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港台:专栏作家满天飞 上官小美    一个香港作家在5、6家报纸上同时拥有多个专栏的 并非罕见,天天写,而且“日跨多栏”,风雨无阻。某些 处于“生育高峰期”的香港专栏作家只需三年五载,写作 篇数轻轻松松就可以上万。   香港报纸的专栏制度,是为了适应广大市民的日常需 要——获取“娱乐”而产生的。一般香港报纸,每天不下 二三十页的版面,除了要闻版、国际新闻版、财经金融 版、本地新闻版和广告版外,其余各版几乎都有为数不少 的小专栏。专栏名称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可 说是香港报纸的一大特色。专栏又不仅限于报纸,一般期 刊杂志也常常不吝赐版,供那些“农夫”辛勤耕作。   专栏通常是指“有栏名有作者”的。在香港,多数是 每日见报和专人专栏,少数则是数日见报(不超过一周)和 一栏多人(不超过7人)。全港40份主要中文报,以《天天 日报》、《东方日报》、《明报》、《成报》和《大公 报》的专栏数目最多,如《天天日报》,栏数曾高达137 个,但这仍挽救不了该报在亚洲金融风暴中被吹得没了彩 的恶运。   港报行内俗称专栏为“地盘”,一旦在某报有了地盘 而且耕耘有致,就会得陇望蜀,希望为他报罗致,开拓新 地盘。有一定水准的作家,不难实行领土扩张,甚者可以 到处“抢地盘”,但能长期守得住并不容易。诚如娱乐撰 稿人萧奋在《上海电视》的“港台专线”栏目寄文说: “这年头,不论是娱乐圈中人还是做娱乐文章的娱记,都 不免有饭碗被抢的危险,只要饭碗还能好好端在自个儿手 里,您就没事偷着乐罢。”当然,也有人向来不怕被人 “抢地盘”乃至“丢饭碗”,知名度较高的更为报纸老板 重金礼聘,或三顾茅庐,以致分身乏术,不得不择肥而 噬。   香港报刊专栏的特点是“多”、“小”、“杂”。 “多”即琳琅满目,一版之上“旌旗林立”绝非稀事,犹 如小农经济的自耕土地,各占一块,阡陌成行,蔚为奇 观。许多主要报刊平均每刊竟有上百个专栏。因为篇幅有 限,只好谢绝宏论,为求全兼备,老编推崇的是“小即是 美”的撰稿形式。通常,多数专栏大约在400字左右,作 家倪匡一个经营多年的专栏“皮靴集”,每次就只写250 字。上千字文章,需要一定的经营,500字以下的短文, 抓住一个话题便可一挥而就,这就使得专栏的内容显得杂 乱,若干地盘,你一嘴我一舌,无奇不有。   专栏写作的特点大致包括:1)专栏必须具名,如“完 全纠偏手记”;2)专栏可以解释新闻,如《大公报》对 “人大释法”的力排众议、一锤定音;3)专栏可以表达作 家个人的意见。例如,对最近成龙“婚外情”事件,香港 “栏虫”纷纷加入“风流还是下流”的大辩论,谁都可以 各执己见,其中尤以香港著名政论家兼作家李怡先生之言 “风流是指处处留情,下流不过是到处留精”最为犀利。 成龙看了亦无可奈何。   大约在本世纪20年代,西方报界开始形成专栏制度, 作为“言论自由”的一种表达形式。据老辈作家说,这种 严肃的专栏,香港报界直到70年代仍寥若晨星。80年代, 尤其是中英启动香港前途谈判以来,香港报纸专栏中的政 论成分才有了明显的增加,甚至出现了一批专写政治问题 的专栏作家,其中,以“时评大家”金庸在《明报》的社 评成就最大,为西方政界及学术界所重视,更受邓小平所 注目。不过,这样的“大手笔”在芸芸专栏中不足一半。 如今,最畅销的三份香港人的报纸,均不突出政治性专 栏,更无一两千字的政论性大专栏。   多数专栏是文化消闲性的,最闻名的作家三苏,他以 市民喜闻乐见的题材,创立了“怪论”的特殊地位,今已 为萧奋等继承其钵。通常充斥大小报章的专栏更是声色犬 马,各适其式。   除风花雪月外,最有分量的是香港人的最爱——赌 马。不管什么类派系报纸都不得不“入境随俗”,辟有成 版的“马经”专栏。当然最正统的专栏是文艺性副刊,包 括小说连载。现今最成功的小说连载,无人能出金庸、梁 羽生其名。除去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外,不论当时还是今 日,再难有人创出“万人空巷”的追看效应。   写专栏,几乎已是香港作家们的生存方式。多数作家 写专栏是为了谋生,亦即李碧华常说的“不得不为稻粱 谋”。至于名媛林燕妮是不愁生计的,她写专栏大约为了 “口红谋”吧。名家常把自己的专栏叫做“贩文认可 区”,也有人不无自嘲地说,专栏与庙街小贩划地为牢、 自设摊位没有二致,由此自称“写稿佬”,戏指“卖文为 生”。但毋庸讳言,香港专栏制度养活了一批作家。其 中,名作家金庸更凭一手写“时评”一手著“武侠”,成 功办活了一份《明报》。   《明报》起先不以社论、新闻取胜,而是以金庸的武 侠、简老八(即简而清)的马经、狗经,柳鸣莺的娱乐专栏 吸引读者。后来,大陆知青周青以及丁望的“北望神州” 专栏加入,帮助《明报》建立了它在新闻方面的权威性。   《明报》的鼎盛时期,可谓人才荟萃。《信报》的老 板林山木当时是《明报》的资料室资料员兼负责财经报 道;现《成报》总编韩中旋与小说家江之南那时是《明 报》的编辑;写散文广受欢迎的张君默干过《明报》记 者;创办《今夜报》的王世瑜那时是校对兼送稿;倪匡的 妹妹、女作家亦舒也在《明报》当过娱乐记者,而倪匡、 倪震父子更是《明报》专栏的老客。画“老夫子”的王司 马一度贫困潦倒,金庸不吝给他高报酬,赐一个漫画专栏 养活“老夫子”,这已成一段“香江佳话”。   多年来经常在香江报章上“辟栏坐庄”的知名作家, 数得着的还有以“不文沾”专栏著称的黄沾,因爱讲粗话 而得此称;“不沾泥”型的独身女人李碧华常蹲《东方日 报》“戴防毒面具”写专栏,这份报纸据调查显示为全港 “污染度最高”的传媒,故有此说;嘉禾娱乐集团电影大 亨兼“风流才子”蔡澜除了按时去电台或电视台做“名 嘴”清谈节目,亦不放弃其报刊地头;亿万富豪兼《资 本》杂志主办人郑经翰不仅当“名嘴”,也占专栏耍笔杆 子,曾一度闯出了祸遭人斩昏街头;骂香港报刊不可信的 电视编导文隽除了“君子动口”,也还“动手”在报上自 己专栏撰文回骂别人;电影导演杜琪峰爱用“阿杜”的笔 名写些小栏目文章,不时与另一个“阿杜”——香港娱乐 撰稿人杜惠东——混为一谈。此外,许多影坛名人也爱在 各自的招牌下舞文弄墨。   香港的专栏制度具有某种垄断性,缺乏开放的竞争, 给有潜质的新人露头的机会不多;而名家们占有过多的地 盘,甚至独享“日蹲多栏”的特权,这被指为“流弊”, 因而屡受讥评。但应该指出,很多专栏还是很可读、言之 有物、写作态度认真。尤为可贵的是,这些专栏体现了一 种适应于现代高节奏都市生活的文风——简洁明快、一针 见血,长话短说,对现实有最迅速而多样的反应。   整体而言,香港林林总总的专栏提供了应有尽有、不 应有也有的社会服务,这是一个高度消费社会的标志之 一,自然也是香港这个特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映——即 “文化快餐”易受市民欢迎。节奏快,也从撰稿人的跨报 跨栏拼命写作的“千手佛”式抢钱风格上得到体现。这在 台湾被称为“飞栏”。   台湾的专栏比之香港少之又少,专栏的文字也更长更 多些。笔战群儒的“文坛骂架王”李敖就是“文化空中飞 人”高手。他曾以专栏文章让著名女星胡茵梦一读动情, 跑来和他“结为连理”,不到百日却又以吵架分手。胡女 士一个人抹泪跑去香港待产,不久“喜诞”,李敖闻讯后 赶紧在报纸上撰下奇文《胡茵梦下了个蛋》,以收“广而 告之”的效果。除了胡闹之外,李敖还以专栏骂街招来无 数场官司纠纷,虽然写得痛快,但也搅得自己应接不暇, 最后长叹一声:“看李敖玩空中飞人,没摔下来大家叫 好,摔下来大家就说‘活该’。” (《环球》杂志2000年第5期)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