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两代留美学生差别不小 最大不同反映在经济上 2002/07/25 环球时报 老一代上山下乡吃过苦 新一代衣食无忧有点浮 很多老留学生已成为美国科研机构的骨干   改革开放,为中国学子打开了前往异国求学的大门。美国无疑是中国留学生 的首选,20多年来,中国赴美的留学生近19万人,几乎占出国留学生总数的一半, 并且人数呈逐年增 长趋势,从1978年的50人增加到如今的每年约1万人。   最初来美的留学生以公派的硕士研究生为多,他们大多是比较出色的人才, 即使不是第二、第三梯队的接班人,也至少是单位的培养对象,自费生很少。这 批人很多是插过队、下过乡的老知青,适应能力强,学习刻苦;所学专业文理科 比较均匀,据说文科的还偏多一些。新一代留学生所选的专业则比较广,主要是 因为他们很多人是自费来的,对专业不太强求。   老留学生炖点肉吃一个星期,最幸福的是数小费   两代留学生最大的不同反映在经济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经 济实力比较弱,老百姓手中钱也不多。由于国家外汇储备少,换美元在很长时间 内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采访中,已在美国声名远播的画家丁绍光说:“1980 年我大学毕业后来美国留学,用人民币换了37美元。经过香港时,花了十几块。 最后到美国只剩下20块。当时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如何生存,那种紧张 和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丁绍光还告诉记者:“刚到洛杉矶时,我住在离中国城很近的一间破房子里, 月租金180美金。房东是个老华侨,养了6个孩子,生活很节俭。他给我们放水洗 澡需要两个钟头,要让水滴答滴答地滴进澡盆。我的工作台就是桌子加床——— 在斗室里画大画,需要在桌子和床上搭上木板。”   现在凤凰城健康研究所担任研究室主任的申勇博士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他 当时来美国留学,加上向亲戚借的钱总共是78美元,到纽约机场打的就花了10多 块。最后租房子跟人合住月租金还要160块。兜里没那么多钱,只能向老留学生 借。有时炖一点便宜的肉,要吃一个礼拜。有一次到商店里买一堆处理的烂香蕉 时,店主不停地问他家里是不是养了猴子!   电影演员陈冲说:“1981年,我来美国时日子过得可苦了,一点经济基础都 没有。当时兜里没有钱,只能靠在餐馆打工赚点小费,一个小时才挣4.95美元。”   打工端盘子大概是当时中国留学生所不得不为的一项共同职业。记者的一个 同学,现在哈佛大学工作,他的父亲当时是我国政府某部副部长,可他留学照样 得打工。他说:“当时在餐馆打工,从早到晚,累的连话都懒得说。一天下来, 腰酸背痛,最幸福的一刻便是躺在沙发上一张张地数那一块一块的小费,连钢崩 儿也不放过。”   新留学生中有许多开奔驰、宝马的阔少   现在来美的留学生则以自费或申请奖学金的为多,年龄结构比较年轻。与过 去相比,不仅读硕士、博士的人多了,就连来美读本科和中学的学生也不少。现 在的留学生在经济上可以说是今非昔比,他们出国,一般都带五六千甚至上万美 金。洛杉矶的留学生告诉记者,现在比较有钱的留学生,有的曾在国内外企工作 过,积攒了不少钱;有的是家里开公司赚了大钱;有的是父母亲戚经济实力雄厚。 一位留学生告诉记者,他的一个同学刚来美国不久,就住上一套很不错的公寓房; 没几天,又开上一辆很不错的车,据说都是他父亲的朋友送给他的。据当地华文 媒体报道,现在大陆来的一些阔少几天就换一部车,一会儿是宝马,一会儿是奔 驰,花钱如流水。   现在来的留学生以自己联系美国学校的为多,很多都拿了美国高校的奖学金。 现在的奖学金比过去高了许多,在南加州大学攻读博士的袁郁告诉记者,她现在 的奖学金一年是1.3万到1.4万美元。而80年代来的申勇告诉我,他当时的奖学金 一年仅6900美元,比现在的留学生少一半。另一位在这里读博士的陈小姐告诉我, 她是90年代后期来美的,刚开始在印第安纳大学读硕士,奖学金一年是1.4万美 元,现在在南加大读博士,一年的奖学金增加到2.2万美元。这两位博士都在洛 杉矶租房子,月租金在500美元左右,比80年代那些留学生住的房子档次高多了。 她们说,这些奖学金对基本生活来说足够用了,不需要出去打工。   况且,在美国,按规定学生是不能出去打工的,在饭馆打工或找其他工作都 是违法的。不过可以在学校做助教、助研的工作,但每周不得超过10个小时,否 则导师会被起诉。   “小”留学生有的生活艰苦,有的让父母失望   至于那些在美留学的中小学生,基本上是靠家庭供养。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是 硬撑着攒钱送孩子来美上学的,其中不少是担心孩子在国内上不了大学,想方设 法送到这里来读中学的。这些学生的家长在国内省吃俭用,甚至负债累累,其中 不乏被“中介人”盘剥。相对于有奖学金的留学生来说,这些孩子生活得比较艰 苦。我见过几个这样的学生,生活得有些像80年代的留学生。他们通常寄宿在当 地人家里,心灵上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只不过因为体谅父母的用心才把痛 苦埋在心底。但也有一些小留学生,一到了美国就把父母的期望抛在一边,对当 地的生活方式很快适应了,却没能把文化知识学到手。记者所在的洛杉矶华人社 区,就有不少小留学生不好好上学,成天和一些不良少年在街上游荡。混得好点 的能上个州立大学,更多的只能上个社区大学,让大洋彼岸的父母失望。   新留学生不太安心,很多导师不愿带他们   从学习上来讲,现在的留学生大多数仍保持着中国留学生过去的传统,比较 刻苦。南加大的两个留学生告诉我,他们的中国同学一般都学习到深夜,偶尔也 会彻夜不眠。   据一些大学的外国导师说,与老留学生相比,新留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好, 外语水平也不错,但动手能力太差,遇到事情不是主动钻研解决,而是喜欢问 “我该怎么办?”因此,很多学校的导师都不愿意带从中国来的新留学生,有些 甚至一听是从中国来的,干脆拒绝。据一些美国人反映,从中国来的部分新留学 生到美国后并没有完全把精力放在学业上,而是急于找一个好工作,比起老留学 生来,这批人现实的多,也浮躁的多。一位研究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她曾先后从 中国招了3名博士生,但没多久,就都跳槽了。   有一点相同的是,不管是老留学生还是新留学生,学理科的在美国找工作要 容易得多。现在,一些学理科的老留学生已在美国的许多科研单位扎了根,成为 科研骨干,并出了许多成果。有些人还带着这些成果回国创业。比如,80年代来 美的吴鹰在美学成后,回国任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该公司是留学生回 国创业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犹他州立大学的系主任乐陶文先生,最近欣然辞去美 国大学的要职,回到辽宁担任科技方面的高级管理职务。所不同的是,由于近年 来电脑行业不景气,一些学电脑的新留学生毕业后很难在美国找到工作,因此, 更多的人只有继续留在学校深造,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但很多新留学生还是希 望学成后能回国服务。在美国攻读化工学博士学位的林晨说,他学的专业在国内 大有用武之地,而且国家对归国留学生的政策也很好,所以他打算学成后回国效 力。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