《哈佛》杂志的文章则称,刘亦婷的培养过程,其出发点只是其父母为了推 广自己的教育理论而已,因为“如果你没有过硬的证明,别人是不会信你的”。 刘亦婷表示:“父母一直在等我考大学,我成功了,人们才会信服他们的理论。” 而哈佛是“世界范围内的名校”,“要证明我父母的教育理论的价值,考取哈佛 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如果这些报道可信的话,那实在难以让人想象“哈佛女孩”是素质教育培养 出的硕果。而且从培养的起点和终极目的看,这样的“魔鬼训练”也是与现代教 育理论背道而驰的。“教育是丰富人性的一种方式,而非获得社会认可或名利的 手段。”严锋说。   从这个角度而言,“哈佛女孩”现象的确值得令人深思。(文/鲁刚) (XYS200412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