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作者授权新语丝在网络发表) 一个省养不活一家文学刊物? 刘绪义 在本文开头,笔者先摘引二篇读者来信。 永州读者王昌同学来信:我是一名高二学生,喜爱文学,一直喜欢贵报……新千 年已过了几个月了,我到处寻找《湖南文学》,可是都没找到,我不得不请求编 辑同志帮帮我,我会汇款过来的。…… 武汉读者李晓舟先生来信:编辑先生,我是一名在汉工作的湖南人,多年来我一 直关注《湖南文学》,可今年我找了好几处地方都没找到,后来我打电话到该刊 编辑部,电话一直无人接。我听说《湖南文学》不办了,这究竟是咋回事?…… 读完这二封信,我们心头一震,是啊!我们虽然早知《湖南文学》今年已经改刊, 但当初谁也没往心里去想,《湖南文学》哪里去了?这究竟是“咋回事?作为湖 南作协主办的唯一一家纯文学期刊,在长达五十年的文学活动后为何就这样静悄 悄地消失了呢?没有宣言、没的告别,它的消亡意味着什么?就此问题,笔者日 前走访了省内有关单位和部分知名作家、评论家。 谢璞(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作为一名从《湖南文学》走上文坛的 作家,我是很有感慨的。大约在1953年《湖南文学》发表了我的处女作《一篮子 酸菜》,1960年左右我开始做《湖南文学》编辑,一晃近五十年,《湖南文学》 却在新千年之初消失了,我感到可惜!她毕竟培养了1100名会员(其中估计95% 的会员在《湖南文学》上发表过作品),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作品,给湖南文学 界培养造就了一批批文学人才。尽管当然也不排除发表过不少一般水平的作品, 但它有功于文学。 当初也许我们并没意识到《湖南文学》的价值,如今消失了才觉得它的美,觉得 遗憾。毕竟这是湖南作家赖以耕耘的一块土地。 《湖南文学》的消亡不存在办不办得下去的问题,尽管目前纯文学期刊生存艰难, 然而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东西,总有人关注她。杨正午同志提出每年拨款三四十 万来办好湖南文学,这是一种莫大的支持。刘正等领导也十分关注她。为什么生 存不下去?关键恐怕还是缺乏一种对文学的信仰,为了钱,为了赚更多的钱! 《母语》走的是一条什么路子?广告之路、商业之路。在市场经济中堕落成一种 广告载体。当下人们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可人的生存质量正在下降。有钱人没钱 人都莫名烦躁。有人以为越前卫越高明,盲目追赶潮流,实际上亵渎了文学,过 去那种人文精神没有了。有人以为改革就是否定过去,不知道文学和经济的目标 是一致的,都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学是改善人性的阳光,真正的文学需要 有一颗人民的良心。在今天物质辉煌、人性脆弱的时候,很多人不明白金钱才是 最大的奴隶主。 我希望《湖南文学》的消亡只是暂时的,《母语》作为一种尝试,可以,但它是 不是一种方向?我觉得值得深思。 王以平(著名作家、原《湖南文学》主编):我是1952年8月进的《湖南文学》, 当时叫《湖南文艺》,中间几进几出,从搞通联、编辑到主编,足有二十来年。 《湖南文学》作为湖南作家的一个阵地、一个摇篮,在过去一段历史中起到过一 定的作用。不少作家从这里起步、发表处女作,然后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尤其 是在五、六十年代全国大杂志还很少的时候,它对作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是不是非得每个省都得保留一个文学刊物不可?需不需 要?据我了解,国外就没有那么多文学刊物,大都靠报业集团。香港也是这样, 《大公报》、《文汇报》每天都有文学副刊,不定期出杂志,这比办纯文学刊物 作用大得多。文学最终要走向市场,要看群众接受不接受。金庸也好琼瑶也罢, 他们靠的就是报纸副刊来赢得市场和读者的。 《湖南文学》作为全国第一家消亡的省级文学刊物,自然影响很大。以前,我们 改一下刊物名称,都发出过百来封信,征求意见,进行民意测验,而《母语》的 出来是没有经过怎么商量的,没有征求更多的意见,应该稳妥一些。《母语》是 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不敢断言。但她很难使人喜欢。《湖南文学》消亡有没 有必要这个祭那个吊?我认为存在的就有合理,消亡的就应该消亡。这是形势发 展的必然。既已经改成《母语》,我寄希望她成长,如果消亡了也是活该! 是不是可以开一条这样的路?走报业集团的路子。如《湖南广播电视报》或者别 的如《湖南日报》,每期发一至两个版的文学副刊(不是文化副刊),每月出个 增刊随报附送,利用报纸发行量大影响大的优势,不搞那些配合政治的文章,精 选一些纯文学作品,推动文学的发展。这个你们可以试。 贾兴安(著名作家、《散文百家》主编):《湖南文学》在全国来说是挺有影响 的,它的消亡我认为跟经济无关。《西藏文学》一个边远省份的文学刊物,发行 量尽管不是很大,但仍然坚持了下来。眼下,差不多全国每家文学刊物都有社会 上一些商业人员在游说,试图给多少钱买走,弄几年再给你扔回去。《散文百家》 去年都还有人想收买,我没同意。今年《散文百家》发行量上升了30%。一个省 养不活一家文学刊物?只是目前有人看到了一些时尚、前卫刊物赚钱,就想改成 那样,究竟前卫刊物有没有出路?实践证明,答案是否定的。越改只会越失去自 己,失去读者,有的甚至改来改去不知道怎么搞了。 田中阳(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湖南文学》不存在生存问题,至于它办不下 去的话,只能说是编辑水平的问题。编辑审稿,把握不准好在哪里,有时甚至把 精华删改掉了。《湖南文学》有过一段辉煌,出过不少好作品,推出过不少好作 家。近几年好似在走一种同仁化的路子,作者面孔老化、小圈子化,必然失掉一 批好作者,吸引不了广大读者。 余开伟(著名评论家):《湖南文学》的消亡可以说是被出卖了。针对目前的情 况尤其是近些年的情况分析,原因是多方面,我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是文化领导层,没有认真抓刊物,口头上提些空泛的口号,实际上对文学刊物 不重视,不重视培养一批素质高、事业心强的编辑人员,以至有人把刊物当作少 数人谋利的工具。《湖南文学》的负责人选,也是走马灯似的频频更换,这种更 换主要是出于人际关系的调整,非竞争性的,不论是否适合,多半任人唯亲。由 此,编辑素质相应地存在问题,有些人拿着公家的钱,打着作协的牌子办同仁刊 物,没有团结老中青实力作家,没有认真培养本土优秀人才,甚至根本不看自由 来稿,可以说编辑的势利挫伤了一批好作家。 二是有些人在商业大潮中迷失了方向,热衷于紧跟时尚,于是办刊方针变来变去, 《湖南文学》五十年间六改刊名就是一个例证。因而失去了稳定的作者群和读者 群。 三是选稿标准圈子化,这不仅是《湖南文学》一家,湖南乃至全国其他刊物也有 类似现象。如《芙蓉》现在有人戏称为“南京先锋派作家的大本营”。改刊后的 《芙蓉》确实出现了某些新的面貌,但是却走了另一个极端,哗众取宠、热衷炒 卖,因而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编辑眼界狭小,缺乏宽容胸怀,不坚持优质取稿, 对作者尤其是一般的青年作者以一种恩赐的心态对待。 问题不在于改不改刊名,而是背离了《湖南文学》的办刊宗旨。更不可思议的是 把一家刊物全部出卖,把一个省作协主办的文学刊物变成北京的一个商业刊物竟 然无人理问!也没有经过作协主席团的讨论,甚至在办刊方针上,当事者可以说 是欺骗了宣传部和出版局,这等于出卖了文学的灵魂!所谓的改刊,实质上是背 叛,当事者得利。湖南的文学青年失去了一个园地,这对于培养本土新人极为不 利。可以说是湖南文学界的耻辱,是作协机关当事者的重大失误,文化领导层负 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学的萧条确实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但外省为什么有很多刊 物办得很好?如果把责任都推在市场经济、商业大潮上,我认为相当不客观!湖 南文学界内耗严重,有实力的作家纷纷外流,这已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了! 与其办成一种不伦不类、既没有经济效益又没有社会效益的文学刊物,还不如不 办。要办就得办成一个使青年作者受益,让大众读者欢迎的刊物。而不是用炒卖、 虚假宣传来制造繁荣假象。 舒其惠(湖南师大教授):湖南作为一个有6500万人口的省,有近十个民族,难 道连一个纯文学期刊都可以不要吗?难道连一个纯文学期刊都养不活吗?但我错 了。有关人士正告我,有关当局不是没有给钱呀,省作协拨给该编辑部的是每年 三十万!而某些人竟然不要这三十万,却以二十万将她卖了!我,我又能说什么 呢? 采访附记: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目前《湖南文学》的消失或曰消亡已经或正 在引起了省内文艺界和部分政界人士、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当初笔者没想到这 个选题能引起如此多人的共鸣或反响,有几位采访对象后来还打电话来叮嘱表示 “言责自负”,这说明人们对文学的关注、对湖南文学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文学的 深切期望。 [注:本文观点根据采访笔录整理摘录,仅为个人观点,未经当事人本人审阅, 也不代表本报观点。以采访先后为序。欢迎读者就此展开讨论,发表各自不同的 看法。] 附背景资料:《湖南文学》,文学月刊,创刊于1951年6月,初名为《湖南文艺》, 后改名为《新苗》、《湘江文艺》、《湘江文学》、《文学月报》,1987年改为 《湖南文学》。(2000年消失——改为《母语》)。创刊四十多年间,每年都有 在作品在《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加坡、台湾等地刊物 上转载,注重发现、培养文学新秀。湖南许多知名作家,绝大多数是在上面发表 过处女作、成名作的。(摘自《湖南大辞典》)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