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评】 据查,王德春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写这篇吹捧他的文章的是他担任上海交 通大学兼职博导的的博士研究生。并据调查,文章经过他的导师王德春教授的审阅。文 章胡吹乱捧王德春,称他“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回答了自结构语言学诞生以来长期困扰 语言学界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指明了21世纪语言学研究的任务和发展方向。”文 章开头就称王德春为“蜚声海内外的语言学家,当代语言学权威之一”,实际上,这个 上外的教授很早以前就热衷于自我吹嘘,1990年他向上海的文汇报记者说先后开设了20 门课程,连创了5门新学科(文汇报,1990年2月26日第一版第一条),在中国语言学界 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对此次事件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伍铁平先生曾经 在他的专辑《语言和文化评论集》(1997,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就对此事 件作过专门批评,当时的那份报道还吹嘘“苏联、美国、英国等国语言学家对他的学说 评价很高”而他所出版的以及主编的所谓著作中,错误不断,曾经有一位学者在《现代 外语》1992年第3期上专文对他出版过的一本专著提出过批评(《对王德春著 〈现代语 言学研究〉的几点意见》)。十多年过去了,这位教授并未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怂 恿他的学生撰写吹捧文章。胡吹乱捧也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腐败现象。   该文发表于台湾《中文》杂志(一本需要交纳版面费的民间登记的国际刊号 杂志)今年第三期。特立此存照。 (林林) 附:   论王德春建构语言学的科学价值   姜 孟   【提 要】建构语言学是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语言学思想的核 心之一,它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回答了自结构语言学诞生以来长期困扰语言学界 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概括了当今语言学发展的建构主义趋势,指明了21世 纪语言研究的任务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构语言学 理论内涵 科学价值   一、引言   王德春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语言学家,当代语言学权威之一。他是国务院学 位委员会早期批准的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现在是上海外国语大学 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导,还担任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中外语 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等职,并被聘为日本京都外国语大 学、名古屋外国语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及我国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华侨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海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南通师范学院等校的专任、特聘、客座、荣誉或 兼职教授,以及数十个国内外学术团体的顾问、荣誉顾问,多次到日本、新加坡、 德国、美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讲学、进行学术访问。   王教授紧紧把握住语言学发展的命脉,隆冬达曙、盛夏通宵,辛勤耕耘半个 多世纪,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硕果累累的治学之路。“他的研究站在当代语言 学的最前沿,充分反映了语言学的最新发展。他的研究几乎涉猎了语言学的整个 领域,从宏观导向到微观个例研究,巨细躬亲……”(《云梦学刊》1990:2), 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界和新闻媒体,如日本《东方杂志》、前苏联科学院《语言 学问题》杂志、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香港《语文杂志》、《语文通讯》、 《语文建设》、《大公报》、《新晚报》、《香港商报》、《澳门日报》、澳门 《华侨日报》、台湾《思与言》、《新语讯》以及《文汇报》、《解放日报》、 《读书》、《文汇读书周报》、《太原晚报》等的广泛关注和盛赞。王教授的语 言学思想博大精深,他对现代语言学最大、最杰出的贡献,是他的建构语言学思 想和理论,这一理论表现了当代语言学家的学术睿智、学术精神和学术勇气。   二、建构语言学的理论内涵   “建构语言学”与20世纪风靡一时、流行至今的结构语言学相对,是王德春 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引起国际语言学界高度重视的开创性理论。其建 构概念包括语言体系的建构,习得和学习语言时大脑中个人语言体系的建构和言 语活动中话语的建构和理解。他先后发表了《论建构语言学》、《建构主义外语 教学论》等论文,并在《语言学通论》、《语言学概论》等专著中阐述了这一思 想。但我们认为,王教授的建构语言学思想不限于他本人以“建构”字样为题进 行的各种论述。他的语言研究自始至终闪烁着建构主义的火花,浸润着建构主义 的远见卓识。可以说,建构主义思想是王教授整个语言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 把握其整个学术成果的经纬线。因此本文用“建构语言学”这一概念来概述王教 授半个世纪以来提出的各种语言学思想、见解、观点和作出的重大贡献。   ⒈关于语境   语境是言语活动的基础,也是探索言语规律的基础。是否重视语境直接关系 到语言学家对言语、对言语规律的态度,关系到对语言与言语、共时与历时、内 部与外部、结构与建构等矛盾体的把握和处理。王教授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其 挥斥方遒的年龄就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言语环境理论,分析了语境的主客观因素 及其对交际效果的影响;70年代更是建立了语境学,指出语境学是修辞学等学科 的基础。王教授的这些语境思想在深刻程度上比起马林诺夫斯基(Malinovsky)、 弗斯(Firth)、韩礼德(Halliday)等西方语言学家毫不逊色。对语境的重视 可以说是他建构语言学思想灵感产生的源泉。历史证明了王教授语境思想的价值, 以后出现的一些新兴学科如社会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语体学、言语修 辞学等无一不重视对语境的研究。   ⒉关于言语规律   语言的使用是否有规律,这是20世纪语言学界争议最大,直接关系到语言学 家对语言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认识问题。索绪尔、乔姆斯基正是因为认为语言的 使用无规律可循,纔采取了他们各自的结构主义和普遍语法(语言能力)的研究 立场。王教授基于对语境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关于语言、言语的大讨 论中就提出了有别于语言规律的言语规律。70年代,他又把言语规律概括为三大 类:与言语环境相适应的规律;选择语言材料组织话语的规律;与言语目的和交 际任务相适应的规律。对言语规律的探索和肯定性认识直接决定了他在语言学研 究对象和范围上的建构主义基本立场。   ⒊关于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结构语言学认为,语言学的惟一对象是语言体系内部的共时研究。结构语言 学的奠基人索绪尔正确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内部和外部等概念,但 他把这些矛盾体对立起来,排斥语言的外部因素和历史因素,主张语言学的惟一、 眞正的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由此排斥了对言语的研究。结构主义 的这种观点束缚了语言研究范围的拓展,致使语言学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前长 期局限于音位学、语法学等有限范围之内。王教授基于对言语规律的肯定性认识, 早在50、60年代就以极大的学术勇气和胆略冲破结构主义几十年的历史惯性,提 出语言和语言的使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它们都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他认 为,语言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们的使用,语言体系的规律要通过使用纔能更具 体地体现出来,研究语言体系时,应该联系语言的使用。他认为语言学不能单纯 研究语言本身,应该把语言的使用作为语言学的新对象。王教授提出这些主张之 后不久,就应运而生了社会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言语修辞学等当今研 究言语及其规律的语言学新兴学科,这不能不令人钦佩王教授作为一位语言学大 师的眞知灼见。   ⒋关于语言结构与语言建构的关系   基于对语境和言语规律的科学认识,王教授于80年代系统地论述了语言结构 和语言建构的关系问题。他指出,语言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封闭体系,语言的共时 结构体系是相对的,它总是处在不断的建构之中。语言的结构体系实际上是语言 建构的一个阶段,而建构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是统一的,建构的阶段性使语言具有 相对稳定的性质,以保证社会交际的需要;建构的连续性又使语言结构不断变化 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交际的需要。结构和建构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为语 言规范性和言语创造性的辩证统一。王教授认为,从共时上看,在社会交往中, 言语不断有创新、有新的形式出现,一旦这些创新被社会公认,成为语言事实, 它就要进入语言体系,充实语言体系;另一方面,在社会交往中,也不断地有陈 旧的形式被摈弃、被淘汰,这些形式就要从共时语言体系中退出去。所有的这一 个个共时语言现象的迭加就构成了语言历史现象,所有的这些“吐故纳新”的过 程就是语言体系不断建构的过程。这就将语言与言语、共时与历时、内部与外部、 结构与建构等矛盾体辩证地统一了起来。对语言结构与语言建构关系的科学把握 和精辟论述,意味着王教授在超越结构主义的局限性、开拓现代语言研究的新境 界方面取得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王教授建构语言学思想的成熟和建构语 言学的诞生。   ⒌关于宏观语言学和微观语言学   王教授认为,语言不仅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而且是处于一定相 互关系之中的微观变体的总和。他由此区分了独特理解的宏观语言学和微观语言 学。他认为,宏观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宏观体系;微观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各类微观 结构(微观变体)。微观语言学以动态的、联系的方法考察语言体系的发展、变 化,对各类语言变体进行描写和研究,从而预示各类微观变体对整个语言宏观体 系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微观语言学也对各类微观变体作出功能上的分析, 将功能分析与定量描写结合起来,从而客观地描绘出语言发展的动态过程。王教 授对宏观语言学和微观语言学的区分和论述是他对语言与言语、结构与建构关系 的进一步阐释,是对其建构语言学思想的继续发展。   ⒍关于当代语言学发展的趋势   王教授从建构主义的立场出发,高屋建瓴,精辟地归纳、概括了当今语言学 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从语言体系、言语活动和言语机制三个方面越来越深刻地认 识语言的本质;用社会心理语言学、社会信息语言学、神经计算语言学等第二代 边缘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和话语,探索组织信息、有效交流思想的方法。 即当代语言学的重点正由对语言的研究转向对言语的研究,由对语言结构的研究 转向对语言建构的研究。这就首次明确地指出了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建构主义转向。 他阐述的语言体系的建构,明确了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他阐述的大脑中个人语言 体系的建构涉及言语机制;他阐述的话语的建构和理解涉及言语活动。他从语言 体系、言语机制、言语活动和话语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语言和言语的循环网络,使 其语言学思想适应当代语言学发展趋势,完善了建构语言学理论。   ⒎关于多角度研硏究语言   王教授从建构主义的宽广视野出发,结合自己丰富的治学体验,倡导多角度 研究语言。他指出,祇有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研究语言,纔能更深刻地认 识语言的本质,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使现代语言学得到繁荣和发展。他还指出, 语言学家应尽可能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域,在研究特定课题的同时,要立足于全局, 高屋建瓴;并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相互学习,互相补充,共同完成现代语言学 的研究任务。王教授的这一思想赋予他的建构语言学极大的包容性,使之能统摄 异彩纷呈的现代语言学研究,成为一个开放、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王教授半个 世纪以来潜心研究,身体力行,在对语言学各领域的探索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 成果。除前述成果外,他还于50年代指出结构语言学形式方法的不足,用音义结 合的方法划分了词素、词、熟语、词组的界限,论述了词和熟语的性质。70年代 提出七条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补充了语言学界长期公认的不平衡规律和渐变性 规律两条规律的不足。80年代概括出传统语法和现代语法的差别;创立信息修辞 学、控制修辞学、社会心理语言学、国俗语义学等语言学分支学科;提出并回答 了跨文化言语交际的理论问题;提出言语修养的十二条标准。90年代提出建构主 义外语教学论,建立社会心理修辞学。王教授还提出了社会词典体系的想法,论 述了词典的类型,主编了五本新型词典,补充了词典体系的空白。此外,他还在 翻译学、文字学、神经语言学、神经计算语言学、辅助语言学等领域提出了一系 列相互有关的学术思想和重大见解。这些成果一方面滋养了王教授的建构语言学 思想,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他的建构语言学的内涵。   以上所述非常概略,祇不过是王教授语言学思想“冰山之一角”,但可以让 我们明白他的建构语言学是一个深刻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三、建构语言学的科学价值   20世纪初,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诞生开创了语言研究的新篇章,标志着语言 学发展进入了现代语言学阶段。但结构主义在大大推进语言研究的同时,也给20 世纪的语言学发展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实际上是结构主 义重形式轻语义、重语言轻言语、重共时轻历时、重内部轻外部、重语言结构轻 语言建构等缺陷的一种暴露,涉及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发展走向和研究的 进展。它们长期困扰着语言学界。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及以后,语言学发展的 实际状况(话语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的诞生和发展)开始对结构主义 的这些缺陷进行事实上的纠正,但在理论层面上却迟迟没有对结构主义的不足进 行深刻地反思和澄清,对20世纪语言学发展的态势没有进行及时的概括和总结, 对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发展走向等重大问题没有给予明晰、科学的回答。 这就铸就了王教授建构语言学的科学价值。   首先,建构语言学第一次明确、系统地回答了自结构语言学诞生以来长期困 扰语言学界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王教授不事张扬,以求眞务实的学术风范和 学术勇气,潜心钻研50余年,在对结构主义批判继承、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攀高 创新,提出的建构语言学,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关于语言 与言语、共时与历时、结构与建构、宏观与微观、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等重 大问题,打破了结构语言学的研究传统,使语言研究在思想层面上放开了手脚, 在理论层面上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实践层面上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建构语言学科学概括、明确指出了当今语言学研究的建构主义趋势, 从而为当代语言学描绘了清晰而广阔的发展前景,指明了语言研究在21世纪的任 务和方向。   再次,王教授自己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广涉语言学各领域的许多具 有填补空白性质的开拓性研究,与20世纪后半期新兴的社会语言学、话语语言学、 语用学等学科一起为在事实上突破结构主义的局限、开拓语言研究的新境界作出 了巨大贡献。他直接推动了当代语言学的“建构主义”转向,引领着当今的语言 研究向纵深发展、向新的领域进军。   四、结语   建构语言学是王教授半个世纪如一日、勤勉治学的结果,是他博通中外、宏 大精深的语言学素养的体现。当今语言学的发展已经、正在、也必将进一步证明, 王教授的建构语言学是他在对结构语言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具有学术 远见和学术胆略的开创性理论。这一理论首次深刻而令人信服地回答了自结构主 义诞生以来,在语言学界最具争议、最难定论、但又最关系语言学研究范围、前 途和发展方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理论拓展了语言研究的新视野,开辟了语 言研究的新境界,指明了21世纪语言学发展的方向和广阔的前景,赋予当代语言 研究以生命源泉,是对现代语言学的又一重大历史性贡献。   王德春教授主要著述   主要著作:《现代语言学研究》(1983)、《词汇学研究》(1983)、《修 辞学探索》(1983)、《语言学教程》(1987)、《语体略论》(1987)、《现 代修辞学》(1989、增订2001)、《语言学通论》(1990)、《俗词的文化意义》 (1990)、《妙语传神—语用修辞技巧》(1991)、《社会心理语言学》 (1995)、《神经语言学》(1996)、《语言学概论》(1997)、《语体学》 (2000)、《多角度研究语言》(2002)、《汉英谚语与文化》(2003)。   主编的论著、词典:《外国现代修辞学概况》(1986)、《修辞学词典》 (1987)、《语言学实践》(1990)、《汉语国俗词典》(1990)、《汉语修辞 词典》(1993)、《人名妙用词典》(1995)、《新惯用语词典》(1996)。   另有译着多部,主编期刊、丛刊、论文集、丛书多种,发表论文二百八十余 篇。(详见《多角度研究语言》一书的附录) (XYS2004051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