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族源新考》 苏日巴达拉哈 著 民族出版社 第二章 蒙古民族的根源 二 狄 《墨子·节葬篇下》云:“尧北教乎八狄”。狄与尧并称,狄族形成于唐尧 以前,居北方。狄,来源于狄历,简称北狄,是北方民族的统称或泛称。古音“ 颠连”是匈奴语“天”的象征,是北方民族至高无上的天神。 汉族学者释“狄”,多从字形字义和字的结构上探讨。系从犬,从火,从犬 戎之族,从拜火之俗。然“狄”来源于民族语言,与汉文字形字义并无联系,用 汉字释义殊有南辕北辙之嫌,越深入则越牵强。“狄”字是狄历的简称,汉魏以 降称丁零,字虽易,音未变。各史写法不一,有写丁令、丁灵者,有解释丁零、 丁灵为不同种族者,所释皆非。丁零、丁令、丁灵皆一音同义,一语的异书,皆 读做“颠连”,是北方民族语中对“天”的尊誉。如:称天山为祁连山,刘勃勃 改姓赫连,谓:“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赫连氏,庶协皇 天之意。”(见《十六国秦秋·夏录·赫连勃勃》。)狄历、丁零、祁连、赫连 皆“颠连”之读音。狄历居北方,史称北狄,即“流共工于幽陵,以燮北狄”( 见《史记·五帝本纪》“舜归而言帝曰……”。)之“北狄”。凡是叙述蒙古民 族历史之经典著作,皆以“北狄”为蒙古民族之始。《多桑蒙古史》第一章云: “在远古之时,中亚游牧民族概名之曰‘北狄’”。《蒙古源流》和《蒙古大黄 册》也说:“东渡腾吉思海,行至布尔汗哈勒都纳出,逢‘北狄’人众。”翦伯 赞著《中国史纲》(见翦伯赞《中国史纲》第2卷,第13页,三联书店,1950年。) 云:“残留在蒙古高原瀚海盆地一带的人群,一部分北徙贝加尔湖沿岸,成为鞑 靼人(这里的鞑靼人指的是祖居贝加尔湖的蒙古先民。)的祖先。另一部分已沿 黑龙江东徙……再有一部分则向北陕北部一带南徙,成为北狄的祖先”,“大约 在纪元前一千七百年代,在正北一带如蒙古、察哈尔、热河、绥远、山西、河北 北部,北及贝加尔湖,东至黑龙江流域布满了诸狄。”(见翦伯赞《中国史纲》 第2卷,第159页,三联书店,1950年。)《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 狄之种,初号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这短短的四句,却说 出了不同时期的狄历与丁零。《墨子·节葬篇》有八狄之说。赤狄最大,白狄次 之。长狄等诸狄在历史的进程中隐退了。高车是赤狄之族。所谓“高车”,是他 称,称呼乘高轮车的人。敕勒是蒙古语“车”的音译,亦有写做“铁勒”的。所 谓“高车丁零”不是两个孤立的称谓,而是乘高轮车的丁零人,以与远古的北丁 零区别之。此篇记事虽名之为《高车传》,实乃乘高轮车的丁零之历史。狄历虽 有赤白之分,丁零虽有乘车骑马之别,然狄历、丁零源出一系,有小别而无大异。 高车之俗虽属赤狄,与白狄蒙古亦大略相同。所不同者一尚赤,一尚白,习俗略 有小异而已。 周武王组织民族联军,进商之都城朝歌,亡纣灭殷,周族统治了中原,诸狄 之族随灭殷大军南下,在山西、河北、陕西、河南等许多地方建立诸狄之国,与 中国诸侯角逐,也曾闹得天翻地覆。颠覆过朝廷,杀过周王。但也曾与周室联姻, 与诸侯结亲。经过八百年的兼并融合,诸狄之国先后并于诸侯,诸侯并其地,并 融其人。《中国史纲》云:“以戎与狄最富有历史活力,在春秋时把黄河中游一 带闹得天翻地覆。由于燕赵的强盛,北狄之族,除一部分在河北定县建立了一个 中山国,其余大部分退出中原回到蒙古。”《史记·匈奴传》云:“唐虞以上, 有山戎、猃狁、荤粥,居北北蛮。”服虔注曰”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 奴。”荤粥又写作獯鬻、薰育。猃狁又写作[犭严]狁、严允。这两个族称同时出 现在唐虞以上,很明显的是两个民族同时并存。服虔又说:“尧时曰荤粥,周曰 猃狁,秦曰匈奴”,是一个民族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称谓。近世学者考证,亦谓荤 粥、猃狁、匈奴是一个民族。 但在《匈奴传》中又有匈奴冒顿北服浑庾、屈射、丁令、隔昆、薪犁之国。 浑瘐即荤粥,邻于丁令,服于匈奴。显然古之荤粥与猃狁、匈奴不是一族,与丁 令却有唇齿之谊。先于黄帝来到黄河中游的荤粥与匈奴北服之浑(窳)瘐,以及《 隋书·铁勒传》中独洛河北之“浑”似为同族。浑窳与丁令相接,浑与蒙陈相邻, 荤粥被黄帝逐北,似为北狄蒙古民族。被秦收服之绲戎与周之猃狁、殷之鬼方则 是北狄匈奴之族。殷商时代之土方,在今日包头之西北,方在陕西无定河流域, 似皆北狄蒙古之先民。周初所谓之“戎狄”,蒙古匈奴之先民兼而有之。殷朝末 年,周族的先祖不逃避朝廷的迫害,奔于戎狄之间,从戎狄之俗,畜牧为业, 下传……古公父,复后稷、公刘之业,耕耘土地,播种百谷,破坏了草场,引 起民族纠纷,戎狄薰育攻之,古公率百姓越沮漆,度梁山,止于歧山之下,乃贬 戎狄之俗,积谷作城,为建立国家打基础。古公为了安定生产不受侵扰,向薰育 部族赠送一些农产品,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太王事薰育”。古公就在这民族团结, 生产安定的条件下创建周朝的国家,为灭殷做准备。 周族吸收了狄族的文化与诸夏商殷的文明奠定了周人的规范,把狄人的“天 道观念”与“天圆地方”的宇宙概念等朴素的哲学思想引进了中原,代替了商殷 文化中的上帝。把狄夏文化融合在一起,发展成为周的文化。 狄汉的文化交流、血统融合始于周,频于晋,秦、赵继之。狄汉接触则是始 于黄帝,载于尧舜,盛于西周,春秋鼎盛。秦、汉之交,匈奴乘机崛起,兴于阴 山,南收白羊河南王,西击走月氏,东灭东胡,北服浑窳、屈射、丁零、薪犁、 隔昆之国,建立了以匈奴为主的北狄大联盟。匈奴是一个多民族的部落联盟,吸 收诸夏文化融汇西域文明,不分民族,选贤用能。 汉将卫律、李陵、李广利位至诸王殊勋,汉朝公主频频下嫁,汉匈两族世代 联姻,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的故事,传为美谈,昭君之墓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王昭君在汉匈团结的事业上有其卓越的功劳。但文人笔下的过奖,应结合历史发 展的客观因素,方能取信于各族人民。 历代史官在正统思想的指导下,笔下或有偏袒,多谈汉昭君,少谈了匈奴王。 若匈奴单于思想顽固,南北讲和,或条件改变,即使昭君神威,又何以扭转乾坤? 又如:《突厥传》谓突厥为平凉杂胡。《南齐书》谓芮芮虏塞外杂胡也。概因这 些民族未能上攀炎黄高第,不敢冒诸夏之孙。正统史官以为非我族类,称其为“ 虏”、“胡”、“杂胡”,或在名称的字面上加犬旁,添革旁以示异类。殊不知 这些“虏”、“胡”、“杂胡”在伟大的汉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功莫大焉! 中原诸狄之国并于诸侯,融于诸夏,扩大了诸夏的队伍。南匈奴南依汉庭, 除匈奴人外带来了大量的丁零人,最终皆融于汉族。匈奴统治大漠南北,把丁零 兵将引进中原。汉末魏晋的武装力量有大量的丁零兵将和他们的眷属,故魏晋皆 有护丁零中郎将之职。东晋十六国争雄,还有丁零翟(念狄音)氏的军事割据。拓 拔部征服了十六国,统一祖国的北方,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最后,元魏孝文 帝主动废弃了民族语言与习俗,自愿地与汉族融合,以致普六茹杨隋、大野氏李 唐,皆捐弃本族本籍,冒认为汉臣之裔。由唐虞至宋辽在扩大汉民族队伍,发展 汉民族文化的诸事业上,蒙古民族的列祖列宗先民先族都建立了丰功伟绩。凡有 正统观念者,不应视之为异类。今日之时应正确对待历史上的“虏”、“胡”、 “杂胡”等蔑称贬语。 黄帝北逐獯鬻之时,狄族已大,尧舜时代北狄尤盛,周之先祖不投狄避祸, 是狄之力量足以庇护来人。西公父破坏草场,耕耘种植,以游牧为生的戎狄, 为保护草场牧地而战斗。古公避居歧山而纳献,是狄之强盛,商殷时代北方的土 方、鬼方、方皆狄人之国。史书史所记之犬戎、义渠、渠搜、搜瞒、[衤詹]褴、 林胡、白羊、浑窳、隔昆和匈奴(犬戎以犬为图腾。义渠,蒙古语,主人。渠搜, 颜面俊秀。搜瞒,箭也。[衤詹]褴,颠连之异书。林胡,森林之族。白羊,富也。 浑窳,人也。隔昆,汉之坚昆,唐之黠戛斯,元之吉尔吉思。),皆源出狄历, 是狄历之族。这些民族的子孙后裔都融和于伟大的汉民族行列之中了。 “胡”之称谓,虽非明白的贬词,并非毫无歧视之义,更非美称。以汉文释 “胡”为不守规范,如:胡作非作、胡来、胡闹等。虽有疑问之解,以指民族, 更不通顺。以蒙古语解之,有谓“人”者,声不谐,与“儿子”或“孩子”之音 虽近,称人则义贬,称部族更不通,岂有自称为“儿子”部落的呢?若再加上一 个“杂”字,侮蔑之义就明显而突出了。或谓“胡”,乃匈奴人自称,其根据是 来自匈奴单于上汉帝书,其中有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乃天之骄子。” 故指为匈奴自称,细审之,则非是。匈奴单于不识文字,也不一定通汉语,焉知 “胡”为何物。此乃汉士人援古例加美词润色而成。匈奴单于只闻“吾强”和“ 天之骄子”可矣,又焉知“胡”非美称呢! 为狄历立传者,当以《魏书》始,《魏书·高车传》云:“高车,盖古赤狄 之种,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有小 异,其种有狄氏、韦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无都统大 帅,当种各有君长,为性粗猛,党类同心,至于寇难,翕然相依,斗无行阵,头 别冲突,乍出乍入,不能坚战,其俗蹲踞亵黩,无所忌避,婚姻用牛马纳聘以为 荣。俗无俗,不作酒,迎妇之日,男女相将,持马酪熟肉节解,主人延宾,亦无 行位,穹庐前丛坐,饮宴终日,复留其宿,明白将妇归。颇讳娶寡妇而优怜之, 其畜产自有记识,虽阑纵在野,终无妄取。俗不清洁,喜致雷震。其死亡葬送, 掘地作坎,坐尸其中,张臂引弓,佩刀挟槊,无异于生,而露坎不掩,其迁徙随 水草,衣皮食肉,牛羊畜产,尽与蠕蠕同,唯车轮高大,幅数至多。”“无都统 大帅”,“不能坚战”,高车各部虽有勇而同心,但没有组织,没有统一的指挥, 各部落各自为战,无法发挥其协同战斗的威力,给敌人以可乘之机,经常遭受拓 拔部的劫掠。木骨闾的儿子车鹿会针对高车的这一致命弱点,把高车各部组织起 来统一到柔然汗国的领导之下,拯救了民族,保住了人民的生命畜产。高车虽为 赤狄之裔,传中所记与白狄蒙古之风俗习惯尽同,只“讳娶寡妇”,与蒙古不同。 或许是赤狄高车独特之俗。赤狄突厥与白狄蒙古的婚制相同,父兄死娶其父亲嫂 娣。《高车传》所指之“寡妇”乃族中无承继之人者,旁无兄弟可纳,下无亲故 可投者,应“优怜之”。“俗不清洁”与白狄蒙古亦同,与柔然相当。《魏书· 悦般国》云:“与蠕蠕结好,其王尝将数千人入蠕蠕国,俗与大檀相见。入其界 百余里,见其部人不浣衣、不绊发、不洗手,妇人口舐器物……乃驰还。大檀遣 骑追之不及,自是相仇。”悦般国人是匈奴国家中的高车族,不愿随北匈奴西去, 留在乌孙西北,在黾兹北建悦般国。柔然国人皆高车,柔然汗族木骨闾子孙,为 白狄之裔,丁零高车之族,与悦般国王有同族之谊,故两国结好。但悦般国人在 西域文明的薰陶下,其风俗已经伊斯兰化了。“剪发齐眉,以醒醐涂之,昱昱然 光泽,日三澡嗽,然后饮食。”(见《魏书·悦般国》。)见柔然部人的不吉之 俗,以为非其同类,故恶之。白狄蒙古承继了高车不洁之俗。其日的草原牧民与 悦般所记相同,不浣衣、不洗手、口舐食具。拉施特丁《史集》、《多桑蒙古史》、 《蒙鞑备录》、《默鞑事略》等书,都记载着蒙古人曾不讲清洁的情景。如“蒙 古妇女从不洗涤衣服……不洗涤食具,不以水洗涤家用器物”(见《多桑蒙古史》 第161页引拉施特丁《史集》第九章。),“禁洗涤衣服,应服之至于破敝。” (见《多桑蒙古史》第十章。)“其俗多不洗手而拿攫鱼肉,手有脂腻则拭于衣 袍上,其衣至损不解浣濯”。(见《蒙鞑备录》第11页。)《高车传》所云之“ 喜致雷震”正是白狄蒙古。传云:“俗不清洁,喜致雷霆,每霆则呼号射天。” 蒙古人认为洗涤衣物悬晾必致雷震。“蒙古兀良哈部人,欲止风暴则詈天及雷电; 其他蒙古族则反是。设有雷鸣,则藏伏于庐帐中,惧不敢出。”(见《多桑蒙古 史》第292页附录一。)“鞑人每闻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躲避状。”(见《黑鞑 事略》第16页。)“死亡葬送,掘地作坎,而露坎不掩”,此正蒙古草原之野葬, 但因人而异。《高车传》所述乃贵族之殡仪,一般人民,选地弃之可矣!“其迁徙 随水草,衣皮食肉,牛羊畜产,尽与蠕蠕同”,高车之生产生活也尽与蒙古同。 “鞑人地饶水草,宜羊马为其生涯,只是饮马乳以塞饥渴,凡一牝马之乳可饱三 人,出入只饮马乳或宰羊为粮。”(见《蒙鞑备录》第9页。)“其畜牛马犬羊 驼”,“其居穹庐(即毡帐)牧而庖者以羊为常……其饮马乳与牛羊酪。”(见《 黑鞑事略》第6页。)《高车传》所记之风俗习惯、生活生产与蒙古习俗对照,高 车即蒙古也。《高车传》所记:“文成时,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 走马,杀牲游绕,歌吟忻忻”的热烈场面与蒙古之“那达慕”(“那达慕”即游 艺大会,古以跑马、射箭、摔跤为主。)相比,将如何?阴山,是蒙古人的第二故 乡,自然也是高车人的家园。“拓拔什翼犍率国人败避阴山之北,高车尽叛,不得 刍牧。”(见《魏书·序纪》建国二十七年。)阴山皆高车,拓拔式微在此受到高 车人的袭击。此外之“歌吟忻忻”与前面之“好引声长歌”,皆蒙古人之所爱好, 高车或蒙古皆喜爱歌舞,魏明帝之赠乐器,是投其所好。高车之种有六:狄氏、袁 (韦)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又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 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仑氏,八 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见 《北史·高车传》。)六种之袁纥氏,袁韦形近,韦回同音,实乃回纥部族。《唐 书·回纥传》云:“回纥,其先匈奴之裔,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依托高车,臣属 突厥,近谓为特勒,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此回纥,即 高车六种之袁纥氏。在以回纥为核心的漠北十五部大联盟,其中就有蒙古土默特的 先族和图瓦共和国的先民。唐谓之“都播”或“都波”,《蒙古秘史》写作“秃马 敦”、“秃巴思”,《元史》写作“吐麻”、“秃马”。第十一姓乞袁氏,实即成 吉思汗之始祖“乞颜氏”,或称“乞引氏”。袁、颜、引,大致同音,是史官按自 己的方言所注音。《多桑蒙古史》第二章云:“成吉思汗诞生之二千年前(成吉思 汗诞生于公元1162年,上推二千年。)蒙古与他族战,族灭,(被周穆王军队所灭, 八个狄人部落全部被浮。)仅遗特古斯、乞颜两对夫妇,遁走一山,四面险峰,山 名阿儿格乃衮(“格乃衮”山岳之岳;“阿儿”即阿尔泰山之岳。),其地肥沃, 有平壤茂草。乞颜后裔繁盛,山谷窄隘,不足以容,乃谋出山。先是,其民常采铁 矿于其中之一山,遂积多木,篝火穴中,以七十煽火,铁矿尽溶,遂辟一道。成 吉思汗后裔为君主者,为了纪念此事,每于除夕召铁工至内延锤铁,隆礼以谢天恩。 蒙古民族起源于此。”多桑根据这个传说,把蒙古民族的起源,上推至公元前十世 纪以前。至于被灭族以前的蒙古,起源于何时?灭于何地?阿儿格乃衮座落何方?这 是蒙古民族起源的关键性问题。文中之“七十”是用七十张牛皮做的鼓风襄。这 是蒙古人祖先的一大创造。阿儿格乃衮乃金山之岳,证以《唐书·突厥传》,金山 确有避难之处。传云:“车鼻避薛延陀,率部窜金山之北,三垂斗绝,唯一面可通 车骑。”乞颜避难之处,是为阿尔泰山,阿儿格乃衮是阿尔泰山的异书,有何疑焉! 至于写作“额儿格涅坤”、“额尔古纳昆”,字虽异,音不变,皆阿尔泰山也。有 谓为“额尔古纳河之山者,或谓额尔古纳人者”,皆是牵强附会,欲强纳蒙古族源 于额尔古纳河者也。多桑引拉施特丁之言曰:“耳闻目睹额儿格涅坤山蒙古人之言: 谓此山不甚险峻。”是山不是河。《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 一版。)开篇第一章便说:“大约公元七世纪,在唐朝望建河,今天我国版图的额 尔古纳河南岸幽深的密林里,蒙古族先民,便留下了活动的踪迹。《旧唐书》称它 为‘蒙兀室韦’,它是唐王朝所属室韦诸部之一……。拉施特丁的著作《史集》提 到,当时蒙古人普遍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额尔古捏·昆’。也就是额尔古纳河, 与《旧唐书》记载相符。……根据《蒙古秘史》记载,就在七世纪,成吉上汗的始 祖孛儿贴赤那,带领着蒙古部离开额尔古纳河的密林西迁,渡腾汲思海(原注:当 指呼伦湖)到了鄂嫩河上游的不儿罕山驻牧。” 首先应当指出,额尔古纳河不是望建河,腾吉思水不能以呼伦湖当之,额尔古 纳河更不是额儿古涅坤。至于西迁的动机、路线、当时的历史背景,《简史》都没 有交待。 本节是“狄”的专论,上述问题不在本节范围之内,容在“蒙兀室韦”中专门 探讨。“狄”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称谓,来源于北方民族“狄历”,汉译为“天”, 简称为“狄”。因其居于北方,故曰北狄。北狄部落獯鬻先于黄帝来到黄河中游。 “北狄”始见于五帝本纪唐虞时代。 ---- 输入:苏宁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