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加德纳的“万岁”和华生的“刺儿头” 雷颐 2002年7月16日中华读书报   对某些习惯或某些现象,身在其中者往往习以为常,不以为忤,倒是一些 “局外人”有时可能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一些乍看近于“无知”“无理”的问题, 其实却为“局中人”提供了某种镜鉴和思考。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 合编的《中共党史资料》第81期所登齐锡玉先生的《为周总理作翻译的点滴回忆》 一文中提到两件小事,就颇有意义。   例如,对独具“中国特色”的“万岁文化”,一些外国人确实无法理解,因 此险闹后果可能严重的“笑话”。   齐锡玉回忆说,1952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各国工会代表团参加 “五一”节观礼,并列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此时他在中联部工作,负责 接待澳大利亚工会代表团。在大会闭幕那天,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接见全体 代表和外国工会代表团。当中央领导出现在主席台上的时候,掌声和“毛主席万 岁”的口号声响成一片。此时毛泽东离开中央其他领导人向前走了一步,向人群 挥手致意,“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更加震耳欲聋。   这时,代表团中的煤矿工会代表比尔·加德纳先生不解地问齐锡玉:“为什 么只喊毛主席万岁,不喊周恩来万岁?”对此提问,齐锡玉心里怪他“怎么会提 出这样没有常识的问题呢?”但碍于领导指示,于是耐心向他解释说中国的制度 不同于澳大利亚……不想加德纳却不客气地打断齐锡玉说:“这些我知道,我的 经历你却不知道。”原来在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时,澳共领导的澳大利亚工会发 动罢工声援中国,抗议澳大利亚政府卖生铁给日本,不是共产党员的加德纳却非 常积极地参加了这次罢工。他说,之所以参加罢工,是因为此前看了一部新闻片, 里面有很多反映日本侵略军暴行,让人毛骨悚然的镜头。而这部新闻片最后是周 恩来答记者问,“周恩来的镜头很短,但是他的眼神和声音却充分表达了他的义 愤和决心。从那时起,周恩来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象征!”   会见结束时,外宾分成三队同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握手告别。加德纳在 同周恩来握手时用英语说:“向你致敬。”周恩来直接用英语回答“谢谢你。” 但谁也没想到,加德纳紧接着竟用英语喊出“周恩来万岁”的口号(幸亏他不会 中文!)。周恩来立即摆手示意,不让齐锡玉翻译。   的确,加德纳很可能以为“万岁”/“Long Live”只是向自己敬重的人表 示一种美好的祝福、愿望,所以他很“无知”地不顾“中国国情”,一定要喊 “周恩来万岁”,表达自己的心愿。他不知道“万岁”在中国政治文化中代表至 高无上的神圣性和权威意义,不知道错用“万岁”有可能引起何等严重的后果。   以丰盛的美味佳肴宴请贵宾,这是我们的传统。对此,也有“局外人”提出 疑问。   1957年,曾任英国首相的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率团访华,中方非常重视,派 出9名翻译,齐先生是陪同译员之一。   访华团成员中的英国电业工会总书记华生自称“出身工人世家,属于血统无 产阶级”,但经常直率地提出一些问题,让人难以回答。代表团到上海时,市长 举行的宴会格外丰盛,除8个冷盘外还有12道热菜和2道汤。宴会近结束时,华生 问上海市总工会的一位负责人上海工人平均工资是多少,市总工会负责人说出了 一个数字。华生接着问:“像今天这样的宴会要多少钱?”这位负责人此时意识 到下面肯定是难听话,忙回答说不知道。这时,华生冷冷一笑说:“据我估计, 上海10个工人全年的工资未必够支付今晚宴会的费用。”   华生的话和提问总是把中方接待人员噎得说不出话来,感到他是最让人头痛 的“刺儿头”。   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加德纳和华生可能更有道理。加德纳的“没有常 识”可能更符合当代文明的“常识”、“常规”;而我们当时习以为常的“万 岁”,才真正违背了文明发展的“常识”、“常规”。正因为违背了人类文明发 展的常识、常理,才会发生“文革”那样巨大的浩劫。对他们的疑虑、挑剔,如 果当时不是简单地看作是“没有常识”、“刺儿头”之类,而是引起人们的深思, 则益莫大焉!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