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评】 核酸营养的骗子们在把新浪网、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人民网都收买了以 后,就觉得天下太平了,于是又在欢呼“核酸风波画上了句号”了,而且还做历 史老人状启示读者呢。在公众已了解真相之后,这种表演,就只剩下了娱乐价值。 除非他们有能耐收买全世界的生化学家改写教科书,否则“核酸风波画上了句号” 的欢呼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梦呓。历史也要比现实更公正。骗子可以在现实中逍 遥,却无法改写历史。总有一天,我们的子孙将会惊讶,为了合伙从公众手中骗 取金钱,中国的官员、商人、科学家、编辑、记者可以无耻到何等的程度,这才 是“核酸风波”的真正启示录。 这名骗子反驳了否定核酸营养的两个“概念”,却有意放过了我们一再强调的、 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的最重要的“概念”:口服的核酸及其降解物没有或极少有 营养价值。他很清楚,如果提及了这个“概念”,他的反驳就成了谎言。这名骗 子继续玩弄把核酸降解物与核苷类药物混为一谈的把戏,甚至抱怨核酸“保健品” 没有被当做药品:   “按照国家《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保健品是不允许宣传疗效的。 而核酸保健品确实有它的特殊性。特殊在它的主要成分核酸分解物质,已经被国 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集营养、保健、医疗于一体。国际上近35年来约有30 多种抗病毒药物被批准应用,其中半数以上为核苷类药。” 原来珍奥核酸等核酸保健品的真实成分不是那些没有营养价值、有副作用但 也无毒性的核酸降解物,而是有毒性的核苷类药物。这是要吃出人命来的。有关 部门应该根据这段“揭发”立即查禁珍奥核酸等核酸保健品。 (方舟子) “核酸风波”启示录 新浪网2001年05月11日 13:58 人民网   3月21日,国家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核酸保 健品终于有了一个权威性的结论:“我部批准的含核酸的保健食品是经过严格审 查的,符合有关审批的规定,迄今为止,尚无充足的科学证据否定其安全性和功 效作用”。   “核酸风波”画上了句号,但给人们留下的启示却是永远。笔者综合有关核 酸保健品厂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也许会给读者带来点什么。   小胶囊应付不了大概念   “核酸风波”是从学术开始的——一场专业性很强的高知识层面的学术论战。 首先,对核酸产品持否定态度的人就提出了一个核酸大概念,认为“核酸对人体 基本没有多大作用,因为核酸进入体内就会被分解掉。”   这话说对了一半,核酸是一个大分子,进入体内确实被分解掉,经过酶解和 水解降为核苷酸、核苷和碱基,这时作为大分子对人体的作用完全失掉了,而核 酸大分子的降解物质却成了对人体有用的宝贵物质。这些物质被小肠粘膜细胞吸 收,经过静脉入肝,被输送到各组织细胞加以利用。   后来,否定方又提出另一个概念,认为“正常人通过合理的膳食(高核酸食物) 就能够获得足够的核酸,不需要外援补充。”这句话单独看成立。问题是“正常 人”是什么样的人,是理论上完全健康的人吗?是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吃到高核 酸的食物?吃了之后能否有能力完全消化吸收?也正是我们的饮食核酸,在体内 需要经过这么复杂的过程才能消化吸收,面临那些年老体弱组织衰退、消化功能 差等特定人群的需要,才出现了核酸保健品。   由国家卫生部审批的珍奥核酸胶囊,其主要成份不是也不可能是核酸大分子, 而是核酸的分解物质。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自然生物细胞破碎、组份分离 及优良菌种连续发酵等多重技术相结合,使有效成份高效表达和纯化,经过特定 降解工艺处理和超微膜滤技术,选择性地截留了核酸中小分子组分及其它营养成 份,再通过科学配伍、合理组方,制备而成的。   对于这样一种复配保健品,仅仅用核酸大概念去解释它是不恰当的。这很容 易使人们走进概念定势的误区。   学术之争怎奈大众化   在这场“核酸风波”中,大连珍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处于沉默状态, 是他们无言以对,还是另有苦衷?大概他们不想陷入学术之争的旋涡吧,因为任 何产品,都存在着学术上的争论,一旦学术争论与商业行业交织在一起,将会给 市场和企业造成莫大的损失。对于这样一个深奥而复杂的学术理论,广大消费者 是不具备辨别这种是非的能力的。   然而,由于信息的全球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叉传播,加之参战者出 于多元目的,使这场本应在科学家层面或者说在少数人中争论的问题一下子经过 现代传媒手段使其大众化了。信息爆炸的力量,使很多人始料不及,企业只有选 择静观其变,审慎行事的态度,这又给那些持否定态度的人增加了论战的信心, 他们认为中国核酸保健品批错了,厂家也不敢说话了……   正是应验了一位科学家的预料:“这样的争论没有好结果!”事实证明,倒 霉的首先是产业界,尽管企业万分小心,还是难逃一劫。据一份内参资料介绍, 受这场风波影响,珍奥核酸全国市场日趋下滑,公司直接、间接损失8000多万元。   学术探讨与规范宣传反差太大   按照国家《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保健品是不允许宣传疗效的。 而核酸保健品确实有它的特殊性。特殊在它的主要成分核酸分解物质,已经被国 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集营养、保健、医疗于一体。国际上近35年来约有30 多种抗病毒药物被批准应用,其中半数以上为核苷类药。当然药品是药品,保健 品是保健品,你戴上了保健品的帽子,就要遵守国家对保健品的管理。但作为有 些核酸企业出于向医药发展的战略需要,以及考虑核酸保健品成分的特殊属性, 必然要在产品开发的同时,加大科研投入、进行学术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索核 酸分解物质在体内的各方面功能,也必然涉及到某些病种及提出有关探索性的理 论新观点,这就难免触犯了国家关于保健品宣传的有关规定。虽然有的专家呼吁 要划清厂家的学术成果与违规宣传的界限,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与企业市场运行同 时存在,这个界限是很难划得清的。   当然,在这方面核酸保健品厂家也有失误,教训是深刻的。这又给论战的对 方提供了把柄,他们抓住企业在运营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或某些失误,以人们对 保健品扩大宣传的厌恶心理全面否定产品和理论基础,使这场风波愈演愈烈,步 入非正常状态。   “小专家”不抵“大权威”   2月11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核酸类物质功能及应用研讨会”和2月22日在 北京召开的“中国核酸类物质应用与健康相关产业发展听证会”,是专家呼吁分 别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发展 中心、全民健康促进会、中国健康产业市场发展委员会自发召开的。来自全国各 地多学科专家以亲自参与实验的大量证据反击核酸无效说,捍卫几十年来的核酸 研究成果,捍卫中国的核酸产业(核酸无用论就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核酸产业的 理论基础)。   值得分析的是,这些专家大多是从事一线核酸功能应用研究的实践者,而持 否定态度的人多是国内不同领域的名人,名人讲了一句话,实践者就要摆出一串 串实验数字,一句话和实验数据对垒,言论和实践抗争,谁是谁非,谁赢谁输, 谁能评判?   传统与突破僵持   争论在扑朔迷离中不断扩大,争论双方还是走出了误区——核酸大分子与核 酸降解物概念不能混淆起来。在核酸分解物质具有生理功能以及应用于制药等方 面趋于共识之后,又在“营养”二字上僵持不下。   “生理功能不等于营养功能”“药物作用不等于营养作用”,“世界卫生组 织的《建立世界范围的人类营养需求方案》报告中列出的营养物质并无核酸。” ——反对核酸营养者说。   “科学无止境。所谓的6大营养素,还不是科学家一个一个发现写进去的? 也不是上帝下发的天书。”——持核酸营养者说。   是这样,在6大营养素中,维生素就是后来写进去的。1912年霍普金斯 (HOPKINSF.G)发现了对试验鼠添加牛奶,比没添加牛奶的老鼠生长良好,他解释 说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一种动物生长的辅助食物因子,这种因子就是以后被芬克 (FUNK)命名的维生素。维生素发现以后,人们才知道了除了糖、脂肪、蛋白质、 矿物质以外,维生素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在随后的若干年中,科 学家逐渐发现了维生素A、B、C、D、E以及20世纪40年代的维生素K。近几年科学 家又发现纤维素也是营养素,但过去的营养学不承认它,虽然现在大家都承认了, 可至今仍没被写进营养的权威版本和教课书中去,大概还要等上若干年。对核酸 到底是不是营养的学术之争,也许还会持续下去,但它与具体核酸保健品无关。   超前是孤独的,突破更有风险。年初,大连珍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大 连渤海明珠召开的“2001年全国营销工作会议上”,墙上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绝径行人少,松高鹤不群”,横批“创新则生”。似乎他们对将面临的风险早 有思想准备。(市场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