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答pilgrim之驳文——评《中国农民问题调查》 小李 说明:【】之中为pilgrim的驳文。“小李答:”后的内容为答文。 原文: 1 一篇文章,冠以“中国”二字,似于涵盖了全国二千多个县,可文中涉及的仅 安徽有限的几个县。如何敢代表“中国”? 【pilgrim 驳: 那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之类的文章真能函盖中国社会每个阶层?冠以一 个总称就必须、必须包含全部?又怎么可能包含全部? 《中国农民调查》作者将安徽省的县基本走遍,何来“安徽有限的几个县”? 《中国农民调查》一再强调以安徽省来代表全国农村,是因为“被称作新中国农 村三大改革的土地改革、“大包干”和农村税费改革,后两项改革,就源自安 徽。”。安徽作为农业省份,以之为代表来研究中国农民问题有何不妥? 这些道理还要讲?明显的事实就这么视而不见?】 小李答: 名与实符,这是写文章的起码原则。敢冠名以“中国”,至少东南西北各取几个 典型事例。否则一部《中国通史》只写唐朝得了,唐朝多有代表性呀。 《中国农民调查》作者将安徽省的县基本走遍没有?咱不知道,只知道文中占 30%左右3个事例描述就涉及到了3个县:利辛县,固镇县和临泉县。后面约70% 的就是惠农政策出台的调查了,需不需要“地毯式地跑遍了安徽省五十多个县市 的广大农村”我就不知道了,但有一点我知道,政策出台基本上是上层的事。 原文: 2 名为调查,我想至少有原始性材料,可惜文中仅有的的三个典型事例早已出现 并均在报纸和电视上多次刊登,也均由政府作出公开处理。真不明白这还有什么 可“调查”的? 【pilgrim 驳: “三个典型事例早已出现并均在报纸和电视上多次刊登,也均由政府作出公开处 理。”不错,可其中内情有又多少得以公开披露?处理的结果就那么合理吗?隐 含的问题不会有再发生的可能?其中的问题没有重提的必要?】 小李答: 对不起,其中有否内情还真没看出来,倒是见到公开报道和公开处理了。问题重 提当然有必要,当前中央多重视“三农”啊。 原文: 3 关于农民的调查应以农民的事例为主吧,可文章除了前面30%举出的是已公开 的三个典型事例外,后面70%全是某些惠农政策的出台背景,涉及的尽是县省甚 至中央官员的描述。三位总理,二位总书记还有多位常委多次被描述得活龙活现, 看来作家确实还调查过,不过调查的不是农民。基于此,题目还不如改为“中国 官员农村工作调查”或“中国惠农政策背景调查”更为合适。 【pilgrim 驳: 惠农政策不属于农民问题的研究内容?“官员的描述”,是为了歌颂而描述还是 为了引出问题和讨论问题? 】 小李答:既然是写“惠农政策”那就叫“惠农政策”,不要叫“农民调查”这类 卖座的名字。 关于“官员的描述”是否为了歌颂,见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记者:但是另外 的说法,说你们这本书在为某些人树碑立传?陈:我认为有些人就是需要树碑立 传,就是要树成一个旗帜一样的,教我们认识我们应该向哪儿走。 原文: 二、坚持在文章中用真名的背景调查 文章中确实使用的是真实的姓名。可在文中遭到批评的最大的官是不过是一位县 委书记,还是一位下台的。就这居然还“思想斗争也很厉害”,“我们觉得不应 该怕,为那些农民讲点真话能怕吗?不应该怕。” 涉及的基它官员呢,处级以上官没有一个不好的,即使有缺点那也是十个指头与 一个指头的问题。看来文中已作出结论,中国农民的问题在于县级以下官员。 【pilgrim 驳; 此处的“县委书记”,可能是指张西德,张西德下台了吗?张西德现任阜阳市政 协副主席,正状告《中国农民调查》作者陈桂棣、春桃和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中国的官场上,由实权的县委书记到政协副主席叫不叫下台呢? 【张西德是“遭到批评的最大的官”?好,让我们来看: 《第四章:天平是怎样倾斜的》:陆子修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在阜阳召开的一个全 省有关减负工作的汇报会上的点名批评;】 当时会议上的人有:王怀中,当时批得最狠,骂之“你把农民坑得还不够吗?”。 在后来的描述中成为维护改革的典型。张春生,目前可能离休(43年生,98年3月 任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胡继锋,现为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 院长(网上查的,不知是否此人) 六安地委书记,未点出姓名方一本,现任省委 副秘书长,当时的责问如下: “你方一本属下的怀远县上访不断,如今已称得上‘安徽省的上访大县’了。难 道全都错在农民身上,你就没有一点问题?” 【《第七章:天降大任》:安徽省省长傅锡寿,财政部副部长李延龄,财政部农 财司李秋鸿,河北省省长叶连松。看不出来字里行间对它们的批评?】 小李答:真没看出来。 1 关于傅锡寿的描述,“傅锡寿要停下太和的改革,是在维护税法,也是从工作 考虑的,不光是有道理,更是有着法律依据的” 2 关于李延龄的描述 “谁知这时,陪同视察的财政部副部长李延龄,突然打断 了姜春云的话。他说:“这儿把农业特产税也包在农业税里,这是不合理的,应 该据实征收,他们这样做是错误的。”   姜春云听了,马上不客气地说:“这个我知道。他们这样做没有错。我在 基层干过, ‘据实征收’是理论上的东西,没有可操作性,据我所知,全国大 多数地方都是平均摊派的。这个你就别再讲了。” 3 关于李秋鸿的描述 “人们已经看得很清楚,文文静静,甚至是一脸书卷气的李 秋鸿,他在会上极力坚持的,其实是国家财政部的意见,正因为不只是他个人的 看法,各地代表才越发感到,大家正在热心试验着的这场农村税费的改革,其前 景并不那么乐观。” 4 关于叶连松的描述 省长叶连松也批道:“全省都要统一按国务院《粮食收购条例》执行”,还特别 指出: “即召集省综改办、地税、粮食、农发行研究,并即联合发出通知,依法执行。” 既然是试验、试点,随时叫停是很正常的,因为当时没有人看清走的方向对不对, 停一下、争论一下是为了少犯错误。一往无前、没有争论,那不叫改革,那叫蛮 干。因此,当时这几个人停一下、争论一下,文中没有对他们进行批评,倒也符 合了改革的精神。 【更不要说,当事者、知情者的的对号入座。对小说中的影射的告状案层出不穷, 何况真实的事件?】 以下是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解说:在《中国农民调查》一书中,两位作者没有回 避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坚持在作品中、特别是一些涉农大案中使用了真实姓名, 这让陈桂棣和春桃在作品发表后,失去了一些朋友,甚至还有人将他们告上了法 庭。记者:有几起官司,现在?陈:就只一起,到目前就只一起。 【作者何知《中国农民调查》作者以前没有任何涉及农民问题?即使完全没有, “背景调查”这种求全责备的逻辑和手段实在可笑之极。有此真理在手,耍弄笔 杆可以写任何内容的谴责文章,圣人也要被剥去皮。】 小李答:没有讲事实、摆道理,开始骂人了。 (XYS2004022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