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何祚庥指斥李正孝纳米水为水变油翻版 □本报驻沪记者 王丰 南方周末2002-01-31   2002年1月27日上午11时,北大博雅技术总监、NANO技术 发明人李正孝对本报记者说:“一、我听说你还很年轻;二、你的行为超出 了我能原谅你的范围;三、你等着吧。”    李正孝是冲着本报于1月24日发表的《博雅纳米油扑朔迷离》一文而 来。1月25日记者赶赴北京,希望采访北大博雅总裁杭锋,但遭拒绝。 仅有两项纳米技术被认可   1月26日上午9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在家中约见记者,何院士 做出以下三点判断:一、NANO所宣传的性能(HC降低40%—80% ,CO降低40%—70%,同时氮氧化合物降低50%—80%,此外, NANO同时节能20%)以目前国内外的科研发展水平来看,不可能、不 可信;二、本报所掌握的15家检测报告不具权威性,不足以服人;三、N ANO是水变油翻版。    何祚庥说,所谓纳米科学,就是说物质到了纳米阶段会有新的规律性出 现————物质在纳米阶段,量子力学起主导作用。   2001年国际十大科技成果中有两项与纳米有关,分别是:美国科学 家研制出单体分子晶体管,德国研制成功单电子的纳米开关。    “这两项成果是经过复杂而严格的实验证明了的,而且科研成果尚处在 试验室里,要转化为生产力仍需很长时间。”何院士进而言,“这也是目前 国际上仅有的两项被认可的纳米技术成果。”    对于油加水以促进充分燃烧进而节能、降污,目前的结论是“此路不通 ”,因为“作用有限”,即便水在纳米状态下,也只能增强水与油融合的稳 定性。   至于北大博雅NANO资料上所言及的“二元协同纳米界面膜材料”( 李正孝将其称为“弹壳”,也是NANO产品的核心技术及成分),何院士 的看法是,“你得拿出证明,做比较研究,测试方法,能不能重复———— 二次微爆是如何实现的,其结果与大幅降污节能是什么关系?” 苏州拒绝NANO   其实,在北大博雅去年12月“扬州会议”之前的8月份,苏州市环境 监测中心受“苏州市中利达经贸公司”委托,对NANO纳米汽油添加剂就 进行了监测,在该中心8月10日出据的“监测报告”中结论如下:受试车 辆在添加该产品后,排放的尾气经本次测试结果是CO的平均净化率为16 ·2%,HC的平均净化率为22·2%。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检测结果与博雅所称的“HC降低40%—80% ,CO降低40%—70%”相去甚远,而且与市面上非纳米的燃油添加剂 的效能相比(HC降低40%—60%,CO降低20%—30%),也没 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检测部是国家经贸委和交通部惟一指定的有关汽 车节能方面的权威检测机构,该所蔡凤田说,2000年前后,NANO在 该所做过实验检测,但效果不理想。   一般而言,各种油品添加剂节油比大体在3%—5%之间,当时NAN O并没有达到这个区间的节油效果,蔡凤田说,“那时他们的这个产品刚开 发,后来再也没来做过,具体效果如何我们也不清楚。”    因此,NANO在苏州没有得到政府的推广支持。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