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禅宗与道家》 上篇《禅宗与佛学》     四、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文化教育的精神   (二)禅宗丛林制度的由来   到梁武帝的时代,达摩大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便 是中国初有禅宗的开始,那时信受禅宗的僧人,并不太多,据《景德 传灯录》所载,正式依止达摩大师得法的,也不过三、四人,其中接 受大师的衣钵,传承心印,为东土第二代祖师的,只有神光一人而已 。以後历世的学人,虽然渐渐增加,但接受祖位,都是一脉单传,传 到六代祖师慧能,在广东曹溪大弘禅道。四方学者辐辏,禅宗一派, 可谓如日之方东,光芒万丈,衣钵就止於六祖而不再传了。从六祖得 法的弟子很多,能够发扬光大的,有湖南话怀让禅师,江西青原行思 禅师二支,青原一支,不数传就渐呈衰落,南岳一支,便单祧道脉, 此後就有马祖道一禅师,大弘禅宗宗旨,因他俗家姓马,故种马祖。 马祖门下出了七十二位大善知识,可为禅宗大匠的,也不过数人,其 中尤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禅师,称为翘楚,改变佛教东来的制度,首 先创立丛林制度的,就是马祖和百丈师徒,而且正式垂作丛林规范的 ,尤其得力於百丈,所以相传便称百丈创立丛林,据《释门正统》载 :“元和九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丛林规式,谓之清规。”其 实,百丈师徒,正当唐代中叶(约当西历八、九世纪之间)。佛教正式 传入中国,当在汉、魏两晋时期,其中已经过四五百年蜕变,它被中 国文化的融和,受到中国民情社会风俗的影响,制度的渐渐改变,也 是事所必致,理有固然的。在百丈以前,梁僧法云,住光孝寺,虽己 奉诏创制清规,但没有像百丈一样,敢明目张胆,大刀阔斧的毅然改 制,定作规范,在百丈以後,更无完美的僧众制度,能够超过丛林制 度的范围,所以说者便截定是百丈禅师,创建丛林制度了。   在百丈以前,禅宗的学风,大多只在长江以南一带流传,最盛的 区域,当在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四川等省 ,能够北入中原的还不太多,至於黄河南北,还是停留在初期东来佛 教的方式。禅宗以外的其余宗派,以及专精佛教学理,讲习经论的法 师,被称为义学沙门的,为数还是很盛,大凡笃信研究经论学理的人 们,不是过於圆通,便是过於迂执,尽管他自己本身,也翻滚不出时 代的潮流,如果有人要公开改变旧制,自然就会忿然动色的。所以当 百丈创建丛林之初,就被人骂作“破戒比丘”,这也是事所必致的了 。马祖百丈等辈,都是气度雄伟,智慧豁达之士,具有命性的才华, 担当立地成佛的心印,他毅然改制,固然由於见地定力的超群,也是 适应时势机运的当然趋势。   百丈以後,晚唐五代之间,禅宗本身,又有五家宗派的门庭设立 ,范围僧众的制度,大体还是遵守丛林的清规,可是在教授方法,和 行为仪礼之间,却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就各有少许出入,这种 不能算是异同,只能算是出入的仪礼和教授法,便又名为家风。所以 後世各个丛林禅寺,各有家风的不同,一直流传到清未民初,严格地 说,禅寺丛林所流传的规范,已经经过千余年的变易,当然不完全是 百丈禅师时代之旧观了。而且江南江北,长江上游和下游,各寺都有 各寺不同的家风和规矩,但推溯这个演变的源流,无论它如何变更形 式,穷源探本,可以得一结论:   丛林禅寺的宗风,是渊源於丛林制度的演变。禅宗的丛林制度, 是脱胎於佛教戒律的演变。   佛教戒律,是由释迦牟尼佛所制定的,它为了范围僧众集体生活 ,修证身心性命所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礼记》中的礼仪,以及法律 、与社会法规等的精神和作用。   1·丛林的规模   (1)住持和尚,他是职掌全寺的修持(教育)、寺务(行政)、戒律和 清规(法律)、弘法(布道)、经济财务等事权,等於政府的元首、社会 的领袖。他在寺内住的所在,叫做方丈,也就是佛经上说,维摩居室 ,仅有方丈之意,所以普通便叫一寺的住持和尚作方丈,有时也叫作 住持,就是佛经上住持正法之意。《禅苑清规》称尊宿住持谓:“代 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名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日住持。初 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2)住持和尚的产生:住持是僧众们推选出来的,必须具有几个条 件:第一,是禅宗的得法弟子,要确有修持见地,足为大众师范,而 且形体端正,无有残缺。第二,要德孚众望,经诸山长老和其他丛林 的住持们赞助。第三,得朝廷官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同意。   他具备这些众望所归的条件,经过一次极其隆重的仪式,才得开 座作住持和尚,如果以上还有老师和尚的存在,在升座的仪式中,还 有付法、嗣法、入院、视(上竹下录)等手续,才算完成接座的一幕, 相等於现代的交替教育宗旨,和职位上的移交。   (3)退院的和尚:前任的住持和尚退位,便称为退院老和尚,他闲 居养静,再不问事,或者闭关专修,大体都是功高望重,修持与德操 ,达到圆满的程度。他与新任接位接法的住持和尚之间,视如父子, 必须极尽恭敬供养侍奉的能事,一直到了老死,务须尽到孝养,否则 ,会被诸山长老及僧众们所指责的,甚之,还算是犯了清规,受到责 罚,但是唐宋时代的退院高僧,多半是飘然远引,从来不肯作形似恋 栈的事。   (4)和尚与政府的关系:以前在中国的政治上,关於僧道制度,虽 然历代都有过不大不小的争议,但因中国文化的博大优容,最後决议 ,都以师礼待遇僧道等人,虽然朝见帝王时,也不跪拜,只须合掌问 讯,等於只有一揖了事。东汉时,僧尼隶属於鸿胪寺管理。唐以後, 改变自姚秦、齐、梁以来的大僧正和大僧统,设祠部曹,主管天下僧 尼道士的度碟和道(lu)等事。祠部与僧(lu)司,等於现代政府的宗教 司,唐代是隶属於礼部的,《唐会要》称,“则天延载元年五月十五 日,效天下僧尼隶祠部。”全国僧尼的户籍,也隶祠部专管,并置有 僧籍的专案,迨唐宪宗元和二年,在帝都长安的左右街还置有僧录的 职衔,相当於姚秦的僧正,後魏的沙门统,南齐京邑僧官的僧主,那 是选拔聘请有道德学术修养的高僧,入都作僧官,主管天下僧尼道士 等的事务。元代有一时期,还专设有行宣政院,以管理僧俗喇嘛及边 情等事务。明洪武时,置僧(lu)司,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州属置僧 正司,清代因其职称。度牒,是政府给僧尼的证件,等於现代的文凭 和身份证明书,唐代又称为词部牒,它自尚书省祠部发出。道士们的 度牒,又名为(lu)。   丛林住持的和尚,虽然由僧众推选产生,但是也须得朝廷或地方 官的同意聘任,如果住持和尚有失德之处,政府也可以罢免他的职位 ,甚至,还可以追回度牒,勒令还俗,便变成庶民,像平常人一样接 受政府法律的制裁,这种制度,一直到满清以後,才渐渐变质,不太 严格。因为清代在精神上,乃异族统治,变相松弛,是另有他的政治 作用。中国历代政权,虽然没有像现代人一样,有宪法规定宗教信仰 的自由,可是向来都听任自由信仰宗教的,过去政府对於僧道的措施 ,并不是严格的管理,只是严整的监督。   (5)住持和尚执行的任务,住持在职位上,是全寺首脑的住持,由 他选拔僧众,分担各种执事的职务,但是却叫作请职,并非分派。请 职,等於说以礼聘请,并不以命令行为。各种执事的职位,虽然由住 持所请。但一经请定了,便各自执行他的职掌,秉公办理,即使对住 持,也不能循私,因为他们有一最高的信仰,尽心尽力,一切都为常 住,才是功德;常住,就是指丛林寺院的全体代名辞,也就是佛经所 说佛法常住之意。所以凡关於处理或决议全寺和大众的事,住持必须 请案全体执事公议以决定之,不能一意孤行,至少,也有两序执事长 老,或少数重要执事参加决定才行。因此,住持在职位上,并不像专 制时代政府的主官一样,他却像中国旧式教育的全体弟子们的严师一 样,因为他所负的重要责任,便是指导全寺僧众们的实地修行,和品 行的督导,关於这一方面,他却有无上的权威,也有无限的责任感, 所以古代的丛林,有些住持,根本就不问事务,他认为执事的职掌, 已经各有所司,毋须他来多管,他只须自己努力修行,随时说法,行 其身教就是,要能不使学者走入歧途,这才是他应负的责任。   (6)住持和尚请两序班首执事:住持就位,就要选请全寺的执事, 所谓执事,百丈旧规,称为知事。班首,旧规称为头首。他要选拔僧 众中才能胜任,而且足孚众望的出任各种职司,虽然不经过选举,但 是必是大众所谅解同意的。他要发表各位执事职司的手续时,先要徵 求本人的同意,再把各执事职司的名字职位,写在一个牌上(等於现代 的公告牌),挂了出来,大家就得遵守之,须在每年正月十五、或七月 十五挂牌。在请职以前,先於三五天前方丈预备了茶果,就命侍者去 请某某师等同来吃茶,经过住持同他们当面请托,得到了同意,才一 一由书记写好名字职位,挂牌示众,然後在就职那一天,午斋的时候 ,先送到斋堂,依次就座用膳。饭後再绕佛经行,送到大殿上,依次 排列位置,再礼佛就位。晚课以後,各请新的执事,使到方丈礼座就 职,住持便当面加以训勉,告诫尽心职务,遵守清规。退而再至各老 职事房中,一一拜候,便叫作巡寮(巡寮这个名辞,在戒律上又作别论 )。这样便是简单的请职程序。请职的时候,也有请二人同任一职,互 为副助,或数人同任一职的,偶也有之。但各职执事职司,虽由住持 请出,却不像上下级官吏的组织,他是平行的,可以说,只有圆的关 系,既不是上下,也不是纵横的隶属,他们有弟子对老师的尊敬,却 没有下级对上级的班行观念。   2。丛林的风规   (1)身份平等,集团生活:唐、宋时代,正当禅宗鼎盛的时候,大 凡出家为僧的,不外四种情形:<1>部分研究佛学经论的称为义学比丘 们,有的是因政府实行佛经的考试既经录取,便由朝庭赐给度牒出家 的。<2>自动发心,离群求道,请求大德高僧剃度的。<3>朝廷恩赐, 颁令天下士庶,自由出家的。唐时,政府有几次为了财政的收入,还 有鬻卖度牒,听任自由出家的。<4>老弱鳏寡,无所归养而出家的。在 这四种情形当中,如有未届成年想求出家者,依佛的戒律,还须得父 母家族的同意,才能允许出家。   既经出家受戒,取得度牒以後,就可往丛林讨褡长住,讨褡大约 分作两种,各有不同的手续:<1>普通少住数日或一短时期的,便叫做 挂褡(俗作挂单或挂搭)。挂褡的僧众,为慕某一丛林住持和尚的道望 ,远来参学,或是游方行脚经过此处,但都须先到客堂,依一定的仪 式,作礼招呼,依一定的仪式放置行李,然後由知客师或照客师依礼 接待,并依一定的禅门术语,询问经过,既知道了他挂褡的来意,便 送进客房,招呼沐浴饮食。普通僧众住的客房,术名叫寮房。接待游 方行脚僧的,又叫做云水寮,唐宋时代,旧称通叫做江湖寮。最普通 的过路挂褡也要招待一宿三餐,等於归家稳坐,绝无歧视之处。如遇 参学游方的,有些比较大的丛林,在他临行时,还要送些路费,叫做 草鞋钱。倘要久住些的,便要随大众上殿念经,参加作事,虽然居在 客位,劳逸平均,仍然不能特别。<2>要想长住的,便叫作讨褡。要住 进禅堂内修学的,便叫作讨海褡。订了海褡、就算本寺的正式清众了 ,这必须要先挂裕,住些时日,经过知客师及各执事们的考查,认为 可以,才能讨得海褡长住,旧制称为安褡。常住的僧众,每年春秋两 次,各发一次衣布,或衣单钱,以备缝制衣服之用。除了施主的布施 以外,常住每季,还发一次零用钱,也叫做衬钱。   凡是己经受戒,持有度牒,而且是常住的大众,身份与生活,便 一律平等,上至住持和尚,下至执劳役的僧众,都是一样。对於衣、 食、住、行方面,都要严守佛家的戒律,和丛林的清规。如果犯了戒 律和清规,轻则罚跪香或执苦役,重则依律处罚或摈弃,便是俗称赶 出三门了。   衣。普通都穿唐、宋时代遗制的长袍,习禅打坐也是如此,作劳 役时便穿短褂,这些就是留传到现在的僧衣。遇有礼貌上的必要时, 便穿大袍,现在僧众们叫它为海青。上殿念经,礼佛,或听经,说法 的时候,便披上袈裟。中国僧众们的架裟,都已经过唐、宋时代的改 制并非印度原来的样式,到了现在,只有在僧众的长袍大褂上,可以 看到中国传统文化,雍容博大的气息,窥见上国衣冠的风度。僧众们 的穿衣,折叠,都有一定的规矩,都是训练修养有素,就是千人行路 ,也难得听到衣角飘忽的风声。   食。依照佛教的戒律,每日只有早晨、中午两餐,为了种种正确 的理由,过午便不食了。食时是用钵盂,以匙挑饭,并不像印度人的 用手抓饭来吃,但到了中国,已经改用碗筷,和普通人一样。不过, 完全实行大乘佛教,一律终生素食,而且是过午不食的,除了少数担 任劳役的苦役僧,因恐体力不济,晚上一餐,还只是作医治饿病之想 ,才敢取食。凡吃饭的时候,一律都在斋堂(食堂),又叫作观堂,是 取佛经上在饭食时,作治病观想,勿贪口腹而恣欲之意,这个规矩, 大家必须一致遵守,虽上至住持和尚,也不能例外设食,这就名为过 堂。如有外客,便由知客陪同在客堂吃饭,住持和尚於不得已时,也 可以陪同客人饭食。大众食时都有一定的规矩,虽有千僧或更多的人 ,一听云板报响,便知己经到了食时;大家穿上大袍,顺序排列,鱼 贯无声的走入膳堂,一一依次坐好。碗筷菜盘,都有一定次序放置, 各人端容正坐,不可随便俯伏棹上。左手端碗、右手持筷,不得有饮 啜嚼吃之声,添饭上菜,都有一定的规矩,另有执役僧众侍候,不得 说话呼喊。斋堂中间上首,便是住持和尚的坐位,住持开始取碗举筷 ,大家便也同时开始吃食了,等到全体饭毕,又同时寂然鱼贯回寮。 住持和尚如有事情向大众讲话,正当大众饭食之时,他先停止吃饭, 向大众讲说,这便名为表堂。每逢月之初一、十五便加菜劳众,或遇 信众施主斋僧布施,也要加菜的。   住。在禅堂专志修习禅定的僧众,便名为清众,旦暮起居,都在 禅堂,其余各人都有寮房,有一人一间,或数人一间的。依照佛教戒 律和丛林规矩,除早晚上殿念经作功课,以及听经听法以外,无事寮 房静坐,不得趱寮闲谈,不得闲游各处,无故不得三人聚论及大声喊 叫。如遇住持相尚或班首执事,以及年长有德者经过,就必肃然合掌 起立,表示问讯起居。   行。各人行走,或随众排列,必须依照戒律规矩,两手当胸平放 ,安详徐步,垂睑缄默,不得左顾右盼,不得高视阔步。如要有事外 出,必须到客堂向知客师告假,回寺时又须到客堂销假,不得随便出 外。即使住持方丈,或班首执事出寺入寺,也须在客堂说明,告假几 天,同时还须向佛像前告假和销假。其余生活各事,如休浴、洗衣, 各有规定。病时大丛林中,自有药局处方,告假居房养息,不必随众 上殿过堂。倘若病重,进住如意堂,便有自甘执役护病的僧众来侍奉 ,如意堂,也就是旧制的安乐堂。死了,便移入涅盘堂,举行荼毗(俗 名迁化),然後收拾骨灰,装进灵骨塔(即俗称骨灰塔)。   总之,真正的丛林集团生活,绝对是作到处处平等,事事有规矩 ,由一日而到千百年,由管理自己的身心开始,并及大众,都是循规 蹈矩,至於详细细则,还不止此。所以宋代大儒程伊川,看了丛林的 僧众生活,便叹说:“三代礼乐,尽在是矣。”   (2)劳役平等,福利经济:百丈创制丛林,最要紧的,便是改变比 丘,不自生产,专靠乞食为生的制度。原始的佛教戒律,比丘不可以 耕田种植,恐怕仿生害命,那在印度某些地方,可以行得通,到了中 国,素来重视农耕,这是万万行不通,而且更不能维持久远的。所以 百丈不顾别人的责难,毅然建立丛林制度,开垦山林农田,以自耕自 食为主,以募化所得为副。耕种收获,也如普通平民一样,依照政府 法令规定,还要完粮纳税,既不是特殊阶级,也不是化外之民·平日 於专心一志修行求证佛法以外,每有农作或劳动的事情,便由僧值师 (发号司仪者)宣布,无论上下,就须一致参加劳动,遇到这种事情, 丛林术语,便名为出坡,旧制叫作普请。出坡的时候,住持和尚,还 须躬先领头,为人表率,百丈禅师到了晚年,还自己操作不休,他的 弟子们,过意不去,就偷偷地把他的农作工具藏了起来,他找不到工 具,一天没有出去工作,就一天不吃饭,所以禅门传诵百丈高风,便 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并且以此勉励後世,由此可见他 人格伟大的感召了,现代的虚云和尚年届一百二十岁,还是身体力行 ,终生奉此不变的。   丛林的经济,一切收入与支出,要绝对公开,术名便称为公众。 收入项目,悉数都为全寺大众的生活,尽量为大众谋求福利,还有盈 余,便添购田地财产,希望供养更多的天下僧众。一班执事等人,多 半公私分明,绝对不敢私自动用常住一草一木,因为僧众们在制度以 外,更是绝对信仰因果报应的,平时经常传为宝训的,便有:“佛门 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因此,他们对於 在禅堂里真实修持的僧众,都是极力爱护,不肯使他们受到丝毫惊扰 ,希望他们成道,以报天下、国家、社会上和施主们的恩德。从前有 一位宝寿禅师,在五祖寺库房执事,那时的住持和尚戒公偶然因病服 药,需用生姜,侍者就到库房里取用,宝寿便叱之使去,戒公知之, 令拿钱去回头,宝寿才付给他。後来洞出缺人住持,郡守来信,托戒 公找人住持,戒公使说,那个卖生姜的汉子去得,他使去作洞山的住 持,所以後世有“宝寿生姜辣万年”的句子,相传为禅门的佳话。一 九四一年,笔者在成都的时候,见过一位新都宝光寺的退院老和尚, 其人如苍松古柏,道貌岸然可敬,住持大寺数十年,来时只带一个衣 裳包袱,退位的时候,仍然只带这个破包袱,对於常住物事从来不敢 私用分毫,自称德行不足以风众,背不起因果,相对数言,便令人起 思古之幽怀,这便是丛林大和尚的风格。   (3)信仰平等,言行守律:所谓丛林,顾名思义,是取志在山林之 意,其实,它具有此中阴道修行者,有如麻似粟、丛集如林的意思。 他们都坚定地信仰佛教的佛法,尤其信仰禅宗心地成佛的法门,要住 丛林,便是为了专心一志的修证心地成佛法门,所以他们除了恪守丛 林的清规以外,在寺内更笃守佛教的戒律。相传过去天台国清寺有一 得道高僧,已经有了神通,有一天晚上,在禅堂里坐禅,下座的时候 ,他偷偷问隔座的僧众说:你的肚子饿了吗?大家不敢答话,有一僧 说:饿了怎麽办,规定大家过午不食,谁又敢去犯戒?即使要吃,厨 房里都没有东西,哪里有吃的呢?他说:不要紧,你要吃,我替你弄 来,厨房里还有锅粑呢!他说了,便伸右手入左手的袖子里,一会儿 ,就拿出一大把锅粑来请这僧吃。这时,那个住持和尚也有神通的, 他严守戒律,决不肯轻现神通,到了次日清晨,住持相尚便同大众宣 布,昨天夜里,禅堂里有两位僧人犯戒,依律摈斥出院,那个有神通 的僧人便伸手拿起包袱,向住持拜倒,自己承认犯戒,由此就被赶出 山门了。南宋时,大慧宗杲禅师,他未经得法时,依止湛堂禅师,有 一天,湛堂看了他的指甲一眼,便说:近来东司头的筹子,不是你洗 的吧!他使知道师又是责他好逸恶劳,立即剪去养长了的指甲,去替 黄龙忠道者作净头(清除厕所)九个月,由於这些例举的一二操行,就 可知他们的规矩相戒律,言行相身教,是多麽的自然和严整啊!   (4)众生平等,天下为家,佛教的宗旨,不但视人人为平等,它确 要做到民胞物与,视一切众生,都是性相平等的,为了适合时代相国 情,他创立了丛林制度,从表面上看,丛林的清规与佛的戒律,似乎 不同。实际上,清规是以佛的戒律作骨子的,所以他的内部,仍以严 守戒律为主,既如举足动步,也不敢足蹈蝼虫蚂蚁,何况杀生害命。 因为他的信仰和宗旨,是慈悲平等的,所以丛林便有天下一家的作风 ,僧众行脚遍宇内,不论州县乡村,只要有丛林,你能懂得规矩,都 可挂褡安居。此风普及,及至乡镇小庙,或是子孙私产也都可以挂褡 。从前的僧众们,行脚遍天下,身边就不需带一分钱,即便无寺庙可 住,大不了,树下安禅也可过了一日。元、明以後,佛道商家好像各 有宗教信仰的不同,在某些方面,又如一家,例如道士,到了没有道 观的地万,可以跑到和尚寺里去挂褡,和尚也是如此,必要时可以跑 到道观里去挂褡。每遇上殿念经的时候,也须随众照例上殿,不过各 念各的经,只要守规矩,便不会对他歧视的。僧尼之间,事实上,也 可以互相挂褡,不过,其中戒律和规矩更要严些,例如男众到女众处 挂褡,清规严格的寺院,就只能在大殿上打坐一宵。稍稍通融的,也 只能在客房一宿,决定不可久居。女众到男众处,也是如此的。俗人 求宿寺院,使不叫做挂褡,佛门以慈悲为本,有时斟酌情形,也可以 收留的。唐、宋时代,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大都是寄居僧寺读书 ,例如邺侯李泌等辈,为数确也不少。至於唐代王播微时,寄读扬州 僧寺,被主僧轻视,故意在饭後敲钟,使他不得一餐,便题壁写诗云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she)黎饭後钟。”後来他功名成就,复出 镇是邦,再过此处,看到昔日的题句,已被寺僧用碧纱笼罩起来,他 使继续写道:“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这些事情总有 例外的,也不能以偏概全,便视僧众都是势利的了。最低限度,也可 以说,有了丛林制度以後,确实已经替中国的社会,做到收养鳏寡孤 独的社会福利工作,使幼有所养,老有所归,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宋仁宗看见丛林的生活,不胜羡慕它的清闲,便亲自作有《赞僧赋》 。相传清代顺治皇帝,看了丛林的规模,便兴出家之想,他作了一篇 《赞僧诗》,内有:“天下丛林饭如山,钵盂到处任君餐。朕本西方 一衲子,如何落在帝王家。只因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却紫架裟。”等 句,也有人说,这是康熙作的,真实如何,很难考证,但由此可见掸 门丛林,是何等气象了。   3。丛林以修持为中心的禅堂   (1)禅堂的规模,百丈创立丛林,最重要的,他是为了真正建立了 禅宗的规范,由於这种制度的影响所及,後世佛教的寺院,不论宗於 何种宗派,大多数都有加上禅寺名称的匾额,而且因为禅憎们的简朴 ,一肩行脚,背上一个蒲团,芒鞋斗笠,就可走遍天下名山大川,大 家景仰他们的苦行,所以青山绿水之间,不断地建筑起禅寺了。但真 正的禅门丛林,它的主要目的,不止在於创建寺院,都在於有一座好 的禅堂,可以供养天下僧众,有个安身立命、专志修行的所在。唐、 宋、元、明、清以来,国内有的丛林里的禅堂,可以容纳数百人到干 余人的坐卧之处,每人一个 位,可以安禅打坐,又可以放身倒卧, 各个 位之间,又互相连接,所以古人又叫它作长连床。但每一座位 间,必须各记自己的姓名,张贴於坐席之间。全寺的僧人,常住经常 也备有登记簿,俗名叫作草单,术名叫作戒腊簿,也等於现代的户口 簿。整个禅堂光线明淡,调节适中,符合简单的生活起居,适应方便 。只是古代的建筑,不太注重通风设备,对於空气的对流,比较差些 。禅堂四面,都做成 位,中间完全是个大空庭,需要作大众集团踱 步行走之用,这种踱步,便是佛经所说修禅定者的适当活动,叫作经 行,丛林里便改作行香与跑香了。所以禅堂中心的空间,便要能够容 纳内部数百或千余人的跑步之用,行香与跑香,都照圆形活动,不过 必要时,还有分成两个圈子或三个圈子来跑,老年体弱的,不可以走 外圈。少壮健康的,就走外面的大圈子。   (2)禅堂里的和尚:禅堂既然为禅宗丛林的中心,等於现代语所说 的,是个教育的中心了,那麽,应该是最富於佛教色彩的所在,事实 上,并不如此;它却正正真真表示出佛法的真精神,不但完全解脱神 秘相迷信,而且赤裸裸的表团达摩大师传佛心印的宗旨。原来禅堂里 ,不供佛像,因为禅宗的宗旨,“心即是佛”。又是“心、佛、众生 ,三无差别”的,又“不是心,不是佛,也不是物”的,那它究竟是 个什麽呢?可以说:它是教人们明白觉悟自己的身心性命之体用,所 谓本来面目,道在目前,就在寻常日用之间,并不是向外求得的。後 世渐有在禅堂中间,供奉一尊迦叶尊者的像,或达摩祖师的像。禅堂 的上位(与大门正对的),安放一个大座位,便是住持和尚的位置,和 尚应该随时领导大家修行禅坐,间或早晚说法指导修持,所以住持和 尚一定要选任曾经悟道得法的过来人,确能指导大家修证的大善知识 了。心即是佛,和尚便是今佛,住持也便是中心,所以有时称他作堂 头和尚。如住持相尚因故不能到禅堂参加指导,辅助住持的督导修持 ,就是禅堂的党主,与後堂西堂等,这几个位置排在进门之首的。此 外,还有手执香板,负责督察修持的,叫做监香,他和禅堂里的悦众 ,都是负责监督修持用功之责的。悦众和监香,也有数人任之的。香 板,古代乃是竹杖,一端包了棉花和布,做为警查之用,这是佛的旧 制,称谓禅杖,後世改用为木版,作成剑形,叫做香板。其余,还有 几位专门供给茶水的执役僧,有时或由新出家的沙弥们任之。   (3)禅堂的生活:顾名思义,所谓禅堂,就是供给僧众们专门修持 坐禅的地方,他们为了追求实现心地成佛的最高境界,一面离尘弃欲 ,决心绝累,一而又须苦志精勤,节操如冰雪,甚之毕生埋首禅堂, 一心参究,纵然到死无成,仍然以身殉道而不悔者,比比皆有。凡是 住在禅堂里的人,饮食起居生活,一律都须严守清规的纪律,清晨三 四点钟就要起床、盥嗽方便以後,就要上座坐禅。因为古代没有时钟 ,每次坐禅,就以偿香一炷为标准,大约等於现在时钟的一点半钟左 右。下座以後,就须行香,大家依次排列,绕著禅堂中间来回行走, 身体虽然松散,心神却不放逸,这样又要走完一炷香,就再上座。饮 食、睡眠、大小便,都有划一的规定。如此行居坐卧,都在习禅,每 日总以十支以上长香为度。如逢冬日农事巳了,天寒地冻,更无其他 杂务,便又举行克期取证的方法,以每七日为一周,叫做打禅七或静 七。在禅七期中,比平常更要努力用功参究,往往每日以十三四支长 香,作为用功的标准,大约睡眠休息时间,昼夜合计,也不过三四小 时而巳,後世各宗,鉴於这种苦修方法的完美,也就兴起各种七会 ,如念佛七等等。他们有这样苦志劳形,精勤求道的精神,日久月长 ,无疑地,必能造就出一二超格的人才。每逢举行禅七的时期,和尚 要请职担任禅堂里的监香职位时,也和请丛林班首执事一样的过程, 茶聚商托以後,挂牌送位,都如请执事一样的仪式,不过送位只是送 禅堂里的坐香位子,因为重心在於禅堂。监香也有同时请七八位,轮 流担任,以免过於疲劳。禅宗虽然只重见性明心,立地成佛的顿法, 并不重禅定解脱的修行法门。但是远自印度的释迦牟尼,以及传来中 国以後,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位祖师和禅师,不从精勤禅定,专志用 功中得成正果的。每年初夏,便依律禁足安居三月,又谓之结夏,到 了旧历七月十五日圆满,或称谓解夏。所以从前问出家为僧的年龄若 干,便请问他夏腊多少。所以丛林禅堂,制立如此风规,恰是佛法的 真实正途,俗话说:“久坐必有禅”,这也不是绝无道理的。到了两 宋以後,许多大儒,都响往禅堂规模和教育方法,抽梁换柱,使成儒 家理学家们的静坐、讲学、笃行、实践等风气了。禅堂的门口,帘幕 深重,一阵阵的飘出袅娜的炉香,当大家上座坐禅的时候,普通叫作 收单,门口便挂上一面上静的牌子,这时,外面经过的人,轻足轻步 ,谁也不敢高声谈论,恐怕有扰他们的清修。到了休息的时候,门口 换挂一面放参的牌子,才可以比较随便一点,普通又名为开静。   (4)禅堂内外的教育方法:丛林既以禅堂为教育的中心,那就天天 必有常课了?诚然,他们的常课,便是真参实证,老实修行本分下事 ,却不是天天在讲学说法的,因为在禅宗门下,认为讲习经论,那是 属於义学法师们的事,他们重在老实修行。遇到晚上放参的时候,住 持和尚茬()临禅堂,说些用功参禅的法门,或者有人遇到疑难,请求 开示,便随时说法指导,这样就叫做小参。後世风规日下,有时住持 和尚偷懒,便请堂主升座说法,这也叫作小参。倘有正式说法,在禅 堂以外,另外还有一座说法堂,简称法堂,依照一定的仪式,礼请住 持和尚升座说法,这时大都是鸣钟击鼓,依照一定的隆重仪式,通知 全寺的僧众,临场听法的。仪式的庄重,和大众的肃然起敬,恰恰形 成一种绝对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可是禅宗住持和尚说的法,却不如 讲经法师们,一定要依照佛经术语的法则来,也不是只作宗教式的布 道,他是随时随地,把握机会教育的方针,因事设教,并无定法的。 弟子和书记们,老实记载他的说法讲话,便成为後世的语录一类的书 了。如果有时讲解经论,又须另在讲堂中举行,对於专门讲解经论的 法师,便称为座主。丛林的修行教育,固然以禅堂为中心,但作为导 师的住持和尚,对於全体笃志修行的僧众们,却要随时随地注意他们 修持的过程和进度,偶或在某一件事物,某一表示之下,可以启发他 智慧的时候,便须把握时机,施予机会教育,这种风趣而轻松的教育 法,在高明的禅师们用来,有时会收到很大的效果,可能对於某一个 人,便由此翻然证悟的。即或不能达到目的,有时也变成很幽默的韵 事了,後世把这种事实记载起来,便叫作公案。理学家们便取其风格 ,变称学案。那些奇言妙语,见之於後世的语录记载里的,便叫做机 锋和转语。由此可见作一位住持丛林的大和尚,他所负的教育责任, 是何等的重要,佛经所谓荷担如来正法、正是大和尚们的责任所在, 所谓荷担,也就是说继往开来,住持正法眼藏,以继续慧命的事,唐 、宋之间,有些得道高憎,自忖福德与智慧、才能和教导,不足以化 众的,便往往谦抑自牧,避就其位了。   (5)禅堂的演变:元明以後,所谓禅寺的丛林,渐渐巳走了样,同 时其他各宗各派,也都照禅宗丛林的规矩兴起丛林来了。在其他宗派 的丛林中,禅堂也有变成念佛堂,或观堂等,所渭真实的禅堂和禅师 们,已如凤毛鳞角,间或一见而已,令人遥想高风,实在有不胜仰止 之叹。民国以来,研究佛学的风气,应运而兴,所以禅门丛林,也多 有佛学院的成立,禅宗一变再变,已经变成了禅学,或是振衰革弊, 或是重创新规,唯有翘首伫候於将来的贤哲了。   4·丛林与中国文教   丛林的制度,显然是中国文化的产品,如果认为佛教传来中国, 便受到中国文化的融化,产生了佛教革新派的禅宗,这事已略如前论 ,不必重说。严格地说来,佛教经过中国文化的交流,却有两件大事 ,足以影响佛法後来的命运,而且增强它慧命的光辉。   第一,在佛学学理方面的整理,有天台、华严两宗严整批判的佛 学,天台宗以五时八教,贤首宗以五教十宗等,概括它的体系,这便 是有名的分科判教。第二,在行为仪式方面,就是丛林制度的建立, 它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包括儒家以礼乐为主的制度,适合道家乐 於自然的思想。而且早在千余年前,使实行了中国化的真正民主自由 的规模。它的制度,显然不相同於君主制度的宗教独裁,只是建立一 个学术自由,民主生活的师道尊严的模范。   除了中国以外,接受南传原始佛教文化的,如泰国、高棉、寮国 、锡兰和缅甸,传续到了现在,虽然已非旧时面目,但多少总还存有 一些原来方式。可是它所仅存的生命,不过是依赖政府与民间信仰的 残余,与丛林制度比较起来,有识之士,使不待言而可知了。和这相 反的,就如北传佛教在我国西藏,它以神秘色彩,衬托出宗教的姿态 ,千余年来,却赢得一个政教合一的特权区域,虽略有类同西洋教会 和教皇的威权,而无西洋教会一样,具有国际和世界性的组织,讲政 治,没有博大悠久思想作基础,讲宗教,仍被封固在文化落後的地区 。如果深切了解释迦牟尼的全部教义,对於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的 两种方式,便会知道不是他原来的初衷。只有中国的丛林制度,确能 与他的本意不相违背,由此可见无论南传北传的佛教。都没有像东来 中土的伟大成就,这是什麽原因呢?我们可以了解,凡是自己没有悠 久博大的文化之民族,纵然佛光普照,他的本身,仍然无力可以滋茂 长大,所以说:当达摩大师在印度的时候,遥观东土有大乘气象,不 辞艰苦,远涉重洋,便放下衣钵,把佛法心印传留在中国了。   一个文化悠久的国家,历史剩遗在山川名胜的背景,已经足以表 示整个文化的光辉,何况它的精神,还是永远常存宇宙,正在不断地 继往开来呢!仅以丛林创建的制度来说,它给全国的山光水色,已经 增加了不少诗情画意,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风格,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还只是描写南北朝以来 的江南佛教事迹,到了唐朝以後,因为丛林寺院的兴盛,可以说:率 土之滨,莫不有寺,名山之顶,何处无僧,所以後人便有“天下名山 僧占多”之咏了。加上以唐人气度的雄浑,宋人气度的宽廓,二者融 会在寺院建筑之中,我们在全国各地,到处都可见到美仑美奂,壮丽 雄伟的塔庙,只要你翻开各省的省志,各州、府、县的地方志,要查 名胜古迹,僧道寺院,便已占去一半。缅怀先哲,追思两三千年的留 传至今的事物,岂能不令人痛恨这些一知半解,妄自蔑视中国文化的 人们!须知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建设起来,是经过多少时间,和多 少哲人的心血所完成。要想改变,以适应世界的趋势而争取生存,那 也要学而有术,谋定而後动,岂是浅薄狂妄,轻举妄动所能做得到的 吗?   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素来是以儒家为主流,儒家高悬大同天下的目的 ,是以礼乐为主道政治的中心,由於礼乐的至治,就可以实现《礼运 ·大同篇》的天下为公的目的,但是经过数千年的传习,一直到了唐 代,才只有在佛教禅宗的丛林制度里,实现了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 它在形式上,固然是一种佛教僧众的集团,然在精神上,它是融合礼 乐的真义,和佛教戒律的典型,“礼失而求诸野”,如果讲到一个真 善美的社会风规,恐怕只有求之於丛林制度了;但是也还不能做为治 国平天下的规模,因为国事天下事,与丛林社会相比,其艰难复杂, 又何止百千万倍。人是一个有情感和理性的生物,无论性和情,只要 偏重在那一面,就不能两得其平,结果都不会安定人生的。丛林制度 它能普及流传,不外四个原因:第一,因为出家了的僧众,己经发自 内心的,抑弃了世事人欲的情感牵扰,虽然住在丛林里,过的是集团 生活,又是绝对自由追求自我理想的境界。第二,宗教的信仰,和发 自因果分明的观念,已经不需要外加的法律管制。第三,各人由内心 的自净其意,发为规矩,便是最高自治的原理。第四,维持生命生活 的经济制度,早已做到福利的要求,所以他们只要管自己的身心修养 ,其余的一切就都可以放下了。因此他们可以做到,像儒家礼乐最高 目的,和墨家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要求,如果是普通人的社会呢? 男女饮食和物欲的权利,只有日益向外扩充和发展,人事相世事的推 排,相互间便有争执,许多在学理和教育上决定是正确的道理,一到 人情和人欲的要求上,便完全不是那样一回事了,即如完美的丛林制 度,他在教导以外,再没有刑责可行,假使没有最高道德作为依持, 要想求其安然垂范达千余年之久,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南宋时代,杭 州径山、大意宗杲禅师,与温州龙翔竹庵大圭禅师,恐怕後来丛林 衰落,便合力记述历来丛林住持的嘉言善行,留作後世的准绳,作了 一部《禅林宝训》的书,其中高风亮节,以及敦品厉行的典型,足以 与《宋儒学案》,比美千秋,如果去掉它僧服的外层,做为为人处世 的修养范本来看,一定别有无穷受用,可以启发无限天机。   百丈禅师创建丛林以来,他的初衷本意,只是为了便利出家僧众 ,不为生活所障碍,能够无牵无挂,好好地老实修行,安心求道,他 并不想建立一个什麽社会,而且更没有宗教组织的野心存在,所谓“ 君子爱人以德”则有之,如果认为他是予志自雄,绝对无此用心,尤 其是他没有用世之心,所以他的一切措施,自然而然的,便合於儒佛 两家慈悲仁义的宗旨了。如果他有世务上的希求,那便会如佛经听说 ,“因地不真,果遭纡曲”,岂能成为千古宗师。在他当时,一般人 之所以责骂他是破戒比丘,只因大家抵死执著印度原始佛教的戒律, 认为出家为僧,便不应该耕种谋生。站在我们千秋後世的立场来看, 如果他当时不毅然改制,还让僧众们保持印度原来的乞食制度,佛教 岂能保存其规模,传流到达现在吗?禅宗最重人们确有见地,佛教称 佛为大雄,时移世交,时代的潮流,由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已经逼 到工商业科学化的今天,追怀先哲,真有不知我谁与归之叹了。 ---- 输入:哈吉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