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摘自《中国:谁来夺诺贝尔奖》中国青年出版社,ISBN 7500630182) 中国遥望诺贝尔奖 □曾德凤   一位著名学者说:据统计,一般立国30多年便会有一个诺贝尔 奖获得者。前苏联39年,捷克41年,波兰46年,巴基斯坦29 年,印度30年……   中国呢?    我们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    △著名科学学家赵红州细说缘由   △青年科学家坦言努力不够   1833年诞生于瑞典的科学家诺贝尔,一生痴迷地研究炸药, 终生未结婚。他的研究成果累累,共获得355项创造发明的专利权。 诺贝尔研制炸药的目的是为了民用,而后来被人用于战争,使成千上 万人死于非命。诺贝尔为此十分痛心。他在晚年决定拿出巨额财产中 的大部分,设立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表彰为科学、文学、 和平等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1901年,在诺贝尔的挚友伊蒙赫尔曼的斡旋下,由各方面专 家所组成的诺贝尔基金委员会正式成立。该会下设物理、化学、生理 学与医学、文学和和平等五个小组,分别对世界各国在上述领域有突 出成就的人进行遴选。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定诺贝尔物理学奖、化 学奖和后来增设的经济学奖;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负责评定生理 学和医学奖;瑞典文学院负责评定文学奖;而诺贝尔和平奖则由瑞典 议会来评定。   这就是诺贝尔奖的由来。   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到1997年止,共有448人 获诺贝尔科学奖。这其中有5位华人,他们是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 杨振宁,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朱棣文,化学家李远哲。李政道、杨 振宁的情况前面已介绍过,丁肇中因为独立地发现基本粒子J而于1 976年获奖,有评论说,这是新粒子领域中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李 远哲因分子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奖,他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种通 用型的交叉分子束实验技术,从而使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第一次有可 能深入到从反应物到产物全过程量子态层次。朱棣文最早发展出了一 套利用激光冷却并捕捉原子的方法,这项成就,可以使科学家在前人 无法达到的领域内操控物质。他因而荣获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5位科学家,是全球华人的骄傲!   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这些获奖科学家,没有一位是属于中国大陆 科研机构的占世界总人口近1/4的东方文明古国,对于这样一个事实, 难免不尴尬!   一位著名学者说:“据统计,一般立国30多年便会有一个诺贝 尔奖获得者。前苏联1917年立国,39年后得了第一个诺贝尔奖, 捷克41年,波兰46年,巴基斯坦29年,印度30年,平均是3 5年,中国已立国46年,现在还在等待之中,有一点晚了。应该找 找毛病。”中国人并不甘心在诺贝尔奖的外面游荡。   我国著名科学学专家赵红州教授,是中国大陆诺贝尔学研究的重 要学者之一。他经过反复研究,总结出我国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的4 点原因:其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其二、科学研究时间不足;其三、 缺乏科学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遴选机制。   关于科学知识积累问题,他认为,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由于历史 的原因,远远落后于西方。解放40余年来,我国在大科学事业上有 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基础科学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距甚远, 尤其是基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对美国(1901~1972年间)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调查表明,科学的接代连续性乃是诺贝尔人才 成功的重要因素,这就是说,知识的积累不仅与前人的劳动有关,而 且还与两代人之间的智力接力有密切的关系。孕育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获得者,至少要有三代人的知识积累方能见效。这其中包括教育、科 研环境,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奠基作用。“知识遗传”因素的影响,更 主要地体现在他们对前辈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以及思维习惯的潜移 默化的继承上。而我国在这方面明显不足。对中、老年两代中科院院 士的抽样估测结果显示,他们出身于专业世家的平均不足39%,而 其下一代继续从事高层次科学研究的则不足10%。真所谓“君子之 泽,两世而斩!”关于科研时间问题,赵红州认为,美国科学家人数 虽然不足100万,但却是全时科学家人数。而前苏联的科学家人数 号称100多万人,但时间没全用在科研上,折合成全时科学家也只 有几十万人。据调查,我国六七十年代科学家每周工作时间为16小 时,如果按全时科学家标准折算,科学家人数要减半。那种一会儿开 会、一会儿学习、一会儿其他活动的非全时的科学劳动,对科研的损 害显而易见。关于缺乏科学家群落和科学人才识别和遴选机制问题, 赵红州教授也举出了一些实例予以说明。   另一位中国学者詹克明则从中西传统文化入手,分析了我国与诺 贝尔奖无缘的另外一些原因。詹克明认为,西方文化倾向于具体性, 精确性,表现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多表现为直观的、 类比的形象思维方式,总是用一种简约的、模糊的大而笼统的寥寥数 字将自然与社会一揽子地概括进去。前者比之后者,更利于科学创造。 中西思维方式也有明显差异。西方科学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他 们总是刻意求新。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思想的“守一”和“齐一”, 这种大一统的思想控制,严重地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詹克明还谈到了我国过于死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科学家的 素质。谈到了建国后多次出现过意识形态不适当地批判摩尔根遗传学 理论、鲍林共振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等等,及由此带来的恶劣影 响。他认为,中国科学家与外国科学家从素质上比,差距并不明显, 差距大的是他所处的科学环境。移居美国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 宁等获诺贝尔奖就是证明。由此可见,之所以“境内为枳,过海为橘”, 使得这块大陆迄今与诺贝尔奖无缘,主要原因乃是国内的科学土壤与 科学环境,包括物质的、经济的、信息的、社会的、体制的、精神的 诸方面的综合环境。其中有些是属于生产力水平、国力的限制,而另 一些就是我们自身的弱点了。这些弱点,有些是传统文化的问题,而 另一些则应由我们共和国自身负责!   学者阎康年也就诺贝尔奖问题发表了意见,他有这样一种观点: 从事科学工作的人,绝大多数是由于科学内在追求的强烈吸引而献身 的,他们并不想发财,也不可能有大量财富。但是,能保证他们无后 顾之忧地献身于科学事业,却是必要的。因此,那种使广大学者疲于 奔命生活和分散精力与时间的状况必须改变。   培养出奥林匹克冠军难,培养出获诺贝尔奖和其他科技大奖的人 才更难,它要求漫长的知识和精力的准备,优良的治学环境、设备和 学风,以及观念和学术上进行重大突破的素养、勇气和顽强的毅力。 因此,应该拿出比培养运动员和举办世界性运动会更大的热情、人力 和物力,去造就优秀的科技人才。遗憾的是,我们在认识上和实际行 动上还有很大的差距。科坛上的竞争比体坛上的竞争要深刻和复杂得 多,它不见于形胜于形。   在富于科学创造的年华,应使有成就的人,有时间、精力和条件 进一步搞下去,切忌一有重要贡献就加之以官职和不切实际的吹捧和 荣誉,更不要以调做什么大官作为报酬,因为这实际上拦截了他们的 创造性,对他们本人和国家都不利。   不少青年科学家也就诺贝尔奖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北大化学 教授刘忠范说,我们目前没有拿到诺贝尔科学奖,是很正常的事;拿 到了,反而不正常了。不能说哪个民族比别的民族更行一些。我们努 力不够。诺贝尔奖成果,需持续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我们 一些青年科学家,做了些工作,便急于申请各种奖,有关部门对有些 好苗头的青年科学家,给官、给各种头衔。一些青年科学家也常常把 握不住自己。拿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不是那么容易培养出来的。我们这 些在国外呆过的人,当年随外国导师做研究工作,看到他们成天忙忙 碌碌的样子,很有感慨。可惜现在国内做研究常常不是这样。我们的 工作精神,没有人家好!我们又不比人家聪明,又不如人家努力,那 怎么能企望获奖呢?   中科院上海分院生物化学所的宋建国研究员说,拿诺贝尔奖,应 是水到渠成。如跳水运动项目,总体水平提高了,奥运会冠军就是掌 中之物了。就中国目前的科研水平来看,短期内拿诺贝尔奖的可能性 很小。就选人来说,中科院的“百人计划”,是很有影响的了,但也 有局限,有些很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不愿回来。   一位青年科学家忧虑地说,我们的科研环境还有待改善。要增大 投入,改善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激励更 多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从事原始创新研究。现在有多少人在做能得诺贝 尔奖的科研项目天晓得我没有看见多少特别有才华的科学家在全力以 赴地安心做科研!    中国距诺贝尔奖还有多远?    △下个世纪前十年,中国来一个许海峰式的突破,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使我国科技在国际上能占有重要一席,必然会有诺贝尔奖产生   我们尽管在争诺贝尔奖的道路上有种种不利因素,但中国的总体 科技目标和种种措施,应该是积极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亦成了 科技发展的有力后盾。甚至有报道说,中国已成为最具科技活力的国 家之一。此言并非空穴来风。至于文化问题,这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问 题。诚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一些不利于科技发展的东西,但也 有一些有利于出成果的东西。况且,开放的社会,一种文化的影响会 变得越来越有限。在当代中国科技界,中西文化的融合,尤其是大批 留学归国人员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已相当普遍,这是一种好的征兆。   不过,针对种种有待改进的问题,尽快地一一对策,我们基础科 研的步子也许会更快一些。我们的高层决策者,我们的中科院和其他 科研单位,我们的高校及政府部门,也都有了一些积极的行动,但更 多更得力的措施出台,将是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学家们的企盼,也是 公众的企盼。   新世纪的钟声转眼就要敲响对于下一个世纪中国在世界上的科技 地位,不少学者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认为,近400年来,世界科学中心发生了5 次大的转移;导致转移的机制有5种:文化的震荡、社会的变革、经 济的快速增长、新学科群的崛起、科学家的集体流动。这就是所谓的 “汤浅现象”。   世界科学发展史证明了汤浅先生的这一理论。17世纪,文艺复 兴首先促使意大利成为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之后,伴着工业革命的 潮流,科学中心转移到英国;18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促使法国成 为第三个中心;19世纪,德国成功地将科学与经济结合起来,因此 占据世界科学中心地位一个世纪之久;本世纪初,大批德国科学家的 涌入促使美国成为第五个中心。   孙献涛先生就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科学中心著文说:从1919年 开始,中国文化一直处于震荡期。直到今天,新旧文化、东西方文化 仍在激烈撞击着,它所带来的压力与动力,将是下个世纪中国科学迅 速发展的催化剂。中国社会结构也在持续变革之中。自1978年政 治、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来,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选择科学作为 终身职业。短短20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人数大幅度增长,其规模 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空前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可望持续到下 个世纪。高速增长的经济正在为科学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推动力。继 出国潮之后,大批留学人员已经开始回流到国内工作。这批科学家了 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下个世纪的中国科学 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汤浅先生的理论在21世纪仍然成立的 话,中国无疑最有可能成为第六个世界科学中心。   孙献涛先生的预测,显然比较乐观,但不能说没有一定的根据。   杨振宁教授作为对中国科技发展帮助最大的两位美籍华裔教授之 一(另一位是李政道),对中国国情和科技状况有着深入的了解。他 的预测,颇具权威性。他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在古代,有许 多重要的发明起源于中国,但此后的几百年,中国落后了。今天,中 国已加入国际科技竞赛。那么,中国下一世纪又会怎么样呢对下一世 纪的中国科技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将由四个社会特征所决定。一是才 干。中国拥有千百万极聪明的青年,如能获得适当的机会,他们都会 在科技领域中崭露头角。二是纪律。拥有儒家文化的特征,将继续培 养出一代又一代勤奋而有纪律的青年。三是决心。儒家文化的保守性 是中国三个世纪中抗拒吸收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但今天已完全 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科技重要性的全民共识。四是经济支援。自19 87年起,中国经济猛进,每年都有超过9%的增长。中国必将在2 1世纪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之一,同时将成为世界级科技强国。   中国的科技活力如果真像学者们预言的那样,那么,中国在下一 个世纪前20年,便会有问鼎诺贝尔科学奖的实力,至于具体的时间, 便要看机遇了。如果机遇好,我们在10年之内来一个许海峰式的突 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对于中国基础科学来说,提出争取拿诺贝尔奖的问题,正面效应 应是巨大的。它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可以将科学家们的情感上升 到崇高的境界,从而产生相当大的动力。当然,这不是终极目标。使 中国基础科研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占有重要一席,支撑东方古老民族的 再度辉煌,这才是最终的目的。然而,从根本上说,目的是一致的, 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甚至获取较多的诺贝尔奖,必然使我国 科技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一席,而占有重要一席,必然会有诺贝尔奖产 生。   国家对诺贝尔科学奖应该说是重视的,国家科委一直保持着与诺 贝尔科学奖委员会的联系。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国际上众多杰出科学家对21世纪可能解 开的科学之谜,进行了大胆预测。   美国遗传学家指出:正如19世纪末元素周期率的发现为从化学 工业到量子力学理论的20世纪的科技飞跃奠定了基础一样,人类基 因组计划将为下一个世纪的科技发展开辟道路。有科学家说,人类的 DNA同黑猩猩的DNA之间的差别只有1%,但1%的差别是什么? 为什么这1%差异会引起两者之间如此大的不同?这是一个待解并很 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解开的重要的生命科学之谜。   神经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大脑扫描技术将拍摄到几乎是瞬时的 大脑活动图像,揭示人的大脑这一世界上最复杂的信息处理“装置” 是如何处理和沟通信息的。   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哈佛大学教授赫希巴赫预言,大约 在今后35年内的某个时候,将制造出一种能自行集合和自行复制的 分子。生物化学家们正在接近去做这件事,而且他们对如何做好这件 事已经有了一个好主意:制造一种毫微装配器打破价钱便宜的物质诸 如青草、水的化学键,然后将碳、氮、氢和其他分子重新装配成牛排 等价值更高的物品。   宇宙学家克雷格·霍根说:“借助未来发射的卫星传回的资料, 我们可以分析推断出大部分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宇宙是否会永远膨 胀下去?宇宙最终会不会毁灭?”   物理学家克里·奎格说:“在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设在日内瓦的 实验室里,2005年以前可望实现将质子猛撞到其他质子中去,勾 画出宇宙诞生后1秒钟时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   诺贝尔奖生长点,肯定比以上预测的范围广泛得多,但以上预测 内容,无疑是诺贝尔奖最重要的生长点之一,因而,包括中国青年科 学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科学家们趋之若鹜!   诺贝尔奖,站在新世纪门槛上的中国青年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这是东方文明古国的世纪企盼!   现代社会生活中,有两项大奖最能牵动国际社会的中枢神经,一 个是体育奥林匹克奖,一个是诺贝尔科学奖。令人不安的是,我国公 众对这两种奖,态度落差很大。人们对中国足球没能冲出亚洲,痛心 疾首;而对我国47年来没能获诺贝尔科学奖,却过于冷静。有一项 民意测验表明,20至30岁的公民中,知道诺贝尔奖的人,只有2 1%!   同胞们,为了共和国的未来,请为默默冲刺的青年科学家们鼓鼓 掌吧!如潮的掌声,或许能补偿诸多不足……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