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新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 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电视节目播出   现在电视几乎已成为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东 西,人们坐在家中可以纵览天下事。现在的电视 节目也越办越精彩,使人目不暇接。而在40多年 前,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电视台,更不要说看什么 电视节目了。中国的电视事业从无到有,经过几 代电视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仅短短40年就走上了 一条光辉灿烂的路。   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发出电讯宣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在5 月1日开始试验广播。”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的前身)设在北京市复兴门外护城河畔的广播大 厦中,播放室是由一个大约五六十平方米的办公 室改建的,房间的一角为导演间和音响控制台。 就在这个简陋的地方,播出了中国第一次电视节 目。这次播出从晚上7点05分开始,内容有新 闻、舞蹈, 记录和科教影片等,时间为两个多 小时。虽说第一次播出的时间不长,节目比起现 在显得粗糙,但这却是中国电视事业上的重要一 步,也是可喜的一步。当时电视台只设了正、副 主任,参加节目组织工作的人员只有四五十人, 此后工程技术人员增至18人。同年9月2日,北京 电视台开始正式广播,每周播放四(星期二、 四、六、日)。1973年4月15日,开始彩色电视试 播工作。同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节 目正式播出。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央 电视台。以后又建立了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具 有先进的设备和宽敞的演播大厅等。中国的电视 事业蓬勃发展起来,节目丰富多彩,新闻、教 育、歌舞、影视等节目应有尽有,满足人们各种 不同的需要。 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   中国电视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中央电视台的 前身"北京电视台"的第一位播音员,至今仍然工 作在荧屏前。   从1958年5月 1日"北京电视台"开播,大约 一年多的时间里,只有沈力一个播音员。每天的 国内国际新闻、文艺节目、专题节目间的全部串 连词,都是由沈力一个人播出的。北京电视台在 开播阶段,采用的是"直播方式",这意味着沈力 得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播音稿、熟悉播音稿。   那时25岁的沈力己经是一个1岁孩子的母 亲。没有时间照料孩子,就把孩子往外婆家一 放,自己从早忙到晚。她每天的工作是这样安排 的:早晨到办公室准备当天的节目稿;下午拿到当 天的新闻稿立即背稿;晚上八点半取简明新闻 稿,有时只有几分钟的准备,就要播出;夜里十 点左右整个节目播完,才能下班回家。   80年代初以主持《为您服务》节目出名的沈 力,开始试验离开讲稿播讲,把稿子要点记住 后,根据自已的感觉发挥。这事今天看来不足为 奇,可是在当时事事强调谨慎、全国还没有谁知 道"节目主持人"这个称谓的情况下,却也是大胆 之举了。   沈力还曾经主持过为老年人服务的特别节目 ──《夕阳红》,也很受观众欢迎。 第一次卫星转播电视节目   20世纪末,在中国城市几乎家家都能看到卫 星电视节目,“卫视”使得世界似乎变小了:湖 南的大姑娘小伙子找对象,北京、上海的观众跟 着一块儿品头论足;美国总统闹出了一档绯闻, 我们几乎和白宫秘书们同时知道总统会不会被弹 劾……卫星电视打破了地域的障碍,打破了时间 的障碍。有人说,卫星同步转播节目的普及,甚 至修改了“新闻”的定义:“新闻”,不再是传 统意义上的“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而真正是 “正在发生的重大事实”。   80年代以前,人们看电视只能看到中央台和 当地几个台。一些偏远地区看电视就成了问题: 差转困难、接收困难,有了电视机也是个摆设。 1982年6月至10月,中国第一次在国内进行卫星 通信和电视转播试验,共有10个卫星通信地面站 参加了试验,其中有9个被批准进入国际卫星组 织的通信网使用,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中国 从此开始了卫星电视转播,并为后来在国内建立 卫星通信网奠定了技术物质基础。   1984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 卫星,用于传送彩色电视节目和15路电话,中国 的电视广播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85年8月 1日,租用国际通信卫星用于转播中央电视台第 一、二套节目,并在"老、少、边"地区建立了53 个地面站,解决了当地看电视难的问题。1986年 7月1日,又租用了国际通信卫星IS一VF7,用于 传送电视台的教育节目。1988年3月7日,中国发 射了"东方红"-2号通讯广播卫星,不仅可以转 播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而且可以转播地方电视台 的节目。以后,陆续发射了"亚洲一号、“东方 红”-3号等通信卫星,并建立了跨国际范围的 卫星地球站。   1990年中国成功地转播了北京第11届亚运会 的实况之后,“香港回归”、“三峡截流”、 “阿尔法磁谱仪升空”、“百武慧星观测”…… 一系列直播节目通过卫星送入千家万户,让越来 越多的人们发出“世界很小,是个家庭”的感 慨。目前,全国己经建成一万多个卫星地面接收 站和转播台,电视人口的覆盖率达95%以上,卫 星电视广播己经家喻户晓。 第一个彩色电视中心──中央彩色电视中心   美丽的玉渊潭湖畔,有一座高136.5米、在 80年代建成后引来许许多多人目光的建筑,它就 是被称为“80年代北京新十大建筑”之一的中央 彩色电视中心。   建成我们自己的彩电中心,是周恩来总理的 一个遗愿。1972年,尼克松作为第一个访问中国 的美国总统来到北京,美国随行的5台电视转播 车和一座卫星地面站,在总统座机降落的同时就 把这一消息传遍了整个世界,尼克松在华期间的 每一项活动,美国方面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向 全世界发布消息;而作为东道国的中国却无法将 新闻快速传播出去。美方先进的设备,使中央电 视台相比之下相形见绌。病中的周总理知道此事 后,明确指示:一定要建设好中国自己的、具有 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彩电中心。   15年后,周总理的遗愿终于实现,中央彩色 电视中心全部建成。总建筑面积八万多平方米, 堪称世界一流。从顶楼上俯视彩电中心,呈C型 的制作楼和呈T型的播出楼,正是中国中央、电 视台英文缩写“CCTV”的字头,体现了独具匠心 的建筑风格。C型制作楼设计为内环人员通道和 外环设备通道、更是体现了建筑设计者充分考虑 节目制作细节的细致和周全。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改进,中央彩电中心已 建成1500平方米、2000平方米演播室和观众熟悉 的1998、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圆窍顶、立体复合 舞台的超级演播室。各个地方电视台,也建成了 自已的彩电中心、"硬件"的配备,使中国电视节 目制作水平在疾速上升的时候得到了技术上的保 障。 第一部彩色故事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大千世界色彩绚丽、气象万千。人们在饱览 了黑白电影的艺术佳作后,又将目光投向了丰富 的彩色世界,希望能欣赏到色彩更真实的彩色电 影。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把脍炙人口的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搬上银幕,拍成彩色故 事影片,确定了由桑弧导演,黄绍芬摄影,袁雪 芬、范瑞娟主演。   当时领导上海文化工作的夏衍同志十分关心 这部影片的拍摄。他到摄影棚了解拍片情况,黄 绍芬向他谈了所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用几台防 空探照灯的发电车,增加炭精灯,提高棚内的光 亮度的办法。夏衍同志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于是 便向当时上海市长、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同志汇 报。陈老总同意借用,但规定出借时间只限于白 天,傍晚前必须归还。就这样,《梁山伯与祝英 台》在方方面面的“精心呵沪”下,得以开机拍 摄。   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终于在1953年拍摄完 成。陈毅同志亲自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审看样片, 并向洗印这部彩色影片的万国强、查瑞根师傅及 摄制组全体同志表示祝贺。   这部彩色戏曲片问世后,效果很好,备受观 众欢迎,它也为摄制彩色影片积累了许多宝贵经 验。到195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中国第一 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老兵新传》。   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参加日内瓦会议时, 邀请卓别林先生观看了电影《梁山伯与祝英 台》。这位喜剧大师认为,这是一部最出色的影 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第一部中外合拍故事片──《风筝》   今天的中国观众早已习惯了中国电影、中国 电影业人士与世界的交流:中国的电影演员经常 出现在外国影片之中;中国电影导演在国际电影 大赛中频频亮相;中国的电影制作人经常与外国 人连袂,把许许多多“大手笔”、“大制作”影 片奉送到观众眼前。中国观众早已习惯了“合拍 片”这种叫法,没觉得有什么新奇的。   而在40年前,制作一部“合拍片”,在中国 绝对是一件让老百姓备感惊诧的事情。中国与外 国第一次合拍的影片是一部情节动人的儿童片。   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法国加朗斯艺术 制片公司联合摄制了一部儿童故事片──《风 筝》。讲述的是一段以“中法友谊”为主题的浪 漫故事:一天,法国儿童比埃罗和他的妹妹尼高 尔、小伙伴贝贝尔等人,得到了一只从中国北京 随风飘来的风筝,上面绘有生动的孙悟空形象, 并附有一封信。比埃罗通过开设在巴黎的一家中 国古玩店老板翻译此信,知道了风筝的主人是北 京儿童宋小清。信中要求收到风筝的人能及时回 信,并成为他的朋友。比埃罗非常想和宋小清交 朋友,但顽皮的贝贝尔与比埃罗发生争执,赌气 抢走了藏在风筝坠子里的地址,使比埃罗无法回 信。晚上,比埃罗做了一个梦,他和妹妹在孙悟 空的帮助下来到北京,找到了风筝的主人宋小 清。当他们与中国小朋友一起在天坛放风筝的时 候,比埃罗醒了。此时,恰好贝贝尔来认错,并 把地址还给了他。于是他们一起给宋小清回了 信。还另外写了一封信系在风筝上,通过风筝去 寻找真诚的友谊。   本片于1958年获第一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 节荣誉奖状和第1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乔治 奖。《风筝》的总编导是王家乙和罗歇·比果;总 摄影学利·阿尔康;摄影吴生汉、爱米勒·维莱尔 勃;美术俞冀加;作曲段时俊。 第一届电影百花奖   世界电影界有着以不同标准评选的各种奖 项:奥斯卡奖、金棕搁奖、金熊奖、金狮奖…… 中国也有一项广为人知的、由观众“说了算”的 电影大奖,在中国电影界和观众心目中占有举足 轻重的位置,它就是百花奖。   1962年中国举办第一届百花奖评选。评选活 动由“电影创作者协会”发起、《大众电影》举 办。因为主要是观众投票评选,所以那时也叫 “群众奖”。 1962年4月27日公布了荣获首届电 影百花奖的影片名单,故事片《红色娘子军》, 纪录片《两种命运的决战》、《亚洲风暴》、 《征服世界高峰》,科教片《没有“外祖父”的 癞蛤摸》,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戏曲故事 片《杨门女将》等榜上有名。5月 22日,新华社 报道了“1960~1961年首届影片评选‘百花奖’ 授奖大会和电影工作者联欢会举行”的消息。在 会上还同时颁发了其他个人奖:崔嵬、祝希娟分 别当选为最佳男、女主角;陈强获最佳配角奖;谢 晋获最佳导演奖;夏衍、水华获最佳编剧奖;吴印 咸获最佳摄影奖;另外,还有最佳作曲奖,等 等。百花奖最受观众注目的时候,回收选票能达 到130多万份。   百花奖从举办以来,一直是电影界最隆重的 活动,亿万观众正是通过百花奖的评选,来表达 自己对中国电影的理解和评价,百花奖逐渐发展 为一年一度的盛会。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人在电影之外有了更多的娱乐选择,尽管百花奖 仍是中国电影业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尽管评奖方 式有了很多的改变,如幸运选票,有奖竞猜,远 在海外的观众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评选自己喜爱 的节目等,但回收选票上百万的时光是一去不复 返了。 第一首有影响的流行歌曲──《乡恋》   《乡恋》本来是电视片《三峡传说》的一首 插曲,然而《乡恋》的名气,要比《三峡传说》 大得多了。当时导演马靖华对主题歌提出了明确 要求:轻柔的、自然的。作曲家张丕基一夜之 间,重新改写完歌曲。这就是掀起后来音乐界、 评论界乃至整个社会一场轩然人波的、一度被指 斥为“靡靡之音”而遭至种种非议的流行歌曲 《乡恋》。   首唱《乡恋》的李谷一,在此之前己有过演 唱风格被人们议论纷纷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乡恋》使她 又卷入一场艺术的、政治的、社会的旋涡。   “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 中……”这是一首面对着绮丽的三峡风光倾诉乡 思离愁的抒情歌曲,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绪的小 曲,它唱诉的是人心深处一种缠绵婉转的情怀, 唱的是最容易牵动人之常情的悲欢离合。这首歌 也触发了李谷一的情怀,她唱得真挚、凄婉、如 泣如诉,忧悒中怀有美好的憧憬。动情之处,泪 花夺眶而出。在场的导演、编辑、作曲家和技术 人员也如醉如痴。乐曲结束时,导演竟然忘记关 掉录音机的按钮。   当《乡恋》正式上演时,常常深夜两点还有 人排队买票,上万人的体育馆全场爆满。压轴节 目《乡恋》上演时,看台上掌声雷动。演出结束 后,李谷一不得不像一个运动员一样,在体育馆 绕场一周,向观众告别。   《北京音乐报》率先对《乡恋》发起讨论。 这样的讨论波及整个社会。有人认为这首歌“灰 暗、颓废”,是“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有人 认为“明朗、健康”,是“优美动人的佳作”; 有人认为它是“毫无价值的流行歌曲和香港歌星 的唱法”;有人认为作者把家乡比做爱人,感情 真挚而朴实……还有人对演唱时离麦克风的远 近、喘气次数的多少、打击乐器的伴奏等都一一 提出来作为争议的内容。   无论这首歌曲在听众当中有着多么截然不同 的理解和反映,它都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经历 了被争议、被接纳、被喜爱之后,又渐渐地被人 们淡忘。 中国摇滚第一人──崔健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多数人对摇滚乐还 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号称“中国摇滚第一人”的 崔健,已把个人摇滚音乐演唱会《新长征路上的 摇滚》和《从头再来》推向了全国。崔健和他的 乐队所到之处,每场演唱会几乎都是全场齐唱、 齐“摇”、齐“滚”。现场调音师称,演唱会音 量高达150分贝,音响总功率有3万瓦以上。《一 无所有》、《一块红布》、《假行僧》、《花房 姑娘》……崔健以一曲曲节奏强劲,对社会对时 代抒发着自己的思考的“呐喊”赢得许许多多人 的共鸣。当时的媒介以这样的语言来介绍和评价 摇滚:“摇滚乐正是符合了像他这样的一代青年 宣泄情感的需要,摇滚乐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 ‘社会批评’。”   中国大陆的摇滚乐,实际上由崔健于1986年 将西方节奏融入陕北地区民谣而发明。这就是那 首风靡全国、几乎无人不知的“中国摇滚开篇之 作”──《一无所有》。   在《一无所有》之前,崔健只是北京交响乐 团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号手,“正正规规地吹奏世 界名曲”,业余时间怀抱吉他,模仿学习西方摇 滚歌星演唱。   继《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之后,他相继创作 了《不是我不明白》、《让我睡个好觉》、《最 后一枪》、《寂寞就是一团烈火》等,频频引起 轰动。但是他演唱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和用 摇滚乐形式演唱的革命传统歌曲《南泥湾》却引 起了褒贬不一的反应。   从1986年5月开始,崔健以非常独特的歌曲 和歌词,非常独特的嗓音和演奏方法,在那铺天 盖地响彻南北的港台歌曲当中赢得了青年观众的 青睐,而且引起了饱经生活磨难的众多中年知识 分子的强烈共鸣。   继崔健之后,“唐朝”、“黑豹”、“眼镜 蛇”、“硬石”等摇滚乐队陆续登上乐坛,也从 另一个方面显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宽容 性越来越大。 第一座天文馆──北京天文馆   1998年近二十名中国天文学家联合签名的紧 急建议书摆在了北京市委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桌 上──原来、北京市计划将旧的北京天文馆拆 除、然后在原址上建一座新的天文馆。这些天文 学家是为了保留旧天文馆,建议扩建改造旧天文 馆。   北京天文馆始建于1957年7月、当时有这样 一个宗旨:发展中国的天文事业,并向群众普及天 文知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 领导同志都曾专门到天文馆视察观看。北京天文 馆独特典雅的造型曾经人选《英国皇家建筑大 全》。中间圆顶的房屋是天象厅,使用当时先进 的德国蔡司公司的设备。当大厅的灯光渐暗、神 秘的星空出现在圆弯顶上,解说员娓娓动听的讲 解,把小观众们带到了浩瀚而神秘的宇宙中。 1976年、天文馆用中国研制的天象仪代替了已经 老旧的德国蔡司仪器。天文馆成了培养孩子们向 往科学、启蒙孩子们天文知识与兴趣的摇篮。不 少三十多岁、四十出头的中年人对天文馆有着深 厚的感情,因为这座圆弯顶的天象馆,曾经伴随 着他们探索、求知的脚步,如今又启蒙着他们的 孩子对科学的好奇。 第一次发掘的皇帝陵墓──北京十三陵的定陵   1955年隆冬,雪花纷飞的十三陵陵区行走着 两个人。他们边走边看,并用探铲仔细探索着。 1955年12月,在历史学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的 极力催促下,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这是委员 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勘查陵区的行动。   发掘队队长赵其昌走累了,他坐在一块石头 上吸烟休息。突然,他看见定陵宝城城墙上有一 个塌陷的洞,他赶紧打电话叫夏鼐来看,两位考 古专家凭着多年的考古经验分析:这是二次封砌 造成的结果。定陵建成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 而明神宗入葬是在30年后。陵墓建成后即用土封 好已故的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明神宗入葬时才 又开启。这个小洞后面一定大有来头!   1956年5月19日上午7时正,发掘定陵的工作 开始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皇帝陵的 发掘。此次发掘工作由著名考古学家夏鼐主持。 9月2日上午,人们一镐刨下去,刨出一块石条。 当人们刮净石条上的泥土时,上面显露出一行 字:此石至金刚墙十六丈,深三丈五尺。人们欢 腾起来:“找到地宫的钥匙了。”这块指路石为 定陵发掘立下了奇功,成为后来定陵博物馆的第 一件珍贵文物。   1957年9月19日傍晚,沉睡了300多年的定陵 地宫向世人敞开了。   前后经历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这次考古 的重大发掘完成了。1958年9月,定陵地宫的殉 葬品在故宫神武门展出,精美绝伦的出土器物令 人叹为观止,特别是那顶用一根金丝编织成的金 翼善冠更是令中外游人和学者拍案叫绝。   定陵的发掘过程中,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 的限制和社会政治气候的原因,使原本色彩绚丽 的随葬织锦失去了色彩,就连皇帝皇后的尸骨和 棺椁也焚毁无存。那份价值极高的发掘报告,在 30年后才与世人见面。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不少老北京人,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每每 谈论起当年老北京的旧城门楼子,至今还会唏嘘 感叹,惋惜不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 京城的城墙拆除、旧城改造等一些城市规划问 题。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就是一 个:有限的城市空间,是用于发展“我们现在用 的”,还是用于保护“祖宗留下来的”?   其实不仅仅是北京,“山水甲天下”的桂 林、拥有天堂美誉的苏杭、令古今多少文人墨客 一见倾心的西安和洛阳……全国多少诸如此类的 名城,都存在类似的情况:要发展,还是要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怎样 才能既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又不破坏城 市原有的风貌?怎样才能使那些历史文化名城在 今天的发展中得以保留下来名城的历史意义和文 化价值?这就需要一个有针对性的、布局合理的 保护型城市规划设计、既可以保护历史,又利于 建设未来。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国家 文物局、国家城建总局联合所做的《关于保护我 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并公布了有重大历史 价值和革命意义的24个城市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 化名城。它们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 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 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 西安、延安、遵义、昆明、大理、拉萨。   从此,对历史文化名城从单个的文物保护转 向了全部文物的整体保护,并严格要求城市的发 展建设既要符合现代化生产、生活要求,又要保 持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发展与保护的 矛盾”这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大课 题,在此找到了平衡点。   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 保护部、文化部的报告,公告了第二批38个历史 文化名城。   中国将在保护和建设相结合的前提下,出现 一批各具特色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部现代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有没有一种什么知识都 包括在内的工具书。回答很肯定:百科全书就是 一种概要介绍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的全 部知识的工具书。它供人们查阅所需知识和资 料,也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帮助系统求知的作 用。综合性百科全书所收知识全面,又具有可靠 性、权威性的特点,因而被视为一个国家和一个 时代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中国大百科全 书》就是这样一部综合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正逢共和国 盛世之初。盛世修典,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国大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可以和明代的《永乐大 典》、清代的《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相媲美。   中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开创于1978年。由中 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组织编纂、中国大百 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 国第一部现代百科全书。   这部书有1.2亿字,77000多个条目;按类 分卷,一个学科一卷或数卷,几个小学科合为一 卷,并采用大、中、小条目并用,以中、小条目 为主的编纂方法。每一学科卷均按条目的汉语拼 音顺序排列,另有学科分类目录和内容索引、大 事年表等。自1980年起,这部书开始按学科分类 分卷出版,至1993年74卷全部出齐。   全国上百个部委、几百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参 与其事,社会各界两万余名一流专家学者撰写条 目。这是一项20世纪中国最大的文化工程,是一 座中华文化的历史丰碑。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一批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 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决定 将国际公认的、具有杰出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古迹 与自然景观,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加以保护管 理,传给子孙后代。《公约》自1975年12月17日 生效以来,受到各国政府和全世界公众的普遍关 注和重视。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南北跨越四个气候带的辽 阔疆域的大国,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 国,大自然和我们的先人都留下了许许多多举世 无双的名胜和古迹。这些名胜古迹,己经成为全 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 约国,1987年开始遗产申报工作,同年12月在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全 体会议上,首次将中国的故宫博物院、周口店北 京人遗址、泰山、长城、秦始皇陵(含兵马俑 坑)、敦煌莫高窟六处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其《世界遗产名录》编号依次顺 序为300~305。1991年7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在故宫博物院向中国代表颁发了《世界遗 产》证书。   所有缔约国提交的申请,只有半数能通过批 准,竞争十分激烈,能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是非常荣幸的事。到1998年12月,世界上己 有152个国家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并履行 公约职责。世界上共有552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被列入21处,在世 界排名第4位。目前,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 址等也在积极申报过程中。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