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最后的争夺 董月玲   你的心、肝、肺如果成了别人的专利,是不是不可思议?   现在,就有一些美国公司要把人类的基因作为自己的专利。不是 一个两个功能明确的基因,而是基因序列。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如 果基因序列被专利了,也就等于被垄断了。   3年前,“冰点”发表《世纪之战》,首次向读者介绍了“人类基 因组计划”。如今,这项历时10年,投资几十亿美元,专门研究人类 基因组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了重大成果。   今年2月底,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迈阿密说:“在两个月内,我将做 毕生最光荣的一项宣布,我将宣布人类基因图谱已完成定序,我们可 以开始探究分析生命的蓝图。”他说的图谱,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最重要、最值钱的“序列图”。   人的遗传物质是DNA,它的总和就是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0亿碱基 对组成,其中大约含有6万个作为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编码基因。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就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它蕴藏 着生命的根本奥秘,揭示出的生命本质,适用于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 体。   尽管“人类基因组计划”一开始就表明是“国际参与、免费分享” 的“公益计划”,但它不言而喻的巨大的经济价值,使得它还没完成 时,争抢就已开始。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有关人类生命“天 书”的争夺也愈演愈烈。这场始于美国本土,后波及大西洋两岸的争 夺战,达到白热化。中国是否受到波及和影响?中国的科学家正在做 些什么?   3月12日晚,北京顺义空港工业园B区。   因为是周日,四下一片漆黑寂静,惟有一栋大楼灯火通明,这里 正是承担“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的主要单位——中科院遗传所人 类基因组中心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从去年9月9日始,他们就这样昼 夜不停地赶任务。   这个中心是在中科院支持下,由四位留学生创办的。主任杨焕明, 是国家自然基金委人类基因组重大项目秘书长,联合国教科文生物伦 理委员会委员。执行主任汪建,曾在美国华盛顿、爱荷华等大学学习 分子生物学。于军和刘斯奇仍在海外,从事人类基因组研究。   办公室里坐满了人,谈及“1%项目”众人劲头十足,他们说这只 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要做能做的事太多了。突然,一个越 洋电话打断了采访。   电话是从英国打来的,杨焕明做了个手势让大家安静。这个电话 似乎带来了坏消息,屋里的气氛全变了,众人表情严峻。   电话里,有一个不断重复的词“Celera(赛里拉)”。   放下电话,他对大伙儿说:情况不妙,谈判破裂,现在媒介都倒 向了“赛里拉”,英国担心白宫有变……   “这事儿对你们的研究有影响吗?”我问。   “如果‘赛里拉’赢了,把数据控制了,那就太可怕了!就好像 我们赖以活命的水,在上游被人截了。这不光对我们的研究,对整个 中国的生命科学、生物产业影响都太大了。因为到现在,我们所有的 研究开发都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前提下:数据公开,免费分享。”   几天后,杨焕明、汪建等飞往英国。    “基因专利”的企图,是全人类的“一场噩梦”   人类基因组的专利之争,分两大阵营:一是由公众资助的主流科 学家,通称“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另一方是私人生物公 司,赛里拉公司是主要代表。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应是全人类 的共同财富。基因与心肺等器官、肢体一样,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就 像人体器官、生理生化数据不应被专利、也从未专利一样。克隆一个 基因,只是一种发现而不是发明,这是反对基因专利的重要理由。著 名遗传学家弗格曾愤怒地谴责“基因专利”的企图,是全人类的“一 场噩梦”。   但是,克隆基因投入太大,潜在的商业利润又太惊人,那些花了 钱的私人公司,怎会不求回报?克隆一个重要疾病基因,投入上亿美 元不是罕事;而一个肥胖基因的转让费,实际支付了一亿四千万美元; 生长激素基因,是10亿美元。有投入就须有回报,这也合理合法。本 来,对功能明确的基因可以申请专利,但对功能不明的基因序列片断 (EST),不能专利。通俗地说是:上游不能专利,下游可以专利。   假如基因序列本身也被允许专利,后果是信息垄断:所有功能基 因的发现,都只会归利于几家捷足先登的大公司所有。好比先占了地, 别人再在上边修铁路,建楼房,得交钱上税。即便是克隆到一个功能 基因,也等于替人家打工,只能使这段基因序列更值钱。这对发展中 国家的生物产业发展,将是毁灭性打击。我们要么花钱一件件购买, 要么“盗版”,小偷小摸过日子,要么“自力更生”,一切从头开始,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会越来越远……   用杨焕明教授的话说:“这等于把子孙研究自己的权利都剥夺了。 基因专利之争,是一场对人类未来的争夺。”   专利保护的,究竟是基因组序列本身还是序列的应用,概念模糊, 留下了一大隐患,成了“基因专利大战”争夺焦点。10年间,争夺一 刻也没停止,最激烈的两次,都与新的基因测序仪推出有关。    针锋相对 泾渭分明   第一次是1992年,美国测序仪生产公司PE公司推出新的基因测序 仪ABI373,一次能读几百个核苷酸序列,它能大规模地分析EST(基因 序列片段)。美国国立医学研究院一个科学家要专利,得到前院长的 支持,该院递交了第一个EST专利申请,由此拉开了“基因专利之争” 的帷幕。   主流科学家立即反击。毕竟“人类基因组计划”已深入人心,专 利申请被迫停止。但美国的史必公司却以巨资支持他们,于是出现了 以“史必”等公司为一方,以世界基因组组织的主流科学家及重视道 义的公司为另一方,针锋相对、泾渭分明的斗争。   史必公司凭借经济实力,投巨资加速“生产”,曾几度占了上风。 同时,他们马上把这一竞争推向世界,在第三世界设立分实验室。   主流科学家也积极行动。一是“反”:组织全球科学家反对;二 是“抢”:以更大的力量,更快地分离EST,使公共基因库的数据日益 增多。三是“逼”:测出的序列尽快上网,造成已公开的既成事实, 以防不测;四是“争”:法律手段、舆论工具、道义力量并举。虽几 度陷入险境,最终安然渡过首次难关。   1997年初,防线终于动摇了:2月14日,专利商标署官员披露:基 于EST“可用来作为探针”,可考虑颁发专利。   世界基因组组织马上作出强烈反应,要求美国专利商标署撤回 EST专利的决定。   关键时刻,科学界,特别是国际各大规模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心的 态度举足轻重。为利所趋,见利忘义,势必使主流科学家一方自乱阵 脚,多年反对EST专利的努力将付之东流。为此,世界基因组组织特别 呼吁所有大规模测序中心与资助团体,坚定不移地立即公开发表序列, 保证国际HGP的正常运作。   公正地说,这次美国的主流科学家表现得相当出色。许多科学家 揭竿而起,与史必公司决裂。所有美国各大测序中心,仍坚持序列数 据立即公开,公共数据库扩增速度没受影响。道义的力量稍占上风, 局势暂时没被逆转。    赛里拉公司测序能力为全球的总和   第二次攻势来势更凶更猛,并延续到现在。   1998年5月11日,又是PE公司推出了新一代“毛细管”测序仪,测 定速度比以前提高多倍,自动化程度更高。PE公司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肥水不流外人田”,将首批300台机器全部留下自用,并投资3亿美 元,请曾制造EST专利事端的那位科学家,成立了专门搞基因测序的子 公司,即“赛里拉公司”。   赛里拉公司声称在3年内,以一种新的策略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 的全部序列,问题关键是他们要对序列垄断,在发布时间上拖延,拒 不在24小时内公布所有数据,等把数据分析完了,得出重要的基因为 己所用,然后再待价而沽,剩下的序列使用自由,但谁用谁交钱:他 们数据库的年使用费至少要价500万美元。   赛里拉公司声称的新策略,是将人的整个基因组打碎,即“霰弹 法”,分别测序后再装搭起来,这一策略以前曾被主流科学家否定过。 因为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重复序列”,这些序列本身是一样的, 分布在人类基因组的很多地方,因此很难准确地装搭起来,很难保证 不出现大规模的装搭错误。更严重的是,这些错误,只在最后装搭时 才会全面暴露。而“赛里拉”所有序列的最后装搭,仍离不开全球科 学家花了十几年心血绘出的遗传图、物理图,他们免费地从国际公开 数据库中得到这一切,本身就不公平。   但此时的“赛里拉”,拥有号称“全球第三”的超大型计算机, 测序能力为全球的总和,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似乎已能在生物领域 为所欲为,没人能真正约束它了。   主流科学家处境艰难:一方面要说服政府给钱;另一方面,又要 坚持这些钱是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的。还得抓紧时间研究,与“赛里拉” 等竞争。   这时,英国的一家基金会维克姆,雪中送炭,再度支持几千万美 元,保证英国科学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三分之一以上的测序任 务,这给美国科学家极大的支持。美国国会经多次激烈辩论,听取了 主流科学家的意见,保证了资金的继续支持。当时,美国老百姓的态 度也很重要,《时代周刊》搞过一次民意调查,72%的美国民众不赞 成私人公司专利基因。   为了孤立主持正义的科学家,赛里拉公司派出各种身份的人,到 有意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中国家游说,也来过中国,他们 居然影响了一些国家的决策者。   鉴于紧迫的局势,HGP于1999年5月在美国“冷泉港会议”上宣布: 加速测序速度,提前于2000年春天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工作草图。    “假如我们不做,错过历史机遇, 我们争论的双方都是罪人”   此时此刻,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要不要上“人类基因组计划” 早已没有争议,它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无人理睬、没人投钱,而今是抢 着往里扔钱。   德国是1995年才开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德国的科学家曾做 过这样的反省:假如一个科学设想已经到了没有一个人反对时,即使 正确也为时已晚。德国在二战后错过两次科学发展的机遇,一是电子 计算机,二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80年代的日本多厉害呵!”杨焕明深有感触地说,“所有生物 实验室用的都是日本仪器,可你现在看看,哪还有一台日本造,全是 美国产的。记得90年代中期,还有人说下个世纪是亚洲人的世纪,是 日本人的世纪。才几年功夫,计算机,一下就把美国跟日本的距离拉 开了。美国是50年代上的计算机,80年代正好启动,90年代远远领先 于世界。现在呢,又是最早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测序了人 类基因组的54%。眼看着它又在生物领域遥遥领先了。电脑的上游—— 软硬件都抓在美国人手里,现在,生物产业的龙头,又被他们抓住了。   “美国人厉害就厉害在不小打小闹,要搞就搞高科技的核心,要 抓就抓龙头、抓产业上游。但日本人不会放弃,已经在奋起直追了。   “生物,是中国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最后机遇了。”   4位在海外生物领域潜心研究多年的中国留学生,深知“人类基因 组计划”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假如2000年春天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的话,只剩几个月了。再不做,中国将永远失去参与“人类基因组计 划”的机会。   可是,“要不要参与,要不要搞人类基因组测序”这个已在中国 讨论了10年的话题,此时还在争论:“参与国际测序俱乐部,是我在 1995年便有的想法,难呵!你们能做我不能出力也要出言,你们有能, 民族有幸。”   “这样的大事,一个实验室去注册是不慎重的:你们做成了,自 己脸上有光,别人怎么办?你们做不成,非把你们下油锅不可,这关 系到国家的声誉!”   “除了技术,你们的资金在哪里?你们怎么管理?我不说你们出 风头,你们对困难考虑不够。”   “一天要出1.5Mb的数据呵,会把你们坑掉,只要耽误几天便会 要你们的命!”   “哪个先进国家不搞测序?你们能做,为什么不支持?放心,领 导会支持。”   “你们想一想,国家有多少钱?以前说的钱,没完全到位,企业 给的钱不能没有效益。”   “建立基因组测序实力,关系到一个产业。基因组测序是要上的, 但全国要一盘棋,慢慢上。”   4位留学生真急了:“我们没有时间了,我们再也拖不起了。”   杨焕明毫不留情地说:“假如我们不做,错过历史机遇,我们争 论的双方都是罪人。”   1999年7月7日,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在国际人类基因组 测序协作组登记,申请加入“国际测序俱乐部”。继美、英、法、德、 日之后,中国是第6个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   9月1日,在伦敦举行的第五次人类基因组测序战略会议上,中科 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分配到的任务是:完成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 一个约30Mb区域的测序任务。该区域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1%,简称 “1%项目”。杨焕明代表“中心”宣布:   保证中国科学院及其遗传所、中国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地方政 府和其他各种来源及中国民众对这一项目的财政支持,全额经费绝对 能及时到位。   保证2000年春末完成“包干”区域的测序任务,并保证一半以上 的序列达到“终图”质量标准。   保证恪守HGP精神,有关数据即时上网公布,免费分享。反对 EST专利,保证不申请类似的专利。   在HGP最艰难时刻,中国科学家没有“坐山观虎斗”,毅然加盟世 界主流科学家阵营,壮大了声势。会前会后各国代表纷纷表示欢迎和 祝贺,原先“包干”3号染色体的中心负责人当场拍板,明确表示欢迎 与支持中国。   与此同时,杨焕明、汪建他们紧锣密鼓地找钱。一方面仍积极向 国家申请项目经费。另外,四处求援筹钱。杨焕明跑回老家浙江乐清 市游说,乐清市一下拿出800万元支持。市长表态说:“这样的事,你 们只管去做,家乡人民就是借钱,也帮你们!”   9月9日9时,北京顺义空港工业园,中国“1%项目”动员大会准 点举行,全体参与者誓师按时完成任务,并立碑铭志:   “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敢以全国父老之名宣于天下,当将以全 体微薄之颜面对祖宗、子孙!”   多年未流泪的杨焕明、汪建,这天全哭了。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亲自过问“1%项目”,科技部以最快的速度, 破例拨款3000万元人民币支持。国家南方、北方基因组中心也参与 “1%项目”。   这件事,在海外中国留学生中影响很大,他们说这次算是“实实 在在地体验到国家科教兴国的决心和力度。”    乌龟与兔子   2000年年初,历时10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到了最后冲剌的关 口,也到了令人眼红分享成果的时候,争夺更加惊心动魄。   “赛里拉”一改公开反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策略,提出谈判。 谈判前,世界基因组组织负责人向中国通报,希望提出意见,并坦言: “我们向您许诺,没有经过您参加的会议的讨论,我们不会做出任何 决定。”如果中国没有“1%项目”,根本不会有这种情况通报。   但1月9日,“赛里拉”突然宣布:已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的90%。 赛里拉公司的股票,一天暴涨了55美元,上升幅达29.5%,股票增值 为63亿美元。其实,他们的数据,仍是目前难以装搭的原始数据,离 “完整图”相差甚远。但这却反映出美国投资者对人类基因组数据潜 在价值的认同。   1月12日,HGP否定了“赛里拉”要求扣押数据、拒不在24小时内 上网公布的要求。   与此同时,“赛里拉”在美国的宣传及造势获得成功,媒体大都 倒向“赛里拉”。   比如他们画了这样的图表,叫《乌龟与兔子》(美国人类基因组 组织与“赛里拉”),前者花了纳税人25亿美元,才做了45%的测序, 2000年完成草图;后者自己拿钱,才花了2.5亿美元,测了90%, 2001年就能完成全图。   美国老百姓的态度,这时也有了变化,因为许多人持有“赛里拉” 的股票,与“赛里拉”有了直接的利益关系。   1月13日,赛里拉公司宣布在中国的台湾与上海同时登陆。在台湾, 他们得到了政界首要的支持,计划投资30亿元建厂。在上海,他们收 购了原先以“测序服务”注册的外资公司“基康”95%的股份。“赛 里拉”头头公开声称:得到中国富甲天下的动物、植物与人类遗传多 样性资源,是赛里拉公司扩大国际商务与基因组信息的基础。应该说, “赛里拉”此举是高明和有远见的。   3月5日,全世界主要报章报道了HGP与“赛里拉”谈判破裂、合作 失败的消息。   3月1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共同发表声明:在 20世纪最后的10年,全球科学家启动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研项目: 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DNA序列,绘制人类生命的蓝图。   “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因此,人类基因组所有的基本数据,包括 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及其变异,应该由全部科学家免费共享。   “这些信息的共享将有助于减轻疾病痛苦,提高人类健康状况, 改善全人类生活质量……”   “赛里拉”股票又应声大跌,下跌幅达30%,一下缩水十几亿美 元。“赛里拉”怎能不心痛,怎能就此罢手。   于是,美国国会决定4月5~6日举行听证会。   这场人类基因的争夺战,愈加错综复杂,原本看上去只是商业、 科学利益之争,现在又扯进了政治。原本是在美国本土的争斗,现在 波及到了大西洋两岸。可谓风云再起,一波三折。    “正因为有‘乐凯’在,柯达、富士 才不能在中国漫天要价”   “说白了,整个生物产业,都在这张序列图里。”杨焕明说。基 因专利之争的实质,就是基因资源的争夺。   人的基因组,是生物里最庞大、最复杂的,生物的进化史,都刻 写在人类基因组这本天书上。假如人的基因组能够测序,其他生物的 基因组测序,就变得简单和容易了。   以前生物学研究,着眼于某个生物单个基因的分离、克隆,“人 类基因组计划”则建立了基因组学技术,它着眼于生物的整个基因组 和所有基因,“一网打尽”。这是一种能大规模、全方位分离、克隆 资源基因的技术平台,为全面寻找重要生物资源,提供了可靠、快捷 的手段。因此,大规模基因组测序技术与所提供的资源基因,成了生 物产业的“上游”与“源头”。   杨焕明反复讲:“资源基因,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争夺这一资源的‘世界大战’已经打响。我国信息产业的上游——软 件与硬件,已受制于人,我们民族已在为此付出代价。”   “基因就是钱呵!”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兴起了基 因组工业,其前景要比彩电、冰箱、汽车甚至电脑大得多。比如在 “食物基因组计划”中,用转基因技术,可以让鸡生产人的血清白蛋 白,让牛、羊、猪来生产人的红细胞促生素,甚至人奶等。   农作物也可以按人的意愿生长,如把胡萝卜素、维生素C、硒等微 量元素,吸收合成有关基因导入植物,吃了这种植物,能降低人的胆 固醇,预防心脏病;把抗虫防病的“疫苗”基因“转”到水果、蔬菜 中,已在马铃薯、西红柿里获得成功;抗感冒、抗肝炎等传染病的疫 苗,能在水果里表达。   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绿色革命”,主题是寻找新 的物种来生产足够多的粮食养活全人类,减少饥饿。“人类基因组计 划”带动的“食物基因组计划”,是第二次“绿色革命”。将使人吃 得好、吃得健康,并解决人口增长、农业资源相对缺乏、生态环境恶 化的问题。不仅使农业无污染、可持续发展,并改变“农场”的定义, 其成果可直接用于我国西部大开发。   参不参加人类基因组测序,等于要不要建立大规模测序能力;没 有测序实力,将来大规模的基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能依赖于人, 我们又要重蹈“以资源换技术”的老路。   采访中,杨焕明曾谈过,中国的对虾病毒基因组测序忍痛让人的 教训。   “如果我们中心现在来做,只需30万人民币,一天半就做完了。 结果呢,我们花了184万元,外方要价是500万元,中国只占有三分之 一的知识产权。可当时也只能这样做,因为我们没有技术。”   “1%项目”更像是一个练兵场,训练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生物部 队。   回国后立志开创中国的生物产业的汪建,说了句让我难忘的话: “我特别感激‘乐凯’,虽然我自己也不用他们的胶卷。但是,正因 为有‘乐凯’在,柯达、富士等进口胶卷,才不能在中国漫天要价, 中国的老百姓才得以享用他们在全球最低廉的价格。   “现在,‘赛里拉’们要想在中国抢滩登陆,首先要跃过的,就 是我们这座桥头堡。”    “袁老师,当年你干杂交水稻时,又有谁出钱?”   5月10日,HGP按计划将在美国冷泉港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 已完成工作草图。   序列图已经公布,数据上网,天下是不是从此太平,基因专利之 争就此结束?   “没那么简单。”杨焕明对此并不乐观。   4月6日,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赛里拉”的一番倾述很打动人, 大意是:时间就是生命,测序速度最重要。现在全世界每一秒钟,就 有多少多少人死于疾病,其中有多少多少是孩子。“赛里拉”急全世 界人民所急,他们都等着基因出来救命呵。我们又不要老百姓出一分 钱,自己出钱,而且又做得快,为什么不让我们做?至于序列要不要 公开、怎么公开等,这是法律的事情。   白宫发言人明显退缩了,他们指出,总统声明有两点要说明:一 是数据公开,免费使用;另外还有一点是:应用知识产权的形式保护 以基因为基础的发明,将对改善健康状况的新产品开发起重要的推动 作用。   基因专利之争的官司仍纠缠不清,悬而未决。   于军说现在形势严峻紧迫,可比较准确地估计人类基因组中共有 6万余个编码基因,也就是可能有用的基因。目前,仅在美国已拿到专 利的有5000多个;交了申请,等着专利的至少有3万个。   “真正开发知识产权,发展生物产业、医药等,我们的空间很有 限。”他说。   “中国的科学家必须想出自己的办法,另辟蹊径,千万不能跟在 别人后头跑,要找准切入点往上冲。”   出色地完成1%测序任务后,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暨华大 基因研究中心,正准备二度冲剌。最急迫的事是先上设备,壮大测序 实力。他们算是领悟到了,如今的世界,科学研究也要规模化。眼下, 先装备上了一台我国最大、最先进计算机之一的“曙光号”,到位 30台测序仪。这样,他们共有33台最先进的测序仪,日产数据可达 15Mb。而几年前“赛里拉”就有300台毛细管测序仪,平均日产原始数 据100Mb。   4月底的一天,汪建代表“中心”再次见到超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商谈合作的事。完成1%任务后,他们已确定上两个大项目:家猪 和水稻的基因组研究。   在中国,这两样东西,吃的人最多、种养的人最多、产量也最大, 其经济价值不言而喻。中国的超级杂交稻,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 水稻,每公顷产量17吨。如果测出超级杂交稻的基因,通过转基因技 术,可以改造别的水稻……   汪建花了一天多的时间做准备,用尽可能通俗、科普的方式讲解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合作设想。   听罢,袁隆平道:“讲得很好,我听明白了。”接着他问了个关 键的问题:“谁来出钱?”水稻基因组是400Mb,最少需投2000万人民 币,可眼下他们还没找到一分钱。   汪建说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但很快他控制住了自己,想也 没想地问:   “袁老师,当年你干杂交水稻时,又有谁出钱?”   片刻,袁隆平爽快地道:“拿合同来!” 中国青年报2000年5月10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