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西方哲学史》 伯特兰·罗素 美国版序言 目前已经有不少部哲学史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仅仅在 它们之中再加上一部。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 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 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 的产物与成因。这一目的就要求我们对于一般历史的叙述,比 通常哲学史家所做的为多。我还发觉这一点对于一般读者未 必是很熟悉的那几段时期,尤其必要。经院哲学的大时代乃 是十一世纪改革的产物,而这些改革又是对于前一个时期的 颓废腐化的反作用。如果对于罗马灭亡与中古教权兴起之间 的那几个世纪没有一些知识的话,就会难于理解十二、三世 纪知识界的气氛。在处理这段时期时,正如处理其他时期一 样,我的目的仅仅在于提供——就造成哲学家们的时代而言, 以及哲学家们对于其形成也与有力焉的那些时代而言,—— 我认为是若想对哲学家有同情的理解时,有必要加以叙述的 一般历史。 这种观点的后果之一就是:它给予一个哲学家的地位,往 往并不就是他的哲学的优异性所应得的地位。例如,就我来 说,我认为斯宾诺莎是比洛克更伟大的哲学家,但是他的影 响却小得多;因此我处理他就要比处理洛克简略得多。有些 人——例如卢梭和拜伦——虽然在学术的意义上完全不是什 么哲学家,但是他们却是如此深远地影响了哲学思潮的气质, 以致于如果忽略了他们,便不可能理解哲学的发展。就这一 方面而论,甚至于纯粹的行动家们有时也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很少哲学家对于哲学的影响之大是能比得上亚力山大大帝、 查理曼或者拿破仑的。莱库格斯如果确有其人的话,就更是 一个显著的例子了。 企图包罗的时期既然是如此之广,就必须要有大刀阔斧 的选择原则。我读过一些标准的哲学史之后,得到了这样一 个结论:过分简短的叙述是不会给读者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的;因此我就把那些我以为似乎不值得详尽处理的人物(除 了极少数的例外)完全略过不提。在我所讨论的人物中,我 只提到看来是与他们的生气以及他们的社会背景有关的东 西;有时候,我甚至于把某些本身无关重要的细节也记录下 来,只要我认为它们足以说明一个人或者他的时代。 最后,对研究我的庞大题材中的任何一部分的专家们,我 还该说几句辩解的话。关于任何一个哲学家,我的知识显然 不可能和一个研究范围不太广泛的人所能知道的相比。我毫 不怀疑,很多人对于我所述及的任何一个哲学家,——除了 莱布尼兹之外——都比我知道得多。然而,如果这就成为应 该谨守缄默的充分理由,那末结果就会没有人可以论述某一 狭隘的历史片断范围以外的东西了。斯巴达对于卢梭的影响、 柏拉图对于十三世纪以前基督教哲学的影响、奈斯脱流斯教 派①对于阿拉伯人以及从而对于阿奎那的影响、自从伦巴底 诸城的兴起直到今天为止圣安布洛斯对于自由主义的政治哲 学的影响,这都是一些只有在一部综合性的历史著作里才能 处理的题材。根据这些理由,我要求发现我对于自己题目中 某些部分的知识显得不足的读者们鉴谅,如果不需要记住 “时间如飞车”的话,我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本来是会比较充分 的。 本书得以问世要归功于巴恩斯(Albert C. Barnes)博士, 原稿是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巴恩斯基金讲座而写的,其中有 一部分曾讲授过。 正如在最近十三年以来我的大部分工作一样,我的妻子 巴特雷西亚·罗素在研究方面以及在许多其他方面都曾大大 地帮助过我。 伯特兰 英国版序言 如果要使本书免于受到多于其所应得的严厉的批评(毫 无疑问,严厉的批评是它所应得的)的话,作一些辩解和说 明就是必要的。 向研究不同学派和个别哲学家们的专家们,应当说几句 辩解的话。对于我所论述的每一个哲学家,莱布尼兹可能例 外,都有人比我知道得更多。然而,如果要写一部涉及广泛 范围的著作,这种情况就是难以避免的:既然我们并不是不 死的神仙,则凡写这样书的人,其对于书中任何一部分所花 费的时间,势必比一个集中精力于一个作者或一个短时代的 人所能花费的时间要少。有些对学术要求严格而毫不宽贷的 人们会断言:涉及广泛范围的书根本就不应当写,或者,如 果写的话,也应当由许多作者的专题论文所组成。但是许多 作者的合作是有其缺点的。如果在历史的运动中有任何统一 性,如果在前后所发生的事件之间有任何密切联系;那末,为 了把它表述出来,对前后不同时代所发生的事情就应在一个 人的思想中加以综合。一个研究卢梭的学者在正确叙述其和 柏拉图与普鲁塔克书中的斯巴达的关系方面可能有困难,一 个研究斯巴达的历史家未必就能先知般地意识到霍布斯、费 希特和列宁。本书的目的正是要显示这样的关系,而这一目 的只有通过进行广泛范围的考察才能完成。 哲学史已经很多了,但据我所知,还没有一部其目的与 我为自己所定的完全相同。哲学家们既是果,也是因。他们 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他们(如果幸运 的话)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在大 多数哲学史中,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仿佛出现于真空中一样;除 了顶多和早先的哲学家思想有些联系外,他们的见解总是被 描述得好象和其他方面没有关系似的。与此相反,在真相所 能容许的范围内,我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显示为他的环 境的产物,显示为一个以笼统而广泛的形式,具体地并集中 地表现了以他作为其中一个成员的社会所共有的思想与感情 的人。 这就需要插入一些纯粹社会史性质的篇章。如果没有关 于希腊化时代的一些知识,就没有人能够理解斯多葛派和伊 壁鸠鲁派,如果不具备一些从第五世纪到第十五世纪基督教 发展的知识,就不可能理解经院哲学。因此,我简单扼要地 叙述了在我看来对哲学思想最有影响的主要历史梗概;对于 某些读者可能不很熟习的历史,我还作了极为详尽的叙述 ——例如,在初期中世史方面。但在这些历史性的篇章里,我 已严格地摒除了任何看来对当时和后代哲学没有、或很少有 关系的情节。 在象本书这样一部著作里,材料的选择是一个很难的问 题。如果没有细节,则作品就会空洞而乏味;如果有细节,又 有过分冗长令人难以忍受的危险。我寻求了一个折衷办法,这 就是只叙述那些在我看来具有相当重要性的哲学家;关于他 们所提到的则是这样一些细节,即使其本身不具有基本重要 性,却有着阐明或使描绘显得生动的性质,因而是有价值的。 哲学,从远古以来,就不仅是某些学派的问题,或少数 学者之间的论争问题。它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我 就是试图这样来考虑它的。如果本书有任何贡献的话,它就 是从这样一种观点得来的。 本书的问世,应归功于巴恩斯博士;它原是为宾夕法尼 亚大学巴恩斯基金讲座撰写的,并曾部分地在该处讲授过。 正如在最近13年以来我的大多数著作一样,在研究工作 和其他许多方面,我曾受到我的妻子巴特雷西亚·罗素的大 力协助。   《西方哲学史》目录 美国版序言 英国版序言 绪论 卷一:古代哲学: 第一篇: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第一章:希腊文明的兴起 第二章:米利都学派 第三章:毕达哥拉斯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第五章:巴门尼德 第六章:恩培多克勒 第七章: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第八章: 阿那克萨哥拉 第九章: 原子论者 第十章: 普罗泰戈拉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十一章:苏格拉底 第十二章:斯巴达的影响 第十三章: 柏拉图见解的来源 第十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第十五章: 理念论 第十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第十七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第十八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第十九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二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第二十一章: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第二十二章: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第二十三章: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第二十四章: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二十五章:希腊化世界 第二十六章: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第二十七章:伊壁鸠鲁派 第二十八章:斯多葛主义 第二十九章: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十章 :普罗提诺   卷二 天主教哲学 导  言 第一篇 教父 第一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第三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第四章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第五章 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第六章 圣边奈狄克特与大格雷高里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第八章 约翰·司各脱 第九章 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 第十章 回教文化及其哲学 第十一章 公元十二世纪 第十二章 公元十三世纪 第十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第十四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卷三 近代哲学 第一篇 从文艺复兴到休谟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 第三章 马基雅弗利 第四章 埃拉斯摩和莫尔 第五章 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 第六章 科学的兴盛 第七章 弗兰西斯·培根 第八章 霍布士的利维坦 第九章 笛卡尔 第十章 斯宾诺莎 第十一章 莱布尼兹 第十二章 哲学上的自由主义 第十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 第十四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第十五章 洛克的影响 第十六章 贝克莱 第十七章 休谟   第二篇 从卢梭到现代 第十八章 浪漫主义运动 第十九章 卢梭 第二十章 康德 第二十一章 十九世纪思潮 第二十二章 黑格尔 第二十三章 拜伦 第二十四章 叔本华 第二十五章 尼采 第二十六章 功利主义者 第二十七章 卡尔·马克思 第二十八章 柏格森 第二十九章 威廉·詹姆士 第三十章 约翰·杜威 第三十一章 逻辑分析哲学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