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文章千古事 得失岂止寸心间-----武大学者热议“王铭铭事件” (2002-01-21 楚天都市报) 1月10日,一篇署名为晓声的文章——《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 将矛头对准了北京大学很有声望的著名社会学家王铭铭。随即,该文在高校和社 会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王铭铭也立即受到了北京大学的严肃处理,其学术职务 已全部被撤消。 近年来,学术界竟刮起了剽窃之风。这边传来博士学位论文抄袭,那里又闻教授 剽窃别人成果。王铭铭事件正在发展之中,是非了断尚待最后的水落石出。但我 们由此不得不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假冒的劣行,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人人以为 “净土”的高校,曾经的象牙塔,开始不堪学术腐败之辱。 学术腐败玷污象牙塔,我也深受其害 陈国恩(武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学术腐败令人痛心疾首,我本人也深 受其害。有一学者未经我同意,在他的论文中运用了我的一篇论文,字数达千字 之多,而且是不加任何改动的照搬照抄,连出处也没注明。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被别人如此明目张胆的抄袭,我感到非常痛心,也深感愤慨。 对于学术腐败,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道德修养和体制问题。年轻人搞这类事情 有多种具体原因,偶尔还有值得同情的一面。但现在就连有些在学术上已经获得 相当高地位的人,也开始公然剽窃别人成果,其示范作用非常大,危害极为严重, 毒化了整个学术风气,如不加以及时制止,会对年轻人产生非常不好的示范和影 响作用。 我发现一个新情况,以前运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时还加上个引号,注明出处,现在 全省了,而且一字不变的照抄,这在于一些人的投机取巧心理,也暴露出我们的 审核过程和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这类情况,给了这些投机分子以 可乘之机。 我认为对于学术腐败的讨论不应只局限在学术界,社会舆论应关注这个问题和现 象,这对当事人也是个教育,可以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否则就是姑息纵容,会 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学术造假比商品造假更严重,商品造假的动因在于经济利 润的驱动,学术则是良心驱动,所以对于学术造假者的批判和惩罚不应低于对商 品造假者的,不能任其发展下去。王铭铭事件的发生,显示学术腐败已经到了应 该引起公众注意,狠杀这股不良风气的时候! 为师如贼何来表率 周茂荣(武汉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教育者不能很好的规范自己的行 为,又如何担当教育别人的重任呢? 剽窃学术成果是个非常严重的行为。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人类 灵魂的工程师,理应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学生作出表率。当然,这种事情的发生 也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比如急功近利和追名逐利倾向有所抬头,而且学术评 价体系也有待健全。 但首要的是,作为正直的、有良知的学者理应铤身而出,制止这种风气和不良现 象的继续蔓延,而不能推波助澜,甚至“知法犯法”。 道德低下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周运清(武汉大学社会学所所长、社会学系教授、湖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称 这种现象为学术腐败不如称其为学术道德问题更合适,学术腐败应当是指运用权 力来满足私利,从这个角度看,我个人认为把王铭铭这类问题纳入学术道德问题 范畴更恰当一些。 我认为类似王铭铭这种现象主要可归结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这种行为本身属于 侵权,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二来也是道德低下,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想不劳 而获、坐享其成。 从这件事情上,为学者要得到教育和启示。我们鼓励创新,要讲道德修养,不能 在利益驱动下、为名利所惑做这种不道德、为人不齿的事,当然这种现象的发生, 也同社会浮躁空气有关,但对教师来讲,这种作学问的办法遗害无穷,直接对学 生产生毒害作用,所以应该批判。现在是必须重树学术道德的时候了。 现代社会学者 必需学会“沉潜” 尚永亮(武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铭铭有需要批判的一面,也有值得同情和 理解的一面。 那本书是他译的,部分的引用其中材料是可以的,但不能过多,那就成抄袭了。 【方舟子按:这是什么逻辑?自己译的就可以不加注明地引用?能不能引用和是 否自己译的,有什么联系?是否抄袭和引用的多少又有什么关系?】 这件事的发生,从某方面和当前学术界急于成功、比较浮躁的风气有关。作学问 没必要过于急功近利,要克服急躁心理,静下来,沉下来,当然也不是要与世俗 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埋头躬耕于学问,但在现代社会学者必需学会“沉 潜”,克服这种急躁风气的不良影响。 另外,现在学术导向也有一定问题,这种导向有时对此类事情会起到推动作用, 这件事虽然发生在王铭铭这个个体身上,反映的却是整个学术界共同的趋向,并 不只是个别现象、个体现象,应当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王铭铭的行为并非学术腐败 武汉大学行政机构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王铭铭事件很大程度上是个人问题, 对之大加讨论或讨伐并无太大意义。现在学术造假的确是存在的,但一定程度上 也是迫不得已,比如文科某些论文必须引用一些著名学者的观点,理科也如此, 这并不属于学术腐败。【方舟子按:这又是什么逻辑?是否造假,不在于是否引 用了别人的观点,而在于是否注明。什么样的“迫不得已”使你不能注明?】 我个人认为下面几种情况是真正的学术腐败:1、学者官僚化,用官僚的作风来 进行学术活动;2、学术界的山头主义,不同学派之间成见很深,互相不买帐, 甚至打压和自己持不同学术见解的人;3、学术冷淡,也就是指已经取得较高学 术地位的人对后进者,特别是对那些“异类分子”进行打击和压迫。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