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百家争鸣是繁荣科学的重要前提 中国科学院院士 邹承鲁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自然现象,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内在规律。在观察 自然现象的过程中,由于所用观察方法不同,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在根据所 得到结果进行总结以探讨其中的内在规律时,由于所掌握的材料不同,特别是实 验方法和思想方法的不同,产生各种不同意见,乃至得出不同结论,不仅是自然 的,经常发生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位科学家在观察自然现象时所运用的 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所观察到的常常是事物的一个侧面,因此在总结规律性结论 时,有时发生某些错误也是不足为奇的。 在科学发展史上,错误理论占统治地位的例子屡见不鲜。如地球中心说、燃素说、 获得性遗传等。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错误的学说终究会被正确的学说所取代, 这才有今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繁荣。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 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学派,会有害于科 学的发展。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而不应当采 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这是非常正确的,在今天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仍然 应该是指导我们科学工作的方针。用行政命令支持一种意见,压制不同意见的发 表,只能造成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只能起到阻碍科学进步的作用。历史上俄国 在遗传学方面是有优良传统的,在国际上也曾处于先进地位。但是前苏联在二十 世纪中期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李森科学派,搞一言堂,完全禁止以摩尔根为代 表的经典遗传学派在苏联的教学和研究,而且还对反对李森科学派的科学家进行 人身迫害,结果造成苏联在遗传学乃至整个生物学方面几十年来远远落后于国际 水平,其严重的长远性破坏作用使俄国的遗传学至今还没有恢复其昔日的国际地 位。 生物体内能量转换是二十世纪生物学的一项重大问题。自五十年代开始,对于能 量转换的机制曾有多种不同学说,经过长期激烈争论,最后逐渐趋于一致,认为 无论是动物体内的氧化磷酸化还是植物体内的光合磷酸化,ATP的合成都是由于 在生物膜两面产生离子梯度差的结果,提出这一理论的米切尔因此荣获1978年诺 贝尔奖。1997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鲁西纳是由于提出疯牛病病毒完全是通过蛋 白质进行感染而与核酸无关,突破了核酸是唯一的遗传物质的传统概念而获奖的, 尽管普鲁西纳提出了大量实验证据,他的论点也得到大多数科学家,包括诺贝尔 奖评奖委员会的认可,并荣获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的荣誉和权威并不能平息争 论。迄今仍有人不断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突破一个普遍接受的概念,需要更多更 有说服力的证据。有的科学家甚至在Science上提出一个具体的实验设计,向普 鲁西纳公开挑战,认为只有在完成了这样的实验之后,才能接受朊病毒完全是通 过蛋白进行感染而与核酸无关的结论。 我国当前也许还没有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一种学说、禁止不同学说发表的情况。 我国虽然还没有产生荣获诺贝尔奖的工作,但是通过新闻媒介在报刊烘炒一些所 谓成果,极不严肃地冠以“特大成果”、“国际先进”、“国际领先”等美名还 是不少的;尽管这些成果中有不少在科学界是有争议的,但不同意见经常得不到 公开发表机会。八十年代初,我作为《中国科学》的编委曾经推荐一篇对当时被 哄炒为国际领先成果提出不同意见的论文,希望在《中国科学》发表,但最终也 没有得到发表的机会,这篇批评论文最后在国外发表。时过二十年后的今日,那 篇当年被哄炒为“国际领先”的论文已经被国际上一些作者发表的论文证明是错 误的,但也从来未见这位特大成果的作者对此作出任何答复。由于这一问题在国 内从来没有公开曝光,这位“知名学者”虽然在我国一些学术中心城市已经丧失 了市场,但仍能在我国边远地区继续招摇撞骗。仅在数年前,我国一位留美学者 曾投稿《中国科学》,对当时被哄炒为“特大成果”的论文提出不同结果,也被 拒绝发表。哄炒这些在科学上有争议的所谓“成果”,而完全禁止反对意见的发 表,只能助长少数人利用不正当手段谋求名利,对领导和广大群众起误导作用, 将我国科学发展引入歧途,这一切都说明在我国开展百家争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对于那些有争议的问题通过争鸣,澄清是非,不仅有助于我国的科学进步和繁荣, 对于双方当事人在科学上改正错误继续前进也是十分有益的。 我国科学期刊每年发表研究论文数万篇,应该说大多数论文是有价值的,在科学 上也是可信的。但是由于我国科学整体水平的限制,加以某些刊物审稿力量薄弱, 也有一些在科学上有这样那样问题的论文得以发表。对这些论文进行公开的学术 讨论,既可以防止错误流传,误导读者,对提高我国科学期刊的总体水平,帮助 作者在科学上改正错误提高学术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 当前我国缺乏百家争鸣也和我国科学界内部尚未养成在学术上争鸣的风气和习惯 有关。多年来,我国习惯于学习和领会各种报告,而不是对这些报告审议和讨论。 把政治上对待领导同志的报告移植到学术界对待科学家学术报告的结果,使得这 种做法在科学界也逐渐习以为常了。具体表现在学术报告后也习惯于对报告进行 “学习”和“领会”,而缺少真正的讨论。即使提出问题也是要求进一步说明或 解释的多,提出疑问或不同意见的少,提出原则性不同意见就更少了。实际上对 于任何一种学术思想只有通过不同意见的反复争论,甚至是交锋,才能真正领会 其意义和影响;报告人和提问人双方才能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科学界公开开展学术争论的一些问题 一、对某位科学家的某一实验结果或学术思想提出不同意见,并不意味这一结果 或学术思想就一定有问题或错误,更不能全盘否定这位科学家的贡献;如果不同 意见后来证明是错的,反过来这一学说的正确性将更加令人信服。一位科学家, 即使是曾经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在他一生几十年的科学工作中完全不犯任何 错误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本着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指出任何人所犯 的错误,对于知名科学家也不例外;同时也不能由于一位科学家所犯的某一项错 误而对他对科学的贡献全面予以否定。 二、允许批评,也要允许反批评。正如一位科学家发表某一学术思想不一定是正 确的一样,对这一学术思想的反对意见也不一定是正确的,谁是谁非只有通过争 论才能最终澄清。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种错误做法是,一旦发表一篇批评论文, 首先不是问批评内容是否正确,而是首先猜测被批评者是否有“问题”。我们必 需强调无论是批评或反批评,都是作者个人意见,都与报刊编辑部或任何一级领 导无关。正确开展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就要既允许批评,也允许反批评。科学上的 是非只能在反复摆事实讲道理、反复争论的过程中逐步澄清。 三、对某一问题提出不同意见是否会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影响学术界的团结。科 学上的有些问题的逐步澄清,本来也是需要一定时间过程的。在报刊上开展百家 争鸣时,报刊编辑部可以在双方事实和论点已经基本陈述清楚,都提不出更多更 新的事实和论点时,避免双方意气用事,进行无休止的纠缠,宣布结束讨论。在 我国尚未形成百家争鸣的风气时,这种情况也许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为了在 我国创造良好的百家争鸣的环境,活跃学术交流气氛,不断涌现新的科学思想, 这是一个必需经历的阶段。 四、建议在全国主要报刊和主要学术刊物上开辟百家争鸣专栏,特别是对于报刊 上曾经予以哄炒的所谓“特大成果”、“国际领先成果”,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只要言之成理,有充分根据,编辑部不应拒绝发表。必要时,刊载轰动性新闻及 对其进行批评的稿件都可以建立审稿制度。学术期刊可以用读者来信栏代替百家 争鸣专栏,刊登读者来信指出本刊已经发表论文中的错误,原作者也可以发表答 复批评的来信。这种做法在国际上早已经是大家接受的了。《Nature》和 《Science》都经常刊登对已发表论文不同意见的读者来信以及原作者的答复。 五、批评某些从国外回国定居的科学家,是否会影响现仍滞留国外的科学家回国 效力?如前所述,在刊物上公开进行学术争论,早已经是国际上大家习以为常的 事情了。每一位科学家都有为自己的学术思想进行辩护的思想准备,如果某一位 “科学家”的工作如同一张薄纸,一捅即破,烘炒这样的“科学家”又有什么价 值?对揭露批评其错误的论文予以压制则只能使现在还在国外,又确有水平、有 贡献的科学家对我国科学的总体水平和学术风气产生这样那样的忧虑,只能增加 他们回国服务的阻力。与此相反,如果让他们看到,我国科学界不仅有分辨正确 与错误的能力,也有公开为不同意见进行争鸣的学术环境,这只会促进他们回国 效力的愿望。 六、开展学术争论是否会影响安定团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活安定,经济繁 荣,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在政治上维护安定团结是完全应该的,也是我们每 个人的愿望。但是科学毕竟不是政治,科学上的百家争鸣只能促进科学发展而决 不会影响政治上的安定团结。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某些学术问题动辄上纲上线,予 以批判,对一篇纯属学术讨论的论文,不是看其学术内容而首先是猜测批评者的 政治背景如何,被批评者有无政治上的问题等做法,至今使人心有余悸。但是我 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而影响百家争鸣的开展。正确的做 法不是回避学术上的不同看法,而应该是积极引导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得以正确 地进行,以期明确是非,最终取得一致。文化大革命早已结束,改革开放也已有 二十余年,现在应该是清除这些负面影响,逐步造成学术界百家争鸣、繁荣昌盛 大好局面的时候了。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