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美国新闻作假成“风”? 沈红梅,《华盛顿观察》周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12期,2004/4/7   近日,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乃特(Gannett)公司旗下全美发行量最大的 日报《今日美国》(USA Today)公布对该报前名牌记者杰克·凯利(Jack Kelley) 剽窃、编造新闻一事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凯利的文章中至少有8篇有不实之处, 很多人名、场景都是凯利为追求轰动效果而编造的,其中还包括他曾被提名“普 利策新闻奖”的文章。结果一公布,立即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掀起了一场关于 新闻道德的激烈讨论。   与《今日美国》一起成长的明星记者   杰克·凯利1982年自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即加入刚刚创刊的《今日 美国》,并迅速崭露头角。他的第一篇文章就刊登在报纸的头版, 2002年还入 围角逐“普利策新闻奖”。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对外国恐怖中心进行广泛而 有预见性的报道”的工作态度受到广泛称誉。这也是《今日美国》创刊22年以来 首次进入“普利策新闻奖”评选的决赛圈。   好景不长,报纸高层领导2003年5月收到匿名举报,揭露凯利剽窃、编造新 闻的恶行。百年大报《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造假丑闻还未平息,本报台 柱记者又被置疑。深感震惊的《今日美国》迅速组成调查小组,调查凯利1995年 到2001年期间的文章。   因为凯利长期在海外采访,很多故事核实起来颇费周章。而凯利更是从中阻 挠,甚至教唆一名女子谎称曾在1999年时担任凯利在贝尔格莱德的翻译。东窗事 发之后,43岁的凯利被迫于2004年1月引咎辞职。   美国新闻的造假名单   杰克·凯利又为美国新闻界填上了“光辉”的一笔。他并不是头一个被发现 造假和剽窃的记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很多大报都有他们不愿提及的名字。美 国第五大报纸《华盛顿邮报》的前总编本·布莱德利,即使在23年后的今天谈及 珍妮特·库克(Janet Cooke)这个名字,心情仍旧难以平复。库克1980年发表的 文章《吉米的世界》讲述了8岁的海洛因受害者吉米的故事,为《华盛顿邮报》 赢得了1981 的普利策新闻奖,同时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该报被迫退还的普 利策奖。《波士顿环球》报的获奖专栏作者帕特丽夏·史密斯(Patricia Smith) 也因编造新闻人物而辞职。《芝加哥论坛报》16年的资深记者乌利·史密策(Uli Schmetzer) 被揭发在今年2月24日的文章里编造出了一名澳大利亚的精神病专家 以及该专家对于当地土著居民的负面评价。   长长的名单不禁让人们怀疑自己每天读到、听到、看到的新闻到底是真人真 事还是虚构的小说。媒体评论家也在质问,美国新闻到底怎么了?布莱尔丑闻可 以让人们归因于年青记者压力太大,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老牌记者也一个个爆出丑 闻,这又如何解释呢?   记者不择手段   “报界激烈的竞争迫使大小报纸想方设法将新闻写得更加耸人听闻,这也是 为何《今日美国》的编辑们会采用凯利的导语。” 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专门讲 授新闻道德的克里斯·汉森教授(Chris Hanson)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比如,2001年凯利在关于耶路撒冷自杀炸弹袭击的报道中是这样描写的, “三名坐在店内吃比萨饼的男子被炸得从座位上飞了起来,当他们落到地上时, 他们的头颅……沿街滚动……另外一名男子被炸掉了两条腿,死在我的眼前。” 据《今日美国》称,凯利在第一稿中还曾写到这些滚动的头颅“眼睛仍在眨巴”。   从业20年,曾为《时代周刊》、路透社等知名媒体工作过的汉森教授说: “这样惊人的场景完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要证明它的虚假性又很难。”   为了扩大发行量和影响力,一些编辑片面追求独家报道以及耸人听闻的细节, 而有关审查机制又不健全,于是一连串的假新闻就堂而皇之地上了报。汉森认为, 《今日美国》的编辑应该对凯利丑闻事件负责。他们在接到对凯利报道的置疑后, 没有早进行调查,最终导致报纸名誉受损。   曾担任《纽约时报》和《费城问讯报》(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执 行总编的吉恩·罗伯茨(Gene Roberts)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也认为, 这是审查体系的“失败”。   编辑进退两难   但是,编辑们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一方面,他们必须对本报派出去 的记者充分信任,否则报社工作将无法维持下去。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防止类 似造假事件的发生。“如何划清(两方面的)界限是很困难的。”汉森说。   鉴于日渐严重的信誉危机,很多报纸已经开始不定时地随机抽查刊登的报道。 另一个办法是记者,特别是驻外记者,在外出采访时,须由摄影师陪同。此外, 编辑也可以规定记者尽量少用匿名引语,汉森说。不过,虽然这样可以一定程度 上防止造假,另一方面,也少了很多第一手资料。   不论编辑们如何防范,其实,最终还是要靠记者本身的道德品质。罗伯茨说: “每一个记者应该为自己的信用负责。”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履历,不管是好是坏, 付出代价。 (XYS200404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