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时空的跨越 ——从霍金演讲回溯爱因斯坦访华 ■钱定平 文汇报2002.9.17 霍金访华演讲掀起了热潮,让我回溯起另一位科学大师,爱因斯坦翁。上世 纪二十年代他曾访华,结果却是弘一法师说的戏剧性“悲欣交集”。欣,是说他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不是在地球别的地方,而正是在中国上海听到的, 应该是大喜;悲,是当年没有中国人请他作科学演讲,没有鲜花和掌声;他悄悄 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丝东方的云彩……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一批世界级的知识精英相继访华,其中就有杜威、罗 素和爱翁。爱翁那时已经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导了广义 相对论,断言时空在大质量面前是弯曲的。1919年,天文学家爱丁顿通过天文观 察测量证实了这一点,爱翁一夜间成了全球最出名的公众人物。中国人那时对相 对论懂得到底多少?有一则笑话。有一位记者问爱丁顿,世界上懂得相对论的是 不是只有三个人?爱丁顿笑而不答。记者问为什么沉默,爱丁顿说:我正在想那 第三个人是谁呐?那第三者很可能不是中国人。不过,在北京,特别是北京大学, 却掀起了学习相对论的热潮。这同1921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北大的演讲又有莫大 关系,演讲由语言学家赵元任担任翻译,曾轰动中国学术界。其中,罗素就专门 提到了最新的物理学——相对论。 巨手推动爱翁访华的是蔡元培先生,北大校长,事情得从1920年说起。当时 北洋政府教育部次长访问德国,给蔡先生打来电报,说爱翁有意思访华,问北大 是否能接待。蔡先生马上复电表示欢迎。第二年春天,蔡先生正好出国考察,就 乘机专程拜访了爱翁,以亲自表达欢迎他访华的热情。爱翁说他希望访华,但什 么时候说不定。蔡先生是同夏元,同去的。夏先生是清末民初大学者,夏曾佑 的公子,留学美国和德国的物理学家,也是北大理科学长(理学院院长),还是 中国宣传相对论不遗余力的一人。 到第二年情况又有了转机。1922年3月我国驻德公使致电蔡先生说,日本政 府邀请爱翁在秋天去讲学,他愿意同时访华讲演半个月,特别询问中方提供的条 件如何?对这次绝好机会,蔡先生自然不会再失之交臂。他马上复电公使表示欢 迎爱翁来华,而且提出:负担爱翁一行在中国境内的旅费,“并致送酬金每月一 千元(相当当时中国大学教授月工资的三倍多)”。不久,又有了正面消息。北 大教授朱家骅从德国转来爱翁的一封信,对于一年前之所以不能访华的原因,在 时间和经济上作了说明。现在日本请他和夫人爱尔莎去,而且报酬丰厚,他再到 北京两星期就好安排了。爱翁最后还强调说,希望双方能够商定一个圆满的协议, 以便他这次能亲眼看到“东亚文明的摇篮”。由此可见,从小遵循西方办事规矩 的爱翁是想签定一个协议,以便对双方都有所规范和约束。6月下旬,我驻德公 使馆又转来爱翁一封信。信上明确说,非常愿意于本年冬季到贵国北京大学演讲 两星期。同时他再次提出酬金问题,并在上次蔡先生所许诺的基础上提了具体条 件:一是一千银元要改为美金1,000;二是东京至北京、北京至香港旅费,暨北 京饭店开销,均按两人合计。作为比较,可看看爱翁1932年去美国普林斯顿所要 求的年薪,只是3,000美元(后来,美方主动改成15,000美元)。 那么,蔡先生做了什么回应?收到上面第二封信后,他马上向驻德公使表示: “条件照办,请代订定。”8月间,我驻德公使来信说,已将上述意见通知了爱 翁,他也明确表示愿意在1923年新年之际来华访问。到这时候,大家都以为爱翁 肯定不久就可来北京了。爱翁会在日本逗留一个月左右,来中国应该是1922年12 月中旬。为了欢迎爱翁到来,北京大学从那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举办了一系列 科学专题讲座。演讲者囊括了中国科学界的一时俊彦,如夏元、丁西林、何育 杰、文元模、张竞生等人。其中,夏元还和一些学者热情宣传相对论,他就在 当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相对论浅释》等书…… 可是,爱翁却并没有来到望眼欲穿的北京,永远没来…… 那么,爱翁到底是到过中国没有呢?他来了,而且来了两次,但都不是事先 约定的北京,而是上海。第一次是乘船去日本经过上海,时间是1922年11月13日。 爱翁路过上海时间很短,但是对于他却抵得上悠悠千年。因为,从瑞典驻上海领 馆传来正式通知: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将授给他!在日本讲学后,爱翁又 在1923年元旦前一天到达上海。当时上海犹太人有份英文报纸《以色列信使报》 (Israel's Messenger),对爱翁夫妇抵沪以及逗留作了报道,还附有他的画像。 他在上海的活动几乎全由犹太人包办,1923年元旦日出席犹太协会的茶会,下午 还应犹太青年会的邀请,在上海“工部局”大厅演讲相对论……犹太人社团对于 本民族杰出科学家表现出奇的热忱,这理所当然。可是,当然的主人中国人呢? 实际上,为了欢迎爱翁到来,一个宣传相对论的热潮也已经在上海掀起。耐 人寻味的是,主要不是上海科学界,而是出版巨头商务印书馆一马当先。商务印 书馆先在《东方杂志》出版了《爱因斯坦专号》,1923年元旦又在报上刊登了欢 迎广告,还列出了已经或即将出版的关于相对论的书籍。《申报》等各大报也都 刊登了鸿鹄将至的消息……上海科学界呢?当时上海有中国科学社,出版《科学》 等杂志。讲到科学家,中国第一批向西方学习的科学家,如胡氏三兄弟等人,也 都在上海。再说到大学,复旦、交大、同济、震旦……比肩接踵而在。教授和大 学生都干什么去了?爱翁真的来到了上海,却不见有中国人和他接触的消息。中 国人,包括科学家,好像都作了一次好煞龙的叶公、西洋景的看客了。于是,当 时上海的中文报纸只好写写报道,说外国人如何如何利用中国的地方、招待一个 明明是访问中国的大科学家了。更叫人大惑不解的是,对爱翁前往北大讲学一事, 这些报纸只字不提。这里,我想讲一下世界其他几个城市欢迎爱翁的场面,作为 比较。奥斯陆(1920年):“他的演讲超乎寻常地受到公众和报纸的欢迎”;哥 本哈根(1920年):“几天来,各派报纸纷纷长篇大论发表文章和访谈,强调这 位‘当今最著名物理学家’的巨大意义”;维也纳(1921年):“听众处于一种 奇妙莫名的兴奋状态之中,他们不在乎听懂了多少,只愿感觉到自己同奇迹靠近 了一点儿”;巴黎(1922年):“简直轰动一时,法兰西首都的知识界人士绝对 不会放弃这么一个绝好机会”;东京(1922年):“他抵达车站时简直万人空 巷……天长节那天,人们不再理会举办宴会的皇后太子和公主王孙,大家注目的 中心是爱因斯坦”……欢迎爱翁,就是欢迎科学;而中国的冷落,也就是科学无 情地冷落了中国,同时又在呼唤一个大爆炸似的时空转换! 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为什么爱翁已经到了上海,却又悄悄地走了? 已经踏上中国土地,却又为什么不去真正领略“东亚文明的摇篮”? 实际上,在爱翁访日期间,同蔡先生和夏先生都有书信往返。但是,双方都 中了三个自己或别人设计的人性怪圈。第一,中国人缺乏契约观念。中国方面实 际上已经同意爱翁的经济要求,但却认为双方联系既然都是通过使馆级官员,应 该看成事实上已经敲定。而爱翁则认为你既然请的是我,那双方就应该签定契约 性质的东西。否则,我就认为你不是玩真的,也不会再主动提起。这点,在爱翁 后来给中方的信里也曾点明。这种疏忽在中外私人交往里也屡见不鲜,不是爱翁 一个例子。第二,有人特别是日本人的阻挠。正当爱翁在日本讲学游览、同时也 在等着中国方面的书面肯定时,日本人就乘机谗言,说北大经费困难,等正式聘 书恐怕是等不到的了。这点,在爱翁给夏先生的信里就有暗示。日本人谋我已久, 武装是明火,文化是阴损;第三,中国人的自卑心理。其实爱翁能来上海也是好 事,上海既然在他没有来之前就已经大张旗鼓,他来了之后,为什么没有人理直 气壮提出单独邀请?或者积极参加到别人为爱翁举办的活动中去?中国人和整个 中国的缺席,恐怕是一些人的心理状态在作怪,写写空头文章可以,来真格的却 害怕自己没有同第一流科学面对面的水平。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把来前 的闹猛和既来的冷落相比较而得出的印象。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中国那时是禁 锢在另一个时空果壳啊! 好在双方都是睿智豁达之士,后来通过书信彻底讲清楚了个中原委和误会遗 憾。最令人感动的,要算负责发端又要善后的蔡元培先生了。他事后说:“当我 们在科学上有所贡献,并引起世界关注的时候,我相信爱因斯坦会专程前来访问 的。因此大家千万不要懊丧,而应该互相勉励。”婉转深厚而目光如炬,好像预 见到了今天的宇宙新开,斗换星移。爱翁早已长眠,不能重来。但是,他的继承 人和发扬者霍金来了。爱翁和霍金所研究的,都是时间一百五十亿年(宇宙的年 龄)、空间七千五百万光年(宇宙的尺寸)的大尺度,我们连想象都感到窒息。 但是,霍金来访,作科学演讲,还放弃了远比爱翁当年要高得多的演讲费,却真 实切肤地让我们体会到了,伟大祖国是经过了多么无际无朋的时空跨越。 有谁要体验一下爱翁和霍金的时空尺度吗?这不就是!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