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雍正的财政改革 董建中   问:作为研究雍正的学者,你能否谈谈对雍正研究的心得?   答:我最深的体会是:雍正时代是一个改革的时代,改革涉及社会各 个领域——政治方面,有军机处的设立、秘密立储的嗣君制度;经济方面, 有摊丁入亩的赋役变革、有耗羡归公与养廉银的设立;社会方面有豁贱为 良等等措施。这些改革在清史以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 地位。   问:请结合你个人的研究,谈谈雍正的财政改革。   答: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赋税的征收以白银为主。民间交纳的多 为碎银,而地方交到中央的银两一律为五十两一锭的元宝,因此州县征银 后需要重新熔铸,其间必有损耗,是为“火耗”。同理,关税、盐税等都 有火耗的存在,漕米的征解有“耗米”。“耗羡”是以上损耗之统称。对 此官府自然不能垫赔,便和正额赋税一并向百姓征收。这种损耗的征收本 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数目是正赋的百分之一二而已。应该说,耗羡本不应 成为什么社会问题。但清初战火连绵,军需浩繁,其最重要的筹款措施是 强夺本属地方的财政。特别是康熙初期“三藩”乱起,地方上除官员薪俸 外“一丝一粒无不陆续解京”。康熙中晚期,因地方经费无着,每遇军需、 河工、灾赈等,连官员的薪俸也尽扣无遗。正是在这种扭曲的财政制度之 下,出现了耗羡为主体的辅助财政体系:即地方官收取高额耗羡以为己用 及地方公用,同时再以节礼等形式进奉上司,层层上递,直至中央。问题 是,这种循环不可能保持在“良性”的范围之内。官员肥己营私,相互庇 护,百姓负担日重,当时就有人疾呼:“今日之农,不苦于赋而苦于赋外 之赋,不苦于差而苦于差外之差;今日之商贾不苦于关,而苦于关外之关, 不苦于税而苦于税外之税。”   问:那么雍正当时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雍正采取的措施,总称“耗羡归公”。包括以下密不可分的内容: 一是将耗羡的征收率固定,各省情况不一,一般在百分之二十以内;二是 将下级进奉上司的节礼、陋规等裁革或归公;三是将征收的耗羡银一部分 用于地方开支;四是为各级官员增设高额养廉银。雍正的改革是从理顺财 政体制着手进行的,堪称系统工程。当时有人赞誉:“破数千百年牢固之 积习”。雍正去世前曾说:“自行此法以来,吏治稍得澄清,闾阎咸免扰 累。”还算中肯。   问:雍正在这期间起到何等作用?   答:在专制国家中,帝王的性格决定了国家的命运。正是雍正的非凡 魄力才使得改革得以顺利推进。耗羡归公的改革始于地方,但朝廷大员对 此多有异议,雍正明令大臣“平心静气、秉公持正会议”,“阻挠不公者 国法具在,断不宽宥。”又有议先在一省试行者,雍正力排众议,决意在 全国推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雍正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尤可称道:雍正 大胆放权地方,强调“因地制宜,因人设教,万不可拘泥一法一策”。在 各省耗羡率的制定及官员养廉银数目的确立上,雍正对地方官给予了充分 的尊重。从元年至十年左右,耗羡归公在全国范围渐次铺开,不是一蹴而 就。   问:雍正的改革中是否存在着不足的方面?   答:当然。黄仁宇曾总结说:耗羡改革长于技术而短于制度。耗羡并 非国家正项收入,将其用于地方财政开支以及官员养廉,实在“名不正”。 清统治者害怕人民,过分坚持所谓“轻徭薄赋”。对于耗羡率的制定也一 低再低,雍正就担心身落“加赋”的骂名。矛盾的真正暴露是在乾隆以后, 耗羡率固定一个死数,地方经费及官员的养廉银也随之固定化,直至清末, 未有增加。日益僵化的制度,产生出许多问题,似乎又回到了清初的老路 上。 (《中国青年报》1999年1月24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